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肺结核教学文案
- 格式:pdf
- 大小:7.65 MB
- 文档页数:62
课程名称: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学生能够理解肺结核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2小时课前准备:准备肺结核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
准备一些病例资料,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准备一些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
教学难点:肺结核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肺结核的相关问题,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肺结核吗?”、“你们知道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授课环节设计:讲授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通过PPT展示和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肺结核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症状,引导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讲授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肺结核鉴别诊断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内容,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完成教学PPT上的相关练习题,并提交作业。
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医生,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
课后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的方向。
肺结核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肺结核》。
本课主要介绍了肺结核的定义、分类、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肺结核,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分类、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学会正确对待肺结核。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肺结核的定义、分类、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肺结核患者的采访视频,引起学生对肺结核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分类、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如何预防肺结核。
4. 课堂讲解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肺结核的病例,让学生学会根据症状判断肺结核。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于肺结核的练习题。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肺结核的信息,增强对肺结核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肺结核定义: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
分类: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
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预防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免疫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述肺结核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搜集一个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故事,下节课分享。
2. 答案(1)肺结核的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
预防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免疫力等。
(2)康复故事:待学生搜集后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爱他人,关心集体。
教学重点:1. 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2.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正确认识。
2.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肺结核的预防与认识》2. 实物教具:口罩、消毒液等3. 教学活动场地: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肺结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传染病,叫做肺结核。
”二、讲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肺结核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三、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预防肺结核的传播?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预防肺结核的传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四、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好自我保护?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做好自我保护,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五、实践操作1. 教师分发口罩、消毒液等实物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佩戴口罩、使用消毒液等。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肺结核的预防与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肺结核病防治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肺结核的预防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肺结核的定义、主要症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肺结核知识挂图、PPT、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笔、纸张、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肺结核知识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肺结核的定义、传播途径、主要症状等。
(2)介绍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3)讲解治疗方法: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画出肺结核病毒,加深对病原体的认识。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肺结核病防治知识2. 内容:(1)定义:肺结核是什么?(2)传播途径:如何传播?(3)主要症状:有哪些表现?(4)预防措施:如何预防?(5)治疗方法:如何治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肺结核的定义、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列举至少3个预防肺结核的方法。
2. 答案:(1)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
(2)预防肺结核的方法有:保持室内通风、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详细说明:在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时,要强调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同时也要提及经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的可能性。
肺结核中班教案教案标题:肺结核中班教案教案编写目的:本教案旨在向中班学生传授有关肺结核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卫生习惯,并提高他们对健康的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并能正确阐述其传播途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等。
3. 培养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和维护意识,了解如何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4. 通过课堂活动,增进学生对互助合作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了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咳嗽时的遮掩口鼻动作。
教学难点:1.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向学生解释肺结核的发生原理和危害。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或视频资料,简明扼要地解释肺结核的相关信息。
2. 洗手液和水槽。
3. 方便学生进行咳嗽遮掩动作的纸巾或手帕。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通过引入一张描绘健康场景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人物是否能保持健康,并征求学生对此的看法。
Step 2: 知识讲解1. 展示图片或播放简短视频,向学生简单介绍肺结核的发生原理和危害。
解释肺结核是一种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并且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2. 解释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疲劳和体重减轻等,并告诉学生接触病人或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感染。
强调肺结核的严重性,并告诉学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Step 3: 卫生习惯培养1. 针对洗手的重要性,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要求学生跟随指导老师一起洗手。
确保学生能正确掌握洗手的步骤和时间,例如用流动水洗手,使用洗手液,搓手至少20秒并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
2. 向学生演示咳嗽时遮掩口鼻的正确动作,并引导学生练习。
3. 强调这些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坚持每天都要执行。
