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几点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谈谈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进展,工程实体不仅要求内实,而且还要求外美,给人以美丽、舒适的感觉,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有悼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和隐患,组织专业修补队伍,依据不同部位、不同缺陷类型,采纳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材料进行消缺处理,满意了设计要求,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进展,工程实体不仅要求内实,还要求外美,给人以美丽、舒适的感觉。
然而砼的施工都不行能在特别抱负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缘由,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别,或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发生有悖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但通过恰当的工艺对其进行仔细认真、谨慎的修饰,则也能较好地收到混凝土应有的效果。
一、混凝土裂缝(一)产生缘由及处理措施混凝土中产生裂缝的缘由有许多种,主要缘由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匀称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匀称沉降等。
对于裂缝可用水泥砂浆、环氧胶泥、化学灌浆等方法处理。
(二)裂缝状况流道底板:位置在坝下15m左右,不规章,长度约4m,宽度0.1~0.3mm;左侧导墙裂缝:位置在坝下15m左右,竖向外形不规章,宽度0.5mm的长约1.5m;宽度0.1-0.3mm的长约2m;右侧中墩墙;位置在坝下16m左右,竖向外形不规章,宽度0.5mm的长约1.8m;宽度0.1~0.3mm的长约3m。
(三)缘由分析从浇筑砼时间状况可以看出,导致砼消失裂缝的缘由可能为:1、刚刚浇筑完成的砼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
2、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消失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力量时,即会消失裂缝。
很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猛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其外观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工程表面不平整 线条不畅、缺棱掉角、蜂窝麻面、气泡、漏筋、接缝处理不当、骨料显露、色差等。
许多外观质量不良,不但影响了视觉效果,同时也反应了混凝土的内在质量问题,进而不同程度的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1 原材料引起的外观问题混凝土外观问题第一个环节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碎石、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沙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不统一,形成浇筑色差。
拌和、养护用水未达到《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含有害物、杂质等,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
工程监理专业要想达到优良的外观效果,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随时抽查。
采用水泥、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应使用同一厂家、品牌和批次的产品,选用减水率不小于20%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砂石应尽量采用同一货源,并严格控制含泥量等指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
拌和、养护用水应洁净、达标。
原料材的储存也很重要,砂石必须分隔堆放,水泥防止受潮结块。
2.2 配合比设计、拌制、浇筑、养护引起的外观问题引起的外观问题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造成露筋、泌水等。
和易性不好,水泥砂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造成的暗斑。
首先,在混凝土配制中,对水泥用量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工程表面光泽度效果,但是,一旦混凝土材料中,水泥用量过多,就会引起混凝土工程表面龟裂发生,而水泥使用量较少时,又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磨砂感强烈,光泽度较差。
此外,混凝土配制中,水量过多,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较大,表面产生气泡或者色差变化较大等问题,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现浇混凝土质量验收要点——外观质量控制外观质量是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通过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验收,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色泽和裂缝等方面介绍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是指混凝土表面的平直程度。
合格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麻面和波浪状。
为了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模板的安装:模板应平稳牢固地安装在预定位置,并经过严格的水平和垂直检查,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表面的平整度。
2. 浇筑方式: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流动不畅或堆积过多,影响表面平整度。
3. 振捣操作: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和表面平整度的重要步骤。
振捣应均匀、有序,覆盖全面,避免出现振捣不到位或振捣过度的情况。
4. 养护措施:养护期间应及时采取保湿措施,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导致表面龟裂和不平整。
二、混凝土色泽的控制混凝土的色泽是指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度。
合格的混凝土色泽应均匀一致,没有色差和明显的斑点。
为了控制混凝土色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骨料的选择:选择颗粒形状良好、质地均匀的骨料,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或有色骨料,以免对混凝土色泽产生不良影响。
2. 水灰比的控制: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水灰比过高或过低导致混凝土颜色不均匀或发白。
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使得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矿粉等成分比例合适,以获得理想的色泽效果。
4. 养护条件的控制:养护期间应避免混凝土受到强烈阳光暴晒或大风吹袭,以免导致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
三、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温度应变:在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特性合理控制温度应变,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热裂缝。
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经验总结
1.模板拼接和地面连接采用双面胶;
2.模板处理流程:打磨干净-用水冲干净-用抹布擦干净;
