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pdf
- 大小:553.65 KB
- 文档页数:14
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第八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前项的和为,则它的前的和为()A. B. C. D.参考答案:C略2. 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则A..B..C.D..参考答案:C3. 设全集U=Z,集合M={1,2},P={x|-2≤x≤2,x∈Z},则P∩(M)等于()A.{0} B.{1} C.{-2,-1,0} D.?参考答案:C4. 某质量监督局要对某厂6月份生产的三种型号的轿车进行抽检,已知6月份该厂共生产甲种轿车l 400辆,乙种轿车6 000辆,丙种轿车2 000辆.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7辆轿车进行检验,则甲、乙、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A.14辆,21辆,12辆 B.7辆,30辆,10辆C.10辆,20辆,17辆 D.8辆,21辆,18辆参考答案:B略5. 已知向量,,,则x=()A. -1B. 1C. -2D. 2参考答案:D【分析】利用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等价条件列等式求出实数的值.【详解】,,,,解得,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解题时将向量垂直转化为两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来处理,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6.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等于()A. B. C.D.参考答案:D略7. 函数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当时,,且,则的值等于().A 1B 2C 3D 4参考答案:B解析:(用排除法)令,则得.若,则,与矛盾;若,则,与“在上单调递增”矛盾;若,则,也与“在上单调递增”矛盾.8. 的值为()A. B. C. D.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整理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详解】本题正确选项:【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余弦公式求解三角函数值,属于基础题.9.1.集合,集合Q=,则P与Q的关系是()P=Q B.P Q C. D.参考答案:C10. 设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A. B. C. D.1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参考答案:(-∞,1]用数轴表示集合,,若,则,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 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值为.参考答案:-18或8提示: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注意去绝对值符号时的两种可能情况.13. 函数的值域是.参考答案:14. 设全集,集合,,则(CUA)(CUB)=_______.参考答案:略15. 方程的实数解为________参考答案:16. 等于_________.参考答案:317. 对不同的且,函数必过一个定点A,则点A的坐标是.参考答案:(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2019-2019学年下期中考 17届 高一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 ( 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 08.023.1ˆ+=x y14. 300115. 36-16. ②③④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17.解:(Ⅰ)⎪⎪⎪⎩⎪⎪⎪⎨⎧≥-<≤--<+=)2(1)22()2(122x x x xx x y (Ⅱ)流程图如右:18.解:(Ⅰ)(Ⅱ)312 (Ⅲ)81.419.解:(Ⅰ)因为投掷两次,其基本事件),(c b 共有16个, 当4=z 时,),(c b 的取值情况有)3,1(和)1,3(两种 ∴81162)4(===z P (Ⅱ)①若方程一根为1=x ,则01=--c b ,即1=+c b ,不成立 ②若方程一根为2=x ,则42=+c b ,∴)2,1(),(=c b ③若方程一根为3=x ,则93=+c b ,∴)3,2(),(=c b ④若方程一根为2=x ,则164=+c b ,∴)4,3(),(=c b综合①②③④知,(b ,c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2,3), (3,4),所以,“漂亮方程”共有3个,方程为“漂亮方程”的概率为P =316.20.解:(Ⅰ)由韦达定理可得⎩⎨⎧=-=+2)(m cos sin )1(13cos sin θθθθ 由①得1+2sin θ·cos θ=4-将②代入得mΔ=1)2-4m ≥0, 故所求m(Ⅱ)先化简:+-θθtan 11sin=13sin cos -=+θθ21.解:(Ⅰ)如图,设送报人到达的时 间为X ,小王离家去工作的时间为Y 。
(X ,Y )可以看成平面中的点,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 }9786/{≤≤≤≤=ΩY X Y X ,),(一个 正方形区域,面积为S Ω=4,事件A 表示小王离家前不能看到报纸,所构 成的区域为A={(X ,Y )/ }9786Y X Y X >≤≤≤≤,, 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S A =0.5。
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已知,,且,则()A. 2B. 1C. 0D. -1【答案】D【解析】∵,∴∵∴∴故选D2.在中,角,,所对边分别是,,,若,,,则角()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余弦定理,,选C.3.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且,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向量的长度以及向量的夹角,然后求解向量的数量积即可.【详解】解: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且,则,则.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及运算,是基本知识的考查.4.在数列中,,且,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当时,可求出,当时,得,即可得数列为等比数列.【详解】解:当时,则,当时,由得故数列是以为首项等比数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5.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该数列的公差()A. 2B. 3C. 6D. 7【答案】B【解析】【详解】,6.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A. 16B. ±4C. -4D. 4【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比中项求解.详解:,因为为正,解得.点睛:等比数列的性质:若,则.7.