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十三章·§1《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学习重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

学习难点:折射率

1、概述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历程

2、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3、甲同学使用一片很小的反光镜看到了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同时也能看到甲同学吗?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水下的潜水者时,潜水者也能在水下看到我们吗?为什么?

5、反射定律内容:

折射定律内容:

6、折射率:

①折射率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

③为什么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④从P46表中可以看到所列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这是什么原因呢?

7、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①实验器材

玻璃砖、木板、白纸、铅笔、刻度尺。

②实验步骤

i.把白纸铺到木板上,玻璃砖平放到白纸上,用铅笔描出玻璃砖的两条平行边a和a′;之后将玻璃砖移走;

ii.画出法线NN',在界面a与NN'的夹角大小适当的地方画出一条入射光线OA;在入射光线OA上的适当位置插上两枚大头针A和B ;

iii.把玻璃砖放回原位,视线透过玻璃砖观察,在与大头针A、B成一条直线的玻璃砖另一侧再插上两枚大头针C和D;

iv.移走大头针和玻璃砖,将针孔C、D用直线连接起来,与界面a′交点O',连接OO'得到折射光线OO';

v.分别在入射光线OA和折射光线OO'上截取长度相等的线段OE和OF;分别过点E和F点向法线NN'做垂线,得到垂足G点和H点;用直尺分别量出线段GE和FH的长度。

vi.测得玻璃的折射率n=

作图法所用材料学生自备,学校仅提供玻璃砖、白纸、木板和大头针。

③实验数据

④思考讨论:

试验中提供的玻璃砖是半圆形、或其他形状,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试画出光路图进行解释:

教师生成问题:

1、怎样从惠更斯原理理解折射定律?

2、介质I的折射率大于介质II的折射率,若一束光从介质I射入介质II,试定性画出光路。

第十三章·§1《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解决——评价单

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关键在于:

①画出正确的光路图:画出规范的光路图是找到几何关系的基础。要用刻度尺画光路图;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法线和其他辅助线均用虚线表示。 ②寻找几何关系:几何关系(边、角关系)往往存在于三角形中,所以在光路图中作出辅助线,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中寻找几何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如图中所示,观察水中的硬币时,观察者看到硬币的位置与实际位置相比 A .在实际位置的上方 B .在实际位置的下方 C .在实际位置的左方 D .在实际位置的右方 2.一条光线以40°的入射角从真空射到平板透明材料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折射,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 A .小于40° B .在50°~100°之间 C .在100°~140°之间 D .大于140° 3.有Ⅰ、Ⅱ、Ⅲ三种介质,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与介质分界面的夹角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小

C .光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大

4.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柱的折射率为3,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入射光绕通过O 点垂直于纸面的轴线逆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 .光束1转过15°

B .光束1转过30°

C .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

D .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

5.如图所示,有玻璃三棱镜ABC ,顶角A 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 射入棱镜,从AC 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30°,则棱镜的折射率为 A.12

B.

22

C. 3

D.

33

*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 ,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 .1、2、3(

彼此平行

)

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1、2、3、4、5、6、7、8、9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7.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

的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P1、P2、P3和P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在这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的是.

8.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后,以O点为圆心,10 cm

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线段OO′的延长线于C点,过A

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

于D点,如图11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 cm,CD=4 cm,由此可得出

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9.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

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下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

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

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

画光路图,则

(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

偏小,不变,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不变。

*10.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 cm,折射率为n=3,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θ1=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①; ②;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①; ②;③ ;④; ⑤。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 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所成像的是。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A、太阳 B、月亮 C、明火 D、工作中的电灯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8.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像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D.成正立的实像 2.(衢州中考)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3.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4.当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 A.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5.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列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6. 小柯制作了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并用之观察,当他在镜中观察到物体向左移动时,被观察物体真实的移动方向是()