3.模板擦干净后刷HD-1长效脱模剂,刷完及时立模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塌落度尽量偏小,试验室要对首盘料进行查看
5.指定经验丰富的工人手持振动棒;
6.拆模后不要立即覆盖土工膜,要待几个小时后再覆盖,并达到养生期后立即拆除;
7.养生水必须采用干净用水
8.制定奖惩机制,对打得好的给与表彰和一定奖励;
9.分节施工的要对接触面进行清理和打磨;
10.试验室和拌合站对地材和外加剂进行严格监控,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同意发盘;
11.选择好的施工班组并进行技术交底,把华陆的标准和要求传达落地;
12.20m以下立柱采用抱箍,以上采用穿棒杆;
13.对拆模后的构造物有局部污染的应及时清理干净;
14.模板宜采用新模或没用多次的,严禁使用变形老旧的模板;
15.做好顶部外露钢筋除锈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分析和控制措施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材料,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外观质量缺陷,如裂缝、麻面、脱模等问题。
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1.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不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振捣不均匀、过早脱模、养护不当等都会导致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
2.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问题:水泥中存在的杂质、骨料的均匀性不好、粒径分布不合理等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环境因素会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蒸发速度和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外观质量缺陷。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1.裂缝:混凝土中的裂缝可以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等,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体积变化引起的。
-控制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使用具有较高延性的水泥,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纤维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麻面:混凝土表面的颗粒暴露,失去光洁度和平整度,使表面呈现出麻点状。
-控制措施:增加混凝土拌合物中细骨料的含量,采用较好细骨料,提高混凝土的粘度,避免过多的外加水分。
3.空鼓:混凝土表面与骨料之间的粘结不牢固,容易出现空鼓的现象。
-控制措施: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混凝土与骨料之间的充实,避免空隙的产生。
4.脱模不良:混凝土从模具中取出后,模具上出现脱模不良的情况,表现为表面不光滑或模具残留。
-控制措施:采用合适的脱模材料,控制脱模时间和力度,保持模具的清洁和光滑。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控制措施1.施工前准备: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认真进行施工前的检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标题: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判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有效地进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一、材料选择和搅拌比例的控制1.1 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选择原材料时应尽量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
1.2 控制搅拌比例: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合理确定搅拌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3 严格执行搅拌要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二、模板的设计和施工2.1 合理设计模板:模板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合理设计模板,确保模板表面平整、无渗漏。
2.2 严格控制模板施工: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模板变形、渗漏等问题,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2.3 定期检查模板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模板的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模板问题,避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造成影响。
三、浇筑和养护控制3.1 控制浇筑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2 合理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的管理和养护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环境条件合理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砂等问题。
3.3 定期检查养护效果:在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养护不当导致的问题,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四、表面处理和保护4.1 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式: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外观要求,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式,如抛光、喷涂、涂刷等,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4.2 严格控制表面处理质量: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处理质量,避免出现漏涂、划痕等问题,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0、引言本人曾参与核电工程、多个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并参加公司的QC小组,遇到过诸多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外观质量问题,可小可大,严重的可能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尤其是核电工程,是百年大计的项目,关系着国计民生,稍微小的纰漏就会留下大的工程隐患。
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有露筋、麻面、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色差、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构件几何尺寸差异等。
为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以下将从事前控制着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事中控制。
1、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影响因素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无非人、机、料、法、环等因素。
现从原材料进场到混凝土成品养护整个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对可能发生的外观质量问题的环节,分析原因。