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向量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结合可得,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所以,可得,即,,设两向量夹角为,则,,,即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夹角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1)求向量的夹角,(此时往往用坐标形式求解);(2)求投影,在上的投影是;(3)向量垂直则;(4)求向量的模(平方后需求).8.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为.【详解】解:故选【点睛】本题考查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为,属于基础题.9.中,角,,对边分别为,,,,,,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求得,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边.【详解】,,,又,由余弦定理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且满足,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把转化为,然后借助于已知得答案.【详解】解: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为,,且,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1.在中,,,,在边的中线上,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可设,然后将用向量作为基底向量表示出来,再根据向量的运算,即可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画图如下:可设,,,.,..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底向量的设立以及用基底向量表示所求向量,最后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本题属基础题.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将一定数目的点在等距离的排列下可以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数被称为三角形数.如图所示,三角形数,,,……在这个自然数中三角形数的个数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这一列数的通项,即可求出在中三角形数的个数.【详解】解:由题意知,,……可归纳为则,故在中三角形数的个数为个.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项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在ΔABC中,已知a=1,b=, A=30°,则B等于__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求解即可.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解得,故解得或点睛:本题为易错题,根据大角对大边,正弦值在一、二象限均有取值,只要角大于角即可.14.如果数列的前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数列中与关系,得出,但,由此判定数列从第项起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求.【详解】解:当时,,得.当时,,得,当时,不成立,故数列为从第项起为等比数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数列中与关系求数列通项,考查等比数列判定,通项公式求解.需具有转化、变形、计算能力.15.某人为测出所住小区的面积,进行了一些测量工作,最后将所住小区近似地画成如图所示的四边形,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则该图所示的小区的面积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连结,由余弦定理可求,在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利用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详解】解:如图,连结,由余弦定理可知,故,,,,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故.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16.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d>0,则使得前n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正整数n的值是______.【答案】6或7【解析】【分析】将转化为的形式,得到,即,由此判断前或项的和最小.详解】]由且得,,且,即,即,即,故且最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基本元的思想,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值.直接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的形式,由此得到为零,从而求得使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求,并求的最小值.【答案】(1)an=2n–9,(2)Sn=n2–8n,最小值为–16.【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出公差,再代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结果,(2)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对称轴以及自变量为正整数求函数最值.详解:(1)设{an}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3a1+3d=–15.由a1=–7得d=2.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n–9.(2)由(1)得Sn=n2–8n=(n–4)2–16.所以当n=4时,Sn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6.点睛: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研究数列最值问题,可利用函数性质,但要注意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这一限制条件.18.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为锐角.(1)求角大小;(2)求的长.【答案】(1)(2)【解析】【分析】(1)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表示出,求出,确定出的度数;(2)在中,设,由余弦定理可得,即可求出的长.【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为锐角,,(2)在中,设,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即.【点睛】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9.数列满足,,.(1)设,证明是等差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要证是等差数列,即证,即由已知可得.(2)由(1)可得,利用累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1)由得,又,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2)由(1)得,,由得,,则,,,,,所以,又,所以的通项公式.