第6题图 A.向左B.向右 C.向上D.向下 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1m B.1.5m C.2m D.3m 8.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第8题图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9.月亮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在平静的池塘的水面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米,则所形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A.2.8米B.5.6米 C.384400千米D.无法确定 10.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图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光的反射与折射 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与折射》是人教版选修3-4第13章第一节的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以及接触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对于本节内容并不陌生,但是长时间的接触已让学生概念有些模糊。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良好的探究、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只是实验设计能力还欠成熟。 3、重难点 重点: (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概念,以及光路可逆 (2)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难点: (1)折射率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掌握折射的特点以及折射率 (3)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

(2)通过实验,认识掌握插针法测折射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教师提问:大家听说过光污染么,这其中有一项就是城市中的建筑采用了玻璃墙,在太阳光很强时,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长时间就会影响人们的眼睛,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 同学:因为反射了太阳光 教师:嗯,(拿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入一支笔)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水杯里的笔,发现什么现象? 同学:铅笔折断了 教师:铅笔折断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在水中化成两截了? 同学:不是,是因为发生了折射 教师: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于初中学过的反射和折射还是有一定印象的,那我们今天就再来深入地讨论光的反射和折射 2、新课讲解 (1)反射讲解 教师:阳光可以照亮水中的鱼草,水面也能出现太阳的倒影,这

说明光从空气射入到水面时一部分进入水中,一部分回到了空气中,……(反射和折射介绍) 教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老师先画界面上下分别为介质一,介质二,然后再画一条入射光线,现在有没有同学还记得初中所学愿意画一下反射光线? 学生画图 教师:嗯,很好,……叫做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作一条法线,然后再法线的同一侧取相同角度是不是可以画出反射光线啦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象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5、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2学情分析: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象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5、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学时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学时难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光的反射和折射(2) 一、复习提问: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 光的反射定律中,为什么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否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在穿衣镜里,甲能从镜中看到乙,与此同时,乙能不能从镜中看到甲?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平面镜?(生活中的镜子、玻璃等) 问:哪些物体和平面镜的作用是一样的?(平静的水面、光亮的地板等) 师:在这些平面镜中,生活中的镜子用的最多,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照镜子,这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习惯。那我们为什么要照镜子呢? 答:我们能从镜子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师:镜子中的你是真的另一个你吗?(不是,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十三章·§1《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学习重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 学习难点:折射率 1、概述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历程 2、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3、甲同学使用一片很小的反光镜看到了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同时也能看到甲同学吗?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水下的潜水者时,潜水者也能在水下看到我们吗?为什么? 5、反射定律内容: 折射定律内容: 6、折射率: ①折射率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 ③为什么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④从P46表中可以看到所列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这是什么原因呢? 7、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①实验器材 玻璃砖、木板、白纸、铅笔、刻度尺。

