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16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A|20,{|1}xxxBxx
,则AB( )
A. (1,2)
B. (1,2]
C. [2,)
D. [0,1)
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1
3()fxxB. 1
()fx
xC. 1
()
2x
fxD. 3
()fxx
3.已知单位向量,ab,
向量,ab夹角为π
3,则ab是()
A.
7B. 3C. 1
D. 0
4.已知
22logloga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11
abB. ln()0ab
C. 21ab
D. 11
()()
32ab
5.在V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且222
3abcab,则VABC
的面积为
()
A. 3
4B. 3
4C. 3
2D. 3
2
6.已知1
(0,)
4x
,
则(14)xx
取最大值时x
值是( )
A. 1
4B. 1
6C. 1
8D. 1
10
7.已知1
tan
42,且0
2,则2
sin22sin等于()
A. 25
5B. 2
5C. 2
5D. 25
5
8.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2)()fxfx
,且[0,1]x
时,()fxx
,则函数
5()()log||hxfxx
的零点个数是( )
A. 6
个B. 8
个C. 2
个D. 4
个
9.如图所示为函数2sinfxx
(0,
2)的部分图像,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
,
且10f
,则(1)f
()
A3B. 2
C.
2D. 3
2
10.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na
和
nb
的前n项和分别为
nA和
nB,且745
3n
nA
n
Bn,则7
7a
b()
A. 93
10B. 17
2C. 143
17D. 15
11.若函数(2),2
()
1
1,2
2xaxx
fx
x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 (,2)
B. 13
,
8
C. 0,2
D. 13
,2)
8
12.已知正项等比数列
na
(*nN
第 1 页 共 18 页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 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非零实数ab,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22ab B.||||ab C.11ab D.22acbc
【答案】D
【解析】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取特例法、作差法,逐一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选项A.由不等式性质220abab可知;是两个正数存在ab,才有22ab,本题的已知条件没有说明是两个正数,所以本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B:若2,1ba,显然结论||||ab不正确,所以本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C: 11baabba,ab可以判断ba的正负性,但是不能判断出ba的正负性,所以本选项不正确;
选项D:若0c,由ab,可以得到22acbc,若0c时,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
ab,2220cacbc,故由ab可以推出22acbc,故本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除了应用不等式的性质之处,一般用特例法、比较法来进行判断.
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的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A.1(0,0)eur,2(1,2)euur B.1(1,2)eur,2(5,7)euur
C.1(3,5)eur,2(6,10)euur D.1(2,3)eur,213,24euur
【答案】B
【解析】以作为基底的向量需要是不共线的向量,可以从向量的坐标发现A,C, D选项中的两个向量均共线,得到正确结果是B.
【详解】
解:可以作为基底的向量需要是不共线的向量,
A中一个向量是零向量,两个向量共线,不合要求 第 2 页 共 18 页 B中两个向量是1(1,2)eur,2(5,7)euur,则2517故1(1,2)eur与2(5,7)euur不共线,故B正确;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
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等差数列na中,已知67aa0,且11S0,则nS中最大的是( )
A.5S B.6S C.7S D.8S
【答案】B
【解析】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判断出a6>0,a7<0,从而可得和取最大值时的条件.
【详解】
∵等差数列{an}中,a3+a10<0,
∴a6+a7=a3+a10<0,
∵S11111112aa>0,
∴a1+a11>0,
∴a1+a11=2a6>0,
∴a6>0,a7<0,
则当n=6时,Sn有最大值.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等比数列{an}中,11,28aq,则4a与8a的等比中项是( )
A.±4 B.4 C.14 D.14
【答案】A
【解析】利用等比数列{an}的性质可得2648aaa= ,即可得出.
【详解】
设4a与8a的等比中项是x.
由等比数列na的性质可得2648aaa=,6xa . 第 2 页 共 16 页 ∴a4与a8的等比中项561248xa.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比中项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3.两条直线1:(1)3laxay,2:(1)(23)2laxay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A.5 B.1 C.1或 D.0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两直线垂直时,有12120AABB,即11230aaaa,解得a的值为1或,故答案为C.
