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配套测试题: 专题五第二课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人民选修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二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重大事件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序幕的是( )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B.威廉·洛维特的倡议C.《人民宪章》的公布D.宪章派首届代表大会项是宪章运动的背景;C项说明宪章运动政治纲领的形成;D项是宪章运动中的重要事件。
2.右图所示书中记载的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这场运动( )A.坚持了武装斗争的方式B.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C.与资产阶级联合斗争D.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而不是武装斗争;议会为资产阶级所把持,工人向议会递交请愿书,实际上是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二者不可能进行联合;宪章运动的结果是议会否决或拒绝请愿书,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唯一符合题意的是其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那就是《人民宪章》。
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英国男子普选权最终实现是在( )A.第二次议会改革B.《工会法》颁布以后C.第三次议会改革D.20世纪初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大部分工人得到了选举权,只有农业工人和矿工被排除在外;《工会法》使工会取得了合法地位,工人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到20世纪初,妇女取得普选权。
4.英国工党的前身是( )A.劳工代表权委员会B.“独立工党”C.人民宪章派D.伦敦通讯会,劳工代表权委员会于1906年正式更名为“工党”,因此选A项。
5.观察下列图片:探究:(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发生原因是什么?(2)图1反映的事件有什么突出的特点?(3)图2表现出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结果?英国的宪章运动。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但其生活困苦、政治上无权。
(2)广泛的群众性;规模大;以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改革为主要内容。
(3)失败。
二、能力提升1.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
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5.2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演练(人民版选修2)1.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背景有()①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③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④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得以进入议会,而工人阶级仍处于无权地位,①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正确;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提出要求普选权的主张,③正确;宪章运动先后遭到资产阶级的镇压,④是结果不是背景,应排除。
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这表明()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析:选D。
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 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3.1867年后,英国迎来了真正的“改革时代”,这一时期改革内容不包括()A.教育改革B.行政改革C.经济改革D.司法改革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1867年以后,两党轮流执政,竞相实行各种改革,现代国家制度逐渐形成,内容包括教育、行政、军队、司法改革,但不包括经济改革。
4.下列历史现象与英国“劳工代表权委员会”直接相关的是()A.工党进行改组并制定党纲B.工人候选人第一次竞选议员成功C.基尔·哈迪领导建立“独立工党”D.工人阶级在议会政治中的首次重大胜利解析:选D。
1906年,在“劳工代表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人阶级选出20名工人议员,同时还有25名工人在自由党旗帜下当选为议员,从而取得了工人阶级在议会政治斗争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18年,B项发生在1874年,C项发生在1893年,均与1900~1906年期间的“劳工代表权委员会”没有直接关系。
一英国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一、选择题1.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主要有()。
①武装起义②请愿③罢工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2.下列有关卢德运动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诺丁汉郡织袜工捣毁织袜机②《保障治安法案》的通过③英国政府在约克郡绞杀破坏机器者④《捣毁机器惩治法》的颁布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3.与下图人物有关系的是()。
①《政治纪事》②《黑矮人》③卢德运动④《保障治安法案》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4.“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力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
”这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的宣传语,其中的“我们”“你们”分别指()。
A.大地主和工业资产阶级B.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C.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D.新贵族和工人阶级5.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议会改革法案》()。
①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②重新分配了选举名额③取消了旧有的选区④提高了工业资本家的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图是1832年6月的英国议会下院辩论场景,那么辩论的议题最有可能是()。
A.议会改革B.“彼得卢屠杀”案的处理C.《贫民卫报》的开始发行事宜D.《保障治安法案》的通过7.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发动的“无印花之战”()。
A.是为了争取议会的改革B.说明工人开始进行反抗斗争C.标志着工人阶级的逐步形成D.促进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8.关于英国早期工人运动中出现的“无印花之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工厂制度作用下,工人阶级在英国开始形成B.工人阶级为追求自己的权益,发起了“无印花之战”C.工人阶级在这一过程中相继创办了《贫民卫报》《泰晤士报》等报纸,影响广泛D.《贫民卫报》等报纸宣传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是英国工人打造阶级文化的重要里程碑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当时英国工人阶级参加集会的核心目的是( )宪章派集会A.提高工人的觉悟 B.向政府施加压力C.要求获得普选权 D.要求改善生活待遇2下列重大事件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序幕的是( )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B.威廉·洛维特的倡议C.《人民宪章》的公布D.宪章派首届代表大会3“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语),它是指哪一运动…()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法国六月大起义4 1839年,英国工人将有125万人签名的请愿书用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抬进议会(如下图),英国议会对请愿书的最终态度是( )A.部分接受 B.欣然采纳C.断然否决 D.立法实施5 1842年,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中原有的政治要求,还提出限制工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