1.1选择原材料不当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如,色差、砂斑、麻面,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等原材,批次,产地、品牌、配比不统一2、使用小厂家水泥、过期的水泥3、原材料现场保管,被雨水浸泡或受潮4、砂、碎石选用级配差,不利于与水泥浆形成有效包裹1.2混凝土搅拌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外观出现色差、蜂窝麻面、气泡、露筋、等外观质量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1、混凝土站计量器具不精确2、配合比的选用不适宜3、粉煤灰等外加剂的掺量过大4、混凝土站搅拌的和易性不好1.3钢筋安装过程中,由于墙体厚度较小或钢筋较密、梁柱交叉处核心区钢筋较密、插筋位置偏移、绑扎丝外翻等因素致使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露筋、表面锈迹等外观质量问题。
1.4模板工程可能造成混凝土外观蜂窝、麻面、夹渣、涨模、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缺陷,影响因素如下1、靠模前,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接缝拼装不严密2、模板加固过程孔隙未及时封堵,模板定位尺寸偏差,下料尺寸偏差2、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湿润,脱模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3、混凝土施工前模板内清理不干净4、模板拉杆间距过大加固不到位,转角处,垂直施工缝处未加强加固5、拆除模板时间过早,拆除过程野蛮施工不注意成品保护1.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涨模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1、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不足,造成粘罐、堵管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过高,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并未设串筒、斜槽或震动溜管等下料3、振捣棒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4、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2、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相关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上影响因素着手,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主要采取事前及事中的控制措施,采取相关技术及管理手段进行事前、事中控制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判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的细化内容。
密实性措施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保证其外观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密实性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的基础。
通过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水灰比、石料的粒径分布以及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等参数,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合适,从而减少空隙和孔隙的存在。
2.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充分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的成分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
3.震捣操作: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震捣,通过震动来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震捣操作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程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震捣时间和力度。
4.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会影响其密实性。
需要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同时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或过度振实的情况。
表面平整度措施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是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平整度措施:1.模板安装和调整: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安装好模板,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模板的安装和调整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
2.浇筑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厚的情况,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塌陷和凹凸不平的情况。
3.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稳定。
养护期间需要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表面的影响,如风、雨、阳光等,以防止出现开裂和变形。
4.表面修整: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需要进行表面修整。
修整工作可以采用机械研磨、手工平整等方法,使混凝土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色泽一致性措施混凝土的色泽一致性是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质量的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砼构造物的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是一个构造物外在质量的表现,更是一个项目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的表现。
砼外观质量的提高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1、砼配合比设计2、砼搅拌、运输、振捣等施工工艺及原材料控制3、模板制作、安装、打磨及缝隙处理4、施工人员由其是振捣工操作水平及责任心等。
以上几点内容是砼施工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只有这几项内容全部落到实处,才能将砼内外在质量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就将这几点分别加以论述。
1、砼配合比设计砼配合比设计是砼内、外在质量控制的首要内容。
其不仅仅要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还要满足和易性要求、坍落度要求、稠度要求、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要求。
因此在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时,要根据构造物的特点及设计要求,确定砼的各种性能,从而选取合适的原材料、混合料及砼外加剂,并选用最小水灰比。
确定水灰比是砼配合比设计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其大小不但影响砼强度,对砼的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的影响也为众多因素中的首位,水灰比越大,砼越容易产生离析从而直接影响外观质量。
因此在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时,要尽量选用最小水灰比,并可采用添加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中,只包括水泥、粗、细骨料、搅合用水,在一般的砼构物施工中可采用。
