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方案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9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物、桥梁等重要的结构材料,其外观质量对于建筑的美观、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结构常常会出现外观质量缺陷,如裂缝、麻面、起砂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性能。
因此,修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是施工单位和维修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1.裂缝:包括伸缩缝、收缩缝、温度裂缝等。
2.麻面:由于施工中混凝土表面浇筑结构不均匀或未能得到适当的抹面,导致表面出现麻面现象。
3.起砂:表面出现颗粒物质脱落或剥落现象。
4.混凝土表面光洁度不佳或存在砂浆挂渣等问题。
三、修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常用方法1.裂缝修补:采用聚合物修补料、沥青修补料、钢板加固等方法,根据裂缝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补方法。
2.麻面修补:依据麻面的程度,可采用打磨、涂刷修补料等方法进行修补,有效改善麻面问题。
3.起砂修补:可采用涂刷修补料、重新涂覆砂浆等方法,修复起砂问题。
4.表面光洁度修补:通过清洗、打磨等方式,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砂浆挂渣等问题的发生。
1.裂缝修补方案(1)对于宽度较小(小于0.2mm)的裂缝,可采用聚合物修补料进行修复。
先清理裂缝,将裂缝两侧涂刷聚合物修补料,填充裂缝,使其均匀分布在裂缝中。
(2)对于宽度较大(大于0.2mm)的裂缝,可采用沥青修补料进行修复。
先清理裂缝,使用高压风枪清除裂缝内的杂物和尘土,再采用热喷涂或冷喷涂的方式填充沥青修补料,使其与裂缝完全贴合。
(3)对于较严重的裂缝,可采用钢板加固的方法。
将钢板焊接在裂缝两侧,然后进行整体的加固和修复。
2.麻面修补方案(1)对于麻面程度较浅的情况,可先使用砂纸或电动砂磨机进行打磨,然后涂刷饰面涂料进行修复。
(2)对于麻面程度较深的情况,可采用涂刷修补料的方式进行修复。
先用刷子将修补料均匀地涂刷在麻面处,然后用抹子进行修整,使修补面与周围表面平整。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修复方案一、前言。
咱们搞混凝土工程的都知道,混凝土外观质量就像人的脸一样重要。
要是外观有缺陷,那可就像脸上长了疤,既不美观,还可能影响结构的性能呢。
所以呢,咱得好好琢磨怎么预防缺陷,万一有了缺陷又该怎么修复。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常见类型。
1. 蜂窝。
这就像混凝土表面长了好多小蜂窝似的孔洞,密密麻麻的。
一般是因为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砂浆没填满石子之间的空隙造成的。
2. 麻面。
麻面就像是混凝土表面起了一层小麻子。
主要是模板表面不光滑或者脱模剂涂刷不均匀,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排不出去,就留在那儿形成小麻点了。
3. 孔洞。
孔洞可就比较严重了,就像混凝土里挖了个大坑一样。
这大多是因为混凝土中有大的杂物,或者是振捣的时候漏振了,混凝土直接没填到那个地方。
4. 露筋。
露筋就是混凝土里面的钢筋都露出来了,就像人的骨头从肉里露出来一样吓人。
通常是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振捣的时候振捣棒把钢筋的保护层给振没了。
三、预防措施。
# (一)原材料控制。
1. 水泥。
水泥的质量那是基础中的基础。
咱得选质量好、信誉高的水泥厂的产品。
进货的时候要好好检查,看看有没有受潮、结块的情况。
就像咱们买菜一样,得挑新鲜的,不能要那些有问题的。
2. 骨料。
骨料就像混凝土的骨架。
粗骨料的粒径不能太大,不然容易造成振捣不密实。
细骨料的含泥量也要控制好,要是含泥量太多,就像在干净的脸上抹了一把泥,肯定影响外观质量。
3. 外加剂。
外加剂是个好东西,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但是添加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比例来,多了少了都不行。
就像做菜放盐一样,放多了咸得没法吃,放少了没味道。
# (二)配合比设计。
1. 适配性。
配合比得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来设计,要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好。
和易性就像人的脾气,脾气好的混凝土才好施工。
如果和易性不好,就像一个倔强的人,怎么摆弄都不合适。
2. 水灰比。
水灰比可是个关键因素。
水太多了,混凝土容易泌水,就像人出汗太多一样,会在表面留下水印;水太少了,混凝土又太干,不好振捣。
第1篇一、概述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建筑材料,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和耐久性。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外观施工方案,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美观、耐用和长期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3-3.0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选用粒径为5-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4)外加剂:根据工程需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泵送剂等。
(5)水: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2. 施工设备(1)混凝土搅拌机:选用容量与工程需求相匹配的搅拌机。
(2)运输车辆:选用自卸汽车、搅拌车等运输车辆。
(3)振捣器:选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等。
(4)模板: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密封性。
(5)养护设施:选用遮阳网、喷淋系统等养护设施。
3. 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组织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2)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进行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密封性和垂直度。
(3)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4)混凝土运输:使用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
(5)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均匀、密实。
(6)振捣: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缝隙。
(7)养护:采用喷淋系统、遮阳网等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外观质量。
(8)模板拆除:按照拆除顺序和安全要求进行模板拆除。
(9)混凝土表面处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清洗等处理,消除蜂窝、麻面等缺陷。
2. 施工要点(1)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清洗、涂刷脱模剂,确保模板表面光滑、无油污。
