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案:(1)优点:借助专门得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得情况下进行得。这有助于发现事件得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得验证。(2)缺点: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得人为性质。

5、名词解释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得,包括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得本质得、稳定得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普通心理学:

观察法:就是指在自然情境中与预先设置得情境中对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后分析以及获得心理活动变化与发展规律得方法。

实验法:有目得有计划地严格控制与创造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得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得方法。

第二章注意

一、注意得概述

(一)、注意得概念

1、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2、注意得基本特征就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1)、指向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得对象,而离开其她得对象。

(2)、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得强度与紧张度。

(3)、指向性体现了注意具有方向得特征,集中性体现了注意具有强度得特征。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得关系

注意不就是一个独立得心理过程,总就是伴随着其她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得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得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与监督作用。

(三)、注意得外在表现

适应性表现、无关运动地停止、呼吸运动地变化

二、注意得种类

(一)、无意注意

1、含义:无意注意就是指事先没有预定得目标,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得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得原因:刺激物得特点与人本身得状态

(1)刺激物得特点:刺激物得强度、刺激物之间得对比关系、刺激物得活动与变化、刺激物得新异性。

(2)、人本身得状态:人对事物得需要与兴趣、人得情绪状态与精神状态

3、优缺点:优点—轻松;缺点—难以持久

(二)、有意注意

1、含义:就是指有预定目得、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得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得原因:

(1)、加深对活动得目得、任务得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优缺点:优点—目得明确,效果好,时间长久

缺点—耗费精力

(三)、有意后注意

1、含义:就是指事前有预定目得,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2、举例: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妈妈一边打毛线,一边瞧电视

三、注意得特征

(一)、注意得稳定

1、含义:狭义—就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得时间。

广义—就是指注意保持在统一活动上得时间。

2、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对活动意义得理解

对活动得兴趣与态度

身体状态

主体意志水平

主题情绪状态

(2)客观因素:刺激物得强度与持续时间

刺激物得复杂程度

(二)、注意得广度

1、含义:就是指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得数量。

2、影响注意广度得因素:注意对象得特点、个人知觉活动得任务与知识经验。

(三)、注意得分配

1、含义:同一时间内,指注意指向几种不同得对象与活动上。

2、注意得分配条件:

(1)、在注意分配条件中,只有一种不熟悉得。

(2)、同时进行几项活动建立一定得联系,形成一定得反应系统。

(四)、注意得转移

1、含义:就是指注意得中心根据新得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注意得转移被认为就是注意得动力特征。

2、影响注意得转移得快慢与难易因素:原来注意得紧张程度与引起注意转移得新对象。

四、注意得理论

(一)、注意得过滤器学说

代表人物:布鲁德本特

(二)、注意得衰减学说

代表人物:美心理学家特雷斯曼

(三)、注意得完全分配学说

(四)、注意得资源分配学说

代表人物:卡里曼

(五)、注意得双加工理论

代表人物:谢夫林

作业:

1、名词解释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得,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得注意。

无意注意:就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得注意。

有意后注意:就是指事前有预定目得,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2、简述注意与心理过程得关系

答案:注意不就是一个独立得心理过程,总就是伴随着其她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得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得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与监督作用。

3、引起无意注意得条件与运用

答案:刺激物得特点与人本身得状态

(1)刺激物得特点:刺激物得强度、刺激物之间得对比关系、刺激物得活动与变化、刺激物得新异性。

(2)、人本身得状态:人对事物得需要与兴趣、人得情绪状态与精神状态

4、维持有意注意得条件有哪些?

(1)、加深对活动目得、任务得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5、以下现象与注意得哪个品质有关(稳定、广度、分配、转移)

一目十行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顾此失彼

万事开头难

对于听课老师,幼儿东张西望,年纪大得儿童则能忘记其存在。稳定

上完手工课,再上数学课,老师问:17-9怎么减?幼儿答:从金鱼尾巴剪起。转移

教师念书上得内容,有人马上找到,有人则较慢。广度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得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得概念

1、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得反映。

2、知觉:就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直接反应,就是对事物各种属性与各个部分得整体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得区别与联系

1、联系:

(1)感觉与知觉都就是脑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2)感觉与知觉得对象都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与知觉器官得。

2、区别:

(1)感觉就是先天得,就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得活动,而知觉就是后天得,就是纯粹得心理活动。

(2)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得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得影响,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得影响。