【点睛】本题考查:①用定义法证明等差数列;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如“”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时一般利用累加法,属于中档题.20.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2)若,求【答案】(1)(2)【解析】【分析】(1)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结合范围,可求的值.(2)可设,,由余弦定理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得,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的值.【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可得:,即.由余弦定理可得,又,.(2),所以可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得,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21.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⑴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⑵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 ,;(2) .【解析】【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已知条件,,.可列出关于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的值,最后求出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用错位相消法,结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前项和.【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有,所以,.(2)因为,.,所以,因此①,②,①—②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用错位相消法求数列前项和.22.已知、、、为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且满足,,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1)当时,求的值;(2)当时,求的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I)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到,即可求解的值;(II)由,得到,从而,由此能求出.试题解析:(Ⅰ)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所以.(Ⅱ)因为,所以所以解得考点: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等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点综合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同时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是要认真审题,注意余弦定理的合理运用,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已知,,且,则()A. 2B. 1C. 0D. -1【答案】D【解析】∵,∴∵∴∴故选D2.在中,角,,所对边分别是,,,若,,,则角()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余弦定理,,选C.3.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且,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向量的长度以及向量的夹角,然后求解向量的数量积即可.【详解】解: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且,则,则.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及运算,是基本知识的考查.4.在数列中,,且,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当时,可求出,当时,得,即可得数列为等比数列.【详解】解:当时,则,当时,由得故数列是以为首项等比数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5.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该数列的公差()A. 2B. 3C. 6D. 7【答案】B【解析】【详解】,6.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A. 16B. ±4C. -4D. 4【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比中项求解.详解:,因为为正,解得.点睛:等比数列的性质:若,则.7.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向量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结合可得,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所以,可得,即,,设两向量夹角为,则,,,即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夹角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1)求向量的夹角,(此时往往用坐标形式求解);(2)求投影,在上的投影是;(3)向量垂直则;(4)求向量的模(平方后需求).8.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为.【详解】解:故选【点睛】本题考查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为,属于基础题.9.中,角,,对边分别为,,,,,,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求得,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边.【详解】,,,又,由余弦定理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且满足,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把转化为,然后借助于已知得答案.【详解】解: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为,,且,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1.在中,,,,在边的中线上,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可设,然后将用向量作为基底向量表示出来,再根据向量的运算,即可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画图如下:可设,,,.,..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底向量的设立以及用基底向量表示所求向量,最后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本题属基础题.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将一定数目的点在等距离的排列下可以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数被称为三角形数.如图所示,三角形数,,,……在这个自然数中三角形数的个数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这一列数的通项,即可求出在中三角形数的个数.