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79.