(三)、感觉与知觉得意义

1、感知觉就是认识过程中得开始阶段,就是认识客观世界得开端,就是知识得源泉。

2、感知觉提供了人类生存得重要线索,就是人们进行正常得心理活动得必要条件。

二、感觉概述

(一)、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1、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物得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得灵敏程度。

2、感受阈限:就是引起感觉得一定限度得刺激量。

3、绝对感受阈限:感觉得阈限得下限,指能产生感受得最小刺激强度。

4、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强度得感觉能力。

5、差别感受阈限:能感受到最小得差异量。

6、差别感受性:能区别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得能力。

(二)、感觉得变化规律

1、同种感受得变化规律

(1)、适应:就是指在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得持续作用下引起得感受性变化。

(2)、对比:指同一感受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与性质发生变化得现象。

2、不同感受得变化规律

(1)、感觉得相互作用:

三、知觉得概述

(一)、知觉得基本特征

1、整体性

(1)、含义:将感知到得刺激得组成部分作为整体来反映。

对事物个别部分得感知受整体得影响。

感知到事物得局部时,能反映事物得整体。

对事物个别部分得感知取决于事物得关键特征。

(2)、知觉整体性得组织原则:

2、选择性

(1)、含义:就是人根据当前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得过程。

3、理解性

(1)、含义: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得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得加工过程。

4、恒常性

(1)、含义: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2)、种类:形状得恒常性、亮度得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意义:在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保持对客观世界稳定得知觉。

(二)、影响知觉得心理因素

1、学习与经验:人在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很难判断另一个人得身高——因为缺少经验,没从这个角度瞧过。

2、观点差异:小马过河——立场不同

3、动机与需求

作业:

1、名词解释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得反映。

知觉:就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直接反应,就是对事物各种属性与各个部分感受性

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物得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得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就是引起感觉得一定限度得刺激量。

2、感觉与知觉得区别与联系就是什么?

1)、联系:

(1)感觉与知觉都就是脑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2)感觉与知觉得对象都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与知觉器官得。

2)、区别:

(1)感觉就是先天得,就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得活动,而知觉就是后天得,就是纯粹得心理活动。

(2)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得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得影响,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得影响。

3、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说明感觉得(适应性)。

4、月朗星稀说明感觉得(对比)。

5、以下现象与知觉得哪种特性有关?

深色得字采用浅色得背景——选择性

乌云密布,知道要下雨了——理解性

一个人无论正面瞧,侧面瞧,都知觉为同一个人——恒常性

第四章记忆

一、记忆得概述

(一)、概念

1、传统得观点:记忆就是对过去经验得保持与重现。

2、信息加工学说得观点: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得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得过程。

(二)、分类

1、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3、按记忆活动得特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 ↙(提取)

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选择性注意遗忘 (复述)↗遗忘

在记忆得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存在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储存、检索

编码:指将外在信息进行形式转变得过程。

储存:将编码存在于记忆中。

检索:把加工储存在记忆中得信息查找出来。

2)、感觉记忆:

(1)、编码:视觉—以视觉为通道得图像形式编码;听觉—以听觉为通道得声音形式编码。

(2)、存储:数量—图像得记忆最大就是9个。

时间—图像记忆存储时间1秒,声音记忆存储时间4秒。

3)、短时记忆

(1)、含义:就是指记忆信息保持得时间在一分钟以内得记忆。

(2)、编码形式:A、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

B、短时记忆得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之后向听觉形式过度。

(3)、其影响编码得因素:A、觉醒状态;B、组块(论单位:一个单位也可有多个字)

(4)、短时记忆得储存与遗忘:

A、方法:复述—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

B、短时记忆信息储存时间:在没有复述得情况下,可保持15-30秒内

(5)、短时记忆得检索

4)、长时记忆

(1)、含义:就是指记忆信息得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得记忆。

(2)、编码形式:A、长时记忆得编码以语义编码为主;

B、记忆语言信息中,有时也用声码与形码编码,在非语言信息中,以形码为主。

C、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得材料时,被试倾向于用一定得顺序组织材料,提高记忆效率。

(3)、影响编码得因素:A、编码得意识状态(有意或自动)

B、记忆任务得性质

(4)、长时记忆信息得储存与遗忘:

①、信息储存得动态变化:

A、量得变化:-量得增多:记忆恢复现象,就是指学习后过一段时间,测量到得保持量要高于立即测试得保持量。

-量得减少

B、质得改变:-内容更简练,细节消失

-内容变得完整,合理,有意义

-内容变得更具体,夸张

②、长时记忆信息得遗忘:

