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8
怀化医专护理专业怀化医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教案 编号编号::6 09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李兵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课时 月 日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教学课题 肺结核 2 授课时间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授课对象 08级 护理 专业 班级目的要求 1、了解肺结核的病因与机制、实验室检查、2、熟悉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3、掌握肺结核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保健指导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肺结核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 难点:肺结核的治疗用药及其使用原则。
教法与学法课前复习:休克性肺炎的处理原则? 使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式,归纳总结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课堂总结 课型理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1、肺结核病因与发病机制(10分钟)2、临床表现(20分钟)3、实验室检查(10分钟)4、治疗要点(15分钟)5、常用护理诊断、措施(30分钟)6、保健指导(5分钟)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确定肺结核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 2、肺结核的保健指导?参考资料 《内科护理学》 尤黎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1年5月自评第九节第九节 肺肺 结 核[概述概述]]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发病。
临床上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因和发病机理]]一、结核菌:于公元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首先发现结核杆菌,至今已一个多世纪,结核病在某些发达国管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在第三世界国家,它仍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结核杆菌特征:①生长缓慢。
②涂片染色一般不易着色,③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二、感染途径:传染原:为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主要是涂片阳性病人,才是主要传染源,其排菌量每毫升痰内约含106~7个细菌,其传染性强。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肺结核患者护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护理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隔离防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病例资料、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大家知道肺结核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吗?生:好像是传染病。
师:对啦,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那它主要有哪些表现呢?生:会咳嗽吧。
师:没错,咳嗽是常见症状,还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
那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呢?生:通过飞沫传播吧?师:非常正确!所以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隔离防护很重要哦。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生:要戴口罩?师:对呀,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要正确佩戴口罩。
还有呢?生:要注意环境通风。
师:很好,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那对于患者的饮食护理呢?生:要加强营养?师:对的,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那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哪些方面呢?生:病情变化。
师:没错,要密切观察病情,比如体温、咳嗽等情况。
那如果患者出现咯血要怎么处理呢?生:让患者侧卧?师:非常棒!要让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教学反思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较为深刻。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案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传播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水平。
2.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规范的护理。
3. 减少肺结核的传播风险。
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预案内容(一)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肺结核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教育,确保其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二)患者入院评估1. 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其病史、症状、接触史等,初步判断是否为肺结核患者。
2. 对疑似患者进行痰液、血液等标本采集,送检确诊。
(三)隔离措施1. 对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单人病房或同室隔离。
2. 加强病房通风,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 患者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包括餐具、衣物、床上用品等。
(四)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2. 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痰液培养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4. 保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漱口。
5.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五)饮食指导1.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2.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六)心理护理1.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心理支持。
2.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七)出院指导1.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病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
2. 嘱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 强调患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四、预案执行1. 本预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组织实施。
2. 各科室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案首页第九节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临床主要有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多呈慢性经过。
【病因和发病机理】一、病原学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杆菌,生长缓慢,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但对湿热、紫外线和消毒液中的乙醇、来苏等较敏感,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便有效的灭菌方法。
二、流行病学肺结核的传染源是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经消化道侵入体内,通过皮肤、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已很少见。
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发病与否,以及疾病的性质、范围等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和人体的免疫状态与变态反应有关。
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两种。
后者是通过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获得,其免疫力强于前者,但两种免疫力对防止结核病的保护作用都是相对的。
少量、毒力弱的结核分枝杆菌多能被人体防御功能杀灭,只有遭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而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发病。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坏死。
【临床表现】(一)症状1.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的全身毒性症状,多为午后低热,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
若病灶播散则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症状。
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多为小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咯血,甚至发生窒息或失血性休克。
病变累及胸膜时出现胸部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或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可伴有呼吸困难。
(二)体征取决于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