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附图) (一)
- 格式:doc
- 大小:14.35 KB
- 文档页数:4
实用书画落款格式大全,直观图片,一看就懂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要写好一幅作品,就必须讲求点画的组织,文字的安排,幅式的布局,这就叫章法。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如下三方面:一、幅式硬笔书法作品的幅式跟传统的毛笔书法一样,有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横幅、扇面,匾额等。
1.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2.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3.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4.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5.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如江苏武微波88-91年创作的《红楼梦》长卷全长为四千五百米。
6.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一幅书法作品无论长短大小,都应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既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以及通篇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到幅式、题款、用印等的相互配合。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分行布白:再好的书法作品,也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所谓:“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
”“布白”是研究字体结构组织的方法。
布乃分布,白是空白。
留白太多,字就稀疏散漫,太少则拥挤促迫,乱则失控,匀则平板失势。
如何因势布局,就要看作者布白的技巧了。
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因纸定字或因字定纸指根据书写内容来选择纸张或根据纸张大小来选择内容,即看字纸何者为先,纸大字小白压黑,有空旷凋零之感,纸小字大而多则拥挤充塞。
好的作品在字纸关系上应黑白相映,虚实相生,疏密相称。
2.格式适当字数较多的横幅或立幅,不应四角齐平,可以实三虚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角可满而实,以虚实相生,黑白相间。
左下角空字多少无定规,但篆、楷、隶等较规则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否则太显孤单,所谓“单字不成行。
”3.首字管领唐代孙过庭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首字有通领全篇的作用。
一般来说,标准字体求匀,而行书、草书第一字应粗壮凝重,尾字也相应厚重,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4.四边留白,行间透气在纸上写一幅字,不能安排得顶天立地,拥塞不堪,应四边留白,宽窄适度,行间透气,不犯不离。
在书写之前,先将纸的四边折出,在折框内安排书写内容,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边白,行间也要留出相应的空隙。
5.行列有序,行气贯通可分为有行有列、有行无列两类:有行有列适应于篆、隶、楷,讲究横有行,竖有列,每行每列字的中心都应相对并处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布字歪斜,偏离中心线,就会产生左右摇摆、黑白失调的感觉。
由于字体的关系,一般要求楷字行列相等,篆书行宽列窄,隶书行窄列宽。
有行无列一般适应于行、草二体,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无行无列,也应行气贯通,浑然天成,不宜故作参差错落,曲折蛇行,使全篇行气割裂,杂乱无章。
书法作品落款盖印的要求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三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书法作品常见的七种格式介绍在明清之前,书法作品的格式是非常单一的,因为以前有法律规定,百姓的住宅非常低矮、而且小,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废除了这一条法律,有钱人家开始修建大房子。
房子大了,有钱人家就购置文人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墙上作为装饰。
诸如“中堂”之类的书法格式,就是在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书法作品常见的几种格式:常见的书法格式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1、斗方:指边长相等的正方形作品,它以边长尺度称谓,边长几尺的就叫几尺斗方,一般都是用整张宣纸横折对开书写而成。
比如:写在四尺宣纸横折对开就叫“四尺斗方”,写在六尺宣纸横折对开就叫“六尺斗方”。
2、三开:中国书法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法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4、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5、条幅:指竖式、条状长方形的作品。
一般都由整张宣纸顺长对折裁开书写而成,写在四尺宣纸对开叫“四尺条幅”;写在六尺宣纸对开的就叫“六尺条幅”。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6、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书法章法布局详细图解说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在书法中,章法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篇作品的结构和美感。
下面将详细图解说明书法章法布局。
一、章法章法是指书法作品中字形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它是书法作品的基础,也是书法艺术的核心。
章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1. 章法的分类章法可以分为横排、竖排、斜排三种。
其中,横排是指字体横向排列,竖排是指字体纵向排列,斜排是指字体呈斜向排列。
2. 章法的要求(1)整齐划一:章法要求字体整齐划一,字形大小一致,间距适当,不得出现歪斜、偏倚、重叠等情况。
(2)平衡协调:章法要求整篇作品的字体分布均衡协调,不得出现左右倾斜、上下不平衡等情况。
