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68.54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2. 光合强速率3. 原初反应4. 光合电子传递链5. PQ穿梭6. 同化力7. 光呼吸8. 荧光现象9. 磷光现象10. 光饱和点11. 光饱和现象12. 光补偿点13. 光能利用率14. 二氧化碳饱和点15. 二氧化碳补偿点16. 光合作用单位17. 作用中心色素18. 聚光色素19. 希尔反应20. 光合磷酸化21. 光系统22. 红降现象23. 双增益效应24. C3植物25. C4植物26. 量子产额27. 量子需要量28.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三、填空题1. 光合色素按照功能不同分类为和。
2. 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 光合作用C3途径CO2的受体是,C4途径的CO2的受体是。
4. 光合作用单位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5.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处电子受体是。
6. 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是,最终电子供体是。
7. 光合放氧蛋白质复合体又称为,有种存在状态。
8. 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
9.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形成1摩尔六碳糖需要摩尔ATP,摩尔NADPH+H+。
10.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和。
11. 光合作用的三大步聚包括、和。
12. 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和。
1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进行。
14.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5. 光合作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中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时是。
16.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的作用。
17. 叶绿素吸收光谱有光区和光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18. 光合作用CO2同化过程包括、、三个大的步骤。
19.根据光合途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种类别。
20. 尔文循环按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21.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合成蔗糖的场所是。
生物光合作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A. 热能B. 化学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A. 水和氧气B. 葡萄糖和氧气C. 葡萄糖和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二、填空题4.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5.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成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卡尔文循环三、简答题6. 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7.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它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此外,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8. 讨论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利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波长、温度、水分供应以及植物自身的生理状态等。
在理想条件下,光能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0%左右。
然而,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实际的光能利用效率通常低于此值。
例如,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甚至可能因光抑制而降低。
温度对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效率。
此外,水分供应不足也会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2.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发生在( )A.水的光解 B.ATP的水解 C.CO2的固定 D.三碳化合物还原3.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4.用含同位素18O的水来浇灌植物,经光照后,18O可发现于( )A.生成的葡萄糖中 B.生成的淀粉中 C.合成的蛋白质中 D.周围的空气中5.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O2 D.大气中的CO26.右图为四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ⅠB.ⅡC.ⅢD.Ⅳ7.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图。
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A.仅在甲中B.尖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D.在甲、乙和丙中8.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9.(07北京理综)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10.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 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B2. 光合作用中,CO2和H2O结合生成葡萄糖和O2的场所分别是:A. 叶绿体和细胞质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叶绿体和叶绿体D. 细胞质和线粒体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淀粉答案:C4.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不需要光B. 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C.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主要是:A. 红光和蓝光B. 绿光和黄光C. 紫外光和红外光D. 可见光以外的光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激发电子从______能级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答案:基态3.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子被分解,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氧气;电子4. 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形成______,这是光合作用中碳固定的主要途径。
答案:C3化合物5.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葡萄糖外,还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淀粉;脂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答案: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涉及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CO2还原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2. 描述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答案:C2.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葡萄糖答案:D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电能B. 热能C. 化学能D. 机械能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条件?()A. 光B. 叶绿体C. 二氧化碳D. 氧气答案:D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A. 光反应和暗反应B.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D. 暗反应和呼吸作用答案:A6. 光合作用中,水的分解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A7.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B8.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功能?()A. 吸收光能B. 释放氧气C. 合成葡萄糖D. 分解水分子答案:A9. 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A. 氧气和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氧气和水D.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场所?()A. 叶绿体基质B. 叶绿体膜C. 线粒体D. 细胞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将______转化为______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光能;化学能2.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______吸收。
答案:叶绿素3. 在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产物,用于暗反应。
答案:ATP和NADPH4.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产物。
答案:葡萄糖5.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原料。
答案:水和二氧化碳6.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原料。
答案:二氧化碳7.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场所。
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膜8.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场所。
第三节光合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
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C.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D.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释放氧气2.如果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黑暗处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将()A.先于植物而死B.与植物同时死亡C.后于植物而死D.不容易窒息而死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B.遮光一半变蓝C.曝光一半变蓝D.叶片全不变蓝4.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5.萨克斯的绿叶制造淀粉的实验中()A.没有对照实验B.不需要对照实验C.曝光处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为对照实验6.对叶绿体中的某色素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光谱中的红光区和蓝紫光区呈黑色,则此色素可能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B.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D.叶黄素和叶绿素a7.用18O标记的水来培养小麦,则18O将出现在()A.周围空气中B.光产物的C6H12O6C.光产物的水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8.光反应进行的部位是在叶绿体的()A.外膜B.内膜C.基质D.类囊体膜9.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A.光反应中B.暗反应中C.光反应和暗反应中D.光反应或暗反应中10.暗反应的含意是()A.不需要光的反应B.在黑暗中的反应C.释放氧的反应D.吸收氧的反应11.在叶肉细胞中,利用氧和释放氧的细胞器依次为()A.线粒体和核糖体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12.暗反应进行的部位是在叶绿体的()A.外膜上B.内膜上C.基质中D.类囊体膜上13.在暗反应中,固定CO2的物质是()A.三碳化合物B.五碳化合物C.「H」D.氧气1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H]和ADPB.氧气和ATPC.「H]和ATPD.氧气和ADP1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带最宽的是()A.叶绿素aB.叶绿素b D.胡萝卜素 D.叶黄素16.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最常用的溶剂是()A.蒸馏水B.甲醇C.丙酮D.乙醇17.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C.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18.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正确的是()19.接触了丙酮等化学药品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涤,理由是()A.丙酮有腐蚀性B.丙酮能溶解细胞C.丙酮有毒性D.丙酮中有致病菌20.大气中的臭氧层,对生物的作用是()A.杀灭细菌B.提供较多氧气C.增强射线杀伤力D.降低紫外线强度二、问答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和。