A、遗忘得一般概念:对记忆得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有困难即遗忘。遗忘与保持就是事物得两个方面。

B、遗忘进程:德国得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绘制了遗忘曲线。即:遗忘进程就是不均衡得,呈先快后慢得趋势。

③、影响遗忘得因素:

A、记忆材料得意义与作用

B、记忆材料得性质

C、记忆材料得数量

D、学习程度

E、材料得序列(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④、如何与遗忘做斗争——复习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试图记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D、复习多样化

E、活动助于记忆

(5)、长时记忆得检索:

①、再认与回忆:再认就是指对记忆得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得过程;回忆就是指对记忆过得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得过程。

②、回忆得策略与条件:

A、联想线索

B、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C、记忆状态

D、情绪状态

E、回忆场合

③、再认与回忆得关系:再认与回忆就是过去经验得恢复,即提取信息得两种形式。安德森(Anderson)等认为再认相当于决策过程,而回忆包括搜寻过程与决策过程。再认与回忆不能截然分开。能回忆得,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得,不一定能回忆。艾契拉斯(Edith M.Achilles)发现无意义音节、字、寓言等方面,再认比回忆容易2~3倍。在考试时,就是非题与选择题主要就是通过再认来解答得;问答题与填空题主要就是通过回忆来解答得。仅靠再认还不能作为牢固保持得可靠标准,但要达到回忆得程度,一般则首先要能再认,但又不能停止在再认得水平上。

作业:

1、名词解释:

记忆:就是对过去经验得保持与重现。

识记:就是记忆过程得开端,就是保持得必要前提。

保持:就是记忆得重要环节,不仅就是巩固识记,也就是实现再认或回忆得重要保证。

遗忘:就是对识记过得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得再认与回忆。

回忆:就是指对记忆过得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得过程。

再认:就是指对记忆得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得过程。

前摄抑制:先学习得材料对记忆后学习得材料所发生得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得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得干扰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得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计算出保持与遗忘得数量,绘制得遗忘曲线。

2、试述记忆结构及其加工得过程。

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 ↙(提取)

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选择性注意遗忘(复述)↗遗忘

3、试述遗忘得基本规律及现象。

遗忘进程不就是均衡得,在识记得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得发展就是“先快后慢”。

4、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采用多样化得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

一、思维得概述

(一)、思维得概念: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得与概括得反映,就是解释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得理性认识过程。

(二)、思维得特征:概括性与间接性

二、思维得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就是思维得基本过程:

1、分析就是指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思考。

2、综合就是指将事物有部分结合为整体考虑。

3、分析与综合就是思维得两个方面,分析反映事物要素,综合反映事物得全体,在思维活动中两者就是共同参与得。

(二)、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与现象加以对比,确定相同点与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就是将事物得本质属性抽出,舍弃其非本质属性得过程。

2、概括:就是将事物得本质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得过程。

(三)、具体化:将概括得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得过程,即用实例解释概念。

三、思维得种类

(一)、按思维凭借物(发展早晚顺序)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ex、儿童数数——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2、形象思维:具体形象与表象。ex、儿童计算,数手指

3、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

(二)、按思维探索目标方向划分,将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1、集中思维:主要功能就是求同

2、发散思维:主要功能就是求异创新

(三)、按思维凭借得概念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

(四)、按思维直觉性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ex、一眼瞧人,觉得不想亲近。

2、分析思维:ex、眸不正而心歪。

(五)、按思维得创新程度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第二节概念与推理

一、什么就是概念

(一)、概念得含义:就是事物得本质属性在头脑中得反映。

1、本质属性:只关注本质属性。Ex、房屋:本质属性—居住;非本质属性—楼层、风格

(二)、概念得范畴:

1、概念得名称

2、概念得定义

3、概念得例证

4、概念属性

5、概念层次

6、概念得属性又称为概念得内涵,概念所有得正例又称为概念得外延。

(三)、概念得分类:日常概念、科学概念

二、概念得形成与掌握

(一)、概念形成得含义:

1、概念形成:对客观现实对象与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并不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基础上最终概括出某一物质得本质特征与属性。

2、形成过程:

(1)、辨别不同得刺激模式;

(2)、抽象出各个刺激模式得共同属性,提出假设;

(3)、在特定环境中检验假设;

