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 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案1 赣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授课人:单位: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代表性作品。
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鉴赏作品,通过鉴赏体会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归纳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鉴赏体会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归纳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学具:美术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那么大家在旅游的时候见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那在你去过的旅游胜地,是否见到过古代雕塑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欣赏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雕塑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艺术魅力。
学习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
二、新授:(一)陵墓雕塑1、秦始皇兵马俑首先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古都西安,在这里我们将会看到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陵墓雕塑群?大家说是什么呀?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1987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兵马俑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那么大家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它是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东打井时,意外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从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76年又有两处兵马俑坑被相继发现,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呈品字形布局,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其中一号坑最大。
在同学们欣赏兵马俑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小知识,什么是“俑”?有知道的吗?看到大屏幕,找位同学读一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聆听和欣赏一下震惊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
看完视频后,相信同学们对兵马俑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不过视频中关于陶俑的一些细节不是特别清晰,我们再通过图片做进一步了解,从图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造型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各个细节都表现的细致入微,大家可以近距离看一下,武士佣虽然军服一致,但他们的面部表情,相貌、发型却各不相同,甚至能够看出他们是哪个地区的人。
1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秦始皇兵马佣(陶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
3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之前我们学习欣赏过一些中国画,知道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欣赏古代人们传给我们的另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雕塑,出示课题《走近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在我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问:什么是雕塑?总结: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
是用可塑的(如粘土、胶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
圆雕是可供四面观赏的雕塑,浮雕则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透雕就是镂空的雕塑。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陵墓雕塑。
活动2【讲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什么是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配合地面建筑陈设的各种石雕和石刻,为地面上的陵墓雕塑,一般来说最为常见,而且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室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2、陵墓雕塑产生的原因: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
自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头兽等,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
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1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古代雕塑的主要雕塑作品的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学情分析《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这一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属于艺术欣赏课,学生在上这一课时非常感兴趣,交流也很积极。
有很多是平时看不到的只能通过书本或地电视电脑中看到,这一课时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意味3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什么是雕塑?学生和教师活动,引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成就,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上。
1、雕塑概念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具体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美术形式。
2、雕塑的分类(1)从内容上分a具象雕塑b抽象雕塑(2)从形式上分a圆雕 b.浮雕(3)从功用性来分a纪念性雕塑b欣赏性雕塑c.实用性雕塑(4)从地域性上分a城市环境雕塑b园林雕塑c架上雕塑(5)从大小来分a高雕b微雕3、学生赏析(根据雕塑的分类,结合书本雕塑的图片,学生交流赏析雕塑的分类)三、展开:陵墓雕塑欣赏教师分析:古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
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1、陵墓雕塑:《秦始皇地下兵马俑》师:《秦始皇地下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它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侧1.5公里的骊山,它是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的,现已发现有四个坑,一号坑最大,面积有14260平方米,里面藏着与真人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8000多件。
(2)作品《秦始皇兵马俑》请学生给大家讲解。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美术教案以下是一份以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美术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形式的空间艺术作品,感受其魅力。
3. 培养学生对空间艺术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空间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空间艺术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空间艺术作品图片、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空间艺术。
谁来说说自己对空间艺术的理解呀?生:是不是就是关于空间的艺术呀?师:对啦,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但它包含很多方面哦。
那大家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是空间艺术呀?生:雕塑!师:没错,雕塑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空间艺术。
那还有吗?生:建筑!师:非常好!建筑也是。
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经典的空间艺术作品吧。
(展示图片)大家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呢?生:感觉很立体。
师:对呀,这就是空间艺术的特点之一。
那我们怎么来创作空间艺术呢?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空间。
师:很好的想法。
那现在大家就动手试试吧,用你们准备的材料创作一个简单的空间艺术作品。
(学生创作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师:哇,大家都很有创意呀!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生:我用卡纸做了一个小房子。
师:真不错,很有立体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空间艺术的理解和兴趣超出了预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间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更具体的创作指导。
江西美术教案美术赣美版初中8年级上册全部教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让学生能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增长学生的阅历•沉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的发展历程及表现现形式。
教学难点: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代表作品教学过程:-、导入新知呈现:1'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分别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雕塑作品来自哪里,以及它们不同的风格。
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闪亮明珠。
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上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宗教雕塑:除了陵墓雕塑,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宗教雕塑•最著名的是什么?分析这些雕塑的特点及其年代。
