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分析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采取孕期管理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纳入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取孕期管理,对照组不采取孕期管理,对比两组妊娠结局。
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妊高症、生殖道感染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畸形、巨大儿、死胎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孕期管理效果顯著,可有效减少产妇围生期间并发症,安全性高,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标签: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效果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症,或者妊娠前出现隐性糖尿,妊娠后发展成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对母婴危害较大。
目前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是妊娠导致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从而使妊娠前无糖尿病的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母婴安全的主要疾病。
近几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长,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程度,主要受其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等因素影响,因此临床应在妊娠期间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防止并发症产生,提高生活质量[1]。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纳入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孕期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纳入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
研究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1±2.5)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25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7±2.4)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24例。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的分析杨丽杰【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8)22【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孕妇常规产前检查时确诊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的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on pregnancy outcome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8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confirmed by routine prenat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dietary guidance,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egnancy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and drug treatment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pregnancy manage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complication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cesarean section r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P<0.05).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during pregnanc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complications.【总页数】2页(P201-202)【作者】杨丽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相关文献】1.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产妇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J], 周文亚2.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具体影响分析 [J], 孟丽3.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及妊娠结局分析 [J], 徐涛;何汉基4.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钟华燕;李灿蓉5.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J], 李玉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对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对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诊疗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42例。
即A组患者施以传统健康教育,B组患者施以孕期综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B组患者血糖水平较低于A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畸形儿、巨大儿、死胎、胎儿窘迫等比例较高于B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孕期综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故存在推广价值。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血糖;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糖尿病的特殊表现,是妇产科常见疾患,确诊后机体会呈现糖尿量下降、显著糖尿病等问题。
目前,国内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在1%~5%,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使之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不仅会增加母婴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还会滋生围生期各类问题。
在该过程中,孕期综合管理模式,能够在改善母婴结局的同时,保证其生命安全,以此提高其生活质量[1]。
对此,抽取该院2016年4月—2018月4月期间诊疗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对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该院诊疗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42例。
即A组患者中,年龄上限为39岁,下限为23岁,中位数为(27.52±6.43)岁;孕周上限为39周,下限为24周,中位数为(26.55±8.63)周;孕期增重(10.27±3.62)kg。
B组患者中,年龄上限为36岁,下限为22岁,中位数为(25.68±5.85)岁;孕周上限为37周,下限为24周,中位数为(25.24±7.82)周;孕期增重(9.19±3.15)kg。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58例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于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孕期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经管理后的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经过孕期管理后,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孕期管理可以十分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妊娠结局,使患者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與降低,有效的帮助患者以及围生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妊娠结局在临床中,妊娠期的产妇经常会出现糖尿病的情况。
这种情况较多为患者在妊娠期并未存在糖尿病,而是在妊娠后出现糖耐量减退确诊的糖尿病,这种糖尿病被成为妊娠期糖尿病(GDM)[1]。
患者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是随着妊娠周期的变化,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随着时间逐步增加,胎儿通过胎盘获取的葡萄糖数量提高。
这就导致患者会在妊娠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葡萄糖水平逐步降低,空腹血糖降低明显,使患者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
随着患者进行糖分的补充,抗胰岛素样物质抑制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导致患者体内血糖含量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必须要在早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会为患者带来较多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患者以及胎儿都会带来较多不良影响[2]。
该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将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58例于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及妊娠结局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血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7月一2016年07月筛查的126例不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不同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及未干预组等四组,各组人数分别为32、32、32、30。
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患者在妊娠期间医护人员对适龄孕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常规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等三组患者在产前血糖控制明显优于未干预组,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病率分别为40.6%,59.4%,78.1%,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高发病率96.7%。
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采用综合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对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妇女发现妊娠后自身机体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1]。
目前临床发现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与妊娠妇女的年龄以及超重、孕期饮食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妊娠妇女围产期的生产危险,若未给予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可引起母婴共患2型糖尿病[2]。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近1年筛查出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周不同将所有孕妇分为4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筛查的126例不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孕周小于24周的32例孕妇为早期干预组,孕妇的年龄在27-34岁,平均年龄在(29.2±1.2)岁.孕周在24-30周32例孕妇为中期干预组,孕妇的年龄在27-33岁,平均年龄在(29.4±1.2)岁。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孕期管理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是否采取孕期管理对其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60例,以是否采取孕期管理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未采取的对照组、已采取的研究组,2组各30例。
组间比较不良结局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采取孕期管理可使母婴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妊娠结局;相关性妊娠期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阶段女性可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会使孕产妇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增加其发生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60例,试分析孕期管理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60例以是否采取孕期管理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
研究组:年龄25岁~37岁,平均(31.19±1.03)岁;孕周36周~42周,平均(39.22±3.11)周。
对照组:年龄26岁~36岁,平均(31.21±1.16)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39.29±3.07)周。
将年龄、孕周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结果为P>0.05,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对比可行。
1.2 方法对照组未采取孕期管理,仅采取饮食控制、健康教育、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孕期管理,具体为:①饮食:根据孕产妇血糖水平和自身营养状况,结合其所处孕周的需求,合理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饮食营养成分需按照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5%~30%、蛋白质20%~25%的比例摄入。
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
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实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干预组实施孕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分餐:根据营养科医生的建议,把全天进食的总量,由原来的每天三顿,变成每天5-6顿,其中三顿主餐,3顿加餐。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孕妇在分餐后,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
