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的章法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书法作硬笔格式11乘17
练11格(竖格)有两种格式:
1、竖有行,横成列。
要按位置对号入座,无论是行列安排还是点画呼应都做到字中相齐原则。
这种布局对楷书创作最适合(也适合隶篆),采用方格或无格加框装饰全篇格局。
楷书多采用行距与字距相等,或行距大字距小两种格式,而隶篆多采用行距小字距大格式。
2、竖有列而字无行。
左右竖行界线分明,上下字距自己确定。
也可用于楷书,但更多用于行草,用竖格或无格加框装饰全篇格局。
竖写式属于书法传统格式,多以古诗词歌赋为内容。
起首不空格,不加标点。
若是书写现代文,起首空两格,加标点,格式与段横写一致。
就钢笔书法而言,偏重实用,则用横写式;偏重艺术,则用传统竖写式。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中小学生学习钢笔书法,应该更多的采用现代横写格式
扩展资料: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
如字的大小、形状、排列的位置与摆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应关系,等等。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
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
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要写好一幅作品,就必须讲求点画的组织,文字的安排,幅式的布局,这就叫章法。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如下三方面:一、幅式硬笔书法作品的幅式跟传统的毛笔书法一样,有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横幅、扇面,匾额等。
1.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2.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3.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4.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5.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如江苏武微波88-91年创作的《红楼梦》长卷全长为四千五百米。
6.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一年级硬笔书法章法一、硬笔书法章法的概念。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硬笔书法的章法简单理解就是字在纸上怎么排列才好看。
就像小朋友们排队一样,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位置,排得整齐有序就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二、基本的章法原则。
(一)字间距。
1. 均匀分布。
- 在田字格或者米字格练习本上,每个字之间要留出差不多的距离。
比如写“一二三”这三个字,不能让“一”和“二”离得很近,而“二”和“三”离得很远。
一般来说,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大概是半个字到一个字的宽度。
2. 避免拥挤和松散。
- 一年级小朋友刚学写字,容易把字写得挤在一起。
像写“口日目”这几个字的时候,如果字间距太小,看起来就像一团黑疙瘩。
但也不能把字写得太散,否则就像队伍里的小朋友站得东一个西一个,没有整齐感。
(二)行间距。
1. 大于字间距。
- 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要比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这就像一排排的小队伍,排与排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
如果行间距和字间距一样,整个页面就会显得很杂乱。
2. 保持平行。
- 每一行字要尽量写得平行。
小朋友们可以想象自己在画很多条平行线,这样写出来的字看起来就很整齐。
三、在田字格中的章法。
1. 中心对齐。
- 一年级主要用田字格练字。
每个字都要尽量写在田字格的中心位置。
例如写“中”字,竖画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这样整个字看起来就很平稳。
当写多个字的时候,每个字的中心也要大概在一条直线上。
2. 填满合适空间。
- 字在田字格中不能写得太大,撑满整个格子,也不能写得太小,缩在格子的一角。
要根据字的笔画多少合理地占据田字格的空间。
比如“日”字笔画少,要写得适中,而“赢”字笔画多,要紧凑地写在田字格内,但也要保持笔画的清晰。
四、书写顺序与章法。
1. 从左到右。
- 在写一行字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写。
这是我们汉字书写的基本顺序,就像小朋友读书是从左到右一样。
例如写“我们爱祖国”这几个字,要先写“我”,再依次写后面的字。
2. 从上到下。
硬笔书法章法在形式上除承袭传统毛笔书法章法外,还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横式排布。
毛笔书法幅式一般有:中堂,条幅,横披,册页,屏条,斗方,手卷,楹联,扇面和扁额等等。
硬笔书法所表现的多为这些幅式,但都以微缩形式出现。
当然也有类似于毛笔书法章法幅式大小的,只是极少见而已。
通常完整的章法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纵有列、横有列或横有列、纵有列二种形式宜书写楷、隶、篆等书体,这些字体较工整,端庄,凝重,静态成份比重较大。
纵有列、横无列或横有列、纵无列的形式宜书写行书、行草或草书等动感效应强的书体。
而横、纵均无列的形式则宜书写行草,草书等书体,以期表现一种飘逸,洒脱的美,其动感效应更强。