(3)节奏韵律:章法要求整篇作品的字体排列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妙的音乐感。
二、布局布局是指书法作品中各个字体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它是章法的延伸和发展,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布局的分类布局可以分为正中、偏中、左偏、右偏、上偏、下偏六种。
其中,正中是指字体居中排列,偏中是指字体偏向中心排列,左偏是指字体向左偏移排列,右偏是指字体向右偏移排列,上偏是指字体向上偏移排列,下偏是指字体向下偏移排列。
2. 布局的要求(1)整体协调:布局要求整篇作品的字体位置和大小关系协调一致,不得出现突兀、不协调的情况。
(2)重点突出:布局要求整篇作品的重点突出,让人一眼看出主题和重点。
(3)空间利用:布局要求合理利用空间,让整篇作品显得宽敞、舒适。
以上就是书法章法布局的详细图解说明。
在书法创作中,章法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整篇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因此,我们在书法创作中要认真对待章法布局,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美、精湛的书法作品。
中堂中间和两边对联高度一样的挂法中堂中间和两边对联高度一样的挂法,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方式,可以为房间增添美感和艺术氛围。
在进行挂法时,需要注意挂法的合理性和美观性,使其符合中堂中间和两边对联高度一样的要求。
下面列举了十种符合题目要求的挂法,以供参考。
1. 横幅挂法:中堂中间和两边都挂上一条横幅,横幅的高度相同,字体和颜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横幅的内容可以是吉祥寓意的祝福语或对联。
2. 书法作品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幅书法作品,两边对称挂上两幅书法作品,保持三幅作品的高度一致。
作品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词或自己创作的文字。
3. 绘画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幅绘画作品,两边对称挂上两幅绘画作品,保持三幅作品的高度一致。
可以选择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感的绘画作品。
4. 壁画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幅壁画,两边对称挂上两幅壁画,保持三幅壁画的高度一致。
壁画的内容可以是自然风景、人物形象等。
5. 碑刻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块碑刻,两边对称挂上两块碑刻,保持三块碑刻的高度一致。
碑刻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
6. 雕塑挂法:在中堂中间放置一件雕塑作品,两边对称放置两件雕塑作品,保持三件作品的高度一致。
雕塑的形象可以是动物、人物等。
7. 牌匾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块牌匾,两边对称挂上两块牌匾,保持三块牌匾的高度一致。
牌匾的内容可以是吉祥寓意的词语或对联。
8. 照片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张照片,两边对称挂上两张照片,保持三张照片的高度一致。
照片的内容可以是家庭成员、朋友等。
9. 风景画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幅风景画,两边对称挂上两幅风景画,保持三幅画的高度一致。
画的内容可以是山水、花卉等。
10. 特色挂法:在中堂中间挂上一件具有特色的装饰物,两边对称挂上两件相同或类似的装饰物,保持三件装饰物的高度一致。
装饰物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
以上是十种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堂中间和两边对联高度一样的挂法,每种挂法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场景进行调整和变化。
创作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布局要求书法作品式样简介1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抄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子、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巨细(约1尺见方) 之文体,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是非。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书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书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创设。
9.手卷:亦成横轴,麻烦悬挂,只恰当在书桌上伸张,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式样详解⒈斗方中国字画的一种形状。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抄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抄写内容平常是四行至六行。
由于行列多,篇章结构时应非常夸大上下左右的巨细、开合、呼应及节拍改变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题名的主次相干,款字平常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题名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结构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平常不以正文平齐,以制止方法的机械。
也可在正文背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及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脱离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字画的一种形状。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巨细分别,四尺三开平常为三尺画面(现实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字画装裱的一种形状。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子”。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巨细十分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双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 (二)白云老者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 (二)三、关于“条幅”的...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徐彦萱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