②实验步骤 i.把白纸铺到木板上,玻璃砖平放到白纸上,用铅笔描出玻璃砖的两条平行边a和a′;之后将玻璃砖移走; ii.画出法线NN',在界面a与NN'的夹角大小适当的地方画出一条入射光线OA;在入射光线OA上的适当位置插上两枚大头针A和B ; iii.把玻璃砖放回原位,视线透过玻璃砖观察,在与大头针A、B成一条直线的玻璃砖另一侧再插上两枚大头针C和D; iv.移走大头针和玻璃砖,将针孔C、D用直线连接起来,与界面a′交点O',连接OO'得到折射光线OO'; v.分别在入射光线OA和折射光线OO'上截取长度相等的线段OE和OF;分别过点E和F点向法线NN'做垂线,得到垂足G点和H点;用直尺分别量出线段GE和FH的长度。 vi.测得玻璃的折射率n= 作图法所用材料学生自备,学校仅提供玻璃砖、白纸、木板和大头针。 ③实验数据 ④思考讨论: 试验中提供的玻璃砖是半圆形、或其他形状,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试画出光路图进行解释: 教师生成问题: 1、怎样从惠更斯原理理解折射定律? 2、介质I的折射率大于介质II的折射率,若一束光从介质I射入介质II,试定性画出光路。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与探究、总结归纳、联系实际应用提高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观察汽车的观后镜的成像情况。 教学器材:手电筒、铝薄、平面镜、光的反射演示器、废玻璃渣、凸面镜、凹面镜、烧杯水、铅笔、玻璃砖、盛水玻璃槽。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设疑激趣: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突起来的?透过装有水的玻璃杯子,看手指为什么会变粗?潜水艇潜入水中后,如何能知道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如何让景物转弯到你的视野中的呢? 教学光的反射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得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回到原物质中。观察:手电筒光的反射(P ),手电光射到平面镜M后会怎样?能够照到其他别的物体上吗?在 25 暗室里,当光照到不发光的物体上时,你能看到物体吗? 讨论得出:光的反射现象。“三线”、“两角”:入射光线——OA;反射光线——OB; 法线——ON;入射角——∠AON,入射光线语法线所成的角α; 反射角——∠BON,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β; 设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由有什么关系呢? 6)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1:在平面镜M上方放一个块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使E、F两板处于同一平面内,让入射光线OA沿光屏左侧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在左侧还是右侧?入射角、反射角各是多大?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反射角,并记录在表格中。 将F绕ON前、后转动,在F板上还能看到光线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定律。 强调:因果关系。 实验探究2:如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会怎样? 观察:反射光线恰恰是逆着原来入射光线射出。 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

第五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第二部分) 1、(1)将钟竖直在平面镜前,看看镜中钟的时针和分针与钟本身的时 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 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 2、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 A、逐渐变小,且逐渐离开镜面 B、逐渐变大,且逐渐靠近镜面 C、大小不变,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4、在2千米深的海面上空5千米处有一架飞机飞过,该飞机在海中的像到海面距离是 () A、2千米 B、3千米 C、5千米 D、7千米 5、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显现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它是 () A、倒立的虚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正立的实像 6、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个作图,其中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7、一根直棒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互相垂直,则棒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是 () A、900 B、0 C、450 D、600 8、图为同学们科技制作所做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9、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1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3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平 面镜的速度为______米/秒,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米/秒。 11、作图题: (1)在图甲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3)如图丙,在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体AB,人眼在P处,那么至少在平面镜上遮住哪一部分, 人眼就看不见发光体AB的像了。 图甲图乙图丙 12、如图所示,在一面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A,人眼处在图中O点处,这个人能看见A在平面 镜里所成的像吗?______请作图说明。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如上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 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14、张医生要为同学检查视力,按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米,可校医务室的房间 长只有3米,你能利用光学知识帮助张医生解决这一问题吗? 15、镜中的像和实物是左右相反的,这个颠倒的世界有时会给人带来许多不方便,能否想办法克服这个缺点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既然一面镜子能把世界填倒,如果把颠倒了的世界再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与折射 姓名 1、“五一”节,亮亮和家人一起去游玩,他站在美丽的青山湖旁,看到了:(1)岸上的花草,(2)水中的鱼,(3)游船在水中的倒影 (4)水中的 “白云”. 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事例中分别用到了什么光学知识,请填在题后横线上。 (1)激光引导掘进方向______________;(2)猴子水中捞月____________;(3)有经验的渔民叉鱼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 4、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动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象;看到的“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象。 5、在如图中,MM’为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光的传播情况如图。入射角大小等 于 ,折射角大小等于 ,MM’的左侧是 (选填空气、玻璃) 6.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如图所示。筷子在水里的部分,从水面上斜着看起来向上 折了,这是因为光从 进入 发生____ __的缘故。 光垂直照到水面时,进入水中的光的 不娈, 变小 7.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 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8.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 A .白塔的影子. B .白塔的实像. C .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9.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 A .20°. B .50°. C .30°. D .60°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 .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B .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C .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 D .小孔成像. 11.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 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 .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12.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 的像是 ( ) A .放大倒立的实像. B .缩小倒立的实像. C .等大正立的虚像. D .等大倒立的虚像. 13.下面哪个选项是使用了凸面镜的性质 ( ) A .汽车的观后镜 B .汽车的头灯 C .太阳灶 D .潜艇的潜望镜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重难点: 1、重点: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难点: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一预习导学: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引入新课: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二合作学习 (一)光的反射定律 1、认识一点、两角、三线 观看ppt,重点:法线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 2、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位置关系如何? 学生分组实验,把一个平面镜 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 板ENF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 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①.将F板与E板旋转到同一平面, 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 射入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 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甲) ②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如图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补充,(观看ppt)得出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实验(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如何? 教师演示实验(光具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