但在构造物较高、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砼耐久性要求较高时,就需要根据构造物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混合料及外加剂。
砼混合料分为活性混合料和惰性砼合料,其中活性混合料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粉、火山灰质、粉煤灰和硅灰。
粒化高炉矿渣粉因其细度比普通水泥高,在拌合中可充分填充水泥空隙,从而大大提高砼性能并可使砼不宜离析。
粉煤灰同样具有提高砼含灰量、改善砼性能等特点。
硅灰是一种特效砼活性材料,其颗粒极细,仅为水泥颗粒的1/50~1/100,因此可用以配制高强度砼,并可提高砼密实性、耐久性;惰性材料通常采用石英砂、石灰岩等材料粉磨而成。
其细度与所用水泥相同,只做水泥的填充料;砼外加剂的种类很多:用以增加砼和易性、流动性和可泵性的有塑化剂、减水剂、引气剂,用于调节砼凝结时间的有早强剂、促凝剂、缓凝剂,用于消除砼中孔隙、提高密实程度的有减水剂、消泡剂等,用于提高抗渗、抗冻、耐久性的引气剂等,均需根据砼设计要求采用。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员,在建筑中的使用广泛,不仅广泛运用于房屋结构中,还应用于路面、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方面。
而其中的外观质量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中遇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和品质都得到充分保证。
一、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在建造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的病变、开裂、斑点等问题是外观质量不良的表现,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总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中的配合材料以及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出现病变、空鼓、开裂等问题。
1.2 施工工艺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损伤、开裂、渗漏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1.3 设计方案不当设计方案不合理,包括用材及工艺的选择与不当调配等,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对于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应当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其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处理方法应逐一思考,为了更好地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措施:2.1 修补处理若混凝土表面出现病变、开裂、渗漏等问题,可以采用修补处理的方法,选用合适的涂料和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
修补完毕后,需要保证修补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表面的颜色、纹理、质感等指标都有较高的一致性,以防止修补部位的不协调。
2.2 彻底重做如果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比较严重,修补后效果不佳,则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彻底地重做,以恢复原来的规格和美观度。
其中,需要注意混凝土表面重新制作时,要对原有的地基或基础进行振实处理,防止出现变形和渗水的现象。
2.3 处理四周周边对于混凝土表面的一些零散小瑕疵,可以采用处理周边的方法。
及时对周边的砖石等进行翻新、更换,以达到提升混凝土表面综合美观度的效果。
2.4 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处理完毕的混凝土表面,为了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加强防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洒耐候涂料,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防水性能和容折性;•确保混凝土表面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在混凝土表面滞留和渗透;•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1、要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度,同时严格按照水泥石灰的比例选择适合的砂石,控制砂石的含泥量。
2、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前的天气情况进行洒水养护,注意洒水量以及洒水的次数。
不能够私自加水,要不然就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
3、针对混凝土容易出现收缩裂缝的问题,重要的手段就是减少表面水分的蒸发。
根据当前的温度,如果比较高而且刮大风,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施工、而且在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就要开始抹光的工作,要增加压光的次数。
并且后期还需要用膜来遮盖,要不断浇水养护,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裂缝。
4、在进行混凝土入模的过程中,是不可将混凝土集中倒下的,以免冲击到模板或者连接好的钢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说浇筑有达到2m的话,需利用串筒,让混凝土顺着管道进行下料,但注意倾落的高度是要在以内的。
5、当混凝土调制好之后,不能存放太久的时间,必须将其在五个小时内用完,这样可以避免浇筑后出现冷缝的现象。
而且第二次浇筑的时间,要在第一次浇筑完的一个半小时内,在交接处需不断的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6、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连续的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不会有气泡的产生,且不会出现浮浆。
另外,混凝一是需要进行两次压抹,并进行覆盖,等混凝土施工完后,进行必要的浇水保养,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7、混凝土前期的材料配置不正确,或者选择的砂石质量不过硬又或者在浇筑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工艺来施工,后期没有及时养护,都会导致混凝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缺陷。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总结第2篇1、混凝土容易出现收缩的裂缝,一般来说表现在凝结的过程中。
如果水分蒸发得比较快,会导致表面容易收缩,从而形成了不规则或者贯穿的裂缝。
这也主要与周边的温度还有风速,空气当中的湿度有直接的关系。
2、还容易出现断板的现象,比如路面不均匀会导致下沉,或者地面上收缩,这些都会导致混凝土会出现断板的缺陷。
3、混凝土内部砂浆过少,石子过多,是由于配比不当导致,这时需及时调整混凝土材料的比例,再搅拌均匀。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攻关小组成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 QC 攻关小组在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小组概况我们的 QC 攻关小组是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以及一线工人等组成的跨部门团队。
小组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解决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打造优质工程。
二、选题理由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以往的施工中,我们发现混凝土存在着蜂窝、麻面、裂缝、色差等外观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形象,也给后续的施工和维护带来了不便。
