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6
4.1《我们的水资源》基础知识测试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1、常用的基本净水方法(由低到高顺序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沉降法中需加入絮凝剂,如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实验:①写出仪器名称b、___________;d、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②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________或_________以防止出现________现象。
③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b仪器中所盛液体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仪器中冷却水从_______进,从_______出。
4、硬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5、硬水和软水的检验:在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搅拌,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为硬水;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为软水。
6、硬水的危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硬水的软化:①生活中___________的方法②工业上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导学案4.1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的用途。
2.说出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列举出一些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用途?2.列举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或小窍门。
二、合作探究:主题一: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1.水约占人体重的___________,成人每天需要补充约______________千克水。
2.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_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宝贵的水资源,_______用水。
主题二:水污染及其防治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2.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三、训练巩固:1.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 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 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再排放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C.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4.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请回答以下问题:(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2)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水净化的一般过程和一些常用方法。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基础过关一、填空题:1.1/4 2. 17280 3..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①②③④⑤二、选择题:4. B5.C6.D7.B8.B9. C 10.D能力提升一、填空及简答题:1.A 水龙头上⑴农业采用喷灌 ,刷牙时采用口杯接水等。
2. ①提高人们节水意识②淡水资源短缺③水被污染④用水量增加3. ③; 建拦污闸,处理污水,引入长江水冲洗都是暂时的方法,从长远利益来看,从根本治理,堵塞污染源是最好的办法.4.(1)刷牙、洗脸、洗衣物不使用长流水等 (2)生活用水应循环使用,如:不用自来水洗车等 (3)人工降雨或开发地下水源等5.选④处为厂址.远离居民区,刮西北风不污染居民区;处于河流下游,不污染水域;距高速路近,便于运输。
4.2饮用水基础过关一、填空题:1.可溶性 .不溶性2.吸附,使悬浮物沉降;吸附(异味) 蒸馏3.Ca、 Mg化合物;硬水;取雨水放在烧杯中,加入肥皂水4.矿泉,杀菌5.⑴过滤;玻璃棒;引流;防止液滴飞溅;⑵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使二者之间有空气存在。
⑶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⑷有,此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蒸馏二、选择题:1. 6.C 7.C 8.B 9.C 10.C能力提升一、简答及填空题:1.①使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②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用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局部过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2.⑴不溶性杂质⑵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⑶不溶性物质⑷不是蒸馏3. ⑴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⑵蒸馏烧瓶冷凝管物理⑶锥形瓶⑷不行冷凝效果不好4.净化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原理:利用过滤的净化作用除去不溶性杂质。
或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
5.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若留下固体残留物,说明是自来水而不是蒸馏水。
4.3水组成基础过关一、填空题:1.大于; 4;氢氧化钠;导电直流电氧气 20 氢2.气泡 1:2 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⑴氧气氢气⑵化学水→氢气+氧气⑶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⑷①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②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二、选择题:3.B4. D5.C6.C7.B8. D9.B 10.A能力提升一、简答及填空题:1. ⑴负氧气⑵2:1 ⑶4 ⑷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我们的水资源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净化和纯化方法,了解蒸馏装置和操作;2、了解硬水和软水,懂得鉴别硬水和软水、简单知道如何软化硬水。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水的净化和纯化方法,过滤、蒸发、蒸馏的装置和操作。
2、硬水和软化的简易鉴别方法。
难点:明了过滤、蒸发、蒸馏装置的原理和学习过滤和蒸发的正确操作。
【自主学习】1、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单一使用某方法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在自来水厂里,水的净化过程主要包括、、、,杀菌过程属于变化。
2、什么叫硬水?什么叫软水?硬水的危害有哪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水的净化1、沉淀法(实验4-1)问题1:把硫酸铝或明矾加入烧杯中的作用是什么?2、过滤法问题1:什么是过滤?过滤操作除去的是水中的什么样的杂质?问题2:过滤所需要的仪器有哪些?问题3:过滤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4:常见的问题分析①经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②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问题5:(实验4-2)简易净水装置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问题6:经过过滤法净化的水是纯净水,对吗?如何证明你的结论?问题7:①(实验4-3)蒸发的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哪些?②蒸发的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③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3、蒸馏法(实验4-4)问题1: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的仪器有哪些?问题2:蒸馏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3:蒸馏后的水中还含有杂质吗?蒸馏除去的是水中什么样的杂质?探究点二:问题1:软水是指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对吗?问题2: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问题3:如何将硬水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软水?【我的收获】。
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感受到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2)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3)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的发源的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本课题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水资源保护,二是水的净化和纯化。
本课时介绍第一部分。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一、地球上的水资源二、地球上的水总量1、极地冰川 3.河流和湖泊2、地下水 4.大气中水蒸气三、水污染及其种类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船舶的航行;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四、水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污;工厂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排放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水的净化、纯化方法。
(2)了解硬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硬水的软化,及其与软水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2)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3)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感受到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2)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3)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的发源的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自来水厂用到的主要的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2)水的纯化:蒸馏法(3)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4)硬水及其软化。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和意义。
2、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和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措施。
难点: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我们常从电视上看到“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这是要我们全民爱惜水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水资源。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和意义。
2、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学指导1、阅读地球上水体组成示意图,了解淡水资源本身是有限的。
2、了解淡水资源的状况。