Step 4: 游戏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游戏,例如“找茬”游戏,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预防肺结核教案一、背景介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肺结核的预防工作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向大众普及肺结核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3. 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肺结核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结核分枝杆菌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感染的空气后,可能会患上肺结核。
2. 肺结核的症状和诊断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发热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1)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可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降低患结核病的风险。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3)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
(4)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结核病。
4. 个人防护方法(1)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后。
(2) 使用口罩:在与患者接触或进入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场所时,佩戴医用口罩。
(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向学生普及肺结核的预防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肺结核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肺结核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肺结核预防的理解和经验。
五、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展示肺结核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肺结核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肺结核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肺结核教案模板范文英文回答:As a teacher, I have prepared a lesson plan templatefor teaching about tuberculosis (TB) to my students. Hereis an outline of the lesson plan:1. Introduction:Start the lesson by asking the students if they have ever heard of tuberculosis.Provide a brief explanation of what tuberculosis is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health.Share some statistics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tuberculosis worldwide.中文回答:作为一名教师,我已经为教授关于肺结核的课程准备了一个教案模板。
以下是课程计划的大纲:1. 引言:以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肺结核来开始课程。
简要解释什么是肺结核以及它对全球健康的影响。
分享一些有关全球肺结核患病率的统计数据。
英文回答:2. Causes and Transmission:Explain how tuberculosis is caused by the bacteria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Discuss the modes of transmission, such as through droplets when an infected person coughs or sneezes.Give examples of high-risk populations, such asindividuals with weakened immune systems or those living in crowded conditions.中文回答:2. 病因和传播:解释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幼儿园肺结核教案1.背景肺结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传染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公认的重大威胁之一。
肺结核在儿童中特别容易发生,幼儿园是肺结核传播的高危场所之一。
因此,加强幼儿园肺结核的预防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举措。
2.目的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肺结核防控意识,促进健康教育开展,增强幼儿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能力,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和传播。
3.内容(1)肺结核病概述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介绍肺结核病情、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肺结核病的预防1.声明金标准MDR-TB的儿童不得进入幼儿园;2.对肺结核病患者及时隔离治疗,提高其康复率;3.室内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清新;4.幼儿园内保持卫生,保证幼儿清洁卫生;5.采用个人专用物品,不共用;6.建立癫痫病人档案,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防护知识宣传1.向幼儿及其家长普及肺结核病知识;2.宣传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遮挡等卫生习惯;3.强调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等卫生习惯;4.打造健康文化氛围,确保幼儿理解并遵守相关卫生规定。
4.实施(1)人员分工1.幼儿园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2.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并检查学习效果;3.家长负责维护作业和检查家庭卫生;(2)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幻灯片等形式简单介绍肺结核基本知识;2.互动交流:通过随堂测试等形式加深幼儿对肺结核的认识;3.家访督导:教师定期对幼儿家庭进行督导,确保家庭健康有序进行。
(3)教学课时共计4学时,时间为1周。
5.评估对本次教育活动进行及时评估,以检验教育效果和不足之处。
评估重点包括:1.幼儿对肺结核认知度的提高;2.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3.幼儿日常卫生习惯的健康程度。
6.总结肺结核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通过本教育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预防意识,加强肺结核宣传,降低疫情发生率,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同时,本教育活动也为幼儿园卫生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预防肺结核教案一、背景介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全球范围内,肺结核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传染病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制定一份预防肺结核的教案对于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认识,传达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肺结核- 介绍肺结核的定义和病因- 强调肺结核的传染性和危害性2.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解释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强调肺结核患者的咳嗽、打喷嚏等行为会释放结核分枝杆菌3. 肺结核的症状和诊断- 列举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 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提醒公众及时就医4.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介绍如何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健康生活方式等- 强调定期接种结核菌素和BCG疫苗的重要性5. 肺结核的治疗和控制- 介绍肺结核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结核药物的使用- 强调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四、教学方法1. 讲座- 利用投影仪和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 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互动和合作3.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扮演肺结核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模拟真实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肺结核的影响和应对方法五、教学资源1. 幻灯片- 制作包含文字、图片和图表的幻灯片,用于讲座和学生的参考2. 视频资料- 搜集相关的肺结核预防和治疗的视频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3. 书籍和手册- 提供肺结核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书籍和手册,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六、评估方法1. 测验- 设计一份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测验,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2. 问卷调查- 分发问卷,让学生评价教学过程和教材的质量,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的教学时间预计为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大班预防肺结核教案【6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预防肺结核教案,欢迎品鉴!大班预防肺结核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学问。
2、能说出并把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加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预备:幻灯片、白板、胸卡活动过程:一、情景活动导入。
