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面积内叶面积之和)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成负相关

B 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4时对农作物增产量有利;超过6时,农作物将减产

D 两条曲线围成的阴影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值

2.以下对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膜上

B 所有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C 温度在0℃时有的植物仍然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葡萄糖中

3.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含叶绿体

B 不含有叶绿体酌细胞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 只要其他条件适宜,提供CO2便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暗反应一定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 暗反应产生的物质均是叶绿体无法利用的有机物

C 参加暗反应的物质包括将CO2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酶

D 暗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五碳化合物

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属于同化作用

C 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H]和O2,属于异化作用

D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及合成ATP都离不开

A 叶绿素和CO2

B 水和CO2

C 水、色素和光能

D 水、光能和CO2

7.用2H来标记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转移的最可能途径是

A H2O→[H]→C6H12O6

B H2O→[H]→C3化合物→C6H12O6

C H2O→[H]→C5化合物→C6H12O6

D H2O→[H]→C5化合物→C3→C6H12O6 8.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A 红色

B 蓝紫色

C 绿色

D 无色

9.下列各项中既是光反应产物又是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是

A [H]、ATP

B ADP、H2O

C C5和O2

D H2O、CO2

10.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其叶肉

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 停止光照

B 停止光照并降低CO2 的浓度

C 升高CO2的浓度

D 降低CO2浓度

11.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两个葡萄糖分子,需要有多少个C5参与,又有多少个CO2被固定?

A 2、2

B 6、12

C 12、12

D 24、12

12.若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水中有0.2%的水分子含18O,所用的CO2中有0.68%的分子含18O,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含18O的比例为

A 0.2%

B 0.98%

C 0.68%

D 0.88%

13.大多数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因为

A 绿色能使光合作用发生

B 叶绿素吸收绿光最少

C 空气滤过了除绿光外的其他波长的光D绿光是阳光中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14.以下不是光反应产物的是

A 水

B ATP

C 氢

D 氧

15.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叙述是

A 所有的叶绿素a都是作用中心色素

B 植物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色

C 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可观察到反射光为绿色

D 叶绿体色素都吸收蓝绿光,而在红光区域的吸收峰为叶绿素所特有

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暗反应是一种酶促反应

B 暗反应是使CO2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C 暗反应是一种循环进行的过程

D 暗反应只在暗处进行

1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B 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 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

18.冬季温室栽培蔬菜,常要避免高温,其目的是

A 降低最适温度

B 提高最适温度

C 降低光补偿点

D 升高光补偿点

19.下列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不同,属于C4植物的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小麦

D 大豆

20.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C3、C5 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A 升、降、升 B 降、升、降 C 降、降、升、D升、升、降、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第三章--光合作用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 2. 光合强速率 3. 原初反应 4. 光合电子传递链 5. PQ穿梭 6. 同化力 7. 光呼吸 8. 荧光现象 9. 磷光现象 10. 光饱和点 11. 光饱和现象 12. 光补偿点 13. 光能利用率 14. 二氧化碳饱和点 15. 二氧化碳补偿点 16. 光合作用单位 17. 作用中心色素 18. 聚光色素 19. 希尔反应 20. 光合磷酸化 21. 光系统 22. 红降现象 23. 双增益效应 24. C3植物 25. C4植物 26. 量子产额 27. 量子需要量 28.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 三、填空题 1. 光合色素按照功能不同分类为和。 2. 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 光合作用C3途径CO2的受体是,C4途径的CO2的受体是。 4. 光合作用单位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5.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处电子受体是。 6. 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是,最终电子供体是。 7. 光合放氧蛋白质复合体又称为,有种存在状态。 8. 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 9.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形成1摩尔六碳糖需要摩尔ATP,摩尔NADPH+H+。 10.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和。