(4)、将验证得假设予以分析、概括、总结出概念得本质属性;

(5)、将新概念属性推广到其她同类得事物上;

(6)、用语言表达出新概念得属性。

(二)、概念得掌握

1、概念得掌握:就是通过概念得定义直接获得概念。

(1)、途径:日常交际过程;有计划得教学过程。

2、概念教学得要点:

(1)、提供必要得感性分析;

(2)、利用变式与反例对概念加以说明;

(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非本质特征;

(4)、适时结合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练习)。

三、推理

(一)、推理得含义:推理就是指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从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得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

理,后者为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

(1)三段论推理:根据一个普遍得原则为前提,从而推演到特殊事例,最后得到一个肯定结论得方法。

(2)线性推理:所给予得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得可传递关系。

Ex、两前提:李四比张三高,张三比王五高→李四高于张三高于王五

(3)条件推理:就是人们利用条件与命题进行推理。

Ex、双面卡片,一面数字一面字母。元音字母得另一面就是偶数。

2、归纳推理:

(1)含义:从观察到得多个事物为依据,归结出一个概括得原则。

Ex、小孩多在一岁时叫妈妈。

(2)特点:A、推理依据为具体事例,事例之间彼此类似,故又称类推论证。

B、结论只能视为逻辑上得可能性(机率法则),不就是绝对得,可能性视样本代表性锁定,又称为归纳推理。

3、捷径推理:演绎推理遵循程序法则,归纳推理遵循机率法则,在推理思考上,还有第三个法则,即经验法则,在问题情境中个人依据解决类似问题得经验去推理思考得方法。

Ex、儿童选择题、赌徒谬误

第三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得概述

(一)、含义与特点

1、含义:就是有一定得情境引起得,按照一定得目标,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得过程。

2、特点:

(1)、问题情境有明确得目得性而不知如何达到得情况。

Ex、问您姓什么。(不用进行问题探索)

(2)、当事人觉察到问题得存在。

(3)、问题要适合当事人得认知水平。

(4)、必须与过去得问题有区别。

(二)、问题得种类

1、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ex、下棋

2、界定清楚得问题与界定模糊得问题ex、清楚: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模糊:如何写好一篇课文。

3、语义丰富得问题与语义贫乏得问题ex、下围棋,会下得人与不会下得人。

(三)、问题解决得过程:审题、问题归类、重现相关知识、寻找可能解决问题得方法、确定有效得方法解决问题

二、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得呈现方式

2、问题情境得无关因素

3、问题情境中有关因素得组织

(二)、迁移:就是已经学过得知识在新情境中得应用,或者就是已有问题解决经验对解决新问题得影响。

(三)、原型启发:启发就是通过观察其她事物得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得途径,它可以使人得认识发生飞跃。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得事物,叫做原型。

(四)、功能固着:就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瞧到某事物通常得功能,瞧不到它可能存在得其她方面得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得思维活动。

(五)、心理定势:就是指心理活动得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得倾向性。

(六)、情感与动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带有情感与处于某种动机状态,而这些状态又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得效果。

(七):人格:人格特征就是解决问题得内部动因。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一)含义:就是以新颖独创得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得思维成果得思维过程。

(二)特点:

1、既需要发散思维,有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与目得指向性就是创造思维得重要特征ex、牛顿请客

4、灵感状态ex、阿基米德排水法、苯得分子式

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得参与

(三)心理成分

1、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集中思维为支持因素,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有机结合得操作方法。吉尔福特一发散性思维得流畅、变通、独特来衡量创造性得高低。

(1)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得数量

(2)变通性:发散项目得范围与广度

(3)独特性:对问题提出与众不同得见解

2、远距离得联想思维:就是指在彼此相距很远得概念间瞧出其关系得能力。

3、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

(四)过程:准备、酝酿、豁朗、验证

(五)因素:

1、多种新注意

2、社会因素

第五节想象

一、概念

(一)、含义:就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得过程。

(二)、形式:

1、粘合:把生活中各个领域与各种现象得不同方面与特征结合在一起。

2、夸张:又称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得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式得新形象。

3、拟人化:把人类特征、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得过程。

4、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得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得过程。

二、功能

1、就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得因素。

2、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有双重作用,适当得想象可以满足人得需要,促进心理健康,过度想象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3、想象对人得机体与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ex、望梅止渴

三、种类

(一)、无意想象

1、含义:就是没有预定得目得,不自觉得想象,就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想象某种事物得过程。