高中物理选修3-4学案:13.1光的反射和折射

[目标定位] 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用来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2.理解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3.会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4.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________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___________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填“可逆”或“不可逆”) 2.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 (2)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_____________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___;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______比,即______________=n 12. (3)与光的反射现象一样,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基本思路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利用折射定律n =sin θ1 sin θ2 等知识列方程,结合数学三角函数的关系进行运算.

深度思考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

例 1一束光线射到一个玻璃球上,如图1所示.该玻璃球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3,光线的入射角是60°.求该束光线射入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演示实验1】用自制教具投影到墙面上 实验现象:我们能看到一个可爱的图像 【演示实验2】在光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平面镜,看看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 教师总结,板书“第2节,光的反射” 2、新课教学 根据实验2出示一束光射在平面镜上时的光路图

教师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探究实验】:光的反射定律(学生分组实验) (1)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① 如图所示,先使E,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面射向镜面的 O 点,用铅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把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你还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吗? ②用光的反射实验仪器,量出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的大小并记录进行比较。 入射角(i ) 反射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分析和论证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补充说明: 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同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 教师板书:反射定律三线同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再有反射,入射是 因,反射是果。 E F 入射 光线反射光线 O M N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从实验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 2、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 3、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4、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 5、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通过简介我国的水镜、铜镜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探究、总结归纳、联系实际应用提高。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观察汽车的观后镜的成像情况。 教学器材:手电筒、铝薄、平面镜、光的反射演示器、废玻璃渣、凸面镜、凹面镜、烧杯水、铅笔、玻璃砖、盛水玻璃槽。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设疑激趣: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突起来的?透过装有水的玻璃杯子,看手指为什么会变粗?潜水艇潜入水中后,如何能知道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如何让景物转弯到你的视野中的呢? 新课教学 光的反射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得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回到原物质中。 观察:手电筒光的反射,手电光射到平面镜M后会怎样?能够照到其他别的物体上吗?在暗室里,当光照到不发光的物体上时,你能看到物体吗?

讨论得出:光的反射现象。 “三线”、“两角”: 入射光线——OA; 反射光线——OB; 法线——ON; 入射角——∠AON,入射光线语法线所成的角α; 反射角——∠BON,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β; 设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由有什么关系呢? 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1:在平面镜M上方放一个块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使E、F两板处于同一平面内,让入射光线OA沿光屏左侧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在左侧还是右侧?入射角、反射角各是多大?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反射角,并记录在表格中。 将F绕ON前、后转动,在F板上还能看到光线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定律。 强调:因果关系。 实验探究2:如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会怎样? 观察:反射光线恰恰是逆着原来入射光线射出。 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 思考:当你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一定可以看到你的眼睛,你相信吗?为什么?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同样都是平行光,反射后为什么反射光线的方向不一样?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经粗糙的表面反射后,反射光线是不平行的。 应用:黑板反光;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电影银幕要用粗糙的白布来做。平面镜 设问:桂林山水甲天下,倒影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探究3:在平面镜前举起左手,镜子里的你和真实有何不同? 实验探究4:画个半圆,沿着镜子边放好,你观察到了什么? 实验探究5:用一块玻璃,一张白纸,两只蜡烛,一只点燃,防在玻璃前,将另一根放在玻璃镜后,前后移动直到后面的蜡烛也好象点燃一样,这一点就是蜡烛的像;记下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

