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高考生物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题型训练(一)
- 格式:doc
- 大小:126.51 KB
- 文档页数:4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①染色②水解③涂片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⑤观察.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④③②①⑤,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参考答案:D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版权所有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2、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解答:解: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③制作装片→②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①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⑤观察.2、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特别是该实验的步骤以及盐酸的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只有学生熟记实验流程以及试剂的作用即可正确作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实验,保持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2. 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复习检测题(一高三生物必修)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1.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C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
2.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 1 2 Ⅰ○■□○34 Ⅱ 1 2○○Ⅲ123.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0% B.III-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A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为伴X-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C.IIDNA%,又知该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3.从某生物中提取出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是腺嘌呤,问与H)所含的碱基中28的一条链(H链)(%D.11.14%..26% B24% C A) .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4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①②③⑤B A.①②③④.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5( )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是人为的基因重组,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A .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人为引起染色体变异,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B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D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E、CD、、、.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6AB)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1A B C D E已知染色体状况:A b c d eA B C E FA B CA BC D E FD A B C.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7)( 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1)是单倍体 (2) 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 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1)(4)(5)(6) B (4)(5)(7)(8) A..(1)(4)(5)(7)D(1)(2)(3)(6) .C.)42分6一、选择题答题表( 每题分,共7432 561)二、非选择题48分分,共(每空2链。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高考题一、选择题1.(09全国卷Ⅰ,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答案 B解析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 ,则有芒为b。
依题意,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自交得1/4 aabb)+1/4(aabb)=3/8。
故选B。
2.(09广东理基,4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 答案 A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Aabb,分离比为1∶l,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
3.(09江苏卷,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元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答案 D解析 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D是正确的。
番茄 叶组愈伤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人工种苗abcde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03-07历年高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题31.(07高考理综1)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雄果蝇的X 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 _蝇。
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 _染色体上,_ 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 和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 )对截毛基因牛(b )为显性。
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 B、X b X b和X b Y 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 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 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 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 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答案]:31.Ⅰ、雌 雌 XYⅡ、(1)X b Y bX B X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X B X b(2)31.(07高考理综2)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 、a 表示,果色用B 、b 表示、室数用D 、d 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 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 B.5∶1C.9∶6 D.1∶1【答案】 B2.(2014•山东理综)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解析】由图示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A1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故Ⅱ2、Ⅱ3的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
Ⅱ2、Ⅱ3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1/2XA1、1/4XA2、1/4XA3,Ⅲ1为男性,由Ⅱ1产生的含Y的配子与Ⅱ2产生的含X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故Ⅲ1的基因型是1/2XA1Y、1/4XA2Y、1/4XA3Y。
Ⅱ4的基因型为XA2Y,产生的含X的配子只有XA2,Ⅱ3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1/2XA1、1/4XA2、1/4XA3,Ⅲ2为女性,故其基因型为1/2XA1XA2、1/4XA2XA3、1/4XA2XA2。
Ⅲ1产生含XA1的配子的概率是1/2,Ⅲ2产生含XA1的配子的概率是1/4,因此Ⅵ1基因型是XA1XA1的概率为1/2×1/4=1/8。
【答案】D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解析】Ⅱ5和Ⅱ6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所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无论是哪一种遗传病,Ⅱ5均为杂合子。
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和Ⅱ6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高考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题一、遗传的基本规律(共7题;共15分)1.椎实螺是雌雄同体动物,群养时通常为异体受精,单个饲养时会同体受精。
螺壳旋向的右旋和左旋分别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D不符合题意d为显性),子代螺壳的旋向只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螺壳旋向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不可能为DDC.单个饲养时,后代的螺壳旋向不会改变D.异体受精时,后代的螺壳旋向与母本的相同2.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出性状显隐性的是( )A. 一红色茉莉花与白色茉莉花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茉莉花B. 果蝇的眼色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遗传,一白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中白眼和红眼各占一半C. 患某遗传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一患病的儿子D.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1∶13.已知猫毛的长短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甲、乙,丙、丁四只猫,其中甲和乙都是长毛猫,丙和丁是短毛猫,甲与乙生了一只长毛雄猫,甲和丙生了两只短毛雄猫,而丙和丁生了一只短毛雄猫和一只长毛雌猫,上述涉及的所有猫中,能确定基因型的有几只()A. 九B. 八C. 七D. 六4.大麦中,带壳(M)对裸粒(m)为显性、散穗(N)对密穗(n)为显性。