【详解】解:由题意知,,……可归纳为则,故在中三角形数的个数为个.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项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在ΔABC中,已知a=1,b=, A=30°,则B等于__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求解即可.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解得,故解得或点睛:本题为易错题,根据大角对大边,正弦值在一、二象限均有取值,只要角大于角即可.14.如果数列的前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数列中与关系,得出,但,由此判定数列从第项起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求.【详解】解:当时,,得.当时,,得,当时,不成立,故数列为从第项起为等比数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数列中与关系求数列通项,考查等比数列判定,通项公式求解.需具有转化、变形、计算能力.15.某人为测出所住小区的面积,进行了一些测量工作,最后将所住小区近似地画成如图所示的四边形,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则该图所示的小区的面积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连结,由余弦定理可求,在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利用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详解】解:如图,连结,由余弦定理可知,故,,,,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故.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16.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d>0,则使得前n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正整数n 的值是______.【答案】6或7【解析】【分析】将转化为的形式,得到,即,由此判断前或项的和最小.详解】]由且得,,且,即,即,即,故且最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基本元的思想,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值.直接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的形式,由此得到为零,从而求得使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的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求,并求的最小值.【答案】(1)an=2n–9,(2)Sn=n2–8n,最小值为–16.【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出公差,再代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结果,(2)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对称轴以及自变量为正整数求函数最值.详解:(1)设{an}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3a1+3d=–15.由a1=–7得d=2.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n–9.(2)由(1)得Sn=n2–8n=(n–4)2–16.所以当n=4时,Sn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6.点睛: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研究数列最值问题,可利用函数性质,但要注意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这一限制条件.18.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为锐角.(1)求角大小;(2)求的长.【答案】(1)(2)【解析】【分析】(1)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表示出,求出,确定出的度数;(2)在中,设,由余弦定理可得,即可求出的长.【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为锐角,,(2)在中,设,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即.【点睛】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9.数列满足,,.(1)设,证明是等差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要证是等差数列,即证,即由已知可得.(2)由(1)可得,利用累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1)由得,又,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2)由(1)得,,由得,,则,,,,,所以,又,所以的通项公式.【点睛】本题考查:①用定义法证明等差数列;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如“”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时一般利用累加法,属于中档题.20.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2)若,求【答案】(1)(2)【解析】【分析】(1)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结合范围,可求的值.(2)可设,,由余弦定理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得,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的值.【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可得:,即.由余弦定理可得,又,.(2),所以可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得,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21.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⑴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⑵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 ,;(2) .【解析】【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已知条件,,.可列出关于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的值,最后求出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用错位相消法,结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前项和.【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有,所以,.(2)因为,.,所以,因此①,②,①—②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用错位相消法求数列前项和.22.