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ppt】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7.63 MB
- 文档页数:47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就是校长办学治校的能力。
它首先是一种学识修养,包括教育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和法治意识、领导方法和长期丰富的教育领导管理实践等。
同时,校长的领导力也是一种理想情怀,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对学生发展的真诚关爱、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责任和担当。
学识修养、理想情怀都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即校长对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自觉践行,对教育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对教育前沿问题、未来动态的自觉探索,对当前各种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的关注、解决并革新的行动举措。
校长领导力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专业学习,需要深刻的理论思考,最终需要校长们自觉积极地进行变革与创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校长们要办有质量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并在以下七个方面着力——办有质量的教育,首先要办立德树人的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现在非常急迫的任务就是要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率、唯文凭、唯论文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应该说这种不正确的导向直接影响立德树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有效贯彻。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更多元化的标准,更开放灵活、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使考试、升学率都回归本位。
当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又有很高的考分、很好的升学率,校长办学也就进入一个更高更好的境界。
办有质量的教育,必须是教书育人的教育。
立德树人的实践模式就是教书育人。
教书和育人真正有机的统一,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健全人格。
当然,这是教育目标的更高境界,当下最大的难题是把这几种目标境界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少先队、团委、学生会、专题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激励都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必须继续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
德育工作的主战场、育人的主渠道仍是学科教学,校长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必须把时间和精力高度集中到这一主战场、主渠道上来,在学科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实现育人的总目标。
办有质量的教育,必须是注重情感发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