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肝硬化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70
肝硬化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因肝脏变形硬化、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显著改变,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而死亡。
【病因】在我国,目前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
(一)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
从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短至数月,长达数十年。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
(二)酒精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脂肪沉积及肝脏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营养不良、合并HBV或HCV感染及损伤肝脏药物等因素将增加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的风险。
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
(三)胆汁淤积任何原因引起肝内、外胆道梗阻,持续胆汁淤积,皆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根据胆汁淤积的原因,可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四)循环障碍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 Budd-Chiari syndrome)、慢性心功能不全及缩窄性心包炎(心源性)可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变性及纤维化,最终发展为瘀血性肝硬化。
(五)药物或化学毒物长期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及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化学毒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本篇第十四章)。
(六)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本篇第十三章)及累及肝脏的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可进展为肝硬化。
(七)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依然存在,成熟虫卵被肝内巨噬细胞吞噬后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纤维性结节。
由于虫卵在肝内主要沉积在门静脉分支附近,纤维化常使门静脉灌注障碍,所导致的肝硬化常以门静脉高压为突出特征。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肝内、外胆管内,所引起的胆道梗阻及炎症(肝吸虫病)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肝硬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2.熟悉鉴别诊断。
3.了解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
1.概述:着重介绍门脉性肝硬化。
2.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营养障碍、酒精中毒、胆汁郁积、循环障碍等。
主要发病机制为肝细胞大量坏死。
病理学特点。
3.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并发症包括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感染等。
4.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腹水检查。
(2)食管及胃底静脉的影像学检查。
(3)内镜检查:胃镜、腹腔镜。
(4)B超检查。
(5)肝穿刺活检。
5.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胃癌、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炎、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
6.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治疗、营养支持治疗。
(2)药物治疗:保肝药、维生素。
(3)腹水的治疗。
(4)并发症的治疗: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
7.预防。
[教学方式]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内科学《肝硬化》教案教案:内科学《肝硬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肝硬化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流行病学特点。
2.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理解肝硬化的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4.提升学生对于肝硬化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肝硬化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a.肝硬化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
b.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c.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包括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形成等。
2.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a.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受损、门脉高压和肝性脑病等。
b.肝硬化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肝组织活检等。
3.肝硬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a.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评估方法。
b.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炎等。
4.肝硬化的并发症和治疗原则:a.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食管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腹水、肝癌等。
b.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肝移植等。
5.肝硬化的综合治疗和护理:a.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膳食、运动和避免诱发因素。
b.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情绪调节和家庭支持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辅以典型病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肝硬化的诊治原则。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解决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和并发症治疗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电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肝硬化的病例、图片和视频等。
2.临床病例数据库:用于提供典型病例和相关资料供学生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主动性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2.考试评价:针对肝硬化相关知识进行笔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六、教学反思:。
内科学题库肝硬化单选题1.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营养吸收障碍B.脾功能亢进C.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上消化道出血E.肝肾综合征(标答:B)2.肝硬化患者不会出现的内分泌失调表现是: A.雌激素增多B.雄激素增多C.醛固酮增多D.抗利尿激素增多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标答:B)3.不属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是A. 原发性肝癌B.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C. 肝脓肿D. 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E.(标答:C)4.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感染B. 上消化道出血C. 肝肾综合症D. 原发性肝癌E. 肝性脑病(标答:E)5.不属于肝硬化腹水治疗措施的是A. 利尿剂B. 限制水钠的摄入C. 大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D. 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E. 腹水浓缩回输(标答:C)6.确诊肝硬化的检查方法是A. 血生化指标测定B. B超检查C. CT检查D. 胃镜检查E. 腹腔镜检查+穿刺活检E)标答:(7.女,50岁,肝硬化腹水患者,尿少,双下肢浮肿,脉搏140次/分,呼吸38次/分,端坐位,有脐疝。