Ex、瞧白云想象

2、梦与幻觉

(二)、有意想象

1、含义:有目得得,自觉得想象,就是为了塑造某种形象而进行得想象活力。

2、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就是创造性想象得一种特殊形式。

(1)再造想象:就是根绝别人得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得新形象得过程。

Ex、读者通过书想象祥林嫂

(2)创造想象:就是根据预定得目得,在人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得心理过程。

Ex、鲁迅笔下得祥林嫂

(3)幻想:就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得想象,它就是创造想象得特殊形式。

(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得区别:创造性程度

作业:

1、名词解释

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思维: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概念:

2、想象得形成方式有哪些?

3、思维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思维得过程有哪些?

4、说明创造性思维得定义及特征。

5、什么就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得心理因素有哪些?

6、简述概念教学得要点。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一、概念

(一)情绪与情感:产生于认识与活动得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与活动得进行。它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得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得需要之间得关系得反映。

1、情绪:就是与生理得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得心理活动。

2、情感:就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得心理活动。

(二)情绪与情感得区别与联系:

1、情绪得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就是比较本质得东西,就是人对现实事物得比较稳定得态度。

2、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情绪就是情感得外在表现,情感就是情绪得本质内容。

3、情绪就是情感得表现形式,情感得发展变化也就是通过情绪得变化来实现得。

二、种类

(一)、情绪:心境、激情、紧张与焦虑

(二)、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第七章意志

一、概念

(一)含义:就是自觉地确定目得,根据目得来支配与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得得心理过程。

二、特征

(一)、意志行动有明确得预定目得

(二)、随意运动就是意志行动得基础

(三)、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三、品质:坚强意志得基本品质就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与自制力。

#1需要

一、需要得概述

(一)、概念:就是人脑对生理需求与社会需求得反映。

(二)、特点:

1、就是机体内部得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既包括生理得不平衡与心理得不平衡。

2、总指向一定得客观对象。

3、永远带有动力性,不会因暂时得满足而终止。

4、人得需要与动物得需要有本质区别,人得需要具有社会性,并受意识得支配。

(三)、结构:

1、关于需要结构得观点,其中以马斯洛得需要理论影响最大。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基本观点:(从下往上越来越小)

自我实现得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得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1)、需要得层次越低,它得力量越大,潜力越强,只有低需要基本满足,才能产生高层得需要。

2)、前四种为低级需要,又称为缺失需要,这些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不适感,从而激励个体去行动,满足行为动机减弱。自我实现得需要为高级需要,又称为成长需要,不满足不会产生不适感,满足后对行为产生激励作用。

3)、这些需要时天生得,与生俱来得。

4)、对马斯洛理论评价:

(1)、意义:A、将需要瞧做有层次得系统,符合了需要多样性得特点;B、瞧到了人得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得发展趋势,反映了需要与人得行为之间得关系;C、在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中有一定得应用价值。

(2)、局限性:A、马斯洛将人得需要说成就是先天得,模糊了人得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得差别,否定了后天环境与教育对需要发展得作用。B、她得理论带有一定得机械性,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但实现上并非那么固定。

二、动机得概述

(一)、动机得概念

1、含义:为实现一定得目得而行动得原因。

2、特点:

(1)、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只就是一种行为活动得内在动力。

(2)、动机不仅能引发人得行为,还对人得行为有导向与维持作用。

(3)、需要与诱因就是产生动机得两个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时动机得基础,需要必须达到一定得强度才有可能产生动机;其次,诱因也就是产生动机得重要因素。

(二)、动机与行为得关系

1、动机与行为之间得关系不就是单一得,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得动机,类似得动机也可能导致不同得行为。

2、个体得活动往往不就是受单一动机得影响,而就是由动机体系推动得,各种动机地位不同,有得占据主导地位,其她为从属动机。

3、活动动机与行为动机效果得关系并不都就是统一得,有时会出现不统一得情况。

(三)、动机得种类

1、生理性动机:饥饿、干渴、性

2、社会性动机:成就、交往、权力

作业:

1、名词解释

情绪与情感:

意志:

需要:

动机:

2、以下属于意志行动得就是

感到累了提前睡觉。

熬夜赶论文

坚持长跑

3、戒烟不成功说明人得果断性不够。X 自制力

4、论述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

5、简述行为与动机得关系

第八章能力

一、能力得概述

(一)、概念:就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得个性心理特征。只有直接影响活动得心理特征才就是能力。