11. 光合作用的三大步聚包括、和。 12. 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和。 1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进行。14.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5. 光合作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中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时是。 16.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的作用。 17. 叶绿素吸收光谱有光区和光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18. 光合作用CO2同化过程包括、、三个大的步骤。 19.根据光合途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种类别。 20. 尔文循环按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21.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合成蔗糖的场所是。 22. 光合作用中被称为同化力的物质是和。 23. 卡尔文循环中的CO2的受体是,最初产物是,催化羧化反应的酶是。 24. 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别在、和等三种细胞器中进行的。 25. 农作物中主要的C3植物有、、等。 26. 农作物中C4植物有、、等。 27. 光合磷酸化的途径有、和三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途径是。 28.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为,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分子比例为。 29. 在光合放氧反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和。 30. 原初反应是将能转变为能。 31. 量子产额的倒数称为,即光合作用中释放1分子氧和还原1分子二氧化碳所需吸收的。 32. 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和等四类蛋白复合体。 33.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能转换成能。 34.根据释放一分子O2和同化一分子CO2,确定光合单位包含个色素分子;根据吸收一个光量子,光合单位应包含。根据传递一个电子,光合单位应包含个色素分子数。 35. 叶绿体是由被膜、、和三部分组成。 36. 类囊体可分为类囊体和类囊体二类。 37. 当叶绿素卟啉环中的被H+所置换后,即形成褐色的去叶绿素,若再被Cu2+取代,就形成鲜绿的代叶绿素。 38. 叶绿体的ATP酶由两个蛋白复合体组成:一个是突出于膜表面的亲水性的;另一个是埋置于膜中的疏水性的,后者是转移的主要通道。 39. C4植物的光合细胞有细胞和细胞两类。 40. 当环境中CO2浓度增高,植物的光补偿点,当温度升高时,光补偿点。 41. 按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每传递4个电子,分解分子H2O,释放1分子O2,需要吸收8个光量子,量子产额为。 二、选择题 1. PSⅡ的中心色素分子是: A.叶绿素a680 B.叶绿素b680 C.叶绿素a700 D.叶绿素b700 2.叶绿素卟啉环的中心原子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1.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 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 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 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 (2011年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2CO 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 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 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2O 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2010·大连模拟)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 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 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 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A.d 、e 、f 、g B .d 、c 、b 、a C .e 、g 、a 、h D .f 、c 、b 、d 4.(2010·四川理综,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 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光强 (mmol 光子/m 2·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 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μmol CO 2/m 2·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精选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1.(2008·宁夏高考)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4.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最新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汇总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 (Ⅰ)(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mg/h。若将C0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分)(Ⅰ)30mg/h 右上 (II)(1)逐渐减小<(2) 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外 (3)<(4) 9mg/h

2.右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点时光合作 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叶片,均分成若干份。 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右图)。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右图。 ①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RUBP含量▲,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 ▲。 (3)另取相同的圆叶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圆叶片干重为B,丙组圆叶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实际光合速率为▲(用A、B、C表示)。 2.(1)D 光强和温度较高 (2) 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低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3)C-A C-B 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4 12 18 26 32 32 黑瓶溶氧量mg/L 4 4 4 4 4 4 (1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最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 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否理解实验设计中对“淀粉”这一因素的处理和控制。本实验要证明淀粉是在光照下合成的,首先应使叶片中处于无淀粉的状态,即在黑暗处消耗掉原有的储存的淀粉,然后在有无光照的差别下再检验有无淀粉的形成。 例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分析】本题一方面考察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淀粉的检验方法是否理解。 例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答案】D。 【分析】这也是对实验中包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问题,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的设计原理:一是为什么要去掉色素,怎样去掉;二是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1.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苔藓和蘑菇 B.蕨类和种子植物 C.草履虫和酵母菌 D.细菌和病毒 2.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5.填空题 ①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②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是。 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中 的能。 ④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被用于组成和 为提供能量。 答案:1.B 2.C 3.C 4.D 5. ①光能②淀粉③有机物化学能④自己的身体生命活动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面积内叶面积之和)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成负相关 B 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4时对农作物增产量有利;超过6时,农作物将减产 D 两条曲线围成的阴影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值 2.以下对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膜上 B 所有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C 温度在0℃时有的植物仍然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葡萄糖中 3.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含叶绿体 B 不含有叶绿体酌细胞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 只要其他条件适宜,提供CO2便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暗反应一定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 暗反应产生的物质均是叶绿体无法利用的有机物 C 参加暗反应的物质包括将CO2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酶 D 暗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五碳化合物 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属于同化作用 C 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H]和O2,属于异化作用 D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及合成ATP都离不开 A 叶绿素和CO2 B 水和CO2 C 水、色素和光能 D 水、光能和CO2 7.用2H来标记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转移的最可能途径是 A H2O→[H]→C6H12O6 B H2O→[H]→C3化合物→C6H12O6 C H2O→[H]→C5化合物→C6H12O6 D H2O→[H]→C5化合物→C3→C6H12O6 8.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A 红色 B 蓝紫色 C 绿色 D 无色 9.下列各项中既是光反应产物又是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是 A [H]、ATP B ADP、H2O C C5和O2 D H2O、CO2 10.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其叶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 1.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 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 条件,这些条件是() 稀溶液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8.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试题 含答案

