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格式:docx
- 大小:419.86 KB
- 文档页数:14
串级控制系统仿真解题步骤:(1)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2)单回路控制系统图:图(2)为采用单回路控制时的Simulink图,其中,PID C1为单回路PID控制器,d1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d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G o2为副对象,G o1为主对象;r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
在PID参数设置中,经过不断的试验,当输入比例系数为260,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140时,系统阶跃响应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系统阶跃响应如下图: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二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
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下图: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一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下从综合以上各图可以看出,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达到要求时,系统对一次扰动,二次扰动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
图(1)是采用串级控制时的情况,d1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d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PID C1为主控制器,采用PD控制,PID C2为副控制器,采用PID控制;Go2为副对象,Go1为主对象;r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scope为系统输出,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
经过不断试验,当PID C1为主控制器输入比例系数为550,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80时;当PID C2为主控制器输入比例系数为3,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0时;系统阶跃响应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系统阶跃响应如下图所示: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二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的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下图: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一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的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下图:从表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动态过程改善更为明显,可见对二次扰动的最大动态偏差可以减小约6倍,对一次扰动的最大动态偏差也可以减小约2.4倍,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了2.5倍。
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副扰动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串级控制系统在副扰动作用下的节约响应曲线如下:通过对比两曲线可以看出,串级控制系统中因为副回路的存在,当副扰动作用时,副控制器会立即动作,削弱干扰的影响,使被副回路抑制过的干扰再进入主回路,对主回路的影响。
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测控系统课程设计课题:基于DCS技术的串级控制系统仿真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双容水箱水箱水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熟悉掌握P3DCS 的分散控制系统组态的步骤和流程。
2、学会参照P3DCS 和使用说明,进行DCS 组态。
3、通过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配置和实现,掌握计算机测控技术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
4、学会设计简单的系统组态。
二、课程设计内容采用P3DCS 系统设计完成水箱水位串级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整定和调试,包括数据库组态、SAMA 图组态、流程图组态、操作器组态,设计手动和单回路自动控制、串级自动控制等控制方案,并实现手自动无扰切换和报警,设计相应的模拟量控制和逻辑控制方案并实现,进行仿真、参数整定与系统调试。
其中上水箱水位的对象传递函数为s e s s G 321142)(-+=上水箱水位对下水箱水位传递函数为se s s G 511242.1)(-+=其它执行器和测量电路的传递函数简化为K = 1三、系统概述设计串级回路控制的目的就是在控制系统中加入副回路,从而加快系统的调节速度和增强系统的动态性能。
主副回路控制系统的PID 参数采用两步整定法,先整定副回路上水箱的PID 参数使之达到稳定,然后再整定主回路的参数使之达到稳定的状态。
并通过P3DCS 组态软件对系统的曲线进行实时监控,调出最优PID 参数。
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图 1)所示:图 1 系统连接图根据水箱系统的结构,我们设置一个串级控制回路,把下水箱作为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回路,上水箱作为串级的副控制回路。
从而得出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图 2 系统方框图四、实验设计及步骤1、打开主程序到登陆界面。
2、登入后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系统数据库图标,进行各参数的设置与说明。
图 3 进行各参数的设置与说明3、进行sama图制作,对其中元件进行设定。
对被控对象进行定值,然后对PID参数进行设置,主回路的K1设为2,K2 为0.25,副回路的K1为 2 ;然后再进行M/A模块的设置。
目录1.串级控制的基本概念 (1)2.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 (1)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1)4.串级控制主、副控制器的设计 (4)5.Simulink仿真 (6)6.串级控制的改进 (8)附录 (10)参考文献 (11)1.串级控制的基本概念串级控制系统为双闭环或多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环为副控对象,外环为主控对象。
内环的作用是将外部扰动的影响在内环进行处理,而尽可能不使其波动到外环,这就加快了系统的快速性并提高个系统的品质,因此串级控制系统中选择内环时应考虑其响应速度要比外环快得多。
2.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串级控制在结构上形成的两个闭环,一个在闭环里面,成为内环、副环或副控回路,其控制器为副控制器,在控制中起“粗调”的作用;一个闭环在外面,成为外环、主环或主控回路,其控制器称为主控制器,在控制中起“细调”作用,最终被控量满足控制要求。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而副控制器的输出则去控制被控对象。
图1为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1 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 副控制回路具有快速性,能够有效的克服进入副控回路的二次干扰。
图2为简化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其中)(2S G v 为二次干扰通道传递函数。