治疗首选A.强心剂B.口服利尿剂C.穿刺放腹水D.导泻E.静脉注射白蛋白(标答:B)8. 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慢性胆道梗阻性疾病C.血吸虫病D.代谢性疾病E.病毒性肝炎(标答:E)9. 不属于门静脉高压症表现的是A.脾脏肿大B.腹水形成C.痔静脉曲张D.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E.肝掌E)标答:(10. 男,63岁,肝硬化史5年,近4天来出现低热、腹胀加剧。
体检:T38.2℃,蛙腹,全腹压痛、反跳痛。
腹水浅黄色,白细胞0.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5×109/L,腹水总蛋白9g/L。
可能的诊断是A. 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癌结节破裂B. 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C.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D. 肝硬化并胃穿孔E. 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形成(标答:C)多选题1.肝硬化腹水的正确措施包括:A 低盐饮食B 一般进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C 联合应用留钾和排钾利尿剂D 少量多次补充白蛋白E 单纯放腹水是加快各种程度肝硬化腹水消退的重要手段(标答:A B C D)2.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有A. 上消化道出血感染B.C. 大量放腹水D. 低蛋白饮食E. 电解质紊乱(标答:A B C E)3. 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包括A. 肝移植B. 抑制肠道毒物的生成和吸收C. 降血氨药物应用D. 利尿E. 输血(标答:A B C)填空题1.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建立的侧枝循环有,,_ 。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肝硬化(题库版)1、单选一位因发热住院患者经检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哪项最支持其存在门脉高压症()A.脾大B.肝大C.痔核D.食管下段静脉曲张E.腹水正确答案:D2、单选我国引起肝硬(江南博哥)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酒精中毒B.中毒性肝炎C.病毒性肝炎D.慢性肠道感染E.血吸虫病正确答案:C3、配伍题病人出现肝臭,最可能的原因是()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见于() A.门脉高压症B.肝性脑病C.胆囊炎D.门静脉血栓形成E.肝肾综合征正确答案:B,A4、配伍题小结节性肝硬化为()大结节性肝硬化为()A.肝炎后肝硬化B.酒精中毒性肝硬化C.化学毒物或药物中毒性肝硬化D.营养不良性肝硬化E.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正确答案:B,A5、单选肝硬化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哪项不应怀疑癌变()A.短期出现肝脏迅速增大B.持续性肝区疼痛C.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D.腹水由漏出液转为渗出液E.虽经积极治疗而病情迅速恶化正确答案:D6、单选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肝性脑病B.感染C.上消化道出血D.原发性肝癌E.肝肾综合征正确答案:A7、配伍题下列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60岁。
搬重物后呕吐鲜血800ml,混有暗红色血块。
既往有血吸虫病史。
体检:血压13/6.5kPa(90/50mmHg),心率110次/分,律齐,肝脾均为肋下3cm()女性,28岁。
频繁呕吐3天,初为胆汁,后为鲜血。
既往无反酸,嗳气及上腹痛史,也无肝病史,已停经6周()男性,30岁。
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痛、呕血400ml,既往无反酸,嗳气及上腹痛史,也无肝病史()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C.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D.应激性溃疡出血E.消化性溃疡出血正确答案:A,C,B8、单选门脉性肝硬化的特点是()A.结节大小不等B.结节大小相仿,纤维间隔薄而均匀C.肝脏呈深绿色D.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E.纤维间隔厚薄不均正确答案:B9、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硬化代偿期的表现()A.乏力、食欲减退B.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肝脏质地结实或偏硬D.脾脏中度肿大E.肝功能轻度异常正确答案:B10、问答题男患者,50岁。
肝硬化是—种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临床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主,西方国家以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叠感染通常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演变而来,称肝炎后肝硬化。
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造成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④循环障碍:肝细胞长期缺血缺氧,造成淤血性肝硬化。
;⑤工业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
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虫卵沉积在汇管区。
⑩原因不明(二)发病机制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考生要熟练掌握)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③自汇管区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何为假小叶?),是肝硬化已经形成的典型形态改变。
④肝内血循环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扭曲,血管失去正常毗邻结构,可进一步形成门静脉高压,同时,加重肝细胞营养循环障碍。
(三)临床表现(须牢记)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
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早期症状常见的是什么?乏力,食欲减退)。
2.失代偿期(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衰弱而卧床不起。
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较为特征性表现),可有不规则低热、舌质绛红光剥,夜盲及浮肿等。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或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一、定义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因:1. 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重叠感染2. 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 80g达10年以上)。
3. 胆汁淤积: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 循环障碍:慢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 Budd-Chiari Syndrome等肝淤血、缺氧肝细胞坏死、纤维化淤血性肝硬化5.代谢紊乱: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异常)、血色病(铁质沉着)。
6. 工业毒物或药物:中毒性肝病。
7. 营养障碍: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降低了肝脏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8. 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
9.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10.原因不明:隐源性肝硬化。
三、发病机理:多种病因1、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破坏);2、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3、来自汇管区和肝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形成汇管—汇管、汇管—中央静脉纤维间隔,这些纤维间隔重新分割包绕再生结节和残存肝细胞形成假小叶(典型的肝硬化改变)。
4、肝内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挤压,门V、肝V、肝A关系失常。
肝细胞变性坏死增生、形成结节;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
再生结节挤压血管床缩小、闭塞、扭曲,门静脉,静脉,动脉支关系失常,通吻合支形成。
门脉高压形成。
四、病理:1.小结节性肝硬化:直径多在 3-5mm,不超过1cm,最常见。
2.大结节性肝硬化:直径 1-3cm,最大可达5cm。
