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及其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_顾秀华
- 格式:pdf
- 大小:81.65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矿山生产地质管理为生产提供精确可靠旳地质资料,并且还能发现勘探遗漏旳矿体,扩大开发旳矿产储量。
基于矿山生产地质生产管理旳重要性,本文以冬瓜山铜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矿生产地质管理所面临旳重要难题,并对冬瓜山矿生产地质管理方案提出了提议。
关键词:矿山生产地质管理方案0 引言矿山生产地质是为矿山生产服务旳,其根据目旳就是保证矿山生产(采掘和开拓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
但我们决不能简朴地将矿山生产地质理解为应付矿山生产,从矿山旳持续开发方面来分析,矿山生产地质旳职能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为矿山地质生产提供精确可靠旳地质资料,包括三级矿量旳管理;第二,发现此前勘探遗漏旳矿体,扩大可开发旳矿产储量。
这两项职能不仅在目旳上不一样样,在对工作者旳规定方面也有极大旳差异,前者规定规范、精确、细致,要按一定旳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想象发挥;后者规定也规定细致精确,但没有尤其规范去执行,虽然去套用某些成功旳经验,也不一定到达预期旳目旳,工作者必须在广阔扎实旳工作基础上富有创新精神。
1 矿山生产地质管理旳重要性从国内外旳矿山企业来看,尤其是那些在资源方面并不占独特优势旳矿山,能一直将效益稳定维持在一种比很好旳水平而不完全受市场旳影响,无不是在矿山地质生产管理方面做得比较突出旳矿山,如西部矿业旳锡铁山铅锌矿、湖南有色旳黄沙坪铅锌矿等。
矿山地质生产管理对矿山开发旳重要性表目前如下3个方面:1.1包括矿产品位和储量、矿体旳形态和变化性、矿体和围岩旳稳固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数据旳精确如否,对后续旳采矿工艺和选矿工艺有着至关重要旳影响。
假如所提供旳这些数据不精确,不仅会严重影响后续旳采矿和选矿效率,更减少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增长矿石旳贫化率,大大提高矿产开发旳成本。
1.2矿山地质工作如不能及时地为矿山生产提供多种必要旳地质数据,不仅会制约生产计划旳进行,导致生产成本旳提高,更重要旳是还会影响到生产安全,尤其是对那些岩石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甚到尚有老采空区旳矿山,矿山地质对安全负有非常重要旳责任。
5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对冬瓜山铜矿花树坡矿体成矿规律与深边部找矿的研究江 勇(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摘 要:通过对花树坡矿床成矿规律及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控矿岩层进行合理工程控制,进行深边部找矿研究,为增加矿山地质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供依据。
关键词:花树坡;地质特征;找矿研究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0-0057-2 收稿日期:2021-05作者简介:江勇,男,生于1989年,地质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管理。
冬瓜山铜矿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座采选联合骨干矿山,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需利用现有技术和探采工程对已开采盘区周边进行矿体追踪,以期找出新矿体,增加矿山资源储量,对维持矿山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冬瓜山铜矿目前正在开采的矿床主要有三个,即大团山铜矿床、花树坡铜矿床、冬瓜山铜矿床。
花树坡矿床浅部探明资源基本已开采结束,为避免浅部采场周边可能存在的矿体资源浪费,本次选择花树坡Ⅳ#盘区周边进行矿体追踪研究。
1 矿区地质1.1 矿区地质矿区内地表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中、下统,局部零星出露三叠系上统;钻孔揭露的岩层为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上统,各地层在矿区内均不同程度地变质。
1.2 矿区构造1.2.1 褶皱矿区内青山背斜为主体褶皱,总体走向40°~50°,长22.5公里,宽8公里,花树坡铜矿床位于南东翼,离轴部350m~400m,局部近轴部。
矿区内小褶曲发育,依据其褶皱轴向,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
矿床范围内主要有小鸦岭东坡褶皱组,花树坡褶皱组,花树坡东褶皱组,小岭褶皱组及小岭北褶皱组。
1.2.2 断裂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按其与矿体的成生关系,分为成矿前断裂和成矿后断裂。
成矿前断裂按其走向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少数北西向。
深孔爆破掘天井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发表时间:2009-12-07T10:02:22.50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1月上旬刊供稿作者:苏卫宏[导读] 深孔分段爆破法掘进天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掘进天井新工艺,它能大大加快我矿采准工程的进度。
苏卫宏(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摘要:针对目前普通法掘天井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粉尘浓度高,作业条件差,安全效果不好等缺点,故在冬瓜山进行深孔爆破掘天井的应用。