横幅的章法气势与直幅的章法气势不同,很大...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第二节硬笔行书的传统章法幅式图录四眼郎君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第二节硬笔行书的传统章法幅式图录。
中堂一般指挂在厅堂墙壁正中...章法概述百了山人放在上下联之间有中堂的楹联上方的横披,装裱后的长度不应超过上下联和中堂的宽度之和...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 (三)白云老者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 (三)问题是如何去捕捉书...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布局要求神仙湾老宋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布局要求。
书法作品形式多样,一般有竖式(中堂、条幅、对联)、横式...书法的章法布局吟风听涛书法的章法布局一、书法作品的幅式二、书法作品的内容三、书法作品的布白四、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欣赏与创作万亩胡杨2、书法作品创作: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创作须知 |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老愚公智叟本文要谈的对联书写,特指用毛笔和墨汁在宣纸上表现的书法艺术形式,就其作品的完整性...学书法从笔法设计布局说起老阿更学书法从笔法设计布局说起1.或在竖下时,看准笔毫已经有点侧(笔毫压扁了,左右两侧,...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鸿墨轩3dec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
中堂的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篆書的章法--(大小篆)鸿墨轩3dec篆書的章法--(大小篆)篆書的章法--(大小篆) 小篆的章法小篆的章法,与楷、隶书比较...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康子扬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
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要领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
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宝藏,是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独特艺术。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象征文题目,除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
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
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
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
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章法布局是书法作品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创作书法作品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创作书法作品,一要练得一手好字,这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基础;二要懂得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这是书法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练一手好字,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但章法布局知识却可以现学现用,立杆见影。
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四周留空,行间透气书写内容不可写满整张面,四周适当留出一定空白,形成白色边框,作品便形成整体。
同时字与字之间也应适当留空,其字距小于行距,行距小于边框,以显空灵。
书法作品按传统习惯为纵行排列,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书写。
首行不需空格,首字应顶格写;末行不宜写满,末字下应留有适当空白。
作品一般不用标点,繁体字与简化字不要混合使用。
2、首位呼应,字守中线一幅作品的正文中第一个字与最后一个字,即首字与末字,应略大或略重于其他字。
首字领篇,末字收势,极为重要。
创作书法作品有哪些基本章法?书法创作的基本章法,传统的有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斗方、册页、扇面等多种形式,这些章法又可以派生出很多新的喜闻乐见的样式来。
下面逐一说明:1、中堂这是传统基本章法之一,一般篇幅比较大,多为四尺整纸、六尺整纸,采用竖式结构,现在也有尺幅较小的,适应现在居家小空间的装饰,称为小中堂。
中堂的基本形式付下图:2、对联对联是老百姓见得最广的书法形式,左右相对,右为上联,左为下联;对联除了传统的贴在门扉上之外,也可以装裱以后两两相对悬挂在书房,也可以挂在中堂的两边。
对联的基本章法如下图:3、条幅条幅为竖式、窄长,通常为四尺对开、六尺对开,条幅与中堂的区别就是,条幅没有中堂那么宽,约为一半。
条幅这种形式又可以写成规格相等的四条、六条、八条,则称为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
条幅的基本形式如下图:4、横幅横幅跟条幅有点类似,但是条幅是竖式,横幅是横式,通常为四尺对开、六尺对开,。
条幅如果长度进一步延伸,则成为手卷。
横幅的基本式样如下图:5、扇面扇面最初是在扇子上写字作画,后来将宣纸裁剪成空白扇面形式,演变成一种章法,写的时候需要灵活处理,适合写轻巧的字,不可写很粗壮的字。
扇面也可以将几幅同时装裱在一起,成为连缀扇面。
扇面基本形式如下图:6、斗方章法上将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的幅式,称为斗方。
这种形式现代居家装饰用的越来越多,通常装裱以后配框,具有现代感。
在现代展览中,通常将几个斗方装裱在一起,形成连缀形式。