现有杂合带壳散穗植株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数目:带壳散穗145、带壳密穗341、裸粒散穗350、裸粒密穗151。
可推测()A. M、N 基因完全连锁B. M、n 基因完全连锁C. m、n 基因不完全连锁D. m、N 基因不完全连锁5.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 图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是④⑤⑥B. 乙图中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类型占5/8C. 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一D. 图乙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6.小麦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小麦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C配对。
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大肠杆菌体内每个基因都有可能发生突变B.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属于化学诱变剂C.很多位点发生C—G到T—A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减少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2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的个体可发生的变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B.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C.四倍体西瓜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D.T-DNA插入到豌豆的淀粉支酶基因中,可引起该基因突变3.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分别是得到多倍体和单倍体B.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诱变育种时基因突变是定向的C.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时使用的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D.单倍体育种相对杂交育种的优势是更易获得显性纯合子4.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户外,其散热量、产热量与出户前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C.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D.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5.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题型训练(四)[伴性遗传题部分]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孩子。
据此可以确定的是( )A.该孩子的性别B.这对夫妇生育另一个孩子的基因型C.这对夫妇相关的基因型D.这对夫妇再生患病孩子的可能性2、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病其父、子必发病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D.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X和Y。
4、外耳道多毛症仅见于男性(a);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中,若患者为男性,则其女儿一定患此病(b)。
对a和b理解正确的是 ( )A.a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遗传病,b也一样B. a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C. a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5、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6、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附答案及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6分,共60分)1.(上海卷)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A.B型,I B I B B.B型,I B iC.AB型,I A I B D.O型,ii2.(潍坊高三期末)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3.(安庆三模)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C.白花与红花植株杂交的后代中,既没有红花也没有白花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天水九中高考预测)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设眼色基因用A、a表示,翅型基因用B、b表示),右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
分析图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右图所示基因型即为表中红眼雄蝇基因型C.右图中Ⅱ、Ⅲ、Ⅳ、X或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若右图果蝇产生了含Y B的配子,则说明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西安高三年级期末检测)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兔的体色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3种,比例为1∶1∶2C.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6.(南京、盐城三模)如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Ⅱ3的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2和Ⅰ1B.Ⅲ5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Ⅲ8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C.若Ⅲ4与Ⅲ6结婚,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D.若Ⅲ3与Ⅲ7结婚,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的孩子7.(郑州高三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形,雌性均为非芦花形。
最新度下期南溪二中5月月考生物卷(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60分:每空1.5分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2、1个DNA分子是由两条互补的单链构成的.若在一条单链中,=m,=n,那么在该DNA分子中的比值以及在该链的互补链中的比值分别为3、一个DNA分子经连续3次复制后,可以得到的DNA分子数目是A.2 B。
6 C。
8 D.164、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A。
1/2 B。
2/3 C。
4/9 D.5/95、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一个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
1/8中间型、1/8轻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6、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
XRX R×X r Y B。
Xr X r×X RYC。
X R Xr×XrY D.XRX r×XRY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C。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8、下列对人和动物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都下降,酶活性减弱②体内细胞分化的方向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ﻫ③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ﻫ④抑癌基因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ﻫ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信号”A。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题型训练(二)二、遗传基本规律的概率计算解题一般步骤:1、丈夫的哥哥患有半乳糖血病(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妻子的外祖母也有此病,家庭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
经调查,妻子的父亲可以视为基因型纯合。
可以预测,这对夫妻的儿子患半乳糖血病的概率是()A.1/12B.1/4C.3/8D.1/22、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 A.25%B.32%C.50%D.64%3、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显性纯合体(AABB)与隐性纯合体(aabb)之比为()A.1:1 B.2:1 C.3:1 D.4:14、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B.1∶2∶1C.3∶5∶1D.4∶4∶15、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 A.3/8B.3/16C.3/32D.3/646、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A.AAXBY,9/16B.AAXBY,1/16或AaXBY,1/8C.AAXBY,3/16或AaXBY,3/8D.AAXBY,3/167、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9∶1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几类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遗传病方式的判断三.教学内容设计:1.伴性遗传概念2.分类3.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Ⅰ.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Ⅱ.指导生产实践活动4.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5.遗传图的判断四.教学方法设计:归纳总结、列表比较五.教学环节设计:复习提问:上一节课学习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最先证明在什么染色体上,与它有关的遗传有什么特点?引入新课:伴性遗传的概念如何阐述?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1.概念(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2)特点:①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②性状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2.分类Ⅰ.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特点: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⑵交叉遗传。