这表明( )A.宪章运动已由以政治目标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目标为中心B.宪章派领导人放弃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的政治主张C.宪章运动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D.宪章派领导人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6 1867年,英国选民由135万激增至225万人,主要是因为英国议会通过的改革方案( )A.给工人普选权B.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C.大量接收移民D.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719世纪60~8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获得的民主权利主要有( )①工会取得合法地位②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③工人的劳保福利得到一定的法律保障④工人议员的生活得到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1866年,伦敦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事后,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伦敦工人的游行示威和我们1849年以来在英国看到的比起来,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这完全是由‘国际’一手组织的。
”第一国际组织的游行促使英国政府在1867年( ) A.给与男子普选权B.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C.给与妇女普选权D.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会法》9下列历史现象与英国基本实现男子普选权直接相关的是( )A.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行B.议会通过了秘密投票法C.第三次议会改革的实行D.议会正式通过《工会法》10下图是英国现任首相工党领袖布朗,那么“工党”的前身是( )A.劳工代表权委员会B.“独立工党”C.人民宪章派D.伦敦通讯会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两幅图片:请回答:(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发生原因是什么?(2)这一事件有什么突出的特点?(3)图2表现出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结果?12阅读下列材料:兹规定,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名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1)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5 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十七)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跟踪检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背景有( )①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③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④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得以进入议会,而工人阶级仍处于无权地位,①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正确;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提出要求普选权的主张,③正确;宪章运动先后遭到资产阶级的镇压,④是结果不是背景,应排除。
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这一请愿表明(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析:选D 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3.19世纪30年代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表明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次运动提出了“争取普选权”“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的口号。
以上史实说明( )A.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经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B.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C.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D.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工人的口号“争取普选权”“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中可以看出,工人阶级把提高政治地位当做改善经济地位的手段,因此,本题选C。
二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问题导学探究问题一: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
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
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
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探究问题二:英国宪章运动的斗争方式及意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1)为取得普选权,宪章派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材料二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
二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材料二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
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
……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
材料三《人民代表法》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重新分配席位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5万人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共72个)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5到5万的城镇(共36个城镇)只保留一个席位。
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64个、威尔士4个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一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884年改革”。
这次议会改革虽然使选举权扩大了,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
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以上材料均引自《人大研究》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英国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英国近代三次议会改革的核心因素。
解析:第(1)问,从数字对比中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重新调整选区”“城市……增加……议席”“公民权扩大”“财产资格”等关键信息概括议会改革的影响。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同步练习课后知能检测一、选择题1.(2013·南昌高二检测)下面两幅图绘制于19世纪初期,这两幅图对英国的宪章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图一矿道里的工人图二运煤的童工A.19世纪初期英国采矿业较为发达B.19世纪初期英国有雇佣童工现象C.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仍有手工劳动D.英国早期工人阶级处境十分悲惨【解析】考查审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A、B、C三项均是表面现象,D项与图片信息相符,且符合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广大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工人这种处境是英国宪章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 D2.宪章运动(The Charist Movement)是指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普选权的工人运动,其得名于()A.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B.“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C.《人民宪章》的起草D.“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解析】《人民宪章》的公布使其成为宪章运动的纲领,宪章运动也由此得名。