3'民俗雕塑:民间有很多雕塑,像西汉的彩绘陶乐舞杂技俑・说唱俑等,它们的做工精细,表现方法多样。
4、陵墓雕塑:1•中国最著名的陵墓是()?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兵马俑的雕塑,请同学们告诉我看到这些雕塑,你的感受是什么?3•从将军俑和射俑的神情中,你看出了什么?三、巩固新知1、对比三个年代的雕塑特点。
2、了解雕塑使用的材料。
雕塑•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3、鉴赏雕塑作品。
(小小鉴定家)同学们对雕塑有了这么多了解•现在我这有六个雕塑作品,想请同学们帮我做个鉴定•告诉我它们分别是哪个年代的雕塑。
Φ组合作讨论•告诉我你的鉴定结果及分析。
四、欣赏雕塑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同学生的的共同探讨和研究,对中国古代雕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被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能力所折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现实与理想》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本讲欣赏课,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在西方雕塑艺术传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古希腊雕塑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为什么能成为西方美术所崇尚的理想的典范模式•以及它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初中美术《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1.聊天引入:教师与学生聊起跳舞,引出舞蹈与雕塑的相似性。
播放XXX舞蹈大赛的参赛作品《ft鼓说唱俑》片段,让学生欣赏。
出示汉代雕塑作品《ft鼓说唱俑》图片,让学生比较。
通过这段舞蹈的最后定格形象和雕塑作品形象对比,让学生清晰感受到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所表现的形象相似性。
二、知识解析1.屏幕出示“雕塑的概念”,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强化对雕塑作品的认识。
2.展示一组不同材料、不同技法完成的雕塑作品图片,讲述雕塑的常用表现技法。
3.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清晰认识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圆雕、浮雕、透雕等。
三、方法引导一)描述作品1.屏幕出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的作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他(她)眼中的秦俑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动态、五官造型、发型、衣着等不同角度进行描述,感受秦俑的细致刻画。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述,并通过播放一段介绍秦俑细致刻画的视频资料强化学生对作品造型特点、刻画细致程度的认识。
2.启发性提问:兵马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装扮呢?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兵马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兵种——将军俑、军吏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佣、骑兵俑等。
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讲述的方式开展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
二)分析作品教师提问:“数量如此之多,刻画如此细致的秦俑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课件展示两张残缺的兵马俑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秦兵马俑的制作方法。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补充讲述,指出制作方法是模制和手塑相结合,然后涂上颜色。
教师提问:“当时为什么要制作兵马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掌握的关于秦朝的历史知识解释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后,小组长发言,讲述对秦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事死如事生的风俗,以及对XXX本人性格特点的了解,解读兵马俑的制作历史背景。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补充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艺术水平的发展,强调兵马俑作品产生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活动中对秦俑的认识与解读分析,引导学生用几个词、几个短语,或一句话评价秦俑。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第一课时)美术教案第一篇:《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第一课时)美术教案第一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材分析: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善良明珠。
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古代雕塑作品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民俗雕塑。
古代雕塑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经上周、至秦汉、隋唐达到发展高峰。
本课教材选用的作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汉、唐的陶俑和纪念性雕塑,以及唐代的佛教雕塑。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成就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雕塑的类别。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不同时期雕塑的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增长学生的阅历,沉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的发展历程及表现现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作品感悟其时代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本地七仙广场旺蛙雕塑导入)提问:1、同学们,认识它吗?2、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3、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复习雕塑的基本知识)(师点拨: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二.新知呈现:1、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闪亮明珠。
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上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古代雕塑作品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陵墓雕塑:(一)(出示图片——秦俑)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的地理位置在哪?(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做补充讲解)2、提问:从宏观角度看兵马俑,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秦始皇要用这么多的兵马俑为他陪葬,他想显示什么?看图片了解兵俑的种类(教师介绍兵俑的概况,引导学生归纳出秦俑的特点:形体大)3、从秦俑的排列方式感受到怎样的启示?4、面对这些兵马俑的细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师归纳:精雕细刻、神情各异、生动)5、归纳秦兵马俑的特点:大、多、精、美(二)(出示图片——霍去病墓石刻)1、教师简介霍去病墓2、看图片欣赏:石刻作品《伏虎》、《立马》(学生欣赏,教师介绍作品的表现方法:循石造型)(三)对比秦俑与汉霍墓石刻,知道其异同(四)看图片了解什么是民俗性雕塑(五)(出示图片——唐三彩)1、教师简介唐三彩2、看图片归纳出唐三彩的艺术特色3、看图片欣赏昭陵六骏(六)归纳秦俑、汉石刻、唐三彩的特点三、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对陵墓雕塑有了哪些认识和了解。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
1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古代雕塑的主要雕塑作品的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学情分析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这一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属于艺术欣赏课,学生在上这一课时非常感兴趣,交流也很积极。
有很多是平时看不到的只能通过书本或地电视电脑中看到,这一课时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意味
3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什么是雕塑?学生和教师活动,引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成就,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上。
1、雕塑概念
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具体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美术形式。
2、雕塑的分类
(1)从内容上分
a具象雕塑b抽象雕塑
(2)从形式上分
a圆雕 b.浮雕
(3)从功用性来分
a纪念性雕塑b欣赏性雕塑c.实用性雕塑
(4)从地域性上分
a城市环境雕塑b园林雕塑c架上雕塑
(5)从大小来分
a高雕b微雕
3、学生赏析(根据雕塑的分类,结合书本雕塑的图片,学生交流赏析雕塑的分类)
三、展开:陵墓雕塑欣赏
教师分析:古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
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1、陵墓雕塑:《秦始皇地下兵马俑》
师:《秦始皇地下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它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侧1.5公里的骊山,它是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的,现已发现有四个坑,一号坑最大,面积有14260平方米,里面藏着与真人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8000多件。
(2)作品《秦始皇兵马俑》请学生给大家讲解。
教师归纳: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欣赏:《汉霍去病墓雕刻》
(内容)雕刻的是什么?
(主题)为什么这样雕?(理解)体现霍去病雕刻的特点
2、宗教雕塑
教师介绍宗教雕塑的含义
小结:中国雕塑艺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