②监测血糖:经常测定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
孕妇的空腹血糖一般不会高。
一般血糖越高的患者,血糖测定的次数越多;血糖略高者,每天测定1次也就够了。
如果餐后血糖多次在5-7mmol/l。
如果多次在7-10mmol/l,应该可以选择用胰岛素治疗。
如果多次大于10mmol/l,那么,强烈建议您选择胰岛素降低血糖治疗。
注射胰岛素很方便,每顿饭前注射一次即可。
几乎没有疼痛的。
如果已经注射胰岛素,那么应该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即使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一般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血糖会逐渐升高,胰岛素用量也会逐渐增加,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③适当运动:在餐后进行适量的散步,步行20-40分钟,有助于餐后血糖下降。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其中:①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五个方面。
②新生儿结局: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畸形五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学处理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率的检验采用卡方检验,p2.结果2.1 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比较,(见表2)。
2.2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见表3)。
3.讨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由于机体代谢的变化才发生的血糖过高,通常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与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110例待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仅实施孕期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指标变化、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
结果管理前,两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孕妇羊水过多、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及高血压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43、15.15、5.79,P<0.05)。
观察组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血糖过低、呼吸窘迫及巨大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系统使化管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孕妇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孕妇及新生儿由妊娠期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期;管理;结局;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during pregnanc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outcome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management,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1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 (P>0.05). After manage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1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amniotic fluid,puerperal infection,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hypertens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5,5.43,15.15,5.79,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hypoglycemia and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macrosomia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management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better control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significantly reduce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and improve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Key words】Diabetes;Gestational period;Management;Outcome;Clinical analysis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紊乱或确诊的糖尿病。
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实施孕期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
对照组(单纯健康宣教)、试验组(孕期规范管理)各40例,观察比较妊娠结局。
结果:妊高症、产后出血、生殖系感染、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试验组为2.5%、2.5%、5.0%、0、5.0%,对照组为17.5%、15.0%、22.5%、12.5%、2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实施孕期规范管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并发症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6%-7%之间,危害母婴健康[1]。
针对产妇,会增加高血压、感染、早产的发生风险,且部分患者会转化为2型糖尿病;针对胎儿,容易引起畸形、呼吸窘迫、巨大儿等,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概率明显提高。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孕期管理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共计患者8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在对照组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29例;年龄位于20―36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8.4±1.5)岁;孕周35―41周,平均(38.2±1.0)周。
在试验组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27例;年龄位于21―35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7.5±2.2)岁;孕周34―40周,平均(37.4±0.8)周。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依据《妇产科学》[2],患者经血糖检测、OGTT试验后确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其它妊娠并发症患者等。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危害较大。
通过资料收集与对照,发现通过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胰岛素治疗等,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者发生率较低,围生儿中并发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发生率同样较低。
研究表明,决定GDM患者母婴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续期血糖的控制,孕期控制血糖接近或者达到正常水平,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孕妇管理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26-01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生率为1%—5%。
它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
该病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孕妇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羊水过多、感染、早产、难产、手术几率增高、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畸形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增高,对GDM孕妇实施孕期管理及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06年3月—2010年10月在孟轲乡卫生院妇产科门诊确诊的GDM孕妇190例,年龄在20—41岁,其中初产妇152例,经产妇38例。
把其中妊娠24—28W发现,门诊规范化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115例作为观察组1,早发现因各种原因未控制血糖或妊娠36W以后发现的GDM75例作为观察组2,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120例为对照组,3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前体质指数等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GDM诊数与标准: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妊娠24—28W行508葡萄糖筛查试验,1小时后血糖值≥7.8mmol/L者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在行758葡萄糖耐量实验,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h、2h、3h血糖分别为5.6mmol/L,10.3mmol/L,8.6mmol/L,6.7mmol/L,4项中有两次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诊断为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孕妇常规产前检查时确证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的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的管理;妊娠结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36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3)-06-3003-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是一种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经年来呈逐渐增高的局势[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程度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并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年龄25-40岁,平均345±23岁。
经产妇32例,初产妇66例,有糖尿病家族史12例,高血压9例,不良生产史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不性。
12 诊断标准①妊娠前确诊糖尿病除外,孕早期空腹血糖
5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任意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12h后口服75g葡萄糖,空腹及服糖后1、2h的3次血糖正常上限为空腹51mmol/l、1h为100mmol/l、2h为85mmol/l,这3项指标中任意一项血糖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孕期管理[2] 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产妇并发症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孕妇妊娠期确证糖尿病可使患者担心自身的预后
及对胎儿的影响而出现紧张、恐惧,过分焦虑的心理状态。
因此要耐心、细致地关心、开导患者,指导家属及亲友关心,理解孕妇。
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知识,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告诉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
32 饮食管理[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饮食控制是既能满足
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又不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造成餐后高血糖。
饮食原则以少量多餐,营养丰富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8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仅用饮食管理即可达到治疗目的,随孕周月份增大,饮食摄入量应不断增加。
妊娠期控制血糖水平的满意标准:以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分钟:33-58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夜间:
44-67mmol/l。
33 运动干预餐后运动选择散步或缓慢运动约半小时,不可剧烈运动。
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
34 药物治疗经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后,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需加用胰岛素治疗,因为口服降糖药能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或胎死宫内的可能,因此孕期不能口服降糖药,也不宜用长效胰岛素,可用中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
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高,尤其早餐前空腹血糖高者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制剂。
应根据体重、孕周、血糖水平和病情决定胰岛素的用量、用法,使血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35 自我监测[4] 孕妇自己监测自身体重的变化及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度、宫内安全等,主要检测孕妇血糖水平控制接近正常,可减少畸形儿或巨大儿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本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及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
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1]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2] 金龙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结局的分析[j]诊断与治疗,2005,16(3):142
[3] 徐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4(16):60-62
[4] 林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5(7):196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