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整改提升方案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整改提升方案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应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作为一个重要分项进行验收。混凝土外观质量是目前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的。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攻关课题。一、总体要求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石子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密度较大,流动度和扩散度较差,骨料相对稳定,而拌合物中最活跃也最难维持稳定的是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组成材料的均匀性是控制好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关键,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就要用混凝土均匀密实性的观点去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去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去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三、混凝土外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出原因分析局部有小凹坑、缺棱掉角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现象①拆卸墩柱上抱箍造成划伤,拆除模板时模板边角或支架材料碰撞混凝土,会使混凝土的边角损坏或在表面留下划痕。
②邻模板拼装后缝口板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错台。
③模板装拆不慎。模板支立不牢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疏松,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色差较大,有砂痕产生①水的用量过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表面会有较多的气泡。
②模板表面涂油过多或油的粘度过大,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③振捣方法不当和浇筑工艺不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疏松。
④模板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缝隙比混凝土表面产生钢筋显隐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振捣棒触碰钢筋或模板等现象会使钢筋受到较大的振动或扰动,使得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离析、泌水,或者钢筋的保缺陷修复整改措施㈠外观质量问题⑴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局部有小凹坑、缺棱掉角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线条不畅,棱角不直,外观不美观,混凝土表面有错台现象。
⑵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疏松,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色差较大,有砂痕产生。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理想花园住宅小区三期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15)等相关标准。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2.1 工程总体情况理想花园住宅小区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0,000平方米,包括住宅楼、商业楼、地下车库等建筑。
本次修补工程主要针对住宅楼外墙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2.2 工程概况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为C30,施工工艺采用现浇混凝土。
外观质量缺陷主要包括麻面、冷缝、烂根等。
2.3 修补原则本次修补原则为保证修补后的外观质量与周边已验收合格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一致,达到美观、耐久、安全的要求。
2.4 修补概述本次修补主要是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进行处理,包括麻面、冷缝、烂根等。
三、修补施工准备3.1 修补组织机构本次修补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负责具体实施。
建设单位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需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2 技术准备施工单位需准备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工具、安全防护设备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作安全。
3.3 物资准备施工单位需提前储备所需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和工具,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4.1 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分类本次修补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主要包括麻面、冷缝、烂根等。
4.2 处理方法4.2.1 麻面对于麻面缺陷,首先需清理表面杂物和松散混凝土,然后用磨石机或手工磨光机进行打磨,直至达到平整、光滑的效果。
最后涂刷混凝土修补涂料,达到修补效果。
4.2.2 冷缝对于冷缝缺陷,首先需清理表面松散混凝土和杂物,然后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填充缺陷,达到与周边混凝土表面平齐的效果。
最后进行养护,确保修补效果。
4.2.3 烂根对于烂根缺陷,首先需清理表面松散混凝土和杂物,然后用钢丝刷清理锈迹,再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填充缺陷,达到与周边混凝土表面平齐的效果。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处理方案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但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环境条件不良等原因,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方案:1.泛碳化:泛碳化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灰白色斑点或裂缝。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养护不当造成的。
处理方案包括: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加强养护期间的湿润管理。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混凝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会导致结构的损坏。
处理方案包括:定期对结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钢筋锈蚀问题;加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提高钢筋的抗锈蚀性能。
