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采矿方法分类与选择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625.00 KB
- 文档页数:22
探究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一、采矿方法的分类1.开放式采矿开放式采矿是指在地表露天开采矿石、矿砂的采矿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矿产分布广泛、矿体浅埋、矿产质量好的地区。
开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开放式采矿包括露天矿、淘金石矿的采矿法。
2.地下采矿地下采矿是指在地下开采矿石、矿砂的采矿方法。
地下采矿适用于矿体埋深、矿产分布不均的地区。
地下采矿需要进行隧道掘进、矿体支护等工作,成本较高,但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地下采矿包括块矿采矿、叠层矿采矿等方法。
3.深海采矿深海采矿是指在海底开采矿产的采矿方法。
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的逐渐开发,深海采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采矿方式。
深海采矿需要面对高压、低温、海水腐蚀等诸多困难,但又能够获取到一些地球上罕见的矿产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采矿方法适用性的重要因素。
包括矿体的形态、大小、深度、成分以及围岩的稳定性等。
对于矿体大小较大、产状规整、矿质较好的地质条件适宜开放式采矿;而对于矿体大小较小、埋深较深、矿石含杂质较多的地质条件适宜地下采矿。
2.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决定采矿方法适用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等。
对于地表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适宜开放式采矿;而对于地表植被稀疏、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适宜地下采矿。
以上就是关于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的探究。
不同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决定了不同的采矿方法的适用性,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出最为合适的采矿方法,从而实现最大的采矿效益и最小的环境影响。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采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670e74e4-7165-11ec-9eb8-
7cb59b590d7d
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导读]根据回采时地压的管理方法不同,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采
采矿方法分为三类: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
根据回采时地压的管理方法不同,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采矿
方法分为三类: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
一、空场采矿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回采,即先采
房后的矿柱利用围岩和矿柱的强度支撑采空区顶板。
所以
矿体和围岩稳固是其应用的基本条件。
二、充填采矿法分为两个步骤。
在第一步中,它与采矿工作面一起推送
进,用充填材料填充采空区,防止矿岩冒落。
因此,不论矿岩是否稳
固体,可以使用。
三、崩落采矿法为一步回采,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崩落围
岩石和填充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
如果围岩不稳定,也可以开采
不同的采矿方法除满足其基本条件外,还依据矿体的产状和开采
根据技术条件可得出各种采矿方法。
详见表1。
探究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采矿方法是指为了开采矿物而采用的特定技术和流程。
不同类型的矿物及其地质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采矿方法,因此对采矿方法进行分类并了解其适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究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采矿方法的分类根据采矿过程中矿石的开采和运输方式,采矿方法可以分为地表采矿和地下采矿两大类。
1. 地表采矿地表采矿,又称露天开采,是指通过直接将地表覆盖的矿石开采出来的方法。
地表采矿包括露天矿和深坑矿两种类型。
(1)露天矿:露天开采是指将矿山地表的岩石和矿石直接开采出来的方法。
在露天矿中,通常适用于矿床位于地表或者非常浅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大。
(2)深坑矿:深坑开采是指通过在地表开采一个或多个深坑,然后沿着斜坡或者坡道进入矿井,从而开采位于较深层的矿石。
深坑矿的优势是灵活性强,能适应不同岩石和矿床的特点。
地下采矿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开采工作的方式。
根据地质条件和矿床特点,地下采矿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
(1)房柱法:房柱法是指在矿床地下开挖一个个小房间,并在房间之间留下支撑柱来支撑地质构造,保持矿井的稳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比较坚固和规则的情况。
(2)沿岩层法:沿岩层法是指根据矿层的倾角和形态,在地下开凿出一条或多条水平或近水平的开采工作面,直接从矿层中采取矿石。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层倾角比较小的地质条件。
(3)岩溶法:岩溶法是指通过溶解岩石中的可溶性矿物或岩层构造来开采矿石。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贮存丰富的石灰矿、盐湖和煤矿等。
二、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1)矿床在地表或者浅层:地表采矿适用于矿床位于地表或者非常浅的情况下,因为地表采矿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下工程。
(2)矿石层质较软:地表采矿适用于矿石层质较软、岩石破碎度高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矿石更容易通过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
(1)矿石储量大:地下采矿适用于矿石储量较大的情况,因为这种方式需要进行地下开挖,需要有足够的矿石来支撑成本。
探究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采矿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提取的过程。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稀缺化、多元化、深部化等趋势,采矿方法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
今天,我们将探究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
一、采矿方法分类1. 非机械采矿方法非机械采矿方法即传统的采矿方式,使用人工简单工具进行开采。
主要包括手工采矿、磨与碾磨、铰掘和切割等方式。
(1)露天采矿露天采矿是指在地表采取下切或外走的方式进行的开采。
适用于原料富集分布广、岩石不太坚硬的矿床,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炭等。
(2)井下采矿井下采矿是指在地下采矿工作的方式,适用于在深部矿体中开采,如煤矿、金矿、铅锌矿等。
(3)非传统采矿方式非传统采矿方式是指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采矿方式,主要包括激光钻、火焰喷射等技术。
适用于地质条件特殊的矿床。
1. 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厚度、储量、岩性、结构、裂隙等地质因素,是采矿方法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选择采矿方法时,应充分考虑矿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矿体的形态、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采矿方式。
2. 采矿条件采矿条件指矿体深浅、坡度、硬度、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对采矿方法也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采矿方法时,需要考虑等一系列采矿环境特征和条件,寻找最优的采矿方案。
