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荣枯代谢弥见其新——浅谈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设计陈高明(天津美术学院2003级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摘要] 现代主义设计作为除旧布新的一种文化思潮,把一代人从精英主义的睡梦中惊醒。
推崇功能主义、理性主义,顺历史潮流应运而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主义设计以艺术、技术、科学相结合,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
现代主义力戒虚饰,以少装饰、反装饰著称。
且把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推向极端,严重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在竭力满足人们渴求物质享乐的同时也在营造令人匮乏的精神世界。
于是,追求个性、满足自我,便成为抚慰与平抑人们难以企及的心灵渴望。
后现代主义正是以高情感、高技术、倡导个性化、人性化开始了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和逆动,成为与现代主义并行的一种设计风格而为大众所接受。
[关键词] 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在历经威廉·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Crafts and Arts Movement)之后,20世纪西方设计领域相继出现了两大流派:即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
”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
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
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
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来介绍一下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
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
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
”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
再来说说现代主义吧。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
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
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
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
后现代主义是发端于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
论述现代设计三大流派的关系摘要:1.现代设计的概念和背景2.现代设计的三大流派: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3.三大流派的特点和关系4.三大流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正文:现代设计,作为当代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旨在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大流派。
功能主义,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石,强调设计应以功能为导向,追求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
功能主义认为,设计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追求虚华和装饰。
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设计师们致力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使设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现代主义,起源于20 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学派,强调设计应遵循理性、科学的原则,摒弃传统装饰,追求简洁、抽象的形式。
现代主义设计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的运用,展现出现代科技与工业的美学特征。
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许多设计师开始关注新型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努力实现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强调设计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个性化,反对现代主义的简约、统一和理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通过对历史、文化、社会等多元背景的融合与解构,创造出富有内涵和趣味性的作品。
在后现代主义的启发下,设计师们开始关注设计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寻求与用户的共鸣和互动。
三大流派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互制约。
功能主义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实用的基础,现代主义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美学观念,后现代主义则使现代设计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灵活运用三大流派的理念,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现代设计的三大流派——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有特点、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概说专业:建筑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概说一、现代建筑(20世纪出现的各式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1、现代主义早期建筑流派1)表现派:主要观点: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型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代表:德国建筑师孟德尔颂在20年代设计过一系列表现主义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19~1920年建成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2)未来派:1914年7月意大利建筑师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激烈批判了复古主义,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观点:艺术有破坏力和反叛精神、强调变和动产生年代: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安东尼•圣•埃利亚(意大利)3)风格派(新造型派、要素派):主要观点: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构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产生年代:20世纪初期代表人物:画家蒙特利安、万·陶思博、雕刻家万顿季罗,建筑师奥德、里特维德代表建筑:荷兰乌德勒支的一所住宅:a.这座住宅是相对完整的立方体;b.具体手法上,建筑被分成点线面体等几种要素的逻辑组成;c.设计者将几处墙板、屋顶板推伸出来,稍稍脱离住宅主体,形成横竖相间、错落有致、纵横穿插的造型;d.不透明的墙板和透明的大玻璃窗形成虚实对比,透明与反光的交错,造成活泼新颖的建筑造型;e.注重立面构成语言的抽象性。
住宅在内部和外部都是对其之前的所有建筑学的根本性颠覆。
这个双层住宅建在一排连栋房屋末端,但它并不试图与其相邻的建筑物相联系。
其内部并没有房间的静止堆积,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开放区。
底层尚可谓传统;排列于一个中心楼梯的是厨房和三个起居室/卧室。
生活区在楼上,被作为阁楼以满足规划局的要求,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开放区,除了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和一个浴室。
里特维尔德曾希望将上层保持原状。
但是施罗德夫人觉得作为生活空间它应当可被用于各种形式——开放或细分。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1)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主张以“游戏的心态”来处理作品。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4)关注设计作品和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主要风格:①高科技风格②过渡高科技风格③极少主义风格④解构主义风格⑤微电子风格⑥“软高科技”设计风格⑦新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设计师: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作品:贝伦斯为AEG作的标识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识之一。
电水壶贝伦斯把纯粹的几何图形与简洁而精致的装饰很好的结合起来,使这些产品具有自身的、而不是从手工艺那里借用的价值。
如电水壶,他是第一个改革产品设计使之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设计师,他设计的电水壶充分考虑了机器批量和标准化生产的特点,水壶的提梁和壶盖都可以和别的造型的水壶配件互用。
艺术成就:他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设计中基本摈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产品的外形结构和良好的功能,他还制定了批量生产的技术复杂型产品的艺术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后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职业手段。
他更重要的意义是影响和教育了一批新人,这一批人成为现米斯和勒·柯布西埃等总结:贝伦斯写了许多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
他拒绝复制则。
他的风格接近几何图形。
贝伦斯还指出,在关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中,与艺术家所坚持的传统相比,技术更能够确定现代风格,同时通过批量生产符合审美要求的消费品可以逐渐改善人们的趣味。
技术和文化的结合是文化的新源泉,与其说它服务于生活的审美改造,不如说它服务于全民的社会利益。
因此贝伦斯在考察艺术形式时,力图表明视觉形式对于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物质环境而形成的意义。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发布时间:2010-6-4 21:26:00 | 65 人感兴趣 | 评分:3 | 收藏:0摘要: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
全文共分为四章: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一点从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其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
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Hughes)所谓“穷人没有设计”。
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
尽管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但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相一致的。