3.马赛克裂缝:马赛克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小的网状裂缝。
处理方案包括: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持适当的湿润度;采用合适的膨胀剂或纤维增强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针孔:针孔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小的气泡。
处理方案包括: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振捣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减少气泡的产生;在浇注过程中加入特殊的抗气孔剂。
5.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材料质量不同等原因导致的。
处理方案包括:加强施工操作的管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浇筑;统一选用相同批次的混凝土材料,减少颜色差异。
在施工中可以尝试使用颜色控制剂来调整混凝土的颜色。
6.混凝土表面粗糙:混凝土表面粗糙可能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混凝土的流动性差等原因造成的。
处理方案包括: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加强施工操作的管理,采用适当的人工振捣或机械振捣方法。
总之,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强施工操作的管理、选择合格的材料、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等。
混凝土外观提升方案一、问题分析。
咱先来说说混凝土外观现在都有啥毛病,就像给人看病得先知道症状一样。
有时候啊,混凝土表面坑坑洼洼的,像月球表面似的,一点都不平整;还有的时候颜色不均匀,一块深一块浅,就跟花脸猫似的;再有呢,就是会出现一些裂缝,就像脸上长皱纹了,特别影响美观。
二、原材料把控。
1. 水泥。
水泥可是混凝土的“主心骨”啊。
咱们得挑质量好的水泥,那些小作坊生产的、质量没保障的水泥可不能要。
就像找对象得找靠谱的一样,水泥得从正规大厂进,而且要检查它的强度、安定性啥的。
2. 骨料。
骨料就像是混凝土里的“肌肉”。
石子呢,要大小均匀,不能有太多奇形怪状的,不然就会在混凝土里捣乱,让表面不平整。
沙子也得干净,不能有太多泥土杂质,要是沙子不干净啊,就好比人的脸上有脏东西,那混凝土外观肯定好不了。
三、模板工程。
1. 模板选择。
模板就像是给混凝土做造型的“模具”。
咱们得选表面光滑的模板,要是模板本身就坑洼不平,那混凝土出来能好看吗?就像用一个破碗盛饭,饭的形状肯定也不好看。
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工程,咱可以用钢模板,那家伙,表面又硬又光滑,做出来的混凝土外观肯定差不了。
2. 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的时候可得小心了。
模板之间的拼接要严密,不能有缝隙。
要是有缝隙啊,混凝土就会从缝隙里漏出来,到时候外观就毁了。
这就好比穿衣服,要是衣服破了个洞,多难看啊。
而且模板要安装得牢固,不能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晃来晃去的,不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波浪纹。
四、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1. 搅拌。
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得严格按照配比来。
各种材料的比例不能乱,就像炒菜放盐一样,放多放少都不行。
搅拌的时间也要够,要是搅拌不均匀,就会导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就像把黑颜料和白颜料没搅匀就往墙上涂一样,那肯定花里胡哨的。
2. 运输。
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不能让它在路上“折腾”太久。
时间太长了,混凝土就会开始凝固,到时候再浇筑就不好操作了,而且也会影响外观。
就像送外卖一样,要是在路上耽搁太久,饭菜都凉了,口感就不好了。
四个措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模板范本:1. 原材料选择措施(1)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砂石、水泥和掺合料。
(2)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3)采用配合比设计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
2. 施工工艺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各个施工环节。
(2)保持浇筑和振捣过程中的均匀性,防止出现局部振捣不足或过量的情况。
(3)在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刮平、抹灰或喷涂等,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3.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测点位,对混凝土外观进行实时监测。
(2)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或修复。
(3)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外观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技术规范控制措施(1)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详细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理解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3)定期进行技术规范的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技术和市场需求。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混凝土:指用水泥、砂、石等材料经混合、浇筑、振实、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人造石材。
2)配合比: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配合方式。
3)浇筑:指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站或搅拌车等运输工具上倒入模板中。
4)振捣:指通过振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实和除泡处理。
5)养护:指在混凝土刚浇筑和硬化阶段,通过湿润保护和温度控制等措施,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发展。
6)验收:指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措施模板范本:1. 合理配合比措施(1)根据混凝土使用的环境和强度等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方案。