已知、、、为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且满足,,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1)当时,求的值;(2)当时,求的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I)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到,即可求解的值;(II)由,得到,从而,由此能求出.试题解析:(Ⅰ)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所以.(Ⅱ)因为,所以所以解得考点: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等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点综合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同时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是要认真审题,注意余弦定理的合理运用,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已知集合A={﹣1,0,1},集合B={0,1,2},则A∩B=()A.{0,1} B.[0,1] C.{﹣1,0,1,2} D.[﹣1,2]2.(4分)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1∉{0,1} B.1∈{0,1} C.1⊆{0,1} D.{1}∈{0,1}3.(5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B.,g(x)=x+1C.f(x)=|x|,D.,g(x)=4.(5分)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R的是()A.y=B.y=lg|x| C.y=x3+3 D.y=5.(5分)函数f(x)=2x+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2,﹣1)B.(﹣1,0)C.(0,1)D.(1,2)6.(5分)已知函数f(x)=7+a x﹣1的图象恒过点P,则P点的坐标是()A.(1,8)B.(1,7)C.(0,8)D.(8,0)7.(5分)实数a=0.2,b=log0.2,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c<b B.a<b<c C.b<a<c D.b<c<a8.(5分)已知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1﹣x),则当x<0时f(x)的解析式是f(x)=()A.﹣x(x﹣1)B.﹣x(x+1)C.x(x﹣1)D.x(x+1)9.(5分)若偶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A.f(﹣)<f(﹣1)<f(2)B.f(﹣1)<f(﹣)<f(2)C.f(2)<f(﹣1)<f(﹣)D.f(2)<f(﹣)<f(﹣1)10.(5分)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B.C.D.11.(5分)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0,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xf(x)>0的解集为()A.B.C.D.12.(4分)对于函数f(x)定义域中任意的x1,x2(x1≠x2),有如下结论:①f(x1+x2)=f(x1)f(x2);②f(x1x2)=f(x1)+f(x2);③.当f(x)=e x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70分)13.(4分)f(x)的图象如图,则f(x)的值域为.14.(4分)已知f(x)=,则f{f[f(﹣1)]}= .15.(4分)函数y=log(2﹣a)x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16.(4分)函数f(x)=a x(a>0,a≠1)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实数a的值等于.三、解答题17.已知集合A={x|1≤x≤4},B={x|﹣1<x<3},C={x|a﹣1≤x≤a}.(1)求A∪B;(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B∩C=C,若存在,求出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1)0+×2+()(2)log3+lg25+lg4.19.(10分)已知函数f(x)=x2+2ax+2,x∈[﹣5,5](Ⅰ)若y=f(x)在[﹣5,5]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取值范围.(Ⅱ)求y=f(x)在区间[﹣5,5]上的最小值.20.(12分)对于函数f(x)=a﹣(a∈R,a>0,且a≠1).(1)先判断函数y=f(x)的单调性,再证明之;(2)实数a=1时,证明函数y=f(x)为奇函数;(3)求使f(x)=m,(x∈[0,1])有解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期中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 ABCCB 6--10 ACDDA 11-12 B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3] 14.3 15.(1,2) 16. 2三、解答题17.(10分)已知集合A={x|1≤x≤4},B={x|﹣1<x<3},C={x|a﹣1≤x≤a}.(1)求A∪B;(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B∩C=C,若存在,求出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解:(1)∵集合A={x|1≤x≤4},B={x|﹣1<x<3},∴A∪B={x|﹣1<x≤4}.(2)∵C={x|a﹣1≤x≤a},B={x|﹣1<x<3},B∩C=C,∴C⊆B,∴,解得0<a<3,∴a的取值范围(0,3).18.(10分)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1)0+×2+()(2)log3+lg25+lg4.【解答】解:(1)(﹣0.1)0+×2+()=1+×+(4﹣1)=1+2+2=5.(2)log3+lg25+lg4===.19.(12分)已知函数f(x)=x2+2ax+2,x∈[﹣5,5](Ⅰ)若y=f(x)在[﹣5,5]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取值范围.(Ⅱ)求y=f(x)在区间[﹣5,5]上的最小值.【解答】解:函数f(x)=x2+2ax+2,x∈[﹣5,5]的对称轴为x=﹣a,﹣﹣﹣﹣﹣﹣﹣﹣﹣(1分)(1)若y=f(x)在[﹣5,5]上是单调函数,则﹣a≤﹣5或﹣a≥5,即a≤﹣5或a≥5.﹣﹣﹣﹣﹣﹣﹣﹣﹣﹣﹣(3分)(2)①﹣a≤﹣5,即a≥5时,f(x)在[﹣5,5]上单调递增,f(x)的最小值是f(﹣5)=27﹣10a,﹣﹣﹣﹣(5分)②﹣a≥5,即a≤﹣5时,f(x)在[﹣5,5]上单调递减,f(x)的最小值是f(5)=27+10a﹣﹣﹣﹣﹣﹣﹣﹣﹣﹣﹣(7分)③﹣5<﹣a<5,即﹣5<a<5时,f(x)在[﹣5,﹣a]上单调递减,f(x)在(﹣a,5]上单调递增,f(x)的最小值是f(﹣a)=﹣a2+2﹣﹣﹣﹣﹣﹣﹣﹣﹣﹣﹣(10分)20.(12分)对于函数f(x)=a﹣(a∈R,a>0,且a≠1).(1)先判断函数y=f(x)的单调性,再证明之;(2)实数a=1时,证明函数y=f(x)为奇函数;(3)求使f(x)=m,(x∈[0,1])有解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x增大时,2x增大,∴f(x)增大,∴函数f(x)在定义域R上为增函数,证明如下:设x1,x2∈R,且x1<x2,则:=;∵x1<x2;<,;又>0,>0;∴f(x1)<f(x2);∴f(x)在R上是增函数;(2)证明:当a=1时,f(x)=1﹣=;f(﹣x)===﹣f(x);∴a=1时f(x)为奇函数;(3)由(1)知,f(x)在R上为增函数;∵x∈[0,1];∴f(0)≤f(x)≤f(1);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由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基础题.2.