关键词:掏槽爆破参数装药结构爆破顺序堵塞 0 引言冬瓜山铜矿是一个日采、选矿能力13000t/d的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地下开采铜矿山,目前矿山已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矿山采、掘工程量大,其中天井施工又是掘进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过去采用普通法掘进存在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粉尘浓度高,作业条件差,安全效果不好等缺点与矿山坚持贯彻的“三高”“三少”“四新”新模式办矿很不相符,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压和地温对其影响更大,工作时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情况,并结合同类矿山深孔掘天井成功经验,选择了利用T-150C钻机,进行深孔爆破,提高掘天井工效的工作。
利用T-150C钻机进行深孔爆破掘天井在冬瓜山铜矿属首次,工程施工面临众多难题,为此我们确定选择-580m中段一废石斜溜井进行试点,因该废石井目前在生产使用,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井内进行向上掘进斜溜井,故采用T-150C高气压环形潜孔钻机下向60度施工深孔,分2~3m一次爆破成井的方法进行爆破。
1 爆破工艺1.1 掏槽方式深孔天井爆破系一次钻孔,分段爆破成井。
因每次爆破后要求所有炮孔畅通,故掏槽应相当可靠。
目前国内深孔爆破成井以大空孔作为平行炮孔掏槽的自由面,作自由面的空孔以采用较大直径为宜。
本次共施工二个φ150空孔,孔深51.5m空孔方案;增大了空孔面积,改善了爆破条件,使装药槽孔允许偏差增大,提高了爆破的可靠性。
1.矿山简况冬瓜山矿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埋深最大的一个铜矿床。
矿床位于狮子山矿区,属安徽铜都铜业股份公司狮子山铜矿的深部矿体。
冬瓜山铜矿床共有铜、硫、铁矿体140多个,其中主矿体1个(编号为I),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8.8%。
主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顶界和石炭系中上统层位中,位于青山背斜深部的轴部及两翼,属层控矽卡岩型大型铜矿床。
主矿体水平投影走向长18l0 m,最大宽度882m,最小宽度204m,平均宽度500 m,最大厚度100.67 m,最小厚度l.13 m,平均厚度34m,矿体走向NE35°~40°,矿体两翼分别向北西、南东倾斜,倾角最大可达30°~40°;矿体沿走向向北东侧伏,侧伏角l0°左右。
矿体埋藏较深,赋存于-690~-1007 m之间。
矿体直接顶板主要为大理岩,矿体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石英闪长岩。
矿体主要为含铜磁铁矿、含铜蛇纹石和含铜矽卡岩。
主矿体乎均含铜1.0l%,含硫19 .7%,含金O.29 g /t。
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300万t,选用的采矿方法为“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冬瓜山1#矿体是冬瓜山矿床的主矿体,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8%。
主矿体位于青山背斜的轴部,赋存于石炭系黄龙——船山组层位中,受层位控制,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背斜形态吻合。
矿体中部厚大、沿两翼及走向向外逐渐变薄并尖灭。
矿体走向NE35°,倾向随围岩产状分别向北西、南东倾斜,倾角缓,倾角平均20°,最大可达30°~35°。
矿体沿走向向北东侧伏,侧伏角100°左右。
矿体埋藏较深,赋存于-682~-1 000m之间。
矿体所处地段地应力高,-910m原岩应力测试点最大=38.1MPa,大于20MPa,地应力系数K>0.2,属高应力区。
矿床分布范主应力δ1围广,水平走向长度1810m,最大宽度882m,最小宽度204m。
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冬瓜山铜矿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大型铜矿,在矿区内有着众多的矿体,其中包括大直径深孔开采潜力巨大的铜矿体。
然而,由于采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直径深孔爆破所引起的震动效应也日益显著,对采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和分析其引起的震动特点和影响因素,得出科学且实用的爆破震动控制方案,从而提高矿区及周边人民的安全保障和生产效益。
三、研究方法(1)采用现场监测、试验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大直径深孔爆破所产生的特征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破岩效果及震动效应的关系。
(2)对采场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等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并结合爆破震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出震动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3)采用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爆破震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得出可行的震动控制方案。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重要成果:(1)获取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的特征参数,并确定不同参数对破岩效果和震动效应的影响程度。