(2)严格按照配合比方案进行原材料的配比和使用,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定期对配合比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稳定性和优良性。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成果报告江苏通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XCYH-SG-HD7标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二、QC小组简介三、选择课题四、目标确定五、原因分析六、制定对策七、实施对策八、效果检查九、巩固措施十、阶段总结三、选题理由1、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2、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有力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交质监发[2009]174、江苏省交通厅交质苏[2009]28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本标段实际,积极响应认真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四、现状调查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6月15日,项目部QC小组对驳岸基础、墙身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记录、打分和汇总,归纳了出现的问题,共计6个。
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其结果如下:影响基础或墙身外观质量的因素统计如下表:合格率计87%。
五、目标设定:六、分析原因: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检查、对不合格点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的频数、频率。
实测384点合格334合格率87%。
不合格点排列计算表影响因素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刮痕和起砂。
因果分析图主要原因的确认七、制定对策表八、实施对策九、检查效果:通过本次PDCA循环2014年4月30日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合格率由循环前87%上升到96.2%,,达到了课题目标。
十、总结;通过几个月的努力,QC小组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使该工程主体顺利通过验收。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完成了课题预定目标活动后96.2%2、在模板维护和机械设备方面投入了资金,结构面不再抹灰修补,提高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外观质量实施方案
一、前言。
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价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美
观程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混凝土外观质量实施方案,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上,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保证原材料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特别是水泥的选择要注意其标号和品牌,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 混凝土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按照搅拌比例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搅拌时间和速度也要符合要求,避免出现混凝土内部结构不均匀的情况。
3. 浇筑和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要确保浇筑的均匀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浇筑不
密实或者出现空鼓、裂缝等情况。
振捣要均匀有力,确保混凝土内部气孔得到有效排除。
4.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环节。
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
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出现混凝土龟裂、起砂等情况。
5. 表面处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表面处理。
对于需要保持原始混凝土外观的
工程,可以采用喷砂、打磨等方式进行表面处理,保证混凝土外观的光洁度和均匀度。
三、总结。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可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
在日常工程施工中,各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美观度的保障提供有力保障。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1.麻面: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凸起或凹陷的小颗粒,一般是石子或石屑在浇筑时未能与水泥砂浆充分结合而导致。
2.错花:指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色彩分布,可能是由于不同批次的混凝土材料或水泥的颗粒大小、颜色不一致所引起。
3.空鼓:即混凝土表面与基层之间没有充分粘结,导致混凝土脱离基层而产生的空隙。
4.色差:混凝土表面出现颜色不一致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水泥含量不同、施工方法不一致或养护不当所导致。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1.麻面处理方案:(1)针对表面凸起的小颗粒,可使用手工或机械研磨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其完全磨平,并用石质磨石进行抛光修整。
(2)针对表面凹陷的小颗粒,可先用压力洗涤机或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表面,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最后进行养护。
2.错花处理方案:(1)针对不同批次的混凝土材料或水泥颜色不一致所引起的错花,在浇筑前应进行试块浇筑和养护,通过调整水泥用量或混凝土材料的比例来达到一致的颜色。
(2)如果是已经出现错花的混凝土表面,可用染料进行染色,将整个表面颜色进行统一3.空鼓处理方案:(1)针对较小的空鼓,使用手工或机械工具慢慢将其打开,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最后进行养护。
(2)针对较大的空鼓,需要先将空鼓处周围的混凝土全部打开,然后重新浇筑,最后进行养护。
4.色差处理方案:(1)针对颜色不一致的混凝土表面,可以使用染色剂进行染色,将颜色统一(2)如果是由于施工方法不一致或养护不当所造成的色差,应改进施工方法和加强养护措施,确保每一块混凝土表面的颜色一致。
四、预防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措施1.施工前应进行严格的材料筛选,确保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质量稳定和一致。
2.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浇筑,以验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颜色一致性。
3.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导致水泥分散不均匀。
4.使用专用的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和牢固粘结。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创建样板点工程所必须的工作。
经过小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方法如下:
步骤一:项目部安排木工班组根据图纸尺寸提前将模板加工成型,分区段分部位堆码整齐并在模板背面用红漆标注所用部位,并负责回收周转2次以上的模板,避免不合格的模板被再一次利用,并要求所有木工班组必须用加工成型的模板,并指派施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新进场模板的平整度,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二:支模前,由项目部监理人员对模板逐块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模板表面尚有混凝土浆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的,或接缝处不严密,双面胶未上的,通知班组重新返工。
步骤三:采用插入式振动机进行振捣,在轴上作用处标上记号,确保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快插慢拔。
施工中木工人员,监理人员随时检查模板情况,及时调整。
步骤四:经过样板施工后,开始正式实施,严把自检、复核关,使各分项之间的工序安排每一步都处于受控之中,出现不符合规定坚决返工,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编制目的 (1)四、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 (2)五、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1、模板方面的原因 (2)2、混凝土配料方面的原因 (3)3、混凝土拌和方面的原因 (3)4、混凝土浇筑方面的原因 (3)5、钢筋显隐现象 (3)六、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3)1、注重模板的使用和管理 (3)2、注意控制钢筋下料和钢筋制安 (4)3、严格混凝土配料、搅拌的规范操作 (4)4、规范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操作 (4)5、施工缝处理 (7)**省水利第 ** 工程局 ** 水库导流洞工程项目部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概况**水库位于 ** 流域 ** 支流 *** 上游、 ** 省 ** 市** 县县城以西 9km 的 ** 村,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兼顾发电的大(2)型水库,水库总库容 5.8432亿 m,控制流域面积1325km。
**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0 年一遇,相应洪水位 418.36m;校核洪水标准采用 5000 年一遇,相应洪水位 422.41m。
水库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和输水洞,次要建筑物有电站、交通道路、桥梁等,临时建筑物导流洞等。
水库工程规模为大( 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
主坝为粘土心墙砂砾(卵)石坝,最大坝高90.3m,建筑物级别为 1 级,副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2 级,临时建筑物导流洞级别为4级。
导流洞布置大坝右岸山体,工程包括进口明渠段、控制段、洞身段、消能工段及尾水渠段等五部分。
导流洞轴线总长度约 1128m,其中进口明渠段长约 387m、控制段长 10m、洞身段长 341m,出口消能段长 140m,尾水渠段长 250m。
进口底板高程为 343.0m,闸孔尺寸为 7.0 ×9.8m(宽×高),洞身采用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 7.0 ×7.2 +2.6m(宽×直墙高+拱高),隧洞出口底板高程 342.0m,采用底流消能,导流洞消力池末端尾水渠入主河道。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外观质量缺陷,如裂缝、起砂、起皮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提出一些处理方案。
首先,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得到避免。
2.建立完善的裂缝预防体系: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到结构受力情况和材料膨胀收缩性能,采用合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减少裂缝的产生。
3.采用合适的补充材料: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合适的补充材料进行修复和加固,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起砂和起皮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过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和优质的骨料,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砂浆中的孔隙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起砂和起皮的可能性。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润和温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和过早硬化,导致起砂和起皮。
3.对已经起砂和起皮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修补措施:对于表面起砂和起皮的地方,可以使用适当的修补材料进行修复,恢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除了上述两个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如麻面、起灰等。
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1.针对麻面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浇筑工艺和养护条件来解决。
在浇筑时,要尽量避免过量振捣和过早脱模,保持适当湿润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和粗糙。
2.针对起灰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来解决。
合理控制水灰比、选择质优的水泥和骨料,加强混凝土的抗剥离能力,减少起灰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我们可以从施工质量控制、设计和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着手,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一、引言。
混凝土外观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外观的创优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
1. 选用优质材料。
在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中,首先要做到选用优质材料。
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外观质量。
此外,在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中,还要注意原材料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控制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中,施工工艺的控制至关重要。
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浇筑均匀、振捣充分、养护到位,确保混凝土外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同时,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和防裂措施,避免混凝土外观出现质量问题。
3. 加强管理监督。
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中,管理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达标。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4. 注重细节处理。