如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便是成横、纵无序,“乱石铺阶”状。
给人以神逸、飘然的美质享受。
竖写式多齐天齐地或齐天茅地,亦即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或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及不在同一直线上。
而横写式如果书写正文为现代文章(诗歌除外)则首行起首字宜错开两字书写,每行左(除首行)与右的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无论是竖写式,还是横写式,款识文字都尽量不要超过正文首尾,或与之相齐。
上款是指为礼貌起见,而题写索书者的姓名的文字。
一般上款位置较高,如:##方家请赏,先生雅嘱等。
下款是作者对正文内容的出处,评介或感受及作者创作时间、地点、作者姓名、字、号等的文字。
一般情况来说,对正文的评介,感受的文字大都略去,只题写正文作者姓名、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创作者名姓。
多见下面几种落款方式: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一日牧夫;甲戌年荷月上浣于包头寒墨斋牧夫书;敬录东坡先生词牧夫广宁书;右录板桥先生句甲戌年初秋单广宁;在用印方面,由于硬笔字体大小的约束,故不能用毛笔书法章法来要求。
一般情况下,印章大小不应大于正文字体,但也不能过小而显寒酸。
如果因印章过大或过小而与正文字体大小相差悬殊,则最好不钤。
过大显臃肿而破坏整幅画面的平衡,过小显得单薄小气。
硬笔字横写章法哎,说到硬笔字横写章法这事儿,咱得聊聊。
硬笔字,说白了就是咱们平时用的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啥的写的字,横写呢,就是咱们从左往右这么一笔一划地写。
这章法啊,可讲究了,你得会布局,得懂得怎么让字儿们在纸上跳舞,看着舒服,读着也顺溜。
咱们平时写个信啊,记个笔记啊,或者写个啥小作文,都得用到这硬笔字横写。
有些人写出来的字儿,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舒坦,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齐齐,跟阅兵似的。
有些人呢,写的那叫一个“龙飞凤舞”,看着跟打仗一样,那叫一个乱啊。
所以说,这硬笔字横写章法,还真得学学。
首先呢,你得挑个好笔。
笔不好,字儿也写不好,就跟做饭一样,食材不好,手艺再好也白搭。
挑个顺手的笔,写起来那叫一个带劲,字儿也跟着精神起来。
然后呢,你得有个好纸,纸太滑了不行,写不上去;纸太糙了也不行,磨得笔头疼。
得找个适中的,写起来那叫一个流畅。
接下来,咱们说说怎么写。
这写字啊,得有劲儿,但不能太使劲儿,得有个度。
太使劲儿了,字儿写得硬邦邦的,看着不舒服;太没劲儿了,字儿又软绵绵的,像没吃饱饭似的。
你得找到那个感觉,就像咱们平时走路,得有个节奏,不快不慢,刚刚好。
然后啊,你得注意这字儿的大小、间距啥的。
字儿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适中。
太大了,一页纸写不了几个字儿;太小了,看着累得慌。
间距也得掌握好,太挤了,看着憋屈;太松了,看着空落落的。
你得让它们排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舒心。
还有啊,这字儿得写得有精神。
啥叫有精神啊?就是看着有劲儿,有活力。
你得把每个字儿都写得像个小战士似的,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别写得跟个小老头似的,蔫儿吧唧的。
你得让它们在纸上活起来,看着就有劲儿。
咱们平时写东西啊,也得注意这章法。
比如写个信吧,你得先想好写啥,然后开头写个问候啥的,中间写正文,结尾再写个祝福啥的。
这正文呢,你也得分段,别一股脑儿地写下去,看着累得慌。
你得让它们有个层次,有个逻辑,读着才顺溜。
还有啊,这写字也得有情感。
你得把你想说的东西,通过这字儿表达出来。
硬笔书法的章法(小编整理)第一篇:硬笔书法的章法硬笔书法的章法教案所谓章法,就是指对一篇字的整体安排。
懂得了执笔运笔,能写好一点一画;懂得了结体的规则,能写好一个个单独的字。
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要把许多字写成一篇,因此就不仅单个的字要写得美观,还要使许多字组成的“篇”布局合理、和谐统一。
这就是章法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初学写字的人有时单个字写得还不错,然而一旦成篇写却很糟糕,甚至显得整篇字都不好了。
由此可见,章法是很重要的.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
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
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现代横写格式一、横写格式的要求横写格式是运用最普遍的硬笔书法章法形式。
通常人们记笔记、起草文稿、写信、做作业,都是用横写格式。
因为横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所以章法的安排,要注意参照现代印刷形式来写。
横写格式总的要求是:(1)字序由左到右,行序由上到下;(2)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字,以表示段落分明;(3)句间要用标点符号断开,以便于识读;(4)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不能写在一行之首;(5)字距小,行距大,行间要清楚;(6)行首、行尾都要平齐,切忌前冲后缩;(7)使用简化字,避免繁体字,力求书写规范化;(8)每行字的重心都要始终贯串在字行的中心线上;(9)一篇字的字体要前后统一,不要开头工工整整,到后边却潦潦草草。
以上要求只是一般的要求。
由于硬笔书法是一种手写体的艺术,既要方便书写,又要容易认读,同时还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所以,在具体的章法上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变化用之,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