下列函数中,以为周期且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周期为,不满足条件;B选项周期为;C选项周期为,且在区间为减函数,不满足条件;D选项周期为,且在区间为增函数;故选D.考点:(1)正弦函数的单调性(2)函数的周期性3.已知向量.若为实数,,则()A. B. C. 1 D.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故选B.考点:1、向量的坐标运算;2、向量平行的性质.视频4.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①;②;③;④,所以正确的为①②,选B.5.已知,,与的夹角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条件及投影的计算公式便可得出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从而得出该投影的值.【详解】根据条件,在方向上的投影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向量夹角的概念.6.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出A,ω 和φ的值即可.【详解】由函数的图象得即则,则,则则则∵,∴当k=0时,则函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图象求出A,ω和φ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0)个单位,得到的图象恰好关于直线对称,则的一个值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左加右减,写出三角函数平移后的解析式,根据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把对称轴代入使得函数式的值等于±1,写出自变量的值,根据求最小值得到结果.【详解】∵把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0)个单位,∴平移后函数的解析式是,∵所得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得:解得:∴当时,的最小值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求函数的解析式,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表示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题意来写出结果,属于基础题.8.在中,,,则()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进行运算即可【详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基础题.9.若是锐角,且满足,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是锐角,且,所以也为锐角,所以..故选B.点睛:在三角化简求值类题目中,常常考“给值求值”的问题,遇见这类题目一般的方法为——配凑角:即将要求的式子通过配凑,得到与已知角的关系,进而用两角和差的公式展开求值即可,再利用公式求解前,需将每一个三角函数值确定下来,尤其是要利用角的终边确定好正负.10.中,,,分别是的中点,则()A. 4B. -4C.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加法表示,再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由题中,,,分别是的中点,则,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基础题.11.在△ABC中,设=2,那么动点M的轨迹必通过△ABC的()A. 垂心B. 内心C. 外心D. 重心【答案】C【解析】【分析】假设BC的中点是O,先化简已知得2=2,即()·=0, 所以, 所以动点M的轨迹必通过△ABC的外心.【详解】假设BC的中点是O,则=()·()=2=2,即()·=0,所以,所以动点M在线段BC的中垂线上,所以动点M的轨迹必通过△ABC的外心.故答案为:C【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和向量的减法法则,考查向量垂直的表示,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熟练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12.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则()A. 最小值为B. 最大值为C. 最小值为D. 最大值为【答案】A【解析】【分析】当A、B为函数的图象的相邻的两个顶点时,函数的周期最小,最大,此时,由,求得的值【详解】由题意可得A、B为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故当A、B为函数的图象的相邻的两个顶点时,周期最大小,最小,此时,,,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扇形的弧长为,圆心角为弧度,则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高一年级2009—2018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1.α为第二象限的角,其终边上一点P(x ,5),且x 42cos =α,则sin α的值为( ) A .410 B .46 C .42 D .410-2.已知角α=8,在[0,2π]内与它终边相同的角是( )A .8-πB .2π-8C .4π-8D .8-2π3.集合⎭⎬⎫⎩⎨⎧∈+=⎭⎬⎫⎩⎨⎧∈==Z Z n n n n A ,32ππ2,2πββαα ,⎭⎬⎫⎩⎨⎧∈+=⎭⎬⎫⎩⎨⎧∈==Z Z n n n n A ,2ππ,3πββββ 则A 与B 的关系为( )A .A =B B .B A ⊂C .A B ⊂D .A∩B= 4.己知θ为锐角,则下列选项提供的各值中,可能为sin θ+cos θ的值是( )A .34 B .53 C .23 D .215.化简1sin 2cos 22-+的结果为( )A .-cos1B .coslC .3cos1D .3-cos1 6.设条件甲为:“y=Acos(ωx +φ)是奇函数”,条件乙为:“2π3=φ”则甲是乙的( )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若sinA·cosA=⎪⎭⎫⎝⎛<<2π4π16960A ,则tanA 值是( ) A .125或512B .512C .125 D .以上都不对8.f(x)=tan ωx(ω>0)的图像的相邻两支截直线4π=y ,所得线段的长为4π,则)4π(f 的值为( )A .0B .22 C.1 D .22-9.已知奇函数f(x)在[-1,0]上为单调减函数,α,β为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 ) A .f(cos α)>f(cos β) B .f(sin α)>f(sin β)C .f(sin α)>f(cos β)D .f(sin α)<f(cos β)10.已知sina =41-,⎪⎭⎫ ⎝⎛∈2π3,πα,cos β=54,⎪⎭⎫⎝⎛∈π2,23πβ,则α+β是( )A .第一象限的角B .第二象限的角C .第三象限的角D .第四象限的角11.设定义在区间 [-1,1]上的函数f(x)=sinx +x ,则适合不等式f(1-a)<0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1<a≤ 2 C .a <1 D .0≤a<112.函数)4π2sin(log 21+=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Z ∈-k k k ),π,4ππ(B .)8π3π,8ππ(++k k ,k∈ZC .)8ππ,8π3π(+-k k ,k∈Z D .)8ππ,8ππ(+-k k ,k∈Z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 20分) 13.求值:sin50°(1+3tan10°)=__________________.14.