在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中,细节处理至关重要。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外观的拼缝、边角、表面处理等细节,确保外观质量的完美。
此外,还要注意混凝土外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其融入建筑整体风格。
5. 加强维护保养。
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的最后一步是加强维护保养。
建成后的混凝土外观要定期进行清洁、防水、防腐等保养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持其良好的外观质量。
三、总结。
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全面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
只有在选材、施工、管理、细节处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混凝土外观的创优目标。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案一、编制目的自开工以来,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很不理想,常有蜂窝、麻面、气泡、错台、扭曲等现象发生,各别结构物出现空洞、跑模等严重质量问题。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施工队伍往往自行装修处理,并表现出装修质量极差的效果,“装修还不如不装修”,比不装修时体现的更明显,以至于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鉴于这种情况,特制订本办法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
二、总体原则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技术人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监督施工队选派最有修补经验的熟练操作工人修补。
2、当出现外观质量问题时,技术主管及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哪怕是一点点瑕疵。
3、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期间的值班制度,多督促、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浇筑质量(平时亦应多给工人提醒,多给工人交流)。
三、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1、模板模板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本身虽然不是结构的一部分,但在混凝土结构上留下的痕迹处处可见:(1)模板安装的刚度、稳定性达不到规定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跑模、涨模现象。
(2)模板接缝不严,未使用双面胶堵缝,加固方法不当,造成混凝土漏浆严重产生蜂窝麻面现象。
(3)模板表面不光滑、打磨不彻底,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或者使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困难以致破坏混凝土表面。
(4)拆模时间过早,导致混凝土失去光泽。
2、混凝土(1)离析导致结构物只有外侧有一层“浆皮”,而混凝土里面没有水泥浆(粘结剂)。
(2)振捣不实或漏振,振捣方法不对,未按“快插慢拔”的操作要领操作,气泡未振出。
致使混凝土不密实,表面蜂窝,麻面严重。
(3)由于施工配合比、停滞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塌落度较小,容易给没有经验的工人造成误区,按正常经验控制振捣频率等,导致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的产生。
(4)混凝土布设不均匀或不合理也易造成施工人员疏忽大意。
3、人(1)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丧失责任心的态度非常可怕。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方案一、工程概况101绕城线檀营平改立配套管线工程位于密云新城东北部,起点为新北路,终点为白石岭路;往南接的檀东路,与檀东路一起形成密云新城“一环、五横、八纵〞路网格局中一条重要的纵向交通通道,也是北侧居民和景区游客出行的主要道路。
工程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密云公路分局;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北京市育才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北京鑫畅路桥建设。
101国道檀营平改立及引道工程包含新建道路、现浇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雨水泵站和雨水口、雨水连接管、过路涵等工程。
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 F10-202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2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TF50-202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215、我单位完成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现有的技术装备能力及施工治理水平。
三、成立现浇混凝土和挤压、预制混凝土小构件外观质量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人员的组成组长:闫兆军副组长:王瑞国郭宝强、马凤新、张德勤组员:冯晓强、雒立清、张军、郭宝平、王静波、李久成、(二)人员的分工〔一〕、2021年为“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年〞特别编制外观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二〕、适用于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地袱、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混凝土及挂板等。
五、操纵和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专项方案(一)、常见的混凝土外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颜色不一致、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错台、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缺棱掉角、孔洞。
下面对每一种外观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颜色不一致〔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2〕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十三标段混凝土外观质量修整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十三标段项目经理部混凝土外观质量修整方案一、工程概况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至城阳段高速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5纵、4横、1环、8连”规划中的一连,同时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基础设施。
我项目负责承建龙口至青岛公路莱西至城阳段土建第十三标段,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151+130~K154+798.5,为城阳高架桥的第27~58联,全长3668.5米,总投资额3.3913亿,施工工期为27个月。
