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过控第6章-串级控制系统.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773.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三章串级控制系统简单控制系统由于结构简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数量占有所有控制系统总数的80% 以上,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已能满足生产要求。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设备的出现,生产过程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必然导致对操作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同时,现代化生产往往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甲醇精馏塔的温度偏离不允许超过1℃石油裂解气的生冷分离中,乙烯纯度要求达到99.99%等,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要求,如物料配比、前后生产工序协调问题、为了安全而采取的软保护的问题、管理与控制一体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简单控制系统所不能胜任的,因此,相应地就出现了复杂控制系统。
在简单反馈回路中增加了计算环节、控制环节或其他环节的控制系统统称为复杂控系统。
复杂控制系统种类较多,按其所满足的控制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以提高系统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复杂控制系统,主要有串级和前馈控制系统;满足某些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主要有比值、均匀、分程、选择性等。
本章将重点介绍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是所有复杂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它对改善控制产品有独到之处。
当过程的容量之后较大,负荷或扰动变化比较剧烈、比较频繁、或是工艺对生产质量提出的要求很高,采用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采用串级控制系统。
3.1 串级控制系统概述图3-1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3.2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来看,仍然是一个定制控制系统,因此主变量在扰动作用下的过渡过程和简单定制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和类似的形式。
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简单控制系统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与之相连的副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特点。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区别于接单控制系统的主要标志是用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被控对象。
所以,也可以把整个副回路看作是主回路的一个环节,或把副回路称为等效副对象。
串级控制系统整理手册一、串级控制系统概述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主要由两个或多个控制环组成,每个控制环都负责调节一个特定的过程变量。
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1. 主控制环:主控制环负责监控整个过程的主要变量,通常与系统的输出直接相关。
主控制器根据主控制环的偏差,调整副控制器的设定值,以实现系统整体的控制目标。
2. 副控制环:副控制环位于主控制环内部,负责调节过程中的辅助变量。
副控制器根据副控制环的偏差,调整执行机构的输出,以影响主控制环的变量。
3.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串级控制系统的执行者,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整过程变量。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电机、阀门、变频器等。
4. 被控对象:被控对象是串级控制系统的作用对象,包括各种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艺和参数。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 快速响应:串级控制系统通过多个控制环的协同作用,能够迅速响应过程变化,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2. 高精度:串级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外部干扰的有效抑制,提高控制精度,确保产品质量。
3. 灵活性:串级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控制参数,适应不同工况。
4. 易于维护: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清晰,便于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四、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1. 确定控制目标:明确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副控制环控制目标,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和参数。
3. 优化控制参数: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使串级控制系统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4. 考虑系统抗干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外部干扰因素,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5. 系统调试与优化:在系统投运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控制参数,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五、串级控制系统的实施步骤1. 系统分析与建模:深入了解生产工艺,对被控对象进行详细分析,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P190单回路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油厂中,控制对象复杂,干扰多,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运用新的控制系统,以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
这时就需要用到串级控制、选择性(超驰)控制、前馈控制等一类较为复杂的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
本章将对上述三种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控制原理以及工程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介绍。
一、串级控制系统一、串级控制系统简介串级控制系统是指在对象滞后较大、干扰作用强烈而且频繁的主控制系统中,对局部参数(副参数)进行预先控制以提高系统总体控制水平的复合控制系统。
因此,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根据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可以看出串级控制系统的显著特点是:结构上2个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调节器构成双闭环控制系统。
从而,在控制过程中包含2个变量,主变量和副变量,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
串级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系统和副控制系统,其中:主控制系统是系统目标参数控制系统;副控制系统是为实现目标参数控制而设置的辅助参数控制系统。
副控制器具有“粗调”作用,主控制器具有“细调”作用,两者配合进行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串级控制系统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设定值随主控制器的输出而变化,因而能大大的提高控制质量。
具有以下的控制特点:1)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控制能力强;2)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3)对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强;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副回路,使其设计中主副回路的选择、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和正反作用的确定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1.主副回路的选择(一)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可以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
▲5 串级控制系统主负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向的确定▲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的确定原则:按简单(单回路)控制系统各环节的正、反作用方向的确定原则确定,以构成负反馈闭环控制回路。
▲主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原则:主、副变量同方向变化时,都要求操纵变量同方向变化(即:同时要求操纵变量都增大或都减小),此时主控制器方向规定为“反”作用方向。
主、副变量同方向变化时,要求操纵变量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即:主变量要求操纵变量都增大(或减小),而副变量要求操纵变量都减小(或增大),此时主控制器为“正”作用方向。
例1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1)指出该系统中主、副对象、主、副变量、操纵变量、主、副扰动变量、主、副调节器各是什么?2)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确定各个环节的正反作用方向;3)当燃料油负荷突然增加,试分析该系统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解:1)主对象:加热炉内加热管的管壁;副对象:加热炉的炉膛主变量:原料的出口温度T1;副变量:炉膛内的温度T2;操纵变量:燃料的流量;主扰动量f1:被加热原料的进口的温度、压力、流量副扰动量f2:燃料油的压力、温度;雾化燃料油用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流量;燃烧器的配风、炉膛的漏风以及环境温度等。
3)当燃料油负荷突然增加,试分析该系统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在稳定工况下,原料油出口温度和炉膛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控制燃料油的阀门保持在一定的开度。
当燃料油负荷突然增加,这个干扰会使炉膛的温度T2升高,原料油出口温度T1也会随之提高,此时温度检测变送器TT1将信号送给主控制器TC1, e1增大,主控制器输出u1减小,即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减小,副控制器的输入偏差e2增大,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2减小,控制阀开度减小,即操纵变量燃料油m减小,炉膛温度T2下降,从而炉管内原料油出口温度T1也会随之下降。
例题3:如图所示为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冷却水通入夹套内,以移走聚合反应所产生的热量。
试问:(1)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试画出它的方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