光的折射学案

2.4 光的折射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现象。 难点: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知识回顾: 1、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自主学习: 一、光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会发生弯曲,光发生 折射。 二、认识基本概念:折射光线、折射角 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 MM/是空气和玻璃的界面。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 是; 折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 三、光的折射规律 (1)在光的折射 ..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法线(选填“靠近”、“远离”),也就是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4)当光垂直 ..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此时入射角等于_____度,折射角等于 ____度。 (5)如果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该角指的是跟法线的夹角!) 反思:光的反射与折射有什么异同? 四、 光的折射现象: 1、 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2、 池水变浅、 “潭清疑水浅” 3、 渔民叉鱼 人在水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 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而形成 的______像,.眼睛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偏_______,所以在水上叉鱼时应该叉你看到的“鱼”的__________。 4、 钢笔“错位” 5、 海市蜃楼 6、 日出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已经看到了“太阳” 7、 星星眨眼、星光闪烁 海市蜃楼一般在海边和沙漠里出现。这是由于在海边和沙漠里空气密度不均匀,我们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通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_________,形成海市蜃楼。

13.1.1光的反射和折射(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2、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3、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定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光的反射现象: 。 2、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角相等)。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现象: 。 2、折射光线: ,如右图中的 。 3、折射角: ,如右图中的 。 发生折射现象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现象(如上图)。 4、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下表为光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认真观察下表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① 。 ② 。 说明:大角增大(或减小)得快,小角增大(或减小)的慢。 6、折射定律: 。即: 12sin sin n r i = 三、折射率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n 12是个 ,它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 ,只与两种介质的 有关。 2、光从真空射向其它介质时,此常数用 表示,不同介质的常数 不同,即此常数与 有关。 3、折射率: ,简称 ,用符号 表示,即:r i n sin sin = 。 说明:光从空气射入介质近似与光从真空射入介质的情况。 4、折射率与速度的关系: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某种介质的折射率还等于光在真空(或空气)中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 之比,即: 。因为 > ,所以,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 都 1,即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介质时, 中的角大于 中的角。 1、如果光线以大小相等的入射角,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则( ) A .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 B .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 C .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 D .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 2、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一潜水员自水下目测到立于船头的观察者距水面的距离为h 1,而船头的观察者目测潜水员距水面深h 2,则( ) A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 1 B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 1 C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 1 D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 1 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气层的情况相比( ) A .将提前 B .将延后 C .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 .不变 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入射角为45°,在界面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0° 5、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当入射光线与玻璃砖表面成30°角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是( ) A .2 B .3 C .2/2 D .3/3

高中物理 第13章 光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

光的反射和折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23570086】 A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的比值 B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着折射率的大小 C .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光性较差 D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 E .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决定 【解析】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的比值,A 不对;折射率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无关,B 不对. 【答案】 CDE 2.如图13-1-7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 上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 图13-1-7 A .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的 B .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 C .介质的折射率为32 D .介质的折射率为3 E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 光是从介质射入真空的,折射率n =sin i sin r =sin 60°sin 30° =3,只有B 、D 、E 正确. 【答案】 BDE 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填“提前”或“延后”)。 【解析】 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太阳光将沿直线传播,如图 所示.在地球上B 点的人们将在太阳到达A ′点时看到日出;而地球表 面有大气层,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并且离地球表面越近,大气层 越密,折射率越大,太阳光将沿如图所示AB 曲线射入在B 处的人眼中, 使在B 处的人看到了日出.但B 处的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则认为太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B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从实验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 2、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 3、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4、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通过简介我国的水镜、铜镜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规律。 3、光的折射定律。 三、教学难点 1、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手电筒、铝薄、平面镜、光的反射演示器、废玻璃渣、凸面镜、凹面镜、烧杯水、铅笔、玻璃砖、盛水玻璃槽、有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疑激趣: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突起来的?透过装有水的玻璃杯子,看手指为什么会变粗?潜水艇潜入水中后,如何能知道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如何让景物转弯到你的视野中的呢? 新课讲解: 一、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得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回到原物质中。 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幻灯片演示]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折射)