3. 经济效益采矿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建立初步的采矿方案,最终确定采矿方案,选择达到最佳效益的采矿方法。
总的来说,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繁琐的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对于不同的矿产资源,针对资源自身的特点和地质环境条件,开展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案,是做好采矿工作的重要前提。
采矿方法的分类与选择采矿是指通过开采地下矿产资源来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矿产类型和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对于提高采矿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采矿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矿方法的分类1. 开放式采矿法开放式采矿法是指通过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矿石的开采。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浅、矿石层较厚的矿床。
常用的开放式采矿方法有露天矿、露天巷道和露天矿坑等。
露天开采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2. 地下采矿法地下采矿法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开采的方式获取矿石。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深、矿石层较薄的矿床。
地下采矿方法包括巷道开采、阶梯式开采和矿山压裂等。
地下采矿通常需要进行巷道开挖、支护和矿石运输等工作,工艺复杂度较高,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环境。
3. 深海采矿法深海采矿法是指在海底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方式。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深海采矿成为一种新的开采方式。
深海采矿面临着水压、温度、水下环境等极端条件,技术难度较大,但也具有较高的开采潜力。
二、采矿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矿床特征、地质条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关键因素:1. 矿体形状和规模矿体的形状和规模是选择采矿方法的重要依据。
对于规模较大、形状规则的矿体,开放式采矿法可能更适合;而对于规模较小、形状复杂的矿体,地下采矿法可能更合适。
2. 矿石品位和分布矿石的品位和分布情况也是选择采矿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
若矿石品位较高、分布均匀,开放式采矿法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如果矿石品位较低、分布不均匀,地下采矿法可能更为适宜。
3. 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对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更适合开展地下采矿,而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则可能更适合开展开放式采矿。
采矿方法简述1 采矿方法分类一、依据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将其分为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三大类。
见表一二、在三大类采矿方法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厚度、形态、倾角以及矿岩稳固性进一步进行分类,分类情况见表二表三采矿方法适用表2 采矿方法详述2.1 空场法空场法是在回采过程中,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回采矿房,再回采矿柱。
在回采矿房时,采场以敞空形式存在,依靠矿柱和围岩本身的强度来维护。
空场采矿法是我国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在技术上最成熟的采矿方法。
据1978年资料,我国有色金属地下矿山,本类采矿方法的使用比重为55.7%。
另据2003年统计资料,有色金属矿山使用此法的占46.1%,黄金矿山占65%,铁矿山占5.9%。
(对18个重点矿山统计结果),可见空场采矿法在我国地下矿山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世界其他国家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法中,空场采矿发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使用空场采矿法出矿约占地下总出矿量的60%。
如房柱法在美国约占70%,分段矿房法:美国约占83%,赞比亚约占53%,日本约占47%;留矿法:法国约占24%,日本约占12%。
空场采矿法具有成本低,生产能力大,劳动效率高,采准时间短和较易达产等突出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最大的缺点是留下的矿柱和采空区需第二步进行回采和处理,且进行该项工作难度较大。
另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将增大,这在深部开采时,该法会受到很大限制。
国内外空场采矿法发展的趋势:(1)采场结构参数将不断扩大。
由于喷锚(锚杆,锚索)技术,注浆技术以及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应用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使得采场结构参数将更趋合理和不断的扩大。
(2)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采矿配套设备,以及结构简单的采矿方法将逐步替代生产能力低,积压资金的空场法,如留矿法。
(3)对于厚大矿体,大孔径,下向深孔凿岩技术,柱状,球状药包落矿技术及适应此技术的采矿方法将会进一步发展。
采矿方法与采矿安全第一节采矿方法的分类与选择一.采矿方法分为三大类1.空场法: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按凿岩方式分:浅孔与深孔法)分段采矿法爆力运矿采矿法阶段矿房法2.崩落法:壁式崩落采矿法分层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强制崩落法阶段自然崩落法3.充填法:分层充填法(按顺序分:上向.下向分层充填法)分段充填法干式充填法水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又分上向.下向)削壁充填法、VCR事后充填法二.采矿方法选择的依据采矿方法分类的依据很多,但一般都是以回采过程中采区的地压管理方法作为依据。
地压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部分,因此在选择采矿法的时候,必须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二是充分的回收资源。
采区的地压管理取决于矿脉围岩的物理学性质;1.硬度:指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凿岩时),2.坚固性:矿岩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碎的性能,3.稳固性:矿岩在一定暴露面积下和一定暴露时间由不会跨落的性能。
分为:①极不稳定的②不稳固的③中等稳固的④稳固的⑤很稳固的⑥极稳固的4.结块性:遇水变压后,含硫或粘土物质5.氧化性:影响选矿回收率6.自燃性:含硫18~20﹪以上,对采矿方法有特殊要求(通风带走热量)7.含水性:对矿石运输有影响8.碎胀性:破碎后体积增大矿岩的稳固性对采区的地压影响最大,回采过程中对采场顶板的管理与对采空区的处理方法要与矿岩的稳固性相适应,矿岩是否稳固,空区如何处理,就是选择采矿方法时的依据。
空场法:矿岩稳固,自身可以支撑起空场,采空区不必处理。
崩落法:围岩能够崩落,地表允许塌陷充填法:回采过程中空区及时用物料充填,矿岩稳固、不稳固都可以。
二.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a)基本原则:①安全上可靠②技术上可行③经济上合理④最大程度的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回采率减少损失)(节约资源,资源不可再生)b)选择采矿方法应根据矿体的赋存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从实际出发,并应安全。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最优的经济效益为原则经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实验和试采,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确定,生产矿山改变采矿方法时,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或试验,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