函数y =x x sin 21tan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把函数y =cosx 3-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正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函数y =4cos 2x +4cosx )π2π(2≤≤-x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第17小题10分,18—22小题各12分) 17.已知4π34π<<-α,sin 53)4π(=-α,求)4πcos(2cos αα+的值.18.(1)求值:︒-︒10cos 310sin 1(2)求证:)cos(2sin )2sin(sin sin βααβααβ+-+=19.已知:0cos 2cos sin sin 622=-⋅+αααα,]π,2π[∈α,求)3π2sin(+α的值.20.当m 为何值时,cos2x +4sinx -3+2m -m 2=0总有解.21.(1)若4π74π17,53)4πcos(<<=+x x ,求xx x tan 1sin 22sin 2-+的值.(2)23)2sin(,91)2cos(=--=-βαβα,且2π0,π2π<<<<βα,求cos(α+β)的值.22.已知函数f(x)=)(3235cos 35cos sin 52R ∈-+-⋅x x x x , (1)求f(x)最小正周期.(2)求f(x)单调递增区间. (3)求其图象对称轴方程.(4)说明其图象是由y =sin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高一年级2009—2018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选择题(12×5=60分).13.114.)6π11,π22π3()π24π5,π26π(k k k +++15.2π216.[-3,-2]三、解答题(10+12×5=70分) 17.(10分)解:2π4π2π,2π4π2π,4π34π<-<-<-<-∴<<-ααα54)4π(sin 1)4πcos(2=--=-∴αα又53)4πsin()]4π(2πcos[)4πcos(=-=--=+ααα252454532)4πcos()4πsin(2)22πsin(2cos =⨯⨯=-⋅-=-=αααα58352524532524=⨯==∴原式 18.(12分)(1)原式=410cos 10sin 20sin 210cos 10sin 10sin 310cos =︒⋅︒︒=︒⋅︒︒-︒(2)左边=)cos(2sin ])sin[(βαααβα+-++=)cos(2sin sin )cos(cos )sin(βαααβααβα+-+++ααβ)(ααβ)(αααβ)(ααβ)(ααβ)(α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Z ∈-k k ]π21[ ==αβsin sin 右边19.(12分)解:)cos sin 2)(cos 2sin 3(αααα-+32tan -=α或21tan =α(舍) 13121393494134tan 1tan 22sin 2-=⨯-=+-=+=ααα 13513995941941tan 1tan 12cos 22=⨯=+-=+-=ααα 263512231352113123πsin2cos 3πcos 2sin )3π2sin(+-=⨯+⨯-=⋅+⋅=+∴ααα20.(12分)解:cos2x +4sin x =m 2-2m +31-2sin 2x +4sinx =m2-2m +3⇒⎪⎩⎪⎨⎧-≥-≤-820222m m m m-2sin 2x +4sin =m 2-2m +2求-2sin 2+4sinx 的值域 ⇒0≤m≤2令t =-2(sin 2x -2 sin x)=-2(sinx -1)2t∈[-6,2]∴-6≤m 2-2m +2≤2-8≤m 2-2m≤021.(12分)(1)7528-(2)729239-22.(12分)解:f(x)=5sin(2x 3π-)-3,k∈Z(1)最小正周期为π (2)]1252π,12ππ[+-k k(3)12π52π+=k x k∈Z(4)略。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参考公式: (1)椎体体积:13V Sh =椎体,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2)球体体积:24π3V R =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2rad ,弧长为6,则该扇形的面积为( ).A .6B .9C .12D .362.若直线经过(0,0),O A 两点,则直线OA 的倾斜角为( ).A .π6 B .π3C D 3.设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已知,,a b A 解三角形,则ABC △的解的个数可能为( ).A .0B .1C .2D .以上都有可能 4.已知平面α截正方体得到一个多边形,则这个多边形不可能是( ).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5.在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直线的倾斜角、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这五种角中,有两种角的范围相同,则这个相同的范围是( ).A .π(0,]2B .π[0,]2C .[0,π)D .[0,π]6.已知a,b,c 为平面向量,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0a 且⋅⋅a b =a c ,则b=c ;③若=-a+b a b ,则⊥a b ;④若0⋅a b >,则,a b 夹角为锐角.上面四个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7.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m ⊂β,α⊥β,则m ⊥αB .若m ⊥β,m ∥α,则α⊥βC .若α⊥γ,α⊥β,则α∥γD .若m ∥α,α∥β,则m ∥β8.已知函数()sin()(0,0,π)f x A x A ωϕ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cos()g x A x ϕω=+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 ). A .5(,0)6B .1(,0)6C .5(,0)2-D .(1,0)9.已知集合{(,)20}A x y kx y =+-=,1{(,)2}2y B x y x -==-,若A B =∅,则实数k 的值为( ).A .2-B .12C .2-或12D .2或1210.已知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分别为111,,357,则该三角形的最大角为( ).A .90B .120 C .150 D .不能确定11.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的夹角为θ,若对任意实数λ,1λ+≥a b 恒成立,则( ).A .任给a ,θ都有最大值B .任给θ,a 都有最小值C .任给b ,θ都有最大值D .任给θ,b 都有最小值122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2 B.(22-- C.(2 D.[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如图,在某个海域,一艘渔船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方位角为150的方向航行,行至A 处发现一个小岛C 在其东偏南15方向,半小时后到达B 处,发现小岛C 在其东北方向,则B 处离小岛C 的距离为 ▲ 海里.14.设球O 与圆锥1SO 的体积分别为1V ,2V .若球O 的表面积与圆锥1SO 的表面积相等,且圆锥1SO 的轴截面为正三角形,则12VV 的值是 ▲ .15.已知直线10ax y +-=与圆22:28130C x y x y +--+=交于A ,B 两点,当ABC △的面积最大时,则实数a 的值是 ▲ .16.若△ABC 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且345OA OB OC +=,则CA CB ⋅的取值范围为 ▲ .