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概念,知道叶子如何进行蒸腾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叶子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到大气中的过程。
2. 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帮助植物调节体温,促进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和运输。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树叶,了解树叶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叶子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树叶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问他们知道树叶有什么作用吗?2. 讲解:讲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让幼儿了解叶子的重要功能。
3. 实验: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叶子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4. 总结: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5. 拓展:让幼儿思考一下,为什么植物需要进行蒸腾作用,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6. 结束:通过总结和拓展,结束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对叶的蒸腾作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听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了解他们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
七、教学反馈:1. 针对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对于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3. 对于幼儿的提问和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观察树叶的蒸腾作用。
2.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叶的蒸腾作用的观察和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课题:叶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 掌握叶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
3. 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叶的结构和功能。
2. 叶的蒸腾作用的原理。
3. 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原理。
2.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
2. 实物:植物叶片、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入本课题,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二、呈现(15分钟)1. 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放大图像的叶子,并配以简单的解说。
要求学生观察叶子的结构,并阐述叶子的功能。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一片鲜嫩的植物叶片,并回答问题: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植物叶片看起来是绿色的?3.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包括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三、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幻灯片简要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并重点讲解蒸腾作用的原理。
2. 以图解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并解释水分被蒸发的原因。
3. 老师运用生活例子解释蒸腾作用的实际意义,比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体温、输送水分和养分等。
四、实验(3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蒸腾作用。
2. 实验步骤:a. 学生小组选择两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将一片放在室温下,将另一片插入水中。
b. 观察叶片的变化,记录水的蒸发情况。
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蒸腾作用对水的吸收和蒸发的作用。
五、巩固(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
例如:什么是叶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3.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以小组形式完成一道与蒸腾作用相关的练习题。
六、拓展(10分钟)老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植物在特殊环境中的适应方式,比如沙漠植物、水生植物等。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叶子的各个部分。
2. 观察叶子的蒸腾作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叶子的基本结构:介绍叶子的各个部分,如叶柄、叶片、叶脉等。
2. 叶子的蒸腾作用: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演示叶子蒸腾的过程。
3. 蒸腾作用的意义:阐述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叶子模型、叶子的图片、盆栽植物等。
2. 材料:水、喷壶、透明塑料袋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叶子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外观,提问幼儿对叶子的认识。
2. 讲解:介绍叶子的各个部分,讲解叶子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3. 演示:进行叶子蒸腾的实验,让幼儿亲眼见证蒸腾作用的过程。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喷壶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叶子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植物蒸腾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讲解植物蒸腾作用对大气湿度、降水和气候的影响。
2. 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强调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1. 教具:环保宣传册、地球仪、天气预报视频等。
2. 材料:水、喷壶、透明塑料袋等。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幼儿对叶子蒸腾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讲解:讲解植物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
3. 演示: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了解大气湿度、降水和气候的关系。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喷壶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植物蒸腾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引言:蒸腾作用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它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传输养分,并且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本教案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讨论,帮助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概念;2.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3.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鲜活的多叶植物,透明塑料袋,橡皮筋,吸管;2. 实验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现象,那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吗?- 讨论问题:请学生分享关于水的吸收在植物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叶的蒸腾作用,并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叶子中的气孔释放水分。
- 使用白板或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叶子中的蒸腾作用有什么好处?它对植物有什么影响?3. 实验操作(30分钟):- 分发实验材料,每个小组一个鲜活的多叶植物。
- 指导学生剥离一片健康的叶子,并将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 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固定在叶子的茎部,确保袋子封闭。
- 用吸管轻轻吹气进入袋子,将袋子内部充满空气并尽量密封,然后将袋子放置于一侧。
- 让学生观察袋子内部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 实验观察与讨论(20分钟):- 指导学生观察袋子内水滴的形成和规律。
-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袋子内水滴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袋子内会有水滴?- 水滴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如果袋子中没有水滴,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对比。
5. 拓展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中气孔的作用和重要性。
- 讨论和提问:- 为什么植物需要释放水分?- 如果植物没有气孔,会发生什么情况?6.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叶的蒸腾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浸入到热水中,仔细观察叶子表面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现象:将叶子放入热水中,叶子上出现了一些小气泡。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小气泡呢?