即男性→女性→男性。
⑶一般为隔代遗传。
(4)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Ⅱ.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特点: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⑵代代相传。
(3)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Ⅲ. 伴Y染色体遗传病(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特点: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3.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Ⅰ.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例题: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在两岁时就诊断为是血友病患者。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如果可能的话,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Ⅱ.指导生产实践活动(1)性别决定类型:①.人、果蝇:XY决定型雌性: XX(同型)雄性:XY(异型)②.鸡:ZW决定型雌性:ZW (异型)雄性:ZZ (同型)P Z B W X Z b Z b(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配子 Z B W Z b子代 Z B Z b Z b W(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③.蜜蜂:蜜蜂型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之分。
伴性遗传30分钟训练1.下图的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一个有色盲儿子的正常女人,她的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X B Y,X B X BB.X B Y,X B X bC.X b Y,X B X BD.X b Y,X B X b3.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
这个男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4.已知鸡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
纯种芦花鸡(Z B Z B)与非芦花鸡(Z B W)交配,产生F1,让F1自交,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A.3∶1C.1∶15.眼睛棕色(A)对蓝色(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一对棕眼、色觉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蓝眼色盲的儿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基因型与母亲相同的几率为()A.0 B.1/2 C.1/46.带有白化病基因的正常男子与带有白化病基因和色盲基因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子女中男性表现正常的个体占子女总数的()A.3/16 C.1/167.有一对夫妇,男方患病,女方正常。
他们的子女中,男孩无此病,女孩都是患者。
这种病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8.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仅在男性中表现,并呈现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A.细胞质B.常染色体上C. X染色体上D. Y染色体上9.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 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0.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11.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推测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1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3.显性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14.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题型训练(一)一、基础知识部分检测1、等位基因是指()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花蕾期人工去雄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A.①②B.③⑤C.②③D.①③5、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6、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哪些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多选)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都分别来自父母双方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D.果蝇的眼色有白色和红色等性状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8、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9、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10、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1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12、对于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区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A.通常采用正交和反交对比的方法B.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就为细胞核遗传;如果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就为细胞质遗传。
C.杂交后代性状与母本性状一致的就为细胞质遗传D.经正、反交后,后代性状与母本性状总保持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13、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并将F1(黄色圆粒)自交得到F2。
为了查明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他将F2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预计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F2黄色圆粒的比例为 ( )A.1/9B.1/16C.4/16D.9/1614、水稻的高秆、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粳稻、糯稻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一高秆粳稻品种与一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全是高秆粳稻,F1自交得F2。
试问: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F2中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比例分别是()A.高秆粳稻,3/8B.高秆粳稻,5/8C.矮秆糯稻,3/8D.矮秆糯稻,5/815、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A.2B. 4C. 8D. 161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17、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18、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 aBB19、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三只鼠的基因组成依次为() 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20、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
在几次产仔中,b产仔为7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b、c中,最可能为纯合子的是()A.b和cB.a和cC.a和bD.只有a21、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D.黄斑是隐性性状22、紫种皮、厚壳与红种皮、薄壳的花生杂交,F1全是紫种皮、厚壳花生。
F1自交,F2中杂合的紫种皮、薄壳花生有3 966株。
由此可知,F2中纯合的红种皮、厚壳花生约为( )A.1 322株B.1 983株C.3 966株D.7 932株23、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比例9∶3∶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124、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多选)()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25、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26、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完全显性),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会出现3∶3∶1∶1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 × EeFfB.EeFf × eeFfC.Eeff × eeFfD.EeFf × EeFF27、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4B.1/2C.3/4D.128、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3/4B.1/4C.3/16D.1/1629、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30、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为O型血,IA IA或IA 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
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 )A.1/16 B.1/8 C.1/4 D.1/231、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 138 410 135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 184 178 182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 136 420 414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32、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个体占 ( )A.3/16B.5/16C.7/16D.9/1633、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34、5.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没有自己的后代,则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A.7/8 1/8 B.1/2 1/3C.3/5 2/5 D.7/9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