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包括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也包括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关键词:比较;区别;单纯追求题目: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Abstract: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 alism viewpoint and the method, from the scientific philosophy's angle, has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to the modernism and the latter modernism sci entific view. The full text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four chapters:Modernism and latter modernism design first from construction start. Since long,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serves for few powerful officials, this point may see clearly from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history, because its architectur al design is not serves for the nobility, is serves for the church, or serves f or the country. The American critic Robert Hughes (Robert, Hughes) so-called “t he poor person has not designed”. Starts from the 20s, the European one group of advanced designers, the architect form an influence, has raised in the moder n significance so-called new construction movement. Although this movement's co ntent is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but with modernism's ideology is consistent. Including in spiritual, thought reform - - design democracy tendency and social ism tendency; Including technical progress, specially new material - - reinforc ed concrete, plate glass, steel products utilization, also includes the new for m - - to oppose any decoration the simple geometrical shape, as well as functio n principle tendency, thus designed the class society the standpoint which and the principle served for the powerful official has broken, has constructed sinc 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ttaches completely in the lumber, the stone material, the bricks and tiles tradition breaks.The modernism design starts from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n affects ver y quickly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 the environment design, the furniture desi gn, the manufactured products design, the plane design and domains and so on ne arly all transmission design, becomes unprecedentedly, the mammoth design movem ent.The modernism design movement developed the 1950s-1950s, as a result of tec hnic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 esthetic idea change, the people to the modernism sole design artistic form, the pure pursue rationality neglected consumer's ps ychological demand, caused the product form to feel stereotyped is weary, received the criticism more and more, therefore after appeared so-called “, moderni sm” design art.Key word:Compared with, difference,Topic:Modernism and latter modernism difference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简介: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
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
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
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
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
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
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
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
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
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
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
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
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
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
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
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
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
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
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
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
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
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
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
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
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
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
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现代主义设计以后,如果把两者看成两种态度加以对比,
不难发现其中的对抗和实质。现代主义设计立足于对传统设计的历史性超越,建立在
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现代主义先驱们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
务对象,为广大的劳苦人民提供基本的设计服务。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勒・科布西耶主
张利用设计创造美好社会,建立良好的社区,通过设计改良社会的状况,并使我们避免流血的
社会革命。同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的价值观一样,现代主义设计所追求的是“为人类
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成分,成为拯
救众生的新精英主义,因而体现出超越传统设计的精神力量。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
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
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
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
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
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
上世纪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和乌尔姆—布
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根源上看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
运动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领导人来到美国后结合美国实际发展出的新的现代主义,但意识形态
上看二者却有很大差异。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是典型的知识分子
理想主义运动,是将设计为上层权贵服务扭转为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手段,这种探索是进步的,
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这种以形式为结果而不是为中心的立场,是现代主义运
动的初衷。到美国以后少则多的米斯主义受到欢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
得到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的标准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征性力量,成为第一性的,而社会
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原本的民主色彩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
的形式主义求
。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为中心是国际主义的核心,米斯是这个风格的集大成者。80年代以
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
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原本具有民主
色彩的设计变成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原本为了达到低造价目的而采取的功能化和理性化的
形式变成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设计也就面着新的矛盾和挑战。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
得对现代主义设的质疑和批判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