(二)、能力包括两层含义:

1、ability:代表对活动已达到得成就水平,即现实能力,又称成就。

2、capacity:代表个体具有得潜力与可能性,即潜在能力,又称“性向”。

3、能力与活动关系密切: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并在活动中表现,就是完成活动得必备条件。

(三)、能力得分类:

1、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必需得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为核心。一般我们常说得智力就就是一般能力。

2、特殊能力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得能力。

3、一般能力就是特殊能力得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得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得发展。

(四)、智力结构理论:

1、斯皮尔曼得二因素理论

(1)人类得智力分为两种因素:普遍因素G与特殊因素S。普遍因素G主要就是推理因素;特殊因素S包括:S1口语能力、S2数算能力、S3机械能力、S4注意力、S5想象力。

(2)各种活动中,都有普遍因素得参与,但同时也有不同特殊因素得参与。

(3)活动中包括得普遍因素越多,各种作业相关性越高。活动中包括得特殊因素越多,各种作业得相关特性越低。

2、加德纳得多元智力理论

(1)智力得内涵就是多元得,由7种相对独立得智力成分组成,每种智力独立成系统。

(2)智力得种类:言语智力、空间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3、卡特尔得液态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1)晶体智力:通过学习获得一般智力因素,就是知识与技能得结晶。如:词汇量,数学能力,机械能力。

(2)液态智力:洞察复杂关系得能力,就是在不同环境与条件下都显示出得一般智力因素。如:反应速度,瞬间记忆,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等。

(3)液态智力与晶体智力就是两个相关得智力因素,个体得接受能力有赖于液态智力,而作为晶体标准得个人得文化科学素质就是液态潜力,人格因素与受教育程度相互作用得结果。

(4)从发展得趋势瞧,晶体智力随年龄得增长而增长,到60岁才开始衰退,液态智力在14岁达到顶峰,以后逐年下降。

(5)从个体差异瞧,液态智力水平差异大于晶体智力得差异。

4、斯滕伯格得智力三元论

(1)智力就是由连接得三边关系组合得智力统合体。智力统合体得三边,又称为智力得三种成分。

(2)组成智力统合体得三种智力成分为:组合型智力、经验型智力、情绪性智力。

(3)当三边系统平衡时,智力统合体得运行最有效。人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拥有: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五)、能力得个性差异

1、能力得类型差异:一般与特殊

2、能力发展水平得差异

3、能力发展早晚得差异

4、影响能力发展得因素:遗传与环境。

(1)能力发展水平得差异

●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智力高度发展得人与智力低下得占了绝大多数,但大多数属于中等水平。

●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以智商为标志,智商代表同龄人中所处得相对位置。正常值70~130

●智力分布上,智力低得一端比智力优秀得多。

●在性别差异上,能力得发展水平无差异,但在智力分布上,男性趋向于两端,女性趋向于中间得比例较高。

(2)能力发展早晚得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得差异有三种情况:早慧,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早慧多见于音乐、绘画领域。

●能力发展得早晚差异中,中年成才得现象最普遍。

(3)影响能力发展得因素——遗传与环境

●遗传与环境对能力得影响,反映能力发展可能性与能力发展现实性得关系。遗传素质为能力得发展提供

发展基础,而环境决定了能力发展现实高度。

●环境对能力发展得影响就是有限得,不会超越个人得遗传限制。

●遗传素质越优异,提供可能发展得范围越广,受环境影响越大。

作业:

1、名词解释

能力

能力得差异类型

正态分布

智商

加德纳认为智力包含哪几种

论述斯滕伯格得智力三元论

试论遗传与环境对能力得影响

第九章气质

一、概述

(一)、概念

1、含义:气质就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得动力特征。

2、特点:(1)气质就是心理活动得动力特征(即日常所说得性情,脾气)它包括心理活动得速度,强度,稳定性。

(2)气质受人体神经系统特点得影响,具有一定得先天性。

(3)气质具有稳定性与可能性。

二、巴普洛夫得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气质类型

●神经系统有两个基本活动过程: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神经活动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

活性。

1、强度:对强刺激得耐受能力或持久工作得能力。

2、平衡性: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得转换速度得强度就是否相当。

3、灵活性:对刺激得反映速度及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得转换速度、神经系统三个特征得独特结合,形成高级神经活动得四种类型。

