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4.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
A、∠A=∠C B、AD=CB C、BE='DF' D、AD∥BC
2.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条件后,不能判定△ABE≌△ACD的是( )
A、AD=AE B、BE=CD C、∠AEB=∠ADC D、AB=AC
3.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 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
C.∠A+∠ABD=∠C+∠CBD D.AD∥BC,且AD=BC
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ADB=∠ADC,BD=DC
C.∠B=∠C,∠BAD=∠CAD D.∠B=∠C,BD=DC 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
A.72° B.60° C.50° D.58°
6.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BD≌△CBD;②AC⊥BD;③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
8.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
A.∠M=∠N B.AM=CN C.AB=CD D.AM∥CN
第7、8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
1.一只平底锅上一次只能同时煎两个蛋,用它煎一个鸡蛋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煎3个鸡蛋至少需要( )分钟,煎9个鸡蛋至少需要( )分钟。
2.如图,小明早上起床后要做下面的几件事情。要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需要( )分钟。
3.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格表示一定的( ),根据数量的( ),画成长短不同的( )。因它们是由一个个直条组成的,所以叫条形统计图。
4.如图是星星制药厂2016年前半年的产量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这半年中,( )月份产量最高,产量是( )吨;( )月份产量最低,产量是( )吨。
5.四(1)班和四(2)班进行乒乓球比赛。每班选出打乒乓球最好的五名同学
(下表中按五名同学的水平高低编号,1号水平最高,5号水平最低),共打5场球,5局3胜制。假如你是四(1)班同学,你将如何设计,才有可能打赢这次比赛?(把想法填入表中)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四(2)班战略 1 2 3 4 5
四(1)班战略
结果
二、我会看。(共18分)
1.(10分)五名学生进行投篮比赛,编号依次是1号、2号、……、5号,每人投20次,投中篮的个数如下图所示。
(1)根据统计图,填写下表: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投中个数(个)
(2)( )号投中最多,( )号投中最少,两人相差( )个。
(3)平均每人投中( )个。
(4)投中个数比平均数少的学生编号是( )。
2.(8分)请根据四年级同学数学考试成绩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分数段 100分 80~99分 60~79分 60分以下
人数(人) 6 16 8 10
三、我会合理安排。(每小题6分,共18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1章三角形单元检测(A)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请根据凸多边形的定义,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2.小华在计算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到下列四个答案,则他计算不对的是
()
A.0
720B.0
1080C.0
1440D.0
1900
3.随着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它的外角和()
A.随着增加B.随着减少
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4.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则这个多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A.0
720B.0
900C.0
1080D.0
1260
5.若四边形ABCD中,∠A:∠B:∠C:∠D=1:2:4:5,则∠A+∠D等于
()
A.0
30B.0
75C.0
180D.0
210
6.能进行镶嵌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A.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B.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
C.正方形和正八边形D.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
7.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0
70,
则∠AED的度数是()
A.0
110B.0
108C.0
105D.0
100A B C D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图案的基本图形是()
9.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锐角,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至少是()
A.3 B.4 C.5 D.6
10.鹿鸣社区里有一个五边形的小公园(如图所示),
王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已知图中的
∠1=0
95,王老师沿公园边由A点经B→C→D→E一
直到F时,他在行程中共转过了()
A.0
265B.0
275
C.0
360D.0
445
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0
144,则它的内角和等于()
A.0
1260B.0
1440C.0
1620D.0
1800
12.四边形ABCD中,∠A+∠C=∠B+∠D,∠A的一个外角为0
105,则∠C的
度数为()
A.0
75B.0
90C.0
105D.0
12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4cm,5cm,9cm B. 8cm,8cm,15cm
C. 5cm,5cm,10cm D. 6cm,7cm,14cm
2.下列选项中,有稳定性的图形是( )A. B. C. D.