图2 串级控制系统简化结构图当二次干扰经扰动通道)(2S G v 进入副控回路后,首先影响副参数)(2S Y ,于是副控制器立即动作,力图削弱干扰对)(2S Y 的影响。
显然,干扰经副控回路的抑制后再进主控回路,对)(S Y 的影响将有较大的减弱。
按图2所示的串级系统,二次干扰)(2S V 到主参数)(S Y 的传递函数是)()()()()()(1)()()()(221122122S G S D S G S D S G S D S G S G S V S Y v ++= (3.1) 为了与一个简单单环控制系统相比,由图3可以得到单回路控制下干扰)(2S V 至主参数)(S Y 的传递函数是)()()(1)()()()(21122S G S G S D S G S G S V S Y v += (3.2)图3 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图比较(3.1)和(3.2),假定)()(1S D S D =,可以看到串级系统中的)()(2S V S Y 的分母中多了一项,即)()(22S G S D 。
实验四 串级控制实验内容:SIMULINK 建模仿真 学生信息:自动化XXX 提交日期:20XX 年5月28日 报告内容: 串级控制一、实验目的1. 通过比较单回路控制系统与串级控制系统,进一步加深对串级控制的认识; 2. 掌握串级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1. 计算机1台2. MATLAB 7.X 软件1套。
三、实验步骤已知某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G o1,G o2分别为:211,1001101o G s s ==++,121()101o o G s s =+,副回路干扰通道的传递函数为:221()201d G s s s =++。
1.用Simulink 画出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相同控制对象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1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其中,PID C1为单回路PID 调节器,d1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d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G o2为副对象,G o1为主对象;r 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y 为系统输出,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
○2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其中,PID C1为主调节器,采用PD调节,PID C2为副调节器,采用P调节;q1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q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G o2为副对象,G o1为主对象;r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y为系统输出,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
2.选用PID调节器,整定调节器的参数,并绘制相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进行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当输入比例系数为260,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140时,系统阶跃响应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记录系统阶跃响应图。
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二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图。
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一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图。
综合以上各图可以看出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达到要求时,系统对一次和二次扰动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院(部)名称: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提交时间: 2011年5月20日论文答辩时间: 2011年5月28日学位授予时间: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各种复杂控制系统中,串级控制系统占有较大比重;串级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多回路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串级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三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任务书一、串级调速原理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用转子串接电阻、分段切换可进行调速,此法调速性能与节能性能都很差。
采用转子回路引入附加电动势,从而实现电动机调速的方法称为串级调速。
晶闸管串级调速是异步电动机节能控制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目前国内外许多著名电气公司均生产串级调速系列产品。
串级调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三相整流将电动机转子电动势变换为直流,经滤波通过有源逆变电路再变换为三相工频交流返送回电网。
串级调速主电路如图1-1所示,逆变电压Uβ为引入转子电路的反电动势,改变逆变角β即可以改变反电动势大小,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
Ud是转子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其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电动机转速稳定,忽略直流回路电阻时,则整流电压Ud 与逆变电压U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逆变变压器T1二次线电压为U2l时,则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式说明,改变逆变角β的大小即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差率,实现调速。
通常电动机转速越低返回电网的能量越大,节能越显著,但调速范围过大将使装置的功率因数变差,逆变变压器和交流装置的容量增大,一次投资增高,过串级调速比宜定在2:1以下。
图1-1 串级调速主电路二、调速过程1. 起动接通KM1、KM2,利用频敏变电阻器起动电动机。
当电动机起动后,断开KM2接通KM3,电动机转入串级调速。
2. 调速电动机稳定运行在某转速此时Ud = Uβ,如β角增大则Uβ减少,使转子电流瞬时增大,致使电动机转矩增大转速提高、使转差率s减少,当Ud 减少到Uβ相等时,电动机稳定运行在较高的转速上;反之减少β的值则电动机的转速下降。
3. 停车先断开KM1,延时断开KM3,电动机停车。
三、参数计算1. 电机选择本设计选取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范围为D= 20。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如下:额定输出功率7.5KW;定子绕组额定线电压380V;定子绕组额定相电流12A; 定子绕组每相电阻0.5欧姆;定子绕组接线形式Y;转子额定转速980rpm;转子形式:鼠笼式;转子每相折算电阻:3欧姆;转子折算后额定电流30A;额定功率因数:0.75;电机机电时间常数2S; 电枢允许过载系数1.5;电网额定电压:380/220V; 电网电压波动10%;环境温度:-40~+40摄氏度;环境相对湿度:10~90%.转差率:3%;调速范围:D=20;电流超调量小于等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30%;稳速精度:0.03.2. 逆变变压器参数计算逆变变压器二次线电压:逆变变压器容量:因为I T2N = I2N,所以:3. 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器件选择直流回路的额定电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