(第13题)北 33-2 6 O (第9题)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17题为10分,第18~22每题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x 轴正半轴为始边的锐角α和钝角β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点A ,B ,x 轴正半轴与单位圆交于点M ,且310MOB S =△. (1)求+OM OB ;(2)若5cos 13AOB ∠=,求点A 的坐标.18 . 已知向量3(sin ,),(cos ,1)2x x ==-a b .(1)当ab 时,求tan 2x 的值;(2)求()()f x =-⋅a b b 在π[,0]2-上的值域.19.在ABC △中,边AB ,AC 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40x y --=,320x y ++=,已知(1,2)M 为BC 边上一点.(1)若AM 为BC 边上的高,求直线BC 的方程; (2)若AM 为BC 边的中线,求ABC △的面积.(第17题)2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PCD 平面,平面PAC ⊥平面ABCD ,PAC △是正三角形,BC PC ⊥. (1)求证:CDPAB 平面;(2)求证:BC ⊥平面PAC ;(3)若4AB =,2AC =,求四面体PABC 的体积V .21.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2a c bc =+. (1)若1cos 8A =,求sin sin AC 的值;(2)求11tan tan C A-的取值范围是.22.已知圆C 与圆221:5516320C x y mx y +--+=外切于点84(,)55P ,且与y 轴相切.(1)求圆C 的方程.(2)过点O 作直线12,l l 分别交圆C 于A 、B 两点,若12,l l 斜率之积为2-,求弦AB 长度的范围.BDPC A(第20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科试题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代号填在答题卷对应的空格内.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请考生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21A x x =-<<,{1B x x =<-或}3x >,则A B =I ( )A 、{}21x x -<<-B 、{}23x x -<<C 、{}11x x -<<D 、{}13x x <<2、下列与角7312π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312π B 、512π C 、12π D 、12π-3、已知函数()222,02,0x x x f x x x x ⎧--≥⎪=⎨-<⎪⎩,则()()1f f = ( )A 、-15B 、15C 、-3D 、34、已知平面,αβ,直线m ,且αβ⊥,AB αβ=I ,m αP ,m AB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βPB 、m β⊥C 、m β⊂D 、直线m 与平面β的关系不确定 5、直线ax -4y +8=0,4x +3y =10和2x -y =10相交于一点,则a 的值为( ) A 、4 B 、-1 C 、-4 D 、16、已知函数()22x x f x -=-,若()f a =,则()f a -=( )A B 、 C D 、7、已知函数()()1x f x a a =>,且()()2741f m f m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3-∞- C 、(],3-∞- D 、()3,-+∞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 A .12π+ B . 32π+ C . 312π+ D . 332π+ 9、过点P (2,3)的直线l 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 若P 为AB 的中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32120x y -+=B 、32120x y --=C 、32120x y ++=D 、32120x y +-= 10、圆22:(2)25C x y +-=一点P 到直线3100l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5 B 、11 C 、6 D 、111、已知圆C 过点(0,1),且圆心在y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310l y ++=与 圆相切,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 )A 、()2212x y ++= B 、()2232x y +-= C 、()2234x y +-= D 、()2214x y ++=12、已知函数()(21x x f x ln x x e e -=++-,则满足()()210f a f a -+<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1,+∞C 、(),1-∞D 、1,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计算:13642lg 2lg 25-++= ; 14、函数()()1f x ln x =+的定义域为 ;15、若直线430x y a -+=与圆221x y +=相交,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6、已知直线:330l mx y m ++-=与圆2212x y +=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做l 的垂线与x 轴交于,C D 两点,若23AB =CD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2x +(1+m )y +2m=0,m ∈R ,点P 的坐标为(-3,1). (Ⅰ)求证:直线l 恒过一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Ⅱ)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 求证:(Ⅰ)EF ∥面ACD ;(Ⅱ)面EFC ⊥面BCD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1,0A B -,平面上一点M 满足2MA MB =. (Ⅰ)求点M 的轨迹方程; (Ⅱ)过点A 且倾斜角为6π的直线l 与点M 的轨迹交于,P Q ,求线段PQ 的长度.20.(本小题满分12分)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 (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 (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020≤≤x 时,车流速度v 是车流密度x 的一次函数. (Ⅰ)当2000≤≤x 时,求函数)(x v 的表达式;(Ⅱ)当车流密度x 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每小时))()(x v x x f ⋅=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两点,BE ⊥平面ABCD ,DF ⊥平面ABCD ,2BE AB DF ==.(Ⅰ)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Ⅱ)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4(log )(2R k kx x f x ∈++=是偶函数,)342(log )(2a a x g x -⋅=(其中0>a ).(I )求函数)(x g 的定义域; (II )求k 的值;(III )若函数)(x f 与)(x g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a 的取值范围.CDFEBA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调研考试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