【考点】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充要条件.
4.已知点,,若直线过点与线段始终没有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
【答案】A
【解析】先求出的斜率,根据直线与线段始终没有交点,可知其斜率的取值范围.
常州市“教学研究合作联盟”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高一语文试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和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从未断绝。在提笔忘字逐渐成为常态的今天,认真学习汉字、书写汉字,保持与汉字的“亲密接触”, ,心摹手追,这是学好汉字最根本的方法。要知道,汉字关乎我们的精神血脉,不可 。
A. 沧海横流 耳提面命 等闲视之
B. 沧海桑田 耳濡目染 等量齐观
C. 沧海桑田 耳濡目染 等闲视之
D. 沧海横流 耳提面命 等量齐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浏览选项,准确理解语境,并结合成语的使用特点及考查中常见误用类型加以判断,注意区分近义成语。“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第一处,语境中是强调世界变化很大,与“动荡不安”无关,“沧海桑田”更为合适,排除AD两项;“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形容教诲殷切。第二处,这里的主语不是长辈,所以不能用“耳提面命”,应使用“耳濡目染”。“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物。等,同等。齐,一样。“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等量齐观”要有比较,而第三处没有比较,使用“等闲视之”更合适,排除B项。故选C。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一只鹞子。 。 。 ? , 。 ,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飒飒的木叶一样。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象土生土长的人一样。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意高一第二学期糊中考试
历史
谢良黄宇鸿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得分: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趋势正确的是
A. 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一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
C. 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
D. 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因此中国古代农业的方式演变趋势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难
B. 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 铁器牛耕推广,奴隶被役使去开荒
D. 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故D正确。当时土地兼并不严重,材料也无法体现农民生活悲惨困苦,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故C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3.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其特点不包括
第1页,共9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 sin390°=( )
A.
B.
C.
D.
2. 若cosθ>0,sinθ<0,则角θ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DC,BC的中点,那么 =( )
A.
B.
C.
D.
4. 若 , , ,则 与 的夹角是( )
A. B. C. D. 150
5. cosα=-
,α∈(
,π),sinβ=-
,β是第三象限角,则cos(β-α)=( )
A.
B.
C.
D.
6. 函数y=Asin(ωx+φ)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7. 若点P(cosα,sinα)在直线y=-2x上,则sin2α+cos(2α+
)=( )
A. 0 B.
C.
D.
8. 定义运算: ,如1*2=2,则函数f(x)=sinx*cosx的值域为( )
A. B.
C.
D.
9. 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若 +2 =3 ,则
的值为( )
A.
B.
C.
D.
10. 已知向量 , 满足, , ,
2019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
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
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B. 按性别分层抽样
C. 按学段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符合分层抽样法的定义,故选C.
考点:分层抽样.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的值为( )cos70sin50cos200sin40
A. B. C. D. 3
23
21
21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诱导公式化简到角是锐角,再用正弦和差角公式求解.
【详解】由已知得
cos9020sin9040cos18020sin40
=sin20cos40cos20sin3
sin.
2406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
诱导公式和正弦和差角公式.
3.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22cos
()
1x
fx
x
A. B.
C. D.
【答案】C
【解析】
【
分析】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排除一些选项,再利用特殊点的函数值的正负可
得选项.
【详解】由知函数是偶函数,排除B选项;
fxfx
再因为
02,f
故选C.
【点睛】在进行图像辨析时,常常考虑函数的奇偶性和特殊点的正负进行排除选项,属于基础题.
4.已知,则,,的大小顺序为( 21tan1
cos1sin1,22cos22.52,
1tan1abc
abc
)
A. B. C. D. baccbacabbca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余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正切函数的和角公式求得.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tanα3,则sincossincos=
A.2 B.1 C.3 D.4
【答案】A
【解析】将原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化为关于tan的三角式求解.
【详解】
将原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得到:tan131=2tan131sincossincos;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考查学生转化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向量(2,1)ar,(3,2)br,则2abrr( )
A.(6,4) B.(5,6) C.(8,5) D.(7,6)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向量的坐标运算直接求得2abrr的坐标.