(2)确定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等特征及其与爆破震动关系的分析结果,从而绘制出震动影响范围图。
(3)对可能引起爆破震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可行的震动控制方案,并提出对大直径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动效应的控制建议。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6月初开始,预计完成如下研究工作:(1)6月初至7月初:实地调查和监测,整理资料,分析影响因素。
(2) 7月初至8月中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震动效应特点和影响因素。
(3) 8月中旬至9月中旬:确定震动影响范围图,制定震动控制方案,提出建议。
(4) 9月中旬至10月初:完成研究报告和调研成果的汇报。
六、研究预算本研究计划的预算如下:人员费用:- 研究人员:30,000元- 工程师:20,000元装备费用:- 采样工具:5,000元- 实验室设备:10,000元场地费用:- 交通费:5,000元- 住宿费:5,000元总计:75,000元注:以上费用仅为参考,实际费用可能因地区、设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本文对冬瓜山铜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体的产出大部分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的结论。
根据实际探矿效果,对60线以北详查地段利用坑内钻探矿提出建议。
标签:冬瓜山铜矿控矿因素构造坑内钻探矿0引言冬瓜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部下扬子台坳繁昌~贵池断褶束带中部,顺安~大通复向斜次一级褶皱青山背斜的北东段。
矿区地块处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使得区内长江两岸古生代与新生代的地层产生了一系列浅状褶皱和断裂带。
西北侧为位于长江北岸,北东向展布的下扬子断裂带;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铜陵~南陵隐伏深断裂;南侧为木镇~南陵断陷盆地。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中三叠统,深部经工程揭露可见了上泥盆统~上二叠统。
冬瓜山矿床为一大型矿床,金属量93.7万t,平均品位1.01%,平均含硫为20.11%,平均含金0.33g/t目前,该矿床南段48线~58线已进入全面回采阶段,58~60线也控制到B级,控制网度为50×50米。
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如下:1沉积地层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冬瓜山铜矿床主要赋矿层位C2+3对成矿控制作用主要有:存在原始沉积层、有易被交代成矿的岩性和有利的岩性组合等三个方面。
原始沉积层主要是中石炭纪沉积初期沉积的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中所夹的1~3层胶状黄铁矿层。
胶状黄铁矿具草莓状、团状结构,与白云岩相间组成层纹状构造。
造岩矿物Q型聚类分析,胶状黄铁矿与同钻孔中的白云岩共群,也与远离岩体不含矿地层中的白云岩共群,其相关系数达到90%。
表明胶状黄铁矿与白云岩为同时沉积。
矿床内见有被交代残留的层纹状胶状黄铁矿,并出现硬石膏及少量菱铁矿,胶状黄铁矿是硫铁矿的矿坯层。
对铜矿体而言,则起到重要的沉淀剂或催化剂作用,促使岩浆后期的含铜热液交代而形成重要的铜矿体。
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本矿区内白云岩、硬石膏层等蒸发岩比碳酸盐岩更为有利。
专家系统在国外某铜矿选矿工艺的选型与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专家系统在国外某铜矿选矿工艺的选型与应用,对该系统的组成、控制方案、设备性能、控制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DCS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正常运行,并且生产工艺稳定后,投入专家系统,进行磨矿和浮选流程生产参数的自动设定,在确定磨矿和浮选基础指标,在此基础上,磨矿处理量提高3%以上,浮选回收率提高0.5%以上。
标签:专家系统;DCS控制系统;磨矿处理量;浮选回收率引言该铜矿磨矿系统采用SABC流程,即“半自磨+球磨+顽石破碎”;浮选系统采用“粗磨粗选抛尾、粗精矿再磨再选流程”。
精矿脱水系统采用“浓缩+过滤”两段脱水作业;粗选尾矿与精选尾矿分别进入两台高效浓密机,浓缩后两个尾矿输送系统分别通过多级输送泵加压扬送至尾矿库,回水通过两级库岸回水泵房输送至选矿高位水池;选矿厂区给水分为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回水给水系统。
1 磨矿专家控制系统介绍实现半自磨机、球磨机、旋流器、顽石破碎机的优化控制,实现稳定磨矿分级生产、提高磨矿分级效率、保证旋流器溢流指标为目的。
磨矿优化控制模块从优化控制的功能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磨矿专家系统优化控制逻辑框图半自磨机的涨肚保护控制模块半自磨机的涨肚保护控制的是根据磨机的功率、轴压等信号来检测磨机的物料充填率,当物料充填率临界于“涨肚”的极端状态,通过增加半自磨机转速来减少磨机的物料充填率。
当功率、轴压、磨音达到“涨肚”恢复值时,系统恢复到正常半自磨机转速。
半自磨机的给矿控制模块半自磨机的给矿量不能超过球磨旋流器分级负荷及浮选工艺负荷要求,如果超过要求,会引起后段工艺的紊乱,同时半自磨机无法处理超出的负荷,会引起涨肚。
通过功率、轴压和、磨音来判断物料充填率(料位)的状态,当料位偏高时,减小半自磨机的给矿速率,使料位恢复正常状态。
当料位偏低时,增大半自磨机的给矿速率,使料位恢复正常状态。
用这三个参数来判断磨机的状态,判断磨机负荷的大小。
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