生物必修1第四、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每题2分,共50分) 1、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 A .细胞质、细胞壁 B .原生质层、细胞壁 C .基质、细胞壁 D .原生质、细胞壁 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 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3、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 浆糊十2mL 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 浆糊十2mL 稀释10倍的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 .1、2、3 B.2、3、4 C.3、4、5 D.2、4、5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 .酶具有催化性 B .酶具有专一性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是有机物 5、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A . 产生气泡量 B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 .催化剂种类 D .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6、右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图中代表酶的字母是( ) A.A B.D C.E D.F 7、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 ( 8、关于动物细胞中ATP 的正确叙述是( ) A.ATP 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t t t t V V V B V A C D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A组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 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C 吸收CO2放出O2 D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 B 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变量:Ⅰ:CO2的吸收量(释放量);Ⅱ:温度;Ⅲ: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 A 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Ⅲ;丙为②c为Ⅰ B 甲为②a为Ⅱ;乙为③b为Ⅲ;丙为①c为Ⅰ C 甲为③a为Ⅰ;乙为①b为Ⅲ;丙为②c为Ⅱ D 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Ⅰ;丙为②c为Ⅱ 3.在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 A 下降、下降、上升、上升 B 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C 上升、上升、下降、下降 D 上升、下降、上升、上升 4.摘取某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大小都与叶片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结果是 A 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 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 两叶片重量相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下面有关说正确的是 A 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的著名经典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B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品种的自交后代约有1/16的纯合体 C 在50m短跑比赛中,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 D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6.伴随着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内类囊体上发生的物质变化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2H2O→4H++4e+O2②NADP++2e+H+→NADPH③ ADP+Pi→ATP ④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 (I )(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I<76 的 26.4 L ./ --------------------- 8.R J?∕ J / 光騒强度F千勒克司 -17.6f P 甲图 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________ Ph。若将CC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 )( 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Q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 CQ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Q量, 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Q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 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 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 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___________ (>、=、v)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 ,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____________ (内、夕卜)。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 D点时,图乙中a ____________ (>、=、V)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 1 h ,暗处理后重量减少 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 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 分)(I) 30mg∕h右上 (II ) ( 1)逐渐减小V (2) ATP和NADP(只写一个不得分) 外 (3)V (4) 9mg∕h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高考专题练习 1.(08.上海)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 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 2.(08.上海)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08.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08.江苏)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08.江苏)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6.(08.江苏)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 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 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08.宁夏)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 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复习试题30题

光合作用专题复习试题30题 1.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0 题图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______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______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由此推知,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进行_______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 4 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 提取液并测定________,可得到叶绿素a 的吸收光谱。 1【答案】(1)叶绿素含量,光+0℃,红光和蓝紫光,遮光(2)碳酸钙三、四(3)吸光率 2.(16年10月30T)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和高 氮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RuBP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表明,突变型的含量比野生型低,采用法分离突变型植株叶片色素,与野生型相比滤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条。 (2)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其中NADPH是NADP+被水中的还原而成的。NADPH参与的还原,形成碳反应的第一个糖。 (3)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2答案:(1)叶绿素a 纸层析三(2)化学能氢(或H++e-) 3-磷酸甘油酸 (3)Rubisco酶含量 3.(16年4月30T)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完整版)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光合作用专题 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 、B 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 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 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 2 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 中的b 、e 、g 和________。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 2浓度,叶绿体内C 3的含量________。(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 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 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 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 3与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当 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 表示的化合物是 曲线b 表示的化合物是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综合专题 1.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 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 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c 代表C 3植物,b 、d 代表C 4植物 B .a 、d 代表 C 3植物,b 、c 代表C 4植物 C .b 、c 代表C 3植物,a 、d 代表C 4植物 D .b 、d 代表C 3植物,a 、c 代养C 4植物 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如果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和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 3增多,C 5减少 B . C 3增多,C 5增多 C .C 3减少,C 5增多 D .C 3减少,C 5减少 3.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4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 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 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 A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2时 B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1时 C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1时 D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2时 6.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量的状况。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状况的曲线,其中a 、b 、c 、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 .人参:a 点上移 B .人参:b 点右移 C .甘蔗:c 点左移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 + 过程式教学 +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Ⅰ导入 时间:4min 教学设计:导言 + 情景剧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讲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 就让我们开始《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 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Ⅱ主要内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10min 教学设计: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教师适当讲授 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教法:学案导学 + 讲授 教法:学案导学 讲授: (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通过问题4,我们知道了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通过问题5 ,我们知道了在有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