光合作用专题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中的b、e、g和________。
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当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②;曲线a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②。
23.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氧气产生的速度,乙图表示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速度。
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甲图中,0S段的限制因素是,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点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2)在B点时,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呼吸强度不变,请根据乙图分析,甲图中C点所处的光照强度是千勒克司,该植物在此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度是毫升/小时,释放氧气的速度是毫升/小时。
(4)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甲图中A点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B点的_______倍。
29.(9分)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重要生理过程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I~V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图中物质e和g分别是和。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提取该物质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
(3)过程Ⅱ的名称是,过程V发生的具体场所是。
(4)在较强光照下,I过程中b的去向是。
(5)上述I—V生理过程中,能发生在乳酸菌体内的有,能发生在念珠藻细胞中的有。
31.(每空2分,共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是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图。
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菠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色素层析结果如乙图A、B、C三组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组滤纸条是深绿叶的,c带的颜色为。
(3)丙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
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的点是。
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4)图丁表示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的“半叶法”。
将对称叶片的一半(A)遮光,另一半(B)不做处理,并用适当的方法阻止g/h)= 。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B. 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C. 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 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D2. 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F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 C3生成C6H12O6 需要]H ]、ATP和多种酶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 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 ]和ATP, 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QH1;O6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B3.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 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贝U a为红光,b为白光B. 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 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 的CO2含量较低D. 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答案:A4. 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所示。
必修1 第5章第4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答案:D解析: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酶催化,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合成叶绿素必须有Mg、N等元素;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仅有叶绿素不能完成光合作用全过程。
2. 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是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ATP中的能量,ATP直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因此细胞呼吸的意义之一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制造更多有机物,但同时细胞呼吸也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前提。
3. 答案:C解析:H2S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绿硫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H2S的分解与H2O在光下分解类似,可以推测H2S的分解可能会产生[H]和单质S;H2S分解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因此H2S的分解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合成有关系。
4. 答案:D解析:钟罩内氧气的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钟罩内二氧化碳的量不会发生变化;该光照强度下植物体内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应增大光照强度;氧气的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植物体内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产生的氧气总量等于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和不含叶绿体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的氧气总量,C说法正确。
5. 答案:A解析:油菜为油料作物,在种子的成熟过程中,大量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甲代表脂肪,乙代表糖类,若在萌发时,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
6.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中[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自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用于与氧结合生成水。
7. 答案:C解析:当光照强度从5 klx增强到7 klx,再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其被固定合成的C3增多。
光合作用练习一、选择题1.(2011·浙江卷)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破坏叶绿体外膜不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仍然会有O2产生,A项错误。
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部分色素(如叶绿素)遭到破坏,各种色素的比例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增多,B 项错误。
与夏季相比,冬季温度较低,低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所需酶的活性,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所需条件为ATP、[H]、CO2,所以在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D项正确。
2.(2011·江苏卷)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B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解析:叶绿体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四种色素在进行色素分离时,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光合作用中,不在叶绿体基粒的囊状薄膜上进行的是( C )A.ADP变成ATP B.氧气的生成C.CO2的固定和还原 D.[H]的产生解析:CO2的固定和还原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4.(2011·新课标卷)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B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解析: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
光合作用专题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中的b、e、g和________。
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当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②;曲线a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②。
光合作用练习汇总(含答案)光合作用练习题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及结构1、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和酶的分布(D)A.色素分布在基质中,酶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B.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酶分布在基质中C.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酶只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D.色素只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酶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试题15713832答案:D试题15713832解析:A、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不是分布在类囊体腔内,A错误;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C、CO2的固定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C错误;D、光合作用的产物属于暗反应过程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的,D正确.故选:D.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扩散后条带的宽度越高,对应色素的溶解度越高试题15927859答案:C试题15927859解析: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A错误;B、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B错误;C、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C正确;D、扩散后条带的宽度越高的,含量越大,D错误.故选:C.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绿色灯照明时,绿色植物不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B.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补充蓝紫光有利于提高产量C.用无色透明的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高于蓝色薄膜建成的大棚D.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试题15781564答案:A试题15781564解析:试题分析:在绿光下,植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可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也有有机物的合成,A错误;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补充蓝紫光有利于提高产量,B正确;用无色透明的薄膜,透过的是白光,白光含有七色光,用蓝色薄膜建成的大棚,透过的只有蓝光,效率低,C正确;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是可见光,D正确。
光合作用习题光合作用(新课标Ⅰ卷)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B【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 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项不会发生;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会发生。