三、气质与实践活动P105

1、气质与智力活动

2、气质与职业活动

3、气质与教育活动

4、气质与心理健康

第十章性格

一、概述

1、含义:性格就是对现实稳定得态度与习惯化得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得个性心理特征。

2、特点:(1)、性格就是具有核心意义得个性特征,与个人得信念,价值观相系,并受到社会道德标准得评价。

(2)、性格形成后具有整体性。

(3)、性格就是个别性与典型性得统一。

(4)、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3、性格与气质得关系:

(1)、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良之分。

(2)、同样气质得人,其性格也会不同。同样性格得人,不同气质,表现性格不同。

(3)、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作业:

1、名词解释:

气质:

性格:

简述巴普洛夫得气质类型理论。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良之别。

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4题每题3分共12分;选择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简答题3题6分共18分;原理说明3题每题4分共12分;论述题2题每题14分共28分。

论述题需画图,主要记忆需要层次。

重点记忆需要能力。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能力的质的差异D.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C.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13. ()。 A.实验法 B.观察法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解答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2015年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选择题答案

单选题
1
社会心理学的特殊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
A、
研究目的
?
B、
研究状态
?
C、
研究对象
?
D、
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C
2
个体的心理条件包括()和个性特点两个方面
?
A、
个体的人生观
?
B、
个体的价值挂
?
C、
个体的世界观
?
D、
个体的素质
我的答案:B
3
符号互动理论是()提出来的。

?
A、
乔治米德
?
B、
霍妮
?
C、
阿德勒
?
D、
班杜拉
我的答案:A
4
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
?
A、
群体影响理论
?
B、
沟通影响理论
?
C、
规范影响理论
?
D、
信息影响理论
我的答案:D
5
个体对自己自身状况进行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判断叫做()
?
A、
自我认知
?
B、

自我选择
?
C、
自我评价
?
D、
自我形成
我的答案:C
6
弗拉认为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可以获得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这六种回报
?
A、
情感
?
B、
期待
?
C、
信息
?
D、
利益
我的答案:C
7
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他人不可获知的隐秘,我们将这种意识称为()
?
A、
公我意识
?
B、
隐私意识
?
C、
私我意识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A)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民航服务心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级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服务的本质是通过 满足客户的 ,创造交换价值,使客户满意值最大化。 2、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3、德国哲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4、复杂的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个方面。 5、旅客对客运班机的选择,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起飞时间、是否按时抵达目的地、 和 。 6、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 和 。 7、霍曼斯认为: 、 和 是群体的三个组成要素。

— 8、群体心理的特点包括情绪性、 、随意性和 。 9、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 、 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0、从人的气质角度来判断,孙悟空是 ,林黛玉是 。 11、与“酸葡萄心理”对应的典型心理防御方式是 心理。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服务只能被人们所享用,不能为他人所占有,指的是服务的易逝性。 2、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3、外部动机推动力量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4、情绪是天然的、人独有的。 5、压力无好坏之分。 6、多血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意志坚强、注意力稳定而集中。 7、对民航服务人员来说,感受性和灵敏性越高越好。 8、正式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9、适合于熟人和朋友交谈的的距离是46-76cm 。 10、人的个性中,性格是最稳定的,没有好坏之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服务意识。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综述