按字行的排列形式分,硬笔书法横写式主要有横竖成行和横有行竖无列两种。
横竖成行的形式,适宜于工整的楷书或略带行意的行楷,它最常见于在方格稿纸上书写。
硬笔行书章法(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硬笔行书概述二、硬笔行书的章法特点三、硬笔行书的章法布局原则四、硬笔行书的章法运用技巧五、硬笔行书的章法练习方法正文一、硬笔行书概述硬笔行书,是指用硬笔(如钢笔、圆珠笔等)书写的行书字体。
行书作为中国书法的一种,起源于汉朝,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以其笔画简练、书写流畅而著称。
硬笔行书既保留了传统行书的特点,又具有硬笔书写的独特韵味,因此在现代书写中被广泛应用。
二、硬笔行书的章法特点硬笔行书的章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字形结构紧凑:硬笔行书的字形结构较为紧密,笔画之间相互关联,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
2.笔画简练:硬笔行书在楷书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减少了一些笔画,使书写更加简便。
3.书写流畅:硬笔行书的笔画连贯,书写过程中可以一气呵成,具有较高的书写速度。
4.布局美观:硬笔行书的章法布局遵循传统书法的美学原则,使整体效果和谐美观。
三、硬笔行书的章法布局原则1.平衡原则:在布局中,要注意保持字的重心平衡,避免头重脚轻或左重右轻的情况。
2.对称原则:在章法布局中,可以运用对称原则,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具有均衡感。
3.变化原则:在布局中要注意字的大小、长短、宽窄、疏密等变化,以增加整体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协调原则:在整体布局中,要注意风格的统一,使不同的字、行、段之间协调一致。
四、硬笔行书的章法运用技巧1.掌握笔画基本书写方法:熟练掌握硬笔行书的基本笔画书写方法,如横、竖、撇、捺等,是运用章法的基础。
2.理解字形结构:了解字的结构特点,使书写时能够根据字形进行合理的布局。
3.练习布局技巧:通过反复练习,熟练运用平衡、对称、变化、协调等章法布局原则。
4.借鉴经典作品:学习经典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吸收其优点,提高自己的布局水平。
五、硬笔行书的章法练习方法1.描红练习:使用描红字帖进行练习,熟悉硬笔行书的笔画和结构。
2.临摹经典作品:选择适合的硬笔行书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其章法布局技巧。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的格式通常是指一篇硬笔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包括字的大小、间距、行距等。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28字格式参考:
1. 字的大小:每个字的高度应该在2-3厘米之间,宽度可以根据字形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2. 字的间距: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一个字的间距为佳。
3. 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应该适中,不宜过密或过疏。
一般来说,行距应该是字高的倍左右。
4. 整体布局:整篇作品的布局应该整齐、美观,字与字之间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在写硬笔书法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书写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书写效果。
同时,要注意笔画规范、用笔准确、结构合理,这些都是写好硬笔书法的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的章法
硬笔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被誉为“文化的瑰宝”。
它
具有线条明快、结构均衡、美感强烈等特点。
如何学好硬笔书法?下
面从章法的角度来介绍。
一、铅笔预备章法
这是硬笔书法中最基础的一步,熟悉笔划和结构。
首先,准备一支练
字本和铅笔,学习如何排版并练习一些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练习,逐步掌握硬笔书法的技巧。
二、字形组合章法
熟悉了基本笔画,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组合成单个字。
要了解每一个
字的构造,如何安排笔画的顺序和起笔的位置,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体。
三、字词排版章法
掌握了单个字的书写方法之后,就要学习如何进行字词的排版。
这是
硬笔书法中的难点,需要掌握良好的空间感和比例感。
在排版时,要
注意整体的均衡和美感,尽量避免出现重心不稳、留白不够等问题。
四、字帖模仿章法
模仿字帖是学习硬笔书法的常用方法。
通过模仿经典的字帖,可以加
深对硬笔书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在模仿时,要注
重笔画的正确、结构的均衡和优美的构图。
五、积累书写素材章法
硬笔书法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写出优美的作品。
因此,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书写素材,如诗词、名言、谚语等,这些素材可以成为你练习的对象,帮助你提高书写水平。