【答案】 C3.(2013·武汉高二检测)宪章运动中,三次请愿书的共同要求是()A.选举权B.生存权C.人权D.统治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宪章运动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主要要求政治方面的普选权。
生存权在第二次请愿中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主要的。
至于人权、统治权,当时并未涉及,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答案】 A4.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这表明()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专题五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二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1.下列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②持续时间长③影响大④斗争曲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宪章运动主要就是争取普选权,有明确的斗争纲领,①错误。
答案:B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这表明(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析: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D3.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 )①限制工时②提高工资③废除新济贫法④要求普选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1842年新请愿书除要求普选权,谴责政府暴政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提高工资等要求,掀起了宪章运动的高潮。
答案:A4.宪章运动过程中三次请愿运动的共同点有( )①宪章派组织发动②工人群众积极支持③请愿中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经济要求④因为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第二次请愿中工人独立提出了经济要求,第三次请愿因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③④不是共同点。
答案:D5.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历史的学者发现,英国宪章运动中提到的普选权有一定限制,你认为应该是( )A.所有人B.所有的成年人C.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D.守法、精神正常、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解析:本题关键的限定词是“普选权”,应是守法、精神正常、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这表明()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解析: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1867年后,英国迎来了真正的“改革时代”,这一时期改革内容不包括()
A.教育改革B.行政改革
C.经济改革D.司法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867年以后,两党轮流执政,竞相实行各种改革,现代国家制度逐渐形成,内容包括教育、行政、军队、司法改革,但不包括经济改革。
答案:C
3.英国工党的前身是()
A.自由党B.保守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劳工代表权委员会
解析:工党是由劳工代表权委员会更名而成的。
答案:D
4.拉开英国宪章运动序幕的是()
A.洛维特的倡议
B.全国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
C.伦敦工人协会成立
D.宪章派向议会递交新请愿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B、D两项是宪章运动的重要内容,C项是宪章运动的背景,故选A。
答案:A
5.“我们要求普选权,因为这是我们的权利。
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的权利,也是因为我们相信它将给我们的国家带来自由,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幸福。
我们相信它将给我们带来面包、牛肉和啤酒。
”这表明群众认识到《人民宪章》的实现()
A.可以给人民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
B.等于工人阶级夺取政权
C.可以促进英国民主化进程
D.可以彻底改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透过材料可知,群众对其认识不仅立足于权利,更立足于“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幸福……面包、牛肉和啤酒”,即物质生活的改善,故选A。
答案:A
6.英国宪章运动中,人民递交的请愿书一再遭到否决,当时否决人民请愿书的是() A.英国国王B.议会下院
C.议会上院D.内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几次请愿书都最终被议会下院否决。
答案:B
7.英国的宪章运动失败了,但也迫使政府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主要是因为() A.英国政府妥协
B.宪章派领导人坚决要求
C.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惊天动地的力量
D.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采取示威游行、
请愿、罢工、起义等方式,争取民主权利,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迫使政府作出让步。
答案:C
8.民主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下列有关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使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D.宪章运动实现了工人阶级获得普选权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理解。
在宪章运动中,英国工人阶级提出的核心要求是获得普选权,但是资产阶级的政府并没有满足工人的要求,宪章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于议会下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丰饶之大城市;……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能力……(其净收入)年在十镑以上者……得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赔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也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
——英国1832年的改革法案材料二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的厚望,希望他们所受的苦难能够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因而获得消弭。
……人民竟受了欺骗,此种卑劣行为实令人痛心。
……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一个掌权派移交到另一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
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英国的全国请愿书
按:全国请愿书于1839年5月递交议会,7月12日被议会否决。
材料三凡具有下列各项资格的男子,得有权在1868年及以后登记作为选举人。
即(1)已届成年,并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者;(2)在任何一年7月最后一日,并在此以前十二个月中一直以房主或房客资格在该镇选区内任何住宅居留者;(3)……诚实无欺地缴纳自1月5日以来的一切救济金者;凡在任何住宅与人合住的男子,不得沿用本节规定登记作为选举人。
——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
(1)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变化,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8分)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在选举权规定或要求上的差异。
(4分)
(3)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与1832年改革法案相比,有什么改进?为什么会有这些改进?(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材料的综合把握能力。
第(1)问结合材料来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分析、概括;第(3)问提炼材料中心思想,同样要归纳、概括,不能泛泛而谈。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材料一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2)材料一调整了选区的名额分配,但对选举权仍有严格的财产限制;材料二则要求实行普选。
(3)1867年的法案对财产限制有所降低,扩大了选民范围。
这是由于工人阶级斗争的推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国家的职能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