3、读图3.9和图3.11了解我国空间分布差异大,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完成P52活动题)4、读图3.12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大(完成P54—55活动题)5、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思考题1、2——引导学生读图3.6、3.7、3.8,联系生活实际,了解①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②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和意义让学生根据图3.11来理解。
2、思考题3——(1)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联系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解决的主要途径: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导学生读图3.11理解。
3、思考题4——通过活动1、2,结合实际学习此小节内容:不同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兴建水库。
4、思考题5——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A、河流水B、地下水C、冰川水D、湖泊水2、水是生命的源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A、生活用水B、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D、交通用水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具体表现在()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4、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海水淡化5、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海水淡化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人人通,云教学”教学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教学设计课题第四章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分析我国水资源发布特征、原因及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要节约用水,十分珍惜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掌握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掌握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教学准备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5分钟)1、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这节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2、呈现目标(二)第二环节: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15-18分钟)通过阅读课本P—P9页相关内容。
了解一下内容。
1.我国很多地区供水紧张,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的原因,也有,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2.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首先要和。
为了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状况,人们实施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参考答案:水资源缺乏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合理利用节约用水调水工程修建水库)(三)第三环节:难点释疑延伸拓展。
(8-10分钟)活动一:讨论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方案淡水短缺原因解决措施自然原因储量有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人为原因用水量大大增加通过复赠巩固上节课知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水污染严重普遍浪费水1.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填空。
2.教师可以参加讨论引导。
(参考答案: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防治和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浪费)活动二:看图说话。
下面几幅漫画说明了什么?说明了。
4.1 我们的水资源第2课时水的净化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 [ 基础题 ] 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中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 B.蒸馏C.吸附 D.静置沉淀3 [ 基础题 ] 用如图 4-1-16 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此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此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4 [ 提高题 ](多选)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灭菌等步骤净化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成为自来水。
关于自来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仍含有大量不溶性的杂质B.是纯净的水,是一种纯净物C.仍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是一种混合物D.仍然可能含有病菌,所以要煮沸杀菌后再饮用5 [ 提高题 ] 鸡西市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同学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这样得到的水仍然是硬水,它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直击中考6 [ 葫芦岛中考 ] 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投药杀菌消毒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7 [ 山西中考 ] 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 4-1-17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8 [ 成都中考节选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4-1-18。
《我们的水资源》参考教案4.1 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节约用水与水污染的防治。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到节约与合理利用水的重要性。
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节约用水与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工具】: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方法】: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
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图片让学生了解水的分布,进行直观感知;通过举例或图表对比了解水的重要性及水的严重污染,进一步唤起同学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3.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
但是为什么说水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这是因为在自然界中淡水量仅为水总量的0.7%。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的人口不断增长,淡水的消耗量增加了6—7倍,比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两倍。
世界上80个国家约15亿人面临缺水,其中26个国家3亿人面临严重缺水。
据21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透露,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
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2.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3. 水资源的重要性4.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2. 教学难点:水资源分布与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及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6. 课后实践: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学校的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水资源1.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2.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3. 水资源的重要性4.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
2. 调查自己家庭、学校的用水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与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引导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我们的水资源》知识清单一、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水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的来源。
它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从饮水、做饭、洗漱到清洁卫生,处处都需要水。
农业生产中,灌溉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保证产量。
工业生产也同样依赖水,用于冷却、制造、清洗等环节。
不仅如此,水还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维持着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平衡,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水还参与气候调节,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模式。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极度缺水。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的淡水储存在冰川和极地冰盖中,但这些冰难以直接被利用。
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相对容易获取,但在不同地区的储量差异很大。
在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较为缺水。
这种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水资源的循环水资源通过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不断更新和流动。
蒸发是水循环的第一步,太阳的热量使水面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这些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形成云,通过降水(如雨、雪、冰雹等)回到地面。
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流动,形成河流和湖泊。
地下水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涌出地面,成为泉水或补充河流。
四、水资源的利用1、农业用水农业是用水大户,灌溉方式的选择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很大影响。
传统的漫灌方式浪费大量水资源,而现代的滴灌、喷灌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用水效率。
2、工业用水工业生产中的用水需求多种多样。
一些行业,如化工、钢铁等,用水量较大。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废水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工业用水的消耗。
3、生活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节约用水,比如及时修理漏水的水龙头、缩短洗澡时间、使用节水器具等。
五、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有限,导致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