3.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4,BC=3,AB=5,点D从点A到点
B沿AB运动,CD=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x≤3 B. ≤x<4 C. ≤x≤4 D. ≤x≤51251251251255.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
ECD等于( )
A. 40° B. 45° C. 50° D. 55°
6.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
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 )
A. 80° B. 70° C. 85° D. 75°
7.如图所示,直线a∥b,∠1=35°,∠2=90°,则∠3的度数为( )
A. 125° B. 135° C. 145° D. 155°
8.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9.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10.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高,若∠DAC=50°,则∠C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11.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7160xy
的周长是( )
A. 30或39 B. 30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E=∠B B、ED=BC C、AB=EF D、AF=CD
2、如图2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3、如图3所示,在△ABC中,∠B=∠C,AD为△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D≌△ACD B、AB=A
C、AD是△ACD的高 D、△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1 图2 图3
4、如图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图4
5、如图5,AO=BO,CO=DO,AD与BC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如图6,已知∠1=∠2,欲证△ABD≌△ACD,还必须从下列选项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项是( )
A、∠ADB=∠ADC B、∠B=∠C C、BD=CD D、AB=AC
图5 图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角形章节同步测试题
基础卷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请根据凸多边形的定义,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
2.小华在计算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到下列四个答案,则他计算不对的是( )
A.0720 B.01080 C.01440 D.01900
3.随着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它的外角和( )
A.随着增加 B.随着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4.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A.0720 B.0900 C.01080 D.01260
5.若四边形ABCD中,∠A:∠B:∠C:∠D=1:2:4:5,则∠A+∠D等于( )
A.030 B.075 C.0180 D.0210
6.能进行镶嵌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
A.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 B.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
C.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D.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
7.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070,则∠AED的度数是( )
A.0110 B.0108 C.0105 D.0100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图案的基本图形是(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E
1
2 3 4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32分)
9.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每个内角等于 度.
第1页 共5页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检测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中,∠C=∠B,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 ( )
A.∠B B.∠A C.∠C D.∠B或∠C
2.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
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
A.SSS B.SAS C.AAS D.ASA
4.如图,已知AB∥DC,AD∥BC,BE=D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5.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若补充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就能判定△ABC≌△DEF的是 ( )
①AC=DF ②BC=EF ③∠B=∠E ④∠C=∠F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在△ABC中,∠A=90°,CD平分∠ACB,DE⊥BC于点E,若AB=6,则DE+DB= ( )
A.4 B.5 C.6 D.7
7.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
A.AB=3,BC=4,CA=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5cm,9cm B. 8cm,8cm,15cm
C. 5cm,5cm,10cm D. 6cm,7cm,14cm
2.下列选项中,有稳定性的图形是()
A. B. C. D.
3.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4,BC=3,AB=5,点D从点A到点B沿AB运动,CD=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x≤3B. ≤x<4 C. ≤x≤4D. ≤x≤51251251251255.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
ECD等于( )
A. 40° B. 45° C. 50° D. 55°
6.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 )
A. 80° B. 70° C. 85° D. 75°
7.如图所示,直线a∥b,∠1=35°,∠2=90°,则∠3的度数为( )
A. 125° B. 135° C. 145° D. 155°
8.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9.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
