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本中的翻译规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3.36 KB
- 文档页数:2
239学术探讨文_王加宇摘要:社会进步带动着各项经济建设的步伐,随着旅游新时代的到来,不论是休闲旅游还是体验旅游都呈现出强势发展态势,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张,旅游文化的英译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旅游文本英译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文化习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将存在差异,在我国旅游文本翻译中经常出现类似于生搬硬套的现象,这些翻译文本不仅不会被外国友人所接受,更会拉低景区整体文化素养水平。
而本文则以西安旅游文本英译为例,从目的论视角分析旅游文本翻译,探究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视角;旅游文本翻译;西安旅游文本;翻译策略前言:我国地大物博,风光旖旎以及绚丽多彩的文化吸引着众多国外友人纷纷前来观赏与体验。
而旅游文本的英译作为连接国外友人及我国旅游业发展之间的桥梁,其地位也越发突出。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靠渭河,南邻秦岭,自古西安多帝王,由此西安也被称之为帝王之都,西安作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宫殿的高大雄伟,咸阳宫的壮丽巍峨,兵马俑的壮阔景观,无不令人折服。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始点,西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游玩。
而旅游文本翻译设置的目的则是为外国友人更加清晰地介绍西安众多旅游资源,在介绍风景文化的同时,也大大传扬着中华优秀文化。
一、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目的论隶属于哲学范畴,其致力于探索事物本身的根源,追根溯源探索事物的本质[1]。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分析旅游本文翻译,则是以目的为行为表达方式,探索翻译理论。
整体翻译行为是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目的论视角探索译本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但在翻译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尽量降低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概念混淆,最终达到可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源语文本意义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文化传播。
二、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1、生拉硬套的方式令人难以接受中国式英语是当前翻译文本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旅游文本英译之中。
旅游外宣文本的汉英翻译探析)))以泉州地区旅游景点英译文本为例王才英(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旅游观光,旅游文本的准确、得体地翻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方法)))适当的增译、适当的省译和适当的改译。
关键词:翻译目的; 旅游文本; 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9)10-0108-03On the C -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 )))Case Study of Quanzhou Tourist TextWANG Cai-ying(Foreign Lan guage De p a rtmen t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 z hou,Fujian 362000)Abstract :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go si ghtseeing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so it is i mportant to translate the tourist text accurately and appropriately.According to translation goal,different text types and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Key words :translation goal; touris t text; translation methods收稿日期:2009-08-20作者简介:王才英(1973-),女,福建武平人,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翻译及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
2092019年49期总第489期ENGLISH ON CAMPUS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翻译方法——以江西省四大名山为例文/李芳媛 杜习举新时代建设中,习总书记曾提出,希望在对外宣传方式中用外国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学会向全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江西四大名山的故事不胜枚举,向外国游客宣传江西省旅游文化资源的体现就是在这些名山外宣旅游文本的翻译上。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客观准确,还要适当传达有关旅游景区的信息及其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更多海外游客。
这些文本材料的翻译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关注旅游文本的信息传达功能和情感召唤功能,同时采取一定的翻译方法处理译文,就会对外国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进一步发展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
一、交际翻译理论Peter Newmark (2001b)认为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的文本提供合适的翻译方法,而他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性文本和召唤性文本。
另一方面,旅游文本的目的是介绍和宣传旅游景点,扩大游客的视觉感受,激发其参观兴趣,所以旅游文本是一个结合了信息功能与呼唤功能相结合的文本,同时更注重呼唤功能,更适合采用交际翻译理论。
他还指出,“交际翻译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Newmark, 2001b)。
从中我们可得出两点:首先,交际翻译理论强调交际翻译中的读者群体。
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对读者产生目的性影响,要试图摆脱原文形式限制的影响,去关注对原文信息的内容,使其在翻译中与目标文本及其内在文化保持一致。
其次,该理论强调语用和语言对交际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缺失在所难免,而内在信息不能完全通过直译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时,译者必须简化、明确主题内容和源语言中的难点,最终在交际翻译中实现源语言文本的等效效果。
总之,交际翻译强调传达原文信息的表达要符合目的语言的【摘要】新形势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变成一项亟待解决的议题。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视角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目的论”是指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让他们对目的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注重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二、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译文。