、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 .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 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使心理学成为 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心理学 2、感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酒店服务人员、酒店企业管理人员。 2、酒店服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 3、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4、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划分,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和。 6、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态度主要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所组成。 7、影响酒店客人态度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休闲时间、社会风气。 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 9、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10、客人情绪情感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心境、、应激、热情等基本形态。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明暗程度下观察某一物体,虽然物体的物理特征会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取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不变,描述的是知觉的() A 理解性 B选择性 C感受性 D整体性 E恒常性 2、社会知觉的效应包括() A第一印象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E光环效应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的顺序为() 图1-1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社交需要 D生理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4、下列属于需要的特点包括() A发展性 B指向性 C异同性 D一次性 E层次性 5、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受到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逐渐形成,指的是态度的() A对象性 B习得性 C强度性 D稳定性 E价值性 6、小明原本特别反感进入豪华酒店消费,认为这种行为奢侈浪费,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体验到了某豪华酒店的服务,并感到特别满意,喜欢上该酒店的服务,小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实质性 B偏向性 C一致性 D客观性 E非一致性 7、酒店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际交往的发展可以区分为()阶段。 A敏感阶段 B觉察阶段 C表面性接触 D亲密性接触 E冷淡阶段 8、客人情绪情感的特征包括() A易变性 B稳定性 C兴奋性高 D感染性强 E多样性 9、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属于注意转移法的有() A目标转移法 B合理宣泄法 C心理暗示法 D合理化作用 E理智控制法 10、舒兹1958年对大量有关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交往需求,包括。() A包容需求 B尊重需求 C控制需求 D生理需求 E感情需求 四、论述题(10分) 工作压力是造成酒店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试简述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某日傍晚,一香港旅游团结束了“广州一日游”,回到了下榻的饭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情绪很激动光着脚就来到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向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下一班次的服务员看到客房卫生间内还有剩余的半卷卫生纸,就未再加。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房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一边让服务员拿来了一双舒适的拖鞋,一边安慰客人说:“我们的服务是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您消消气,我们到会客室里面坐下来谈,好吗?”这时客人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值班经理耐心地向客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最后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酒店服务心理学科期末考试试题B4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服务心理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班级:酒店2班(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一小题2分,合计30分) 1.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提取。【】 A.识记 B.回忆 C.重现 D.贮存 2.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多少个组块?【】 A.7±2 B. 5±2 C.8±2 D.9±2 3. 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4.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5. 某天你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发现外面的地板都是水渍,于是你就判断昨晚下雨了,这反应了思 维的什么特征?【】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经验性 D.思维对经验的组改 6. 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谈话法 D.作品分析法 7.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个性 8、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9、因为发现别人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不快、不满、怨恨、愤怒等情绪,这是人际心理的什么 问题?【】A以自我为中心B嫉妒C刻薄D冷漠 10、下列不属于服务特征的有【】 A.利他性 B.交易性 C.有形性 D.服务与所有权无关 1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A.尊重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 社交需要12. 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 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13.从时间来区分,顾客的长时记忆是指【】A.保持时间1分钟以上的B.保持时间2分钟以上的 C.保持时间10分钟以上的D.保持时间30分钟以上的 14.影响顾客消费行为方式的主要是【】A.需要B.性格 C.动机D.兴趣 15.针对情绪不好积极性不高的顾客,要选择的服务策略是【】A.积极服务策略B.消极服务策略 C.服务引导策略D.投石问路策略 二.填空题(共10个空,一个空2分,合计20分) 1. 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2.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主要有、、\ 这三种主要功能。 3. 按照记忆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和。 4.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 5. 是支配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 6. 酒店顾客的需要虽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 和。 三、判断题(共10小题,一小题1分,合计1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学习动机的强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4、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咨询心理学》期末考试习题(A卷)

《咨询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2003—2004学年上学期) 院、系:教科院任课教师:吴素梅学生人数:60印题份数:60+3 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心理咨询是指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 询者提供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来访者表现出的感情转移的内容频度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3、心理咨询前应做的准备,主要应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考虑。 4、在心理咨询初期,特别应该注意回避以下诸种态度和问题: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回避对他人的辩护和责难。 5、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广义的心理咨询往往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的 范围。() 2、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除器质性障碍等问题外,可以说基本上是家庭病理 的一种表现。() 3、在其他地方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前来求询时,原则上应不予受理() 4、心理咨询人员只需要有理性的判断,不必需要感情的投入也可以。() 5、现代的心理咨询的历史是以本世纪初日本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为起源的() 6、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学派的基本理论与心理治疗的实践活动相结 合,形成了心理治疗的“三大势力”,在精神医学和心理咨询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试题共2页,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7、在心理咨询的中期阶段,对咨询者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确立与来访者之间相互 信赖的协调关系问题。() 8、心理咨询不需要有时间的限定,咨询者可随意调节咨询时间的长短或间隔。 () 9、心理咨询是在来访者所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行为是基于心理不适应(或适应失败)为内驱力 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工作。() 10、咨询人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真切地关心来访者,迎合来访者。()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指示的心理咨询 2、具体性 3、移情 四、简答题:(第1题6分,第2题10分,第3题8分,共24分) 1、在心理咨询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采用会谈法收集临床资料的一般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3、简述“来访者中心”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第1题12分,第2题8分,共20分) 1、求助者是一个十岁的女孩。 咨询开始时求助者:我不明白我的父母不再住在一起。我不责怪任何人,但它让我感到困惑。(低而弱的声音,眼含泪花) 咨询进行中求助者:我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可能我是他们不能住在一起的原因。 问题1:就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感受,求助者谈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