3.大小结节混合性:4.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五、临床表现(一)、代偿期 :乏力、纳差、腹胀、恶心、上腹隐痛、肝、脾轻度肿大,肝功能基本正常。
内科学肝硬化课件一、疾病概述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坏死、再生和纤维化。
肝硬化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如长期饮酒、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肝硬化的主要症状包括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前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后者则表现为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等。
二、病理生理肝硬化时,肝细胞大量坏死,残留的肝细胞无法完全替代已坏死的肝细胞,导致肝脏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假小叶和纤维间隔,使肝脏逐渐硬化。
门静脉高压也是肝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门静脉系统血管扩张和曲张,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肝功能检查则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肝癌、脂肪肝等疾病进行区分。
四、治疗与预防治疗肝硬化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肝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肝移植等。
预防方面,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长期饮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五、预后与转归肝硬化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取决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病因、治疗方式等因素。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逆转病情,但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
六、总结肝硬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
了解肝硬化的病理生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患者及家属也需要了解肝硬化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课件课件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疾病,以及它们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
这门学科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中医内科学课件的角度出发,探讨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
一、中医内科学课件的基本内容中医内科学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消化内科学肝硬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肝硬化是指()a)肝组织坏死b)肝功能丧失c)肝组织变性d)肝组织纤维化答案:d)肝组织纤维化2.以下哪种疾病最容易引起肝硬化?a)乙型肝炎b)肝癌c)脂肪肝d)酒精性肝炎答案:d)酒精性肝炎3.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a)腹水b)腹泻c)黄疸d)恶心呕吐答案:a)腹水4.下列哪个检查结果不能直接反映肝硬化的程度?a)肝功能检查b)肝组织活检c)超声检查d)CT扫描答案:a)肝功能检查5.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a)胃十二指肠溃疡b)胆囊结石c)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脑梗死答案:c)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判断题1.肝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肝脏疾病。
(√)2.肝硬化主要以肝脏纤维化为特征。
(√)3.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4.肝硬化患者常表现为腹水以及腹水引起的腹胀症状。
(√)5.肝硬化患者往往伴有肝功能异常。
(√)三、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答案: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包括长期酗酒、病毒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
肝硬化发病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炎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肝脏纤维化。
长期纤维化过程会最终导致肝脏结构破坏和肝功能不全。
2. 请简述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答案: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水、黄疸、肝功能异常、腹胀、食欲不振等。
常见的并发症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癌等。
3.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哪些检查方法?答案: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肝组织活检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形态和血流情况,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4. 请简述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答案: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病因、改善肝功能、预防并发症等。
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螺内酯)、排铜剂(如D-青霉胺)、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如奥美拉唑)等。
G开头的内科名词解释内科学是医学中研究疾病的非外科学科,广泛涉及各个器官系统的研究和治疗。
在内科学中,有许多以英文字母开头的术语和缩写,以方便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本文将重点解释以字母“G”开头的内科名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科学领域的概念。
1. 肝硬化(Cirrhosis)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病变,其特点是肝脏内的健康组织被疤痕组织所取代。
这种病变常常由长期酒精滥用、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脂肪肝等引起。
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受损,肝细胞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腹水、腹胀和肝臭味。
2. 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可导致心脏、血管、肾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
高血压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控制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是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
3. 咽炎(Pharyngitis)咽炎是指咽部的粘膜发炎。
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链球菌等。
咽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咳痰、发烧和乏力。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
4. 腹泻(Diarrhea)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的症状。
其原因多种多样,如感染、食物中毒、过敏、功能性胃肠疾病等。
腹泻通常伴随着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对于轻微的腹泻,可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控制。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程度加剧,应及时就医。
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这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食、多渴、体重下降和疲劳感。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规范的生活习惯。
6. 老年痴呆症(Dementia)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病程缓慢、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记忆、思维能力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