【详解】
∵向量ar(-2,﹣1),br(3,2),
∴2(2,1)2(3,2)(8,5)abrr.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坐标的运算及数乘运算,属于基础题.
3.5sin4( )
A.22 B.22 C.12 D.12
【答案】A
【解析】利用诱导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 第 2 页 共 16 页 【详解】
52sinsin44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熟记诱导公式以及常见的三角函数值,属于基础题.
4.已知点(1,)(0)Pmm是角终边上一点,且3cos5,则m( )
A.13 B.43 C.23 D.25
【答案】B
【解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213cos51m,
解得43m,又0m,得43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余弦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5.函数()cos26fxx在区间[0,]上的零点个数为( )
第 1 页 共 9 页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铜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等差数列na中,若261,1aa,则4a ( )
A.1 B.1 C.0 D.12
【答案】C
【解析】根据给出的条件,直接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4a.
【详解】
∵4262110aaa,∴40a.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在ABC中,若3abcbcabc,则A( )
A.90 B.60 C.135 D.150
【答案】B
【解析】()()3abcbcabc,22()3bcabc ,222bcabc
,
2221cos22bcaAbc ,则060A ,选B .
3.ABCV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π3C,7c,3ba,则ABCV的面积为
A.234 B.334 C.2 D.2+34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先通过解三角形的余弦公式解出a、b的值,再通过1sin2ABCSabCV解得三角行面积.
【详解】
222cos2abcCab,
即222π7cos32abab,2221722abab, 第 2 页 共 9 页 22227337ababaaaan,,
解得1a,即11333b3sin132224ABCSabCV,,故选B.
【点睛】
解三角形余弦公式为222cos2abcCab,面积公式为1sin2ABCSabCV.
4.在等差数列{}na中,912162aa,则{}na的前11项和11S( )
A.132 B.66 C.48 D.24
【答案】A
【解析】设等差数列na的公差为d,因为912162aa,所以11181162adad,1512ad,612a,11111611111322aaSa,故选A.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玉米的白色种子和糯性种子C. 人的身高与体重
D.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相对狭窄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不同性状,A错误;玉米的白色种
子和糯性种子是不同性状,B错误;人的身高与体重是不同性状,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2.在某种百合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红花为显性性状B. 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 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D. 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
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二的亲本都为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亲本都是杂合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已判断出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A正确;由于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
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亲本红花A为纯合体,其基因型为RR,B错误;红花C与红花D都是杂合体,它们的基因
型相同,都是Rr,C错误;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白花B的基因型为rr,D错误。【点睛】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
3.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
B. 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 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D. 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Aa、aa的数量应为10,20,10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某校期末考试后,为了分析该校高一年级1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单,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名学生是个体
C. 每名学生的成绩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样本的容量是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关的概念可得:此题的总体、个体、样本这三个概念考查的对象都是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再结合题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有关的概念并且集合题意可得:此题的总体、个体、样本这三个概念考查的对象都是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
根据答案可得:而选项(A)(B)表达的对象都是学生,而不是成绩,所以A、B都错误.
(C)每名学生的成绩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也是错的,应是每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个体.
D:样本的容量是100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总体、个体与样本的概念,解决成立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根据有关的概念可得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此题属于基础题.