7、册页册页类似于书本的形式,将长卷折叠成一面一面,这种形式常用来写手札、诗文、日志等,现在也有装裱好的空白册页,买回来直接在上面写字即可,非常方便。
册页形式如下图:传统书法章法基本就是以上形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传统,不断探索,推成出新。
现代展览中有很多好的章法形式,可以借鉴。
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三)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附图) (三)下图也是团扇变形款式,人称方扇式。
相传在战国时期就有方扇出现,扇面用细竹篾编制而成。
见(图28):图282、折扇书法折扇书法创作难于其他书法创作,究其原因:一是体积小,二是表面不平,三是纸面不吸水,四是开头不规则。
其中,纸面不吸水的问题好解决,只要用滑石粉擦一擦,不吸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下图的章法为二行居中式,为清代书法家翟云生所书,他以隶书名世。
此幅作品给人以天空地阔、任意翱翔的感觉。
见(图29):图29下图的章法为隔行长短式,为明代书法家娄坚所书,长行从扇面的上沿一直写到下沿,而短行则每行只写二字,且平上不平下。
见(图30):图30下图的章法为隔行取半式,即一行写满,一行写半,以次类推。
整幅章法满而不局促,空间布局合理。
见(图31):图31下图的章法为长虹式,每行二字,沿扇面的上沿写,若彩虹一般,且款文的底部也与正文齐平。
给人以宽阔无比的想象空间。
见(图32):图32下图的章法为疏朗式,系明代陈鸿寿所书。
扇面书法太挤则闷,太空则虚,此作不挤不空,恰倒好处。
留出的空间,正好用来表现自我。
见(图33):图33六、关于“条屏”的章法技巧条屏,亦称屏条、通屏、海幔、海幕、一堂。
它是将四幅、六幅条幅连成一幅,称之为四条屏、六条屏等。
相传,条屏起于唐代以前。
值得一提的是,条屏可拆可分,即可以合起来一起悬挂,体现出一个大主题。
拆开来时又可以单独悬挂。
由于条屏有可拆可分的特性,所以,条屏作品在落款时,可以在最后一条落一个款子,也可以每屏都落款。
下图是清代吴廷康所书,临摹了四种篆书,但每屏都落了款。
见(图34):图34下图是二条屏,为杨沂孙所书,虽然只落了一个款,但是,为补充正文之不足,把款文中的时日部分,仍当作正文来写,其余款文作两行小字一并写出。
见(图35):图35下图是本文作者所作的四条屏作品,每条一行,末行下半部分落款三行,改变了通篇章法中的单调性。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
图) (一)
关于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附图) (一)
什么叫章法,章法就是布局和谋篇。
给你一篇文字,给你一张纸,请你把它写出来,要想写成一幅书法作品,你就必须要好好构思一番。
有的人只知道写字,但不知道究竟如何去布局和谋篇,这是很不够的。
书法中的章法,应该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概念,它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如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方方面面,都要事先考虑到。
艺术给人以美感,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也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此众多的内容,要想一下子在章法的概念里,安排得十全十美恐怕难以做到。
事实上,章法如同兵法一样,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打法。
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我们大不可以偏盖全。
我们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好这个全局性的大概念。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作品款式出发,并举以实例来作一些具体的探索。
一、关于“对联”的章法技巧据传,在古代《诗经》中就有无
数语句相对、平仄和韵的对联。
在唐宋以前的律诗中,第二句与第三句都是两两相对的。
然而,对联用于书法则是在明代晚期,直到清代以后,对联才得以盛行。
对联强调对称美,开始的时候很工整,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清代以后才发展到诸体都能入对联。
对联的内容一般有“山水情怀、寄写心志、讽喻社稷及生活读书”等。
对联的字数不等,常见的有“四言对、五言对、七言对”等,后来还出现了“数十字、上百字”的长联。
在款识方面,对联开始只落单款,到后来也落上下款。
在用途上,对联也从雅士清玩发展到亭台楼阁、高堂庙宇。
现列举若干对联款式如下:1、上下款一行式。
对联的上款,在一般情况下,总是要题上受书人的称谓、姓名和字号的。
但是,本幅作品的上款并没有找到位置。
因为他在上联已经题上了“甲子五月端阳前一日”,而且所题的位置比较低,如果再题受书人的姓名的话,自觉不妥。
于是,作者把受书人的姓名题在了下联的上方,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下方,以示对受书人的尊敬。
这是一种将计就计的办法,虽有差错,而又显出了高招,令人佩服至极。
见(图1):图1
2、四行题款式。
每联题为两行,共四行,位置居中。
见(图2):图2
3、正文以下多行式。
正文作四字,留出一个字的位置用于题多行款,另有一番情趣。
见(图3):图3
4、龙门双行式。
因为款文字数较多,故而采用双行式题款
5、少字高题式。
文多,题字少,以突现其气势,大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
见(图5):图5
6、双色满框式。
采用
色彩入书法,款文四行,顶天立地,有特色。
见(图6):图6
二、关于“中堂”的章法技巧中堂是指整张宣纸所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比例是2:1,以竖式为准。
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
现存最早的书法中堂为南宋吴琚所书的《七言绝句》。
中堂的出现远晚于手卷,手
卷是文人手上的把玩物,而中堂则是时时用来悬挂的,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所以,中堂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书法作品。
但是,中堂形式比较程式化,要注意在章法上有所突破,突出新颖性。
1、界格式。
用于书写工整一路的作品,书写前要先打界格,打界格的线条要细而劲挺。
但在落款处不要打界格,务使行气贯通。
见(图7):图7
2、疏朗式。
书法作品重虚实相见,全是虚不见实,谓之空
洞无物。
全是实不见虚,谓之局促郁塞。
有虚有实,谓之潇洒空灵。
书法创作要怡然自得,要舒适自然,要巧作安排。
见(图8):图8
3、随款式。
所谓随款式,是指正文不够写,把多余的正文
当作落款来写,一统到底。
这种款式在书写时表现为十分的随意,一看没纸了,便把正文当作落款写,与正文搅和在一
4、界格信札式。
信札是尺牍,把多个尺牍组合在一起,搞成一幅中堂,有分有合,以小见大,令人神往。
见(图10):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