如果原文是充满诗意的描述,译文也要通过词语的精美和句式的优美来传达原文的意境;如果原文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译文也要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2. 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
这就要求译文中充分体现出目的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标建筑、美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介绍北京的旅游文本时,要注重体现北京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特色小吃,而在翻译介绍上海的旅游文本时,要突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3. 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目的地的文化信息,还要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翻译旅游指南时,要注意将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游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4. 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引导游客参与到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中来,让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在翻译美食介绍时,可以适当增加口味、刺激味蕾,让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
5. 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目的论视角下长白山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的著名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长白山旅游文本作为向游客传递信息、宣传景点的重要工具,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点的国际形象。
因此,本文旨在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长白山旅游文本的英译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其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原则目的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在长白山旅游文本的英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传达信息:翻译应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信息,包括景点名称、介绍、特色等,确保游客能够了解景点的基本信息。
2. 文化适应: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应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文化适应,以增强游客的认同感和兴趣。
3. 突出特色:长白山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翻译应突出景点的特色,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三、长白山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以长白山旅游文本为例,分析其在英译过程中的实践:1. 景点名称的翻译:对于景点名称的翻译,应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既保留了原名的文化特色,又便于游客理解。
如“长白山天池”可译为“Changbai Mountain Tianchi Lake”。
2. 景点介绍的翻译: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应注重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境,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如,对于描述长白山美景的句子,可采取描绘性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具画面感。
3. 文化元素的翻译:对于长白山文化元素的翻译,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应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四、案例分析以长白山某旅游景区介绍为例,分析其英译质量:原文: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火山地貌景区,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里有着神秘的原始森林、壮观的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
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如朝鲜族的风俗习惯、传统建筑等。
译文:Changbai Mountain is a famous volcanic landscape in China, with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fauna and flora resources. Here, you can see mysterious primitive forests, spectacular waterfalls, hot springs and other natural landscap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ea also boast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such as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so on.分析:该译文基本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和意境,但在表达上仍有待改进。
- 231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摘要】旅游文本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如何用合适的英文解说旅游文本中的地方特色词,一直是个难题。
本文以玉林旅游文本作为研究语料,分析玉林地方特色词英译的问题,结合与景点、传统节日、戏剧艺术、菜肴等方面的例子,总结归纳地方特色词的翻译方法,并给出适当的英译文,以期实现有效地对外宣传。
【关键词】旅游文本 地方特色词 翻译方法旅游文本是“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具有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这旅游文本中涉及的许多地方文化和特色的词汇,这也给翻译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既保留源文化要素又提高译文可接受性。
玉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
为推进玉林旅游业与对外文化交流,规范玉林地方文化特色词翻译的任务就刻不容缓了。
因此,本研究以旅游文本中的玉林地方特色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玉林地方特色词英译的问题,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地方特色词的翻译方法,以期得出保有玉林特色的英译文。
一、玉林地方特色词英译的问题1.语言失误。
在翻译地方特色词时,由于译者粗心大意或缺乏民俗文化认知,常会导致译文中出现一些语言失误,比如拼写错误、理解错误等。
例1 五彩田园 Colorful Land例2 中药港 Chinese Medicine Harbour例1中,“五彩田园”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之一,其“五彩”指的是“现代特色农业出彩、新型城镇化出彩、农村综合改革出彩、农村生态环境出彩、农民幸福生活出彩”,若单将“五彩田园”译为“Colorful Land(多姿多彩之地)”,只传达出其表层意思,而忽略了其定位和意义。
从其规划来看,五彩田园是结合高科技手法打造出既能休闲观光,又能轻松学习的胜地,以实现人们幸福生活的五彩田园梦,应译为Hi-tech Idyllic Resort 。
例2中,用harbour 来翻译“港”是不恰当的,因为玉林并不是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