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毒物代谢动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959.50 KB
- 文档页数:24
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与毒性评价毒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或由人工合成的那些有害于生物体的化学物质,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在人体内,毒物通常会经过代谢作用而降解成不同的组分,这些组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毒性影响。
因此,研究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与毒性评价,对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毒物的代谢过程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
其中,化学转化是指在非生物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也就是不借助生物体内部酶的参与而直接发生的化学反应。
而生物转化则是指在生物体内由体内酶催化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学转化通常发生在人体内的肝脏或其他器官内,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降解毒物的分子结构。
比如说,一种毒物的芳香环可能经过加氧反应生成对应的酮体,或是加氢反应生成对应的醇体。
这些代谢产物并不一定都是无毒的,有些还可能会更具毒性。
生物转化则是指生物体内的酶对毒物进行加工处理,使毒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然后进一步分解成体内能够接受的代谢产物。
比如说,一种毒物可能会被酶水解成不同的代谢产物,并通过肝脏或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这些代谢产物通常比毒物本身所附带的毒性要小得多。
毒物的毒性评价毒物的毒性是指毒物在人体内或者生态系统内产生的危害程度。
常用的毒性评价指标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作用,亚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长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作用,慢性毒性则是指毒物在长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慢性损害作用。
毒物毒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动物实验、细胞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计算机预测方法等。
动物实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毒性评价方法之一,其的原理是通过给动物口服或者注射毒物,观察动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较不同毒物对动物的危害程度。
尽管动物实验被广泛使用,但是其在道德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细胞试验是通过模拟人体器官或者组织,在培养皿中对细胞进行毒性评价的方法。
(完整word版)药物毒理学考试重点以及习题药物毒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药物毒理学: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合理用药。
LD50半数致死量,即能够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的药物浓度或者剂量。
ED50(median effective dose)半数有效量,即能使50%动物治疗有效的的药物浓度。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LD50/ED50.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通常TI大的药物比TI值小的药物更安全。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LD5或者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好毒物:(toxicant):通常是指人工制造的有毒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者生物类药物。
毒素(toxin):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如蛇毒、箭蛙毒、砒霜等。
靶部位(target site):机体吸收药物后,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毒性效应强弱和呈连续性增减的量变的反应。
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的反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一类免疫反应。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的病人。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药理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反应异于常人。
通常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解救可能有效。
但其不是免疫异常反应,因此没有预先致敏过程。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在剂量过大或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反应。
迟发性毒性作用(delayed toxicity)毒性作用在给药很久以后才出现。
如母亲为了防止流产服用了己烯雌酚,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到了药物,女婴可能在20~30年后患阴道癌。
毒代动力学,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化学物质在体内的浓度和持续时间,从而决定其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吸收是化学物质进入生物体的首要步骤,其速率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化学物质的性质、暴露途径和生物体的生理状态等。
分布则涉及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分配,不同组织器官对其亲和力有所差异。
代谢是生物体对化学物质进行转化的过程,旨在降低其毒性或促进其排泄。
然而,某些代谢产物可能比原化学物质更具毒性,这是毒代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排泄是生物体将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
通过毒代动力学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行为规律,为毒性评估、风险预测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这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文档.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 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几大类?• 2. 食品中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
P5• 3. 预防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P7•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 1. 毒力• 2. 剂量• 3. 毒作用• 4. 效应与反应• 5. 损害与非损害作用• 6. 剂量反应关系•7. S曲线三转换•8.LD50•9.LD0•10. NOEL•11. ADI•12. MRL•13. RfD•14. BMD•15. 休药期•16. 急性毒作用带(Zac)和慢性毒作用带(Zch)的概念及意义•17. 反映毒性的最敏感指标是什么?为什么?•18. 造成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常见因素•19. 安全性•20. 安全性评价•21. 危险度评估•22. 可接受危险度•23. 风险管理•第三章毒物的体内过程• 1.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概念。
• 2.毒物及营养物质在体内运转方式的一般特点。
• 3.毒物在消化道内吸收的影响因素。
• 4.毒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
• 5.毒物经肾排泄的影响因素。
• 6.肝微粒体氧化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毒物在体内水解反应和结合反应的生理意义。
•8.毒物在体内发生结合反应的类型和条件。
•9.概述影响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因素。
•第四章毒物代谢动力学• 1. 何谓一室模型?何谓二室模型?• 2. 何谓中央室?何谓周边室?• 3. 何谓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生理意义?• 4. 无吸收一室模型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的基本公式?•5. T1/2、AUC、V、K、CLB、Tp、Cp的计算公式。
• 6. 无吸收因素一级速率常数k和初始浓度C0的计算方法•7. 一级吸收一室模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8. 残数法求算毒物动力学参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9. 简述作图法确定房室模型。
•10. 简述C-t曲线契合度检验的方法。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 1. 钙稳态失调与细胞损伤的关系。
• 2. 简述自由基的产生和自由基的特点。
毒代动力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毒代动力学吗?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概念呢!它就像
是一个神秘的密码,解锁着毒物在我们身体里的奇妙旅程。
比如说吧,就像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毒物进入身体就像是
我们踏上了这片陌生之地。
毒代动力学就是研究这个毒物在身体这个“大地图”里是怎么移动、怎么变化、怎么被处理的。
它包含了好多方面呢!吸收,毒物是怎么进入身体的,是像一阵风
嗖地一下就进来了,还是慢悠悠地晃进来?分布,毒物在身体各个部
位是怎么分配的呀,是不是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就像分糖果一样?代谢,毒物在身体里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是被改头换面了还是
被分解了掉了?还有排泄,毒物最终是怎么离开身体这个“大舞台”的,是大摇大摆地走出去,还是偷偷摸摸地溜走?
你想想看,要是我们不了解这些,那面对毒物该多迷茫啊!这可不
是开玩笑的,要是搞不清楚,那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大麻烦呢!就好比
你不知道怎么在一个陌生城市里找到正确的路,那不就容易迷路甚至
遇到危险嘛!
毒代动力学对于药物研发也超级重要哦!研究人员得搞清楚药物在
身体里的动向,才能确保它能发挥作用,又不会带来太多副作用。
这
就好像是在指挥一场复杂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奏
出美妙的乐章。
我觉得吧,毒代动力学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领域,它就像是一
个默默守护我们健康的卫士,虽然我们可能平时不太注意到它,但它
却一直在那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了解它,重视它!。
毒代动力学参数
毒代动力学参数是一组用于描述毒物在生物体内代谢和消除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
1. 代谢速率常数(k):表示毒物在体内被代谢转化的速度。
代谢速率常数较大,说明毒物代谢转化的速度较快。
2. 消除速率常数(k_out):表示毒物从体内被排泄的速度。
消除速率常数较大,说明毒物从体内排泄的速度较快。
3. 生物半衰期(t1/2):表示毒物在体内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生物半衰期较短,说明毒物在体内减少的速度较快。
4. 血浆清除率(CL):表示单位时间内从血浆中清除毒物的
速率。
血浆清除率较高,说明毒物被清除的速度较快。
以上参数可以通过药动学研究得到,可以用于评估毒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以及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