2015年3月份,质监站托桥梁检测单位对我标段桥梁进行了全面检测,并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反馈,我标段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二、修整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3、青龙高速公路建设公司下发的《青龙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手册》等文件;4、总监办下发的《关于混凝土表面修整和裂缝处理的相关要求》(龙青总监技[2013]34号)文件;5、我单位拥有的相关人员、设备以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三、修整标准及分级根据总监办下发的《关于混凝土表面修整和裂缝处理的相关要求》(龙青总监技[2013]34号)文件指示,混凝土外观质量修整等级及标准参照下表:1、混凝土外观质量修整等级2、就地浇筑混凝土表面修整要求3、修整要求⑴由于不良模板间相互错移而引起的表面高低错开称为突变不平整,由直接测量测定。
由于模板的凸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不平整称为渐变不平整,由2m直尺测定。
⑵F1及F2类的表面修整在拆模后除了对有缺陷混凝土进行修补及填充模板系杆所留空穴外,无需再处理。
仅当达不到最小厚度时,才校正表面凹陷。
⑶对于F3类,拆模后应修整,使具有均匀纹理及外观,处于相邻模板拼缝之间表面这类修整,要尽一切可能减少表面空洞。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专题方案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专题方案品质工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内在质量合格、外在建筑艺术美的工程,因此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品质工程重要的一部分,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无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下面总结本分部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原因、预防措施:一、本分部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错台;2.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气泡;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4.混凝土表面产生砂线;5.混凝土表面有色差及色斑;二、针对以上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模板错台;1.1产生的原因:a、模板厂家加工制作模板不合格,模板平整度差;b、模板进场后没有进行验收和试拼,模板自身存在的错台没有打磨掉;c、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导致模板拼装存在错台;d、在施工过程中校核模板,产生的测量误差;e、模板在拼装时,没有严丝合缝,拉杆没有拧紧,人为原因产生的错台;1.2预防措施:(1)模板进场必须验收其平整度、厚度、焊接质量;(2)模板进场后必须试拼,试拼进行统一编号,不得随意调换模板,试拼发现的错台及缝隙及时打磨和研究可防御措施,如果问题较大和厂家调换模板;(3)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及时更换或者矫正;(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测量误差,在不影响竖直度及平整度的情况下,应逐步调整,不得一次性调到位而产生测量误差;(5)施工过程中安装模板,要用水平尺校核模板的竖直度及平整度,上下节对齐,模板横向竖向不得有错台;2.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气泡2.1产生的原因:a、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含气量偏大;b、混凝土和易性差,产生泌水,混凝土初凝时发生收缩,水聚集到一定的量下流,导致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流失;c、混凝土浇筑过快,没有分段分层浇注或者振捣顺序不合理,因而振捣不密实、漏振、欠振,混凝土中气泡没有排出;d、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者没有固化就进行浇筑,致使拆模时混凝土粘模,过早拆模也会粘模;e、夏天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时钢模板过热,使钢模板表面的混凝土脱水、起粉;2.2预防措施:(1)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60-90s之间,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2)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均匀性,严控混凝土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施工需求,坍落度过大时添加适量水泥浆;(3)混凝土浇筑不得过快,要分层浇筑,每层按30-50cm浇筑,振捣从中间向边缘振捣,振捣时间因混凝土和易性控制在20-30s之间,振捣间距30-50 cm之间,振捣以混凝土开始泛浆,不在冒气泡,不在显著下沉为准,不得漏振、欠振,浇注时如果混凝土倾倒高度超过2米,为防止产生离析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6)模板脱模剂要选择合理的,脱模剂涂刷均匀,在涂刷脱模剂之前模板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待脱模剂固化后进行模板拼装,禁止过早拆模,夏季控制在24h以上,冬季控制在36小时以上;(7)夏季高温,混凝土浇筑之前,先用水冲洗模板表面,待模板与外界温度相差5℃之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3.1产生的原因:a、模板制作尺寸偏小或者偏大,导致保护层偏大或偏小;b、钢筋下料不熟悉图纸,或者不规范制作尺寸,导致钢筋过长或者过短;c、加强模板及模板拉杆受力的计算,防止拉杆拉断或者模板胀模导致保护层偏大;d、钢筋绑扎工序,钢筋绑扎时按图纸、规范绑扎,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的尺寸及精度,合理安排各方向主筋与副筋位置,确保受力主筋位置的绑扎准确;e、钢筋绑扎之前,需专业的测量人员放样结构物轴线,根据放样的轴线进行板扎钢筋及安装模板;f、安装、绑扎钢筋保护层垫块时,垫块的尺寸及数量应满足要求;g、校正模板时,模板挤压垫块脱位或者压碎垫块;h、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触碰钢筋及模板,震掉垫块和模板走位;3.2预防措施:(1)模板制作及钢筋下料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尺寸制作;(2)模板厚度及拉杆受力要满足施工要求;(3)钢筋绑扎按图纸、规范绑扎,保证钢筋的尺寸及精度;(4)钢筋绑扎和预留预埋件或者模板安装,必须根据测量放样轴线进行绑扎、预埋、安装,如遇测量误差时,在不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结构物几何尺寸时,应逐步调整;(5)模板安装时禁止挤压垫块脱位或者压碎垫块,垫块数量满足施工要求,垫块尺寸符合施工设计要求;(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禁止触碰钢筋和模板,防止震掉垫块及模板走位;4.