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思考
一年级的儿童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级数学,首先必须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进行数学教学中,采用的引发学生喜欢数学的几种做法。
一、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儿童非常天真可爱,模仿力强,一般以老师为中心。因此作为学生的表率,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简单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应该做到。例如:要求学生在写数学符号时,教师的板书必须使用尺子;要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注意站姿,教师必先立正站好。对于做的不错的学生应大力表扬,对于做的不够好的要及时鼓励。此外,教师要处处为学生着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寓教于趣,激发竞争意识。
一年级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听故事、喜爱玩耍和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表演和游戏,这是一年级学生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我多采用游戏,开火车,即兴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在玩耍、表演、游戏中学到知识,使到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上第一课,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把各数编成一个手指游戏,在游戏中边表演边学习数数,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感到特别亲切,非常兴趣。之后我还把手指游戏作为每次课前的一个安静游戏活动,能使全体学生在最短时间集中注意,进入课堂活动,一举多得。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学习中,能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数学课进行一些比赛,如比比谁写的字好、谁看到的东西多、谁数数又对又快、谁提的数学问题最多、谁做口算既准确又迅速……都是个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分小组来进行。例如:“1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把全班所有学生分成几组,然后以“10”为单位来做找朋友的游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