11南通大学特聘教授年度考核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14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1.14•【字号】苏教师[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名单的通知(苏教师〔2011〕3号)有关高等学校:经各校推荐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工作指导协调小组会议审议,并报省政府批准,现将20名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名单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
首批江苏特聘教授的聘期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
请按照《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办法(试行)》(苏政办发〔2010〕4号)的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措施,确保首批江苏特聘教授按时到岗工作,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早出、多出成果。
附件: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名单二○一一年一月十四日附件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名单序号聘任学校姓名设岗学科1江苏大学潘忠礼食品科学与工程2 南京工业大学汪朝晖新材料3 南京工业大学暴宁钟新能源材料4 南京林业大学赵德海生态学5南京师范大学林敏洁日语语言文学6 南京师范大学卫海燕生物物理化学7 南京师范大学朱怀平应用数学8 南京师范大学李治林计算数学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立广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10 南京医科大学赵子建病理生理学11 南京医科大学戴春笋内科学12 南京邮电大学宋群梁信息材料13 南京邮电大学许锋电子科学与技术14 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冰梅针灸学15 南京中医药大学唐宗湘中西医结合基础16 南通大学刘飞基础医学17 苏州大学王晗发育遗传学和基因组学18 苏州大学杨立坚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19 苏州大学徐广银神经科学20 苏州大学张泽新软凝聚态物理。
XX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岗位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为了保证我校特聘教授制度的健康发展、促进特聘教授履行岗位职责,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考核特聘教授聘期工作,现根据《XX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岗位遴选和管理办法》和《XX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岗位考核暂行办法》,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考核内容和要求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医疗服务、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学术兼职和对外交流等七个方面。
(一)特聘教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腐败,为普通教师和学生树立典范。
特聘教授聘任实行职业道德、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
(二)特聘教授要积极主持和参加学科建设,在学位点申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申报和评估中作为主要负责人或带头人参与工作;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学术梯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本学科瞄准国内、国际前沿领域,使本学科综合实力取得显著进步,对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起支撑和示范作用。
(三)特聘教授必须承担一定教学工作量,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系统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每学期不低于50学时。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为留学生开设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
所授课程深受学生好评。
(四)特聘教授聘期内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A类特聘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在SCI收录的本学科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其影响因子累计35.0及其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论文单篇影响因子7.0及以上或1篇CNS系列及子刊文章(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岗位特聘教授发表论文影响因子累计40.0及其以上,且至少有2篇单篇影响因子10.0及以上或1篇CNS系列及子刊文章);主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其以上课题各1项;其中前三年必须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影响因子累计18.0及其以上,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其以上课题。
南通大学教学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表彰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注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激发全校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活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工作。
现就做好教学名师的评选与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办法:一、评选组织学校成立教学名师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学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担任。
评审委员会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科技与产业处、人文社科处、服务地方工作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工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奖金捐助单位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本科生与研究生各1名)组成。
具体名单将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二、评选对象担任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一线专任教师。
已被评为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已退休或在评选年度前一年的12月底已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教师不参加评选。
根据本办法当选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评选。
三、评选名额教学名师每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4名。
教学名师评选坚持标准,宁缺勿滥。
四、基本条件(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富有创新协作精神,堪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理念先进,具有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和国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三)教学艺术精湛,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精神和创造思维。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自制多媒体课件,科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效果好。
中文授课部分使用普通话。
(四)在本校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六年以上。
近五学年主讲课程的平均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00学时/学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0.04.17•【文号】教人[2000]5号•【施行日期】2000.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2000年4月17日教人〔2000〕5号)为了更好地在高等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根据《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我部制订了《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特聘教授履职考核评估工作。
对特聘教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是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各有关高校应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对特聘教授认真进行年度考核。
学校应每年向教育部报告特聘教授当年在岗工作时间和年度考核结果。
首次三年聘期结束时和五年聘期满后,特聘教授应填写《高等学校特聘教授期中总结报告》和《高等学校特聘教授聘期总结报告》(见附件二、三),学校签署审核意见后上报教育部。
特聘教授的期中评估及聘期届满评估由教育部聘请同行专家负责。
对特聘教授的考核评估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护特聘教授的首创精神,为特聘教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在具体评估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并注意不同学科的特点,不搞一刀切。
讲座教授的考核评估工作参照《办法》执行。
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对讲座教授的考核评估工作,要求其按照聘任合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目标及任务。
二、认真落实配套措施,为特聘教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高等学校为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采取的配套措施,是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为充分发挥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机制效应,各有关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特聘教授工作、生活条件的保障,尤其是对工作条件的保障。
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资格审查、考核录用意向备案表
(适用于第四至六类人才)
一、拟引进人才基本情况
二、拟引进人才近五年业绩情况
1.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2.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3.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4.授权专利情况
5.其他有效业绩成果
三、用人单位资格初审及考核引进意见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意见(外籍引进人才填写)
五、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审核意见
六、学校审定意见
备注:1.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连同应聘人的简历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资格证书,业绩成果等证明材料复印件)、科研条件经费预算(第四类人才需提供)报送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人才科,并通过腾讯文档在线填写《新进人才基本情况登记表》。
2.业绩成果可增加行数填写。
2011年理学院岗位套档条件副教授一档条件:(一)、已被聘副教授职务;(二)、前五年每年承担一门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讲任务,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规定要求,当年教学考核优秀;(三)、前五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在学校认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自然科学3篇及以上;同时,须具备下述(四)、(五)条中的一条:(四)、前五年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市厅级一等奖1项(前三名),或市厅级二等奖1项(前二名),或市厅级三等奖1项(主持人)。
(五)、前五年主持完成市厅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科研)项目1项,或主要参加并完成省部及以上教学研究(科研)项目1项(国家级前五名,省部级前三名)。
目前正主持市厅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科研)项目1项,或主要参加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科研)项目1项(国家级前五名,省部级前三名)。
副教授二档条件:(一)已评聘副教授职务。
(二)前五年每年承担一门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讲任务,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规定要求,当年教学考核良好。
(三)前五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自然科学3篇及以上、哲学社会科学5篇及以上。
同时,须具备下述(四)、(五)条中的一条:(四)前五年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校级及以上奖1项(国家级前七名、省部级前五名、市厅级前三名、校级前二名),或获得发明专利1项(前五名)。
(五)前五年参加并完成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前二名)。
目前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前二名)。
副教授三档条件:(一)已评聘副教授职务。
(二)前五年每年承担一门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讲任务,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规定要求,当年教学考核良好。
(三)前五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自然科学1篇及以上。
(四)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不满足二档条件者,扣除全额档差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