混凝土表面产生砂线4.1产生的原因:a、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混凝土中水泥浆析出的可能性也大,从而导致砂线;b、模板拼缝处漏浆,致使混凝土缺少砂浆而形成砂线;c、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大时,工人往往想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增加振捣强度和振捣时间,致使混凝土离析,离析产生的水顺模板内侧流下带走水泥浆,引起砂线;d、雨天施工,大量的雨水进入模板内侧,致使水泥浆变稀,被稀释的水泥浆沿模板内侧向下流出,不可避免产生砂线;e、模板脱模剂不合格,拆除模板时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会附在模板上,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f、拆模过早养生及时,特别时添加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由于早期强度低,混凝土表层的水分散失过快、过多,表层混凝土得不到充分的水化,表层混凝土强度偏低、结构松散,养生导致砂线形成;4.2预防措施:(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调整;(2)及时处理模板间的缝隙,模板拼缝可采用海绵条封堵;(3)在施工过程中,禁止过振,禁止雨天施工;(4)采用好的脱模剂,脱模剂涂刷均匀;(5)禁止过早拆除模板;5.混凝土表面有色差及色斑5.1产生的原因:a、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水泥中含矿物成分不同,骨料中含石粉和含泥量及杂质含量等;b、模板表面附有油污、粉尘、金属锈蚀等;c、模板拼缝漏浆,导致水泥浆流失,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翻砂等,导致色斑;d、在施工过程中,振捣棒接触模板振捣,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振捣棒印,过振导致混凝土离析出现水线,振捣没有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出现分层,混凝土浇筑出现间隔时间较长,在接茬处出现色差;e、不同浇筑段混凝土配合比不一样,也会产生色差。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方案
一、工程概况
101绕城线檀营平改立配套管线工程位于密云新城东北部, 起点为新北路, 终点为白石岭路; 往南接的檀东路, 与檀东路一起形成密云新城”一环、五横、八纵”路网格局中一条重要的纵向交通通道, 也是北侧居民和景区游客出行的主要道路。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密云公路分局;
勘察单位: 北京市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北京市育才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101国道檀营平改立及引道工程包括新建道路、现浇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雨水泵站和雨水口、雨水连接管、过路涵等工程。
二、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 ) 。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 。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5、我单位完成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现有的技术装备能力及施工管理水平。
三、成立现浇混凝土和挤压、预制混凝土小构件外观质量领导小组。
( 一) 领导小组人员的组成
组长: 闫兆军
副组长: 王瑞国郭宝强、马凤新、张德勤
组员: 冯晓强、雒立清、张军、郭宝平、王静波、李久成、
(二)人员的分工
四、施工适用范围及目标
( 一) 、为”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年”特别编制外观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 二) 、适用于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地袱、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混凝土及挂板等。
五、控制和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专项方案
(一)、常见的混凝土外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 颜色不一致、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 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错台、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缺棱掉角、孔洞。
下面对每一种外观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颜色不一致
( 1) 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 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 2) 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 3) 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2、蜂窝( 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
(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子、水泥、粉煤灰、水等材料计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 2)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 未拌合均匀, 和易性差, 振捣不密实。
( 3)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 使石子集中, 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 4) 混凝土未分层浇筑, 振捣不实, 或漏振, 或振捣时间不够。
( 5) 模板缝隙未堵严, 或模板支设不牢固, 振捣时模板移位, 水泥
浆流失。
( 6) 钢筋较密, 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 7) 碎石、砂级配差, 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 形成蜂窝。
3、麻面(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 或有许多小凹坑, 但无钢筋外露)
( 1)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 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出现麻面。
( 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 是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 3)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引起麻面。
( 4)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 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 5)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混凝土气泡未排出, 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形成麻面。
( 6) 干粉状外加剂, 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 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而产生麻面。
( 7) 振捣时间过长, 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使碎石集中, 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形成。
( 8) 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