2.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个数有
①连续两次抛掷两个骰子,两次都出现2点;
②在地球上,树上掉下的雪梨不抓住就往下掉;
③某人买彩票中奖;
④已经有一个女儿,那么第二次生男孩;
⑤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90℃是会沸腾。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随机事件就是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判断,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随机事件就是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①连续两次抛掷两个骰子,两次都出现2点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所以是随机事件,
②在地球上,树上掉下的雪梨不抓住就往下掉,这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不是随机事件;
③某人买彩票中奖,此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所以是随机事件;
- 1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劳动人口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变化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B.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C. 人口总量减少导致壮年人口减少 D. 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
2. 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A.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 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C. 加快城镇化进程 D. 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答案】1. A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流动及人口增长问题。
【1题详解】
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为负值,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A正确。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目前我国城市劳动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2032年后,我国城市劳动人口将变为负增长,所以减缓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措施是延迟退休年龄,相对增加劳动人口数量。B - 2 - 正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增加人口数量,但短期内不能增加劳动力人口,A错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少,C错误;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大量接纳海外移民的条件,D错误。故选B。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序号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最接近的是
- 1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 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
B. 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
C. 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
D. 王室衰微,礼乐制崩溃
【答案】B
【解析】
【详解】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不允许买卖,因此材料中的田地交易表明井田制已经动摇。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袭制,排除A项;换田之后田地的性质没有确定,不能说明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排除D项。
2.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 2 -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答案】A
【解析】
柱状图体现出用于农业的工具多样化,有碎土工具、刨土工具等,体现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中主要提及农业生产,不是官营手工业特点,故B错误;冶铁业应该多样化,并不是单纯农具为主,故C错误;D中全面说法绝对。
3.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9.4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直线过、两点,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斜率,再求倾斜角.
【详解】因为,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斜率与倾斜角,考查基本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2.一个球的表面积是,那么这个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球半径,再求球体积.
【详解】因为,所以,选B.
【点睛】本题考查球表面积与体积,考查基本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3. 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把直线化为斜截式:,
又,, ∴,
即斜率为负值,纵截距为正值,
∴直线不通过第三象限
故选:C
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弦定理求解.
【详解】由正弦定理得,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考查基本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5.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确定锥体的高,再根据锥体体积公式得结果.
【详解】由正方体性质得平面,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选B. 【点睛】本题考查锥体体积,考查基本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6.已知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则实数的值为(
)
A.
﹣3
B. C. 2 D. ﹣3或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平行列等式,解得结果.
【详解】因为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
所以,选A.
- 1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10页。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组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用铅笔把第I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听力(共两节,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the most? ( )
A. Jazz. B. Classical. C. Rock.
2. What is the man’s problem? ( )
A. He doesn't like French.
B. He doesn't have a dictionary.
C. He doesn't have good reading skills.
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eat? ( )
A. A pizza. B. a burger. C. Some dessert.
4. How many notebooks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back pack? ( )
A. Two. B. Five. C. Ten.
5. How is the woman feeling about her speech today? (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 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UA)∪B为( )
A. {1,2,4} B. {2,3,4} C. {0,2,3,4} D. {0,2,4}
2. 若log2(lgx)=0,则x的值为( )
A. 0 B. 1 C. 10 D. 100
3.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𝑓(𝑥)= 𝑥2,𝑔(𝑥)=𝑥
B. 𝑓(𝑥)=log𝑎𝑎𝑥(𝑎>0,𝑎≠1),𝑔(𝑥)= 𝑥33
C. 𝑓(𝑥)=𝑥,𝑔(𝑥)=𝑥2𝑥
D. 𝑓(𝑥)=ln𝑥2,𝑔(𝑥)=2ln𝑥
4. 函数f(x)=2x+3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 )
A. (−2,−1) B. (−1,0) C. (0,1) D. (1,2)
5. 下列所示的图形中,可以作为函数y=f(x)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6.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递增的函数为( )
A. 𝑦=𝑥3 B. 𝑦= log2𝑥 C. 𝑦= 𝑥 D. 𝑦=−𝑥2
7. 已知a=21.2,b=(12)-0.2,c=2log5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 𝑏<𝑎<𝑐 B. 𝑐<𝑎<𝑏 C. 𝑐<𝑏<𝑎 D. 𝑏<𝑐<𝑎
8. 已知函数f(x)=x2+ax-3a-9的值域为[0,+∞),则f(1)=( )
A. 6 B. −6 C. 4 D. 13
9. 已知函数f(x)= 2−𝑥,𝑥<0𝑎⋅2𝑥,𝑥≥0(a∈R),若f[f(-1) =1,则a=( )
A. 14 B. 12 C. 1 D. 2
10. 若函数f(x)= 𝑎𝑥,𝑥>1(4−𝑎2)𝑥+2,𝑥≤1在x∈(-∞,+∞)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