1、老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伴侣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2、活动绽开争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1、老师组织孩子们争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2、老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假如有小伴侣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老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老师总结小伴侣简单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老师任凭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推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熟悉和理解。
三、争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老师:虽然传染病很简单传播,但是,假如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非常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2、孩子们争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扫瞄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反抗疾病的力量;勤洗手可以消退病菌;保证充分的睡眠;可以增加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开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开去人多的地方;状况严峻时需要戴口罩。
4、争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四、玩嬉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学问。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老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终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大班肺结核教案教案标题:大班肺结核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2. 洗手液和纸巾,用于示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
3. 儿童书籍或故事,用于教授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肺结核”。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简单介绍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强调肺结核的预防方法是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
2. 讨论(10分钟)与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如何预防肺结核吗?- 你们知道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吗?- 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饮食吗?- 你们平时都怎么保持健康?3. 洗手示范(10分钟)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洗手液搓手、冲洗手部、擦干手部等步骤。
引导学生跟随示范一起洗手,并强调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举措。
4. 故事时间(15分钟)选择一本关于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的儿童书籍或故事,向学生讲述故事并与他们分享故事中的重要教训。
强调保持干净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肺结核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性。
5.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定一个“保持健康”的行动计划。
每个小组可以讨论并列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每天洗手几次、多吃水果和蔬菜等。
鼓励学生分享并互相学习。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对预防肺结核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提醒他们定期洗手、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延伸:1. 邀请医生或保健专家到班级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肺结核和其他疾病预防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或卫生所,让他们了解医生和护士是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3. 在班级中进行健康饮食的实践活动,例如种植蔬菜或水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
肺结核防治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肺结核防治教案肺结核防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肺结核。
2、了解肺结核的症状。
3、掌握肺结核的预防。
4、国家免费政策教学重难点:1、掌握肺结核的预防。
2、正确认识和面对肺结核。
教学流程:一、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二、肺结核有那些症状?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可出现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
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三、怀疑自己有了肺结核怎么办?那么如果你具有前述症状而怀疑自己患肺结核时,特别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已经超过两周以上,你就应立即去你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及早诊断,规则治疗,早日痊愈。
肺结核的亲属〈密切接触者〉,也应该及时进行健康查体。
四、怎样向医生叙述病史?1.怀疑有肺结核时:〈1〉发病时间、症状及病情的演变经过。
(2)本次就诊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3〉是否合并其它疾病,特别是风湿病和糖尿病。
(4)有无与排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其它情况,如职业、劳动条件及生活状况等。
2.已知肺结核患者:(1)主动向医生叙述患病经过。
〈2〉作过何种检查特别是胸部X线检查和痰菌检查情况。
〈3〉详述治疗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效及副作用等。
五、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人体接种卡介苗后,便是用人工方法使未感染结核菌的人体接受一次轻微的,没有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剌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获得的免疫力可使人体在再次感染结核菌时,不致发病。
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适用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学生对肺结核的预防意识,学会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1.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 肺结核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肺结核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2. 相关卫生用品(如口罩、纸巾等)。
3. 学生活动材料(如调查问卷、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主持人简要介绍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肺结核吗?它有哪些危害?二、讲解肺结核知识1. 介绍肺结核的定义、病因、症状等。
2. 重点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3.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肺结核的严重性。
三、互动问答1. 提问: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的症状?2. 提问: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肺结核症状,我们应该怎么做?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预防措施学习1. 讲解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3. 分发卫生用品,让学生亲身体验。
五、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或周围社区是否有肺结核患者。
2. 收集相关信息,制作海报或手抄报,宣传肺结核预防知识。
六、总结与反思1. 主持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肺结核预防的作文。
2.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家庭或社区肺结核患者的情况,并提醒孩子注意预防。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2023年预防肺结核教案模板(通用5篇)预防肺结核教案1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肺结核。
2、了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
教学难点:始终不渝地预防肺结核。
教具:(课前准备)有关肺结核的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揭示课题:预防肺结核。
二、新授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肺结核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肺结核的危害。
2、谈谈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
3、教师总结:一种是空气中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人就会被传染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4、说说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症状?5、大家一起朗读“预防的措施有”下面一段。
板书:1、预防肺结核?2、什么是肺结核。
3、结核病的传播途径?4、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5、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预防肺结核教案2【活动目的】: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2、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今天,我们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肺结核。
(观看关于结核病的视频)二、调查问答:1.调查展示: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肺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整天咳嗽,还不停咯血。
易传染,十分痛苦。
)主持人: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