(新课标Ⅱ卷)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光反应利用ADP和磷酸合成ATP;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
(四川卷)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答案】D【解析】A.由图曲线分析可知,桑树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增大,大豆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减小,均受到影响,故A错误。
B.间作时,桑树光饱和点增大,大豆光饱和点减小,故B错。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1. (Ⅰ)(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mg/h。
若将C0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分)(Ⅰ)30mg/h 右上(II)(1)逐渐减小<(2) 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外(3)<(4) 9mg/h2.右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叶片,均分成若干份。
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右图)。
1.观察下图,对O、P、Q、R 4个点的描述,错误的是点没有光合作用点没有有机物积累点没有C5物质积累点没有ATP积累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①②过程中都产[H]和ATPC.③过程消耗ATP和[H]D.④过程产生的C3为丙酮酸3.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202530354045温度(℃)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黑暗中CO2释放量¥(mg/h)植物能正常生长B.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C.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D.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4.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碳反应阶段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C.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若温度保持25℃,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5.如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曲线。
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C.若CO2浓度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6.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只有FB.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60<D.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倍的点只有H7.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8.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中的O转移到O2中9.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B.处于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C.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D.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10.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D.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化学式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变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化学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变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化学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哪些?答案: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两种: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需要利用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分子和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能量载体ATP和NADPH,以供暗反应使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依靠ATP和NADPH的能量,将CO2还原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两种: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需要利用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分子和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能量载体ATP和NADPH,以供暗反应使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依靠ATP和NADPH的能量,将CO2还原成有机物。
3. 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光能转化阶段、光化学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光能转化阶段、光化学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4. 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答案:光合作用需要光线、光合色素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光线、光合色素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能量存储分子,最终转换成有机物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分解成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能量来源,呼吸作用则是维持光合作用进行的关键条件之一。
光合作用专题
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 、B 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 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 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 2
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 中的b 、e 、g 和________。
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 2浓度,叶绿体内C 3的含量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 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 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 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 3与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
当
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 表示的化合物是 曲线b 表示的化合物是
d
h n
s
(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 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① : ② ;曲线a 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 ;② 。
此时,[H]和ATP 的含量 ;(CH 2O )合成量 。
(1)把二氧化碳的浓度由1%降至0.03%时,细胞内曲线a 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 ② 。
曲线b 突然下降的原因是① ② 。
此时,[H]和ATP 的含量 ,(CH2O )合成量 。
(4)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都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是前者主要影响
的过程,后者主要影响 的过程。
4.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 2吸收量和CO 2生成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1)图中曲线QR 区段CO 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O 2吸收量________(>、<、=)CO 2的释放量。
(3)氧浓度调节到_______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粮食的贮存。
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的AB 段与BC 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 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 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倍。
5.红外线CO 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 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
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以适宜光照,在不同CO 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效率。
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 2浓度变化的情况。
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 、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请分析回答:
甲
乙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 段。
在E 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限制因子是 或 。
(2)图中物质a 是 ,过程①②发生的场所是 。
(3)在图乙表示的物质变化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过程 (填写序号)。
(4)若用18O 标记①过程中的H 2O ,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的物质是 。
(5)在大田生产中,地表CO 2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请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地表CO 2浓度的方法并简析原因 。
6.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①在温度为10 ℃,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当温度为30 ℃,光照强度小于L 3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 2千勒克斯,温度分别为10 ℃、20 ℃和30
℃时的光合速率。
(3)丙图表示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以CO 2吸收速率表示)与CO 2浓度的关系。
若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则a 点和b 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则a 点和b 点又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丁图回答①、②、③三个小问题:
①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 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________。
②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________(a 、b 、c 、d)。
③当光照强度从a 到b 时,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答案:
1(1)ATP (2)h 光照强度 (3)增加 (4)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5)水、丙酮酸 (6)Ⅱ、Ⅲ Ⅲ
2. (1)将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
(2)C 3的含量下降,C 5的含量上升(3)d 、e 、f 5
3.(1)五碳化合物 三碳化合物(2)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 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 二氧化碳固定时消耗的五碳化合物较多 三碳化合物还原时产生五碳化合物较少 减少 减少(3)二氧化碳固定速度减弱 三碳化合物还原仍在进行 二氧化碳固定时产生三碳化合物较少 三碳化合物还原时消耗部分三碳化合物 增加 减少 (4)光反应 暗反应
4. (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2)P = (3)此时有氧呼吸较弱,无抽头呼吸受抑制,有机物的消耗最少 (4)一样多 1/3
5.(1)CD 光照强度 温度 (2)O 2 叶绿体(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
(3)② (4)H 218O (5)施用农家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能增加地表CO 2浓度6.(1)光反应 暗反应 (2)①L 1 光照强度 ②如图(3)a 点左移,b 点右移 a 点右移,b 点左移
(4)①甲 ②c 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