总之,要想学好硬笔书法,需要耐心和恒心,不断练习和积累,掌握好章法和技巧,才能写出真正漂亮的作品。
硬笔书法的章法教案所谓章法,就是指对一篇字的整体安排。
懂得了执笔运笔,能写好一点一画;懂得了结体的规则,能写好一个个单独的字。
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要把许多字写成一篇,因此就不仅单个的字要写得美观,还要使许多字组成的“篇”布局合理、和谐统一。
这就是章法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初学写字的人有时单个字写得还不错,然而一旦成篇写却很糟糕,甚至显得整篇字都不好了。
由此可见,章法是很重要的.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
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
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现代横写格式一、横写格式的要求横写格式是运用最普遍的硬笔书法章法形式。
通常人们记笔记、起草文稿、写信、做作业,都是用横写格式。
因为横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所以章法的安排,要注意参照现代印刷形式来写。
横写格式总的要求是:(1)字序由左到右,行序由上到下;(2)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字,以表示段落分明;(3)句间要用标点符号断开,以便于识读;(4)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不能写在一行之首;(5)字距小,行距大,行间要清楚;(6)行首、行尾都要平齐,切忌前冲后缩;(7)使用简化字,避免繁体字,力求书写规范化;(8)每行字的重心都要始终贯串在字行的中心线上;(9)一篇字的字体要前后统一,不要开头工工整整,到后边却潦潦草草。
以上要求只是一般的要求。
由于硬笔书法是一种手写体的艺术,既要方便书写,又要容易认读,同时还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所以,在具体的章法上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变化用之,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
按字行的排列形式分,硬笔书法横写式主要有横竖成行和横有行竖无列两种。
横竖成行的形式,适宜于工整的楷书或略带行意的行楷,它最常见于在方格稿纸上书写。
普通方格稿纸是这样设计的:字格顺排、上下对齐,行距与字格等高或稍窄些,留有天地头和两边,满纸多为300格,也有200格或400格等,在方格稿纸上书写,要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只要不随便出格,占住格子,控制住字的大小,尽量把字写得匀称些,章法是比较容易保证的。
横有行竖无列的形式,整齐中有变化,多见于在单格稿纸或没有字格的白纸上书写。
因单格稿纸或白纸没有标出明确的字距、行距等,所以在书写时章法较难把握。
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四点:(1)在单格稿纸上写字,可以格子的下线为基准,字的高度控制在格子高的2/3,上部要留出1/3空白作为行距,也可写在两线中间,但不能写得太满,与两线距离要匀称。
在白纸上写字,主要要使字行上下平行,把行距控制在字行高的2/3或稍高些。
如果行距过小,整篇字就不透气,给人一种压抑、堵塞的感觉.(2)整篇字的行首与行首、行尾与行尾要注意对齐,切忌前冲后缩。
注意写下一行第一个字时要对正上一行的首字,特别应留意在写每行的最后四五个字时,要有意识地调整字距,做到行尾平齐。
(3)要注意留出天头、地头和左右两边。
单格稿纸在印刷时已留出了比较恰当的天地头和两边空白,所以只要不随便出格,一般没有问题。
在白纸上写字时则要特别注意。
一般说来,天头比地头大,左右两边则较地头小些。
以16开书写纸为例,天头为3cm,地头和两边则可2cm左右。
切忌顶天立地,撑左挤右,写满整纸。
如果那样,即便单个字写得不错,也会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让人看着很不舒畅(4)要量纸定字。
我们平时写硬笔字一般都是用16开或32开的纸。
如果要写的字很多,一张纸写不完,不要硬塞着写,可以再加纸。
如果要写的字少,则需把字写得大些,不要写得又小又挤,紧靠在纸的上端,下面反而剩出太多的空白。
总之,写字之前总要先把要写的字与纸的大小以及分行布列等斟酌、筹划一番,打好腹稿才行。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在横写格式中必须尽量加强横向贯通的气势。
横写是自左向右行笔,这就要加强前字的末笔与后字起笔的呼应和连带。
传统的毛笔书法字帖都是直写,所以上下连带较多。
现在要左右连带,在临写古代字帖时,就应注意摸索总结左右连带的规律。
虽然这方面的总结还很不够,但可以相信,左右连带与上下贯通一样,都有着美的规律可以遵循。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标点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中如果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帮助人们更准确、清楚地传递思想内容,还能使篇章整齐、美观,所以,小小标点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何正确地使用标点,是语文课的知识范围,这里不再赘述,而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如一个标点要怎样写,应写在什么位置上等等,则是硬笔书法所要学习的内容。
标点符号的书写是有一定行间位置的。
有的人胡乱书写,如该占格的不占格,把逗号、句号写在一行之首,把前引号、后引号分写在上下两行的行尾和行首等,都是错误的。
这里将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简要说明如下:1.点号点号包括逗号、句号、顿号、冒号、分号、问号和感叹号七种,其书写格式是:(1)七种点号在书写时都单占一格。