云庆夏;陈永锋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年(卷),期】1989(000)005
【总页数】5页(P3-7)
【作者】云庆夏;陈永锋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5
【相关文献】
1.采矿方法选择辅助决策专家系统 [J], 刘晓亮;褚洪涛
2.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的开发 [J], 周前;唐正荣
3.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及其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 [J], 顾秀华
4.关于采矿方法选择的专家系统设想 [J], 蒋瑾瑜
5.面向对象的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 [J], 周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摘要:冬瓜山铜矿经过五年的不断开采,目前52线~54线、54线~56线盘区的一步骤采场,大部分已经回采并充填结束。
为了保持矿山生产的衔接和均衡性,现在开始进入二步骤采场回采阶段。
本文结合冬瓜山的开采技术条件和二步骤采场回采条件及采准工程布置和凿岩、爆破等方面对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进行了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安全效果。
关键词: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尾胶充填中图分类号:TD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2-0216-021 概况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冬瓜山铜矿从2004年9月18日52-8采场开始回采,目前52线~54线、54线~56线盘区的一步骤采场,大部分已经回采并充填结束。
为了保持生产的衔接和均衡性,现在开始进入二步骤回采阶段。
2 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冬瓜山铜矿床是大型铜硫矿床,埋藏深、含硫高、规模大。
矿床主要由I号主矿体和100多个小矿体组成。
I号主矿体长1810米,平均宽500米,平均厚37.5米,赋存标高为-690~-1007米。
主矿体沿长轴以50线为界,西南部薄,东北部厚,近岩体部位的矿体厚度大,远离岩体的矿体厚度小。
主矿体总体走向北东35~40度,矿体中部倾角较缓,一般均小于10度;而西北及东南部较陡,一般为30~40度。
矿体形态整体呈穹窿状。
冬瓜山矿体由难选和易选两种性质的矿石组成。
上部矿体是易选的黄铜磁铁矿,稳固性较好。
下部矿体是难选含铜蛇纹石矿(SptCu)。
从已有的工程揭露来看难选含铜蛇纹石节理较发育,整体稳固性较差。
矿体顶板是栖霞组~黄龙~船山组大理岩。
岩石坚固系数f=6~11,属于坚硬岩石,稳固性也较好。
矿体底板岩性为砂岩、石英砂岩,f=11.5~23.2,平均为15,属于坚硬岩石,稳固性一般。
冬瓜山矿体厚度较大,50线到56线倾角较缓,一般不大于10°。
根据冬瓜山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和装备水平,矿段矿体除端部垂直厚度小于30米采用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外,大于30米的采场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
冬瓜山铜矿石浮选抑制剂优化试验邓禾淼【摘要】冬瓜山难选铜矿石中滑石、蛇纹石等易浮硅酸盐脉石矿物严重影响铜矿物的浮选,降低了铜精矿指标。
在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铜浮选抑制剂种类试验。
以石灰为粗选抑制剂、改性 LC 为精选抑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70%条件下,经1粗3精3扫浮选(1次精选尾矿与1次扫选精矿混合后再磨至-0.045 mm 占90%)获得了精矿铜品位为22.34%、回收率为87.83%的指标。
试验结果可以为开发利用该类矿产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75-77,175)【关键词】铜矿石;滑石;蛇纹石;抑制剂【作者】邓禾淼【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滑石、蛇纹石等易浮硅酸盐脉石严重影响硫化矿物的浮选,选矿科研工作者研究了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等对蛇纹石、滑石可浮性的影响[1-3]。
冬瓜山铜矿矿石类型多,矿石性质复杂[4],伴生滑石、蛇纹石的含铜磁黄铁矿类型矿石含量高,易浮硅酸盐脉石严重影响铜精矿指标[5-6],因此,研究冬瓜山铜矿滑石、蛇纹石浮选的抑制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验用原矿取自冬瓜山铜矿,原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铜蓝、墨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滑石、蛇纹石、石英、石榴石、绿帘石、方解石、绢云母等。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铜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见表3。
2.1 铜粗选条件试验2.1.1 抑制剂种类试验抑制剂种类试验流程见图1,结果见表4。
表4表明,常规抑制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CMC及其他纤维素类、木质素等均不能有效地抑制矿石中易浮硅酸盐脉石;在试验对比的抑制剂中,以改性LC为抑制剂时获得的铜粗精矿铜品位最高。
因此,选取改性LC为抑制剂进行试验。
2.1.2 抑制剂用量试验改性LC用量试验流程见图2,结果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