因此,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现状调查为了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对以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现场观察、测量和统计,我们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蜂窝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窟窿,以及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
2、裂缝: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宽度和长度不等。
3、色差: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色差。
4、气泡: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外观平整度。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波动较大,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
2、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砂率等配合比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3、施工工艺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环节操作不规范,影响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4、模板质量差:模板表面不平整、拼接不严密,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漏浆等问题。
四、设定目标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将混凝土外观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减少蜂窝、麻面、裂缝、色差等问题的出现,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匀。
五、原因分析针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并绘制了因果图。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几点体会
〖摘要〗本文就关中环线公路渭河特大桥B合同段的墩柱、盖梁及箱梁施工的外观质量及其影响因系略作分析总结。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外观质量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的日益发展及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建设工程的外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的公路工程,对外观质量的要求尤为突出;衡量一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外观质量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为改善工程外观质量而不昔重金在结构物表面贴磁砖、襄嵌大理石的作法已不鲜见;对竞争十分激烈的施工单位而言,外观质量问题成了攻坚课题和保密技术,成了战胜对手的有力武器。
总之,现在人们已把工程外观质量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谈点个人的体会。
2、工程简介
关中环线渭河特大桥为一级公路桥梁,桥长2340米,桥面宽28米,属渭南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也是我处建处以来承建的规模最大的公路桥梁;我单位承担了B合同段从40号墩至78号台的施工任务,主要工程量有:圆柱式桥墩38排、114柱,盖梁和台帽39片,30m预制箱梁312片。
全部采用定型钢模、采购商品混凝土施工。
3、浇筑试验情况
为搞好混凝土施工外观质量,同时应业主的要求,墩柱、箱梁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性浇筑,外观质量得到业主的认可后,方进行正式施工。
一共进行了3次试验墩和2次试验梁的浇筑,其施工过程及试验结果如表一。
表一、试验墩和试验梁浇筑记录表
4、正式施工初期存在的外观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浇筑试验情况,最后选用3号试验墩和2号试验梁的原材料和工艺进行正式施工,但施工初期外观质量仍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墩柱外观出现麻面现象
最初施工的71、76号墩柱,脱模后外观质量较差,主要问题是:存在大面积的小气泡密集现象,气泡直径在1mm左右,按标准面积0.16m2计数,气泡个数在几十个至上百个不等,从而形成麻面状,但直径大于2mm的气泡数量极少。
将该两墩柱的实际浇筑记录和试验墩浇筑情况对比,并进行因果分析如下图一。
图一、墩柱外观出现麻面原因分析系统图
综合上述原因分析,导致墩柱外观出现麻面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脱模剂涂刷后暴露时间过长和混凝土坍落度偏小两方面,其它属次要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后,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4.2、箱梁腹板波纹管位置出现鱼鳞斑
当前箱梁预制施工中,腹板预应力孔道位置出现鱼鳞斑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一致认为是该位置混凝土粗骨料密集、水泥浆少造成的。
通过控制粗骨料粒径、适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加长附着式振捣器的捣固时间、腹板浇筑时人工配合插捣这几项措施,已较好的消除了这一质量通病。
4.3、箱梁顶板出现收缩裂纹
箱梁混凝土标号高,水泥用量大;而且为提高梁座的利用率、缩短单片
梁的施工周期,一般在混凝土原料中加有早强、减水成份的外加剂;因而初期强度上升快,水化热大,加之箱梁属典型的薄壁结构,如在养生方面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纹。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开始洒水养护,并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5、施工体会
通过渭河特大桥项目工程的施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5.1、模板方面
钢模板的制作应尽量用平板,相对卷板而言,平板制成的模板平整度好、接缝严密、错台量小;模板的打磨是致关重要的,每次使用前必须彻底打磨,打磨完后可用沾有柴油的抹布擦干净;模板安装时,接缝处应作防漏浆处理,一般采用橡胶皮或1mm厚泡沫胶带;板缝处的少量错台可采用括“原子灰”的办法处理。
5.2、脱模剂
渭河特大桥施工先后试用了三种脱模剂,柴机油混合液、BT特种模板漆、色拉油。
从脱模效果看,应算色拉油最佳,使用其施工的混凝土光洁度极好,但应尽量缩短从打油至浇筑的时间,否则模板表面易粘附灰尘,且时间长了色拉油易固化,不利外观。
5.3、混凝土原料
由于使用商品混凝土,且运距远,渭河特大桥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原料极不稳定,设计坍落度为70~90mm,原料运至现场实测在30~180mm不等,比较可知,坍落度小时容易出现分层痕迹、鱼鳞斑等现象,坍落度适当大一些,只要捣固时间充足,水气泡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所以,渭河特大桥施工中后期以正误差90~110mm的坍落度来要求厂家。
5.4、混凝土浇筑
外观质量稳定后,总结出了如下所述的施工参数。
表二、混凝土浇筑施工参数表
5.5、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开始养生,直至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保证混凝土外表随时处于湿润状态,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纹;夏季气温高时,用塑料薄膜包裹结构物,可以减少洒水次数,且养护效果好。
5.6、混凝土外观修饰
当混凝土成品外观出现瑕眦时,有效的修饰也是十分必要的。
可在拆模后立即在整个结构物表面涂抹水泥浆,并在水泥浆内加入工业胶水(与水的重量比1:10),使涂抹层牢固的附着在结构表面,而且远看色泽均匀一致,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
参考文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