逗号、句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五种写在格子的左下角,问号和感叹号写在格子的左半。
(2)七种点号都不能写在一行之首,如需换行,则要把标点写在同行末格的后边。
2.省略号和破折号(1)省略号和破折号在书写时要占两格,横写在格子的正中(2)省略号和破折号不能分写在两行上,遇到换行时,可以把一半写在格子的外面,也可以空一格转到下行行首。
3.引号、括号和书名号(1)引号、括号和书名号在书写时其前后两部分要各占一格。
引号的前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后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左上角;括号和书名号的前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右半,后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左半。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可以同前面紧靠的点号合占一格,书写位置不变,后半部分也可以同前面紧靠的点号合占一格,但位置要移到格子的右半;如果是同后面的点号合占一格,则点号要移到格子的右半(3)前引号、前括号和前书名号都不能写在一行的末尾,后引号、后括号和后书名号都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
遇到换行时,可以把一半写在格子的外面,也可空一格写到下行行首。
传统纵写格式由于硬笔书法艺术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性书写,因此所创作的作品应是内容与形式并重,甚至置形式美于内容美之上。
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是以其本身的造型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由于艺术品的欣赏是需要反复进行的,因此,它的书写就不受实用硬笔字应具备的那些基本条件的限制了。
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与传统毛笔书法的技法是相通的,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的程序和要求也与传统毛笔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程序和要求相同,但为了本章自身的完整,简述硬笔书法艺术创作的要点如下:一、确定内容总的要求是: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内容应相对完整,应健康、上进。
可根据创作的目的选取现成的或自撰合适的诗、文、格言、短语等;也可从纸幅的大小、拟写正文字的大小两个方面考虑选取所书内容的长短。
二、确定款式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相对于毛笔书法作品而言,其幅面通常很小,但常用的款式却大致是相同的。
除了通常无法写成大幅中堂以外,毛笔书法常用的款式如条幅、横幅、扇面、楹联、长卷等在硬笔书法作品的创作中都可选用.三、书写正文正文是作品的主体,占据了作品的大部分位置,需作妥善安排,书写时注意以下各点:(1)注意章法安排。
字距、行距的大小,行线的曲直,天头、地坎是否齐平等情况,尤其是正文的字体和款式,安排都应适当(2)注意字形的正确和风格的统一。
既可以写规范简体字,也可写繁体字,但切不可繁简体混杂使用,因为繁简混杂被认为是创作者文化艺术素养不高的表现。
(3)可以不用标点符号,也不采用起首低头、空格和提段的书写规范;若采用打标点符号的格式,则所用标点符号既要正确又要以不损害幅面的完整、美观为原则四、题款题款就是指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其它文字,它主要是用来说明书写作品的作者、书写时间、地点等。
款式按长短分为长款和穷款;按位置分为上款和下款。
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
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款字的大小应与正文字的大小相协调。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挈静”的规矩,做到“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但无论正文是何种字体,用行书题款总是可以的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〇〇七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丁亥年”。
1.上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 称呼+ 谦词(1)写给长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晚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建鹏先生清赏、华斌方家正之。
(2)写给同辈: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
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
如:尔福书友惠存、建平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
如:丽珍侄女铭记(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王维诗山行。
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2.下款(号字)+ 谦词(1)时间①年份的别称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7年是丁亥年,2008年就是戊子年,2009年就是己丑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③农历月份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