课题名称光的折射设计人夏强生源模环初中 教学分析重 点 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关 键 点 通过一系列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 质光线的传播方向的变化实验,对照光的 反射定律,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难 点 光的折射的规律初步理解 学习效果 会描述光的折射现象,能辨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等。说出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会区分光线从水中、玻璃中以及从空气中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是,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的变化情况。会画折射光线并能解释一些折射现象。 教学 流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 课引入 让学生将一根筷子斜插入到一个盛 有水的碗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的现 象。 再将筷子拿出水面,对比筷子分别在 水中和在空中的变化情况。 将将一根筷子插入到一个盛有水的 碗里,再将筷子取出水面,观察描述 所看的现象。 由观察到的现象 设问,引出新课: 光的折射。 新课教学活动一:教师演示学生实验,并让学生分 组做实验:让一束光线斜射入水面,观察 光线进入水面以后的传播情况。并在学案 上把所观察到的光线变化情况画出来。 (教师边演示边强调实验注意点: (在黑板上事先准备下图界面) 教师将学生所做的实验现象现场用 数码相机将其拍摄下来,传倒电脑中在学 生面前展示。 空气 ————— 水————— —————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光线从空气中 进入水中变化。 引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让学生在原来所作的图上,作出反射 光线。 对照光的反射,标出所作图上的光线 的名称以及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并随机选取1到3位学生所作的图进 行实物投影展示,让其他同学与其进行对 分组实验,并将所观察到的光线的传 播情况在图上作出。 空气 ————— 水————— ————— 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 折射。 在原来所作的图上,作出反射光 线。 对照光的反射,标出所作图上的 光线的名称以及入射角、反射角和折 射角。 在作图中复习光 的反射定律。 对光发生折射时 各部分基本元素 进行认知和掌

2.5光的反射和折射学案

华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科学2.5导学案 主备人:吴剑鹏审核:备课组学生姓名:班级: 2.5.1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习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等的含义. 2.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有关作图。 【重点难点】:光路的可逆性与光的反射作图中的细节。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光在沿传播;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的 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叫做;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二、导学流程:认真阅读课本P67—P68,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句。完成下列内容. 1、如右图: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即图中的; 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即图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中,、和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分居两侧;角等于角。 3、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_________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如:。4、先根据例题的提示,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另外两个图:(用铅笔与三角板) 例题:已知平面镜与入射光线,作出它的反射光线。 步骤:1)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ON,并表明垂直号。 2)过点O作出反射光线OB,使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光学的第一小节,首先介绍了光学的发展史,然后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本小节重点应放在折射定律的得出过程以及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另外两个规律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是研究几何光学的重要法宝。高中阶段只研究在两种介质中并且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的两界面间的折射情况及所遵循的规律。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作图.突出几何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没有深入学习过光的折射所遵循的定量关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是:因为,所以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都大于1。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光的折射现象里,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反而小于1。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反射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与处理相关的问题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知道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讨论及教师的引导,理解折射定律、并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经历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体会其中蕴含的实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以及光路可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实验演示:将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光从空气射到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什么现象? 生观察并回答: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去(反射光),另一部分光会进入到玻璃中去,但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相比,发生偏折。 师强调: 一、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光路可逆知识。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师:从刚才的复习可知,我们在初中对于反射的了解已经非常到位 了,但对于折射,还只是知道了一些定性的规律,如:折射光线跟入射 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