A. 三条中线的交点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10.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高,若∠DAC=50°,则∠C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11.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7160xy
的周长是( )
A. 30或39 B. 30
C. 39 D. 以上答案均不对12.在中,,,则的形状是()△??????∠??+∠??=134°∠??+∠??=136°△??????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中,∠∠,若与△全等的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95°,那么95°
的角在△中的对应角是()
A. ∠
B. ∠
C.∠
D D.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
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
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 )A.1,2,4B.4,5,9C.4,6,8D.5,5,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C.三角形的高、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 )A.17B.15C.13D.13或174.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画2014条对角线,则它是( )A.2017边形B.2016边形C.2015边形D.2014边形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5B.6C.7D.86.如图,在5×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上找点C,使△ABC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C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7.如图,已知l1∥l2,∠A=40°,∠1=60°,则∠2的度数为( )A.40°B.60°C.80°D.100°8.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A.95°B.120°C.135°D.无法确定9.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A.50°B.90°C.100°D.130°10.如图,∠CBD,∠ADE为△ABD的两个外角,∠CBD=70°,∠ADE=149°,则∠A的度数是( )A.28°B.31°C.39°D.4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ABC中,∠A=80°,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CD=150°,则∠B=______.12.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b,垂足为点M,若∠1=58°,则∠2=____.13.如图所示是一个起重机的示意图,在起重架中间增加了很多斜条,它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2=____.15.如图,若该图案是由8个相同的等腰梯形拼成的,则图中的∠1=____.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B=AC.∠E=30°,∠BCE=40°,则∠CDF=____.三、解答题(共52分)17.(8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和高,AE=3cm,S△ABC=12cm2.求BC和DC的长.18.(10分)某工程队准备开挖一条隧道,为了缩短工期,必须在山的两侧同时开挖,为了确保两侧开挖的隧道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人员在如图所示的同一高度定出了两个开挖点P和Q,然后在左边定出开挖的方向线AP,为了准确定出右边开挖的方向线BQ,测量人员取一个可以同时看到点A,P,Q的点O,测得∠A=28°,∠AOC=100°,那么∠QBO应等于多少度才能确保BQ与AP在同一条直线上?19.(10分)如图,∠B=45°,∠A+15°=∠1,∠ACD=60°.求证:AB∥CD.20.(12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6cm,一边等于7cm,求它的周长;(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周长为20cm,求其他的边长.21.(12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与∠C互补,BE平分∠ABC,DF平分∠ADC.若BE∥DF,求证:△DCF为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1.C2.D3.A4.A5.A6.B7.C8.C9.D10.C11.70°12.32°1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14.225°15.67.5°16.25°17.∵S△ABC=21BC·AE=21cm2,AE=3cm,∴BC=8cm.∵AD是BC边上的中线,∴DC=21BC=4cm.18.在△AOB中,∠QBO=180°-∠A-∠O=180°-28°-100°=52°.即∠QBD应等于52°才能确保BQ与AP在同一条直线上.19.证明:∵∠B=45°,∠A+15°=∠1,∴在△ABC中,∠A+∠A+15°+45°=180°.∴∠A=60°.∵∠ACD=60°,∴∠A=∠ACD.∴AB∥CD.20.(1)当6cm长为腰长时,三边长为6cm,6cm,7cm,则周长为19cm;当7cm长为腰长时,三边长为6cm,7cm,7cm,则周长为20cm.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9cm或20cm.(2)当5cm长为腰长时,三边长为5cm,5cm,10cm,∵5+5=10,∴5cm不可能为腰长;当5cm长为底边长时,三边长为5cm,7.5cm和7.5cm.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5cm,7.5cm和7.5cm.21.证明:∵在四边形ABCD中,∠A与∠C互补,∴∠ABC+∠ADC=180°.又∵BE平分∠ABC,DF平分∠ADC,∴∠EBC+∠FDC=90°.∵BE∥DF,∴∠EBC=∠DFC.∴∠DFC+∠FDC=90°.∴△DCF为直角三角形.
第1页 共7页 三角形综合应用(讲义)
知识点睛
在三角形背景下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向:
1. 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是:
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角平分线出现时,为了计算方便,通常采用__________解决问题.
3. 高线出现时考虑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精讲精练
1. 现有3 cm,4 cm,7 cm,9 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之间的距离最大值是( )
A.5 B.6 C.7 D.10
3. 下列五种说法: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④钝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必大于90°;⑤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60°,∠B=55°.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则∠1+∠2=_________.
BC21A ABCDE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如图,一个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和是________.
6. 如图,∠A+∠B+∠C+∠D+∠E+∠F=________. 6432第2题图
2019-2020学年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C边上的高是( )
A、 B、 C、 D、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4cm,则它的周长是( )
A、14cm B、13cm C、16cm或9cm D、13cm或14cm
3、若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10 B、7 C、14 D、6
4、在四边形的内角中,直角最多可以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4 B、5 C、6 D、7
6、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
A、正方形 B、直角三角形 C、长方形 D、平行四边形
7、八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8条 B、16条 C、18条 D、20条
8、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的对角线共有( )
A、8条 B、9条 C、10条 D、11条
2019-2020学年 9、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五边形 C、四边形 D、六边形
10、如图,在证明“△ABC内角和等于180°”时,延长BC至D,过点C作CE∥AB,得到∠ABC=∠ECD,∠BAC=∠ACE,由于∠BCD=180°,可得到∠ABC+∠ACB+∠BAC=180°,这个证明方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数形结合 B、特殊到一般 C、一般到特殊 D、转化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
《三角形》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课堂上,老师把教学用的两块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6
2.如图,BD是△ABC的高,EF∥AC,EF交BD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BG是△EBF的高;②CD是△BGC的高;③DG是△AGC的高;④AD是△ABG的高.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B.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
C. 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稳定性 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4.下列线段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2、3、6 C. 5、6、11 D. 5、6、10
5.一个缺角的三角形ABC残片如图所示,量得∠A=60°,∠B=75°,则这个三角形残缺前的∠C的度数为( )
A. 75° B. 60° C. 45° D. 40°
6.如图,在△ABC中,∠A=8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CD=145°,则∠B是( )
A. 45° B. 55° C. 65° D. 75°
7.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有一个锐角等于5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45° D. 50°
8.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 )
A. 六边形 B. 五边形 C. 四边形 D. 三角形
9.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4倍,则n等于( )
A. 7 B. 8 C. 10 D. 9
10.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6°,再沿直线前进10米,再向左转36°……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如图,在△A B C 中,A D 是B C 边上的高,B E平分∠A B C 交A C 边于E,∠B A C =60°,∠A B E=25°,则∠D A
C 的大小是( )
学,科,网...
A . 15° B . 20° C . 25° D . 30°
2.如图,将△A B C 沿D E,EF翻折,顶点A ,B 均落在点O处,且EA 与EB 重合于线段EO,若∠D OF=142°,则∠C 的度数为( )
A . 38° B . 39° C . 42° D . 48°
3.如图,A D 是△A B C 的外角∠C A E的平分线,∠B =30°,∠D A E=55°,则∠A C B 的度数是( )
A . 80° B . 85° C . 100° D . 110°
4.如图,在△A B 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 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 C 于点D ,连接A D .若∠B =40°,∠C =36°,则∠D A C 的度数是( )
A . 70° B . 44° C . 34° D . 24° 5.如图,在△A B C 中,∠A C B =100°,∠A =20°,D 是A B 上一点,将△A B C 沿C D 折叠,使B 点落在A C 边上的B ′处,则∠A D B ′等于( )
A . 40° B . 20° C . 55° D . 30
6.如图,△A B C 中,B D 、B 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 A 的延长线上,FH⊥B E,交B D 于点G,交B C
于点H.下列结论:①∠D B E=∠F; ②2∠B EF=∠B A F+∠C ;③∠F=∠B A C -∠C ;④∠B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20分)
1.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蝉则/千转不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4分)
(1)良.多趣味 古义: ;今义:
(2)晓雾将歇. 古义: ;今义: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今义:
(4)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绝.巘多生怪柏( ) 天下独绝.( )
(2)自.非亭午夜分( ) 自.康乐以来( )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4)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4.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第1页共4页三角形综合应用(习题)
例题示范
例1:如图,BD,CD分别平分∠ABC,∠ACB,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DCE=∠CAD.
DE
CBA
【思路分析】
①看到条件BD,CD平分∠ABC,可知AD也平分∠BAC,得到:1
2DACBAC,
1
2DBCABC,1
2DCBACB;
②根据CE⊥BD,得90DEC
,所以90DCEEDC
;
③题目所求为∠DCE=∠CAD,若能够说明90CADEDC
即可;
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80BACABCACB
,所以
90CADDBCDCB,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可知
EDCDBCDCB,所以90CADEDC,证明成立.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BD,CD分别平分∠ABC,∠ACB
∴1
2DACBAC,1
2DBCABC,1
2DCBACB
在△ABC中,180BACABCACB
∴90CADDBCDCB
∵∠EDC是△BCD的一个外角
∴EDCDBCDCB
∴90CADEDC
∵CE⊥BE
∴90DEC
∴90DCEEDC
∴∠DCE=∠CAD
巩固练习
1.现有2 cm,4 cm,6 cm,8 cm长的四根木棒,任意选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
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DE
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