生猜测
小结:其实在叶的表面有许许
多多的小孔(如图),我们
把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植物
体内的水分会变成水蒸气通
过这些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板书】
活动二: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提问:我们知道植物的叶在不断地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1)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类比人通过排汗降温)。
(2)蒸腾作用有助于根部吸水
(如图所示,蒸腾作用使植
物体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
中,植物体内缺水从而促进根部吸水)。
……
三、拓展探究
了解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叶的蒸腾作用
气孔
水空气。
小学科学28《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叶的蒸腾作用引言:《叶的蒸腾作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学生可以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增进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道植物的蒸腾是通过叶子的气孔进行的,并明白气孔的位置和构造。
2. 理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3. 能够简单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和过程。
4.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植物蒸腾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
5.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叶的蒸腾作用”,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猜测“蒸腾作用”是什么意思,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明白,植物通过叶子蒸腾,就像人通过呼吸。
2. 导入实验(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片绿叶、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和一些凡士林。
具体操作步骤:(1)将一片绿叶放置在一个杯子中,用凡士林将杯口封住。
(2)将另一个杯子倒扣在封住杯口的杯子上,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3)通过观察密闭空间中的水滴现象,学生可以看到水滴一点一点地出现在顶部的杯壁上。
(4)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的现象描述出来,初步理解蒸腾的原理和过程。
3.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者插图来清楚地展示植物的叶子和气孔的构造,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植物要通过叶子来蒸腾?气孔的作用是什么?等等。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图表来说明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4. 实地观察(15分钟)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b.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c.掌握叶的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d.能够解释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态度与情感:a.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兴趣;b.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3.过程与方法:a.采用示例法、实验法和问题导入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b.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c.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叶的结构和功能a.叶的主要部分:叶片、叶柄、叶脉等;b.叶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a.蒸腾作用的定义;b.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和功能;c.蒸腾作用的水分传导原理;d.蒸腾作用与气孔开合的关系。
3.叶的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a.气孔开合的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作用;b.液压假说和蓄水球实验的解释;c.气孔因子的关系。
4.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a.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输送的意义;b.叶的蒸腾作用对保持植物体充水和维持体内温度平衡的作用;c.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形态和生理发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请学生谈谈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b.提问:叶的蒸腾作用是什么?叶如何进行蒸腾作用?2.知识传授(30分钟)a.展示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图示,讲解叶的主要部分和功能;b.介绍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气孔结构和功能、水分传导原理以及气孔开合的调节机制。
3.实验探究(40分钟)a.实验一: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以及气孔开合的现象。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气孔结构,同时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观察气孔开合的变化;b.实验二:进行蓄水球实验,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作用。
4.总结概括(20分钟)a.教师总结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机制;b.引导学生总结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8叶的蒸腾作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8.叶的蒸腾作用【课标要求】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教师实验,能够说出自己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
在教师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浸过热水的叶子的图片,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探究叶片中是否存在气孔,通过自己的想象描述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初步体会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
3.通过课本展示的图片和自身感受得出结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还可以让空气湿润等。
归纳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评价任务】任务一: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检测目标1)任务二:探究浸过热水的叶片上是否存在气孔?(检测目标2)任务三: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通过学习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的基础上,探究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下一步要去哪里?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透明塑料袋子、皮筋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观察猜想,认识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子排出去的;接着,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浸过热水的叶子的图片,探究浸过热水的叶片上是否存在气孔;再次,归纳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本课学习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排除体外的,并且叶的表面有气孔,难点是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教师的指导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
先让学生说一说猜想的结果,再让学生根据猜想画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轨迹。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和想象,画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轨迹,再借助自己画的示意图,介绍自己的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材章节: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5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3、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
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难点:实验设计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预设:
【引入】
1、引言:近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很关注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问题,对于西南干旱,特别是云南最严重,那你知道引起这次干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吗?(投影干旱图片)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可能和云南的地貌有关,也可能和大气环流有关,也有观点提出,可能和云南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
对于这点,我就不理解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功臣呀,怎么也有罪了?也许通过今天这节课能解开这个疑团。
(投影桉树图片)
【新课】
1、(投影课前观察实验装置图)请小组交流汇报课前实验的观察记录:
2、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试管中少掉的水到哪去了?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来自哪里?
3、得出蒸腾作用的定义(投影定义)
4、思考:设置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5、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投影蒸腾作用的场所)
6、思考:试管中少掉的水都蒸腾出去了吗?
7、以玉米吸收水和散失水的数据,说明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投影关于玉米的数据)
8、思考: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它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没有意义呢?
9、学生交流、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投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三点意义)
10、补充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投影水循环图,并板书)
11、思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循环,改善局部气候,那么云南的干旱怎么可能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呢?我查阅了有关桉树的一些资料,说桉树是一台抽水机,一棵桉树每年要耗掉两吨水,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说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也就是桉树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那么,干旱与桉树有关吗?截至目前,也没有哪个专家厘清特大干旱的真正原因,但从中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和反思。
对于植树造林,提醒人类要科学地、合理地、因地制宜地进行。
12、思考并交流:桉树的蒸腾作用为什么那么强?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桉树的叶片多、叶片表面积大、根系发达、云南的气温高、光照强等等)
13、归纳: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内部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
大家思考一下沙漠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还是弱?它们具有怎样的结构来减弱蒸腾作用的?(投影沙漠中的仙人掌)
14、出示两盆植物,仙人球和吊兰,问:这是我放在办公桌上的两盆植物,你猜测一下,那盆植物我平时浇水要勤快一点?
1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植物自身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它所处的环境也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来研究一下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投影问题)
16、学生思考回答: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投影环境因素)
17、思考:怎么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8、教师演示,将插在红墨水中的枝条剥去树皮,引导学生观察被染红的部位,得出根据染红部位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9、问:你看看身边老师为你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觉得今天在课堂上能研究哪个环境因素?(空气流速)
20、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1、交流汇报,归纳
22、学生实验:选取两支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同种植物枝条,要求叶片数量一样,
叶片表面积接近,同时插入同浓度的红墨水中,中间用挡风板隔开,其中一支用扇子扇,3分钟后同时取出,同时剥去树皮,比较被染红的部位的高度
23、交流,得出结论:空气流速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24、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身边或家里的有利条件有选择的完成其他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
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书本提供的实验装置,(投影书本上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什么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比起课堂上采用的方法,它有什么优点?(投影动画)有什么不足之处?25、(投影自拍的实验装置照片)这是我班上的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
【小结】:对照板书
【机动】: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今天上完课后,我还想去研究一下,这株植物的叶有红色、绿色,叶片颜色不同,蒸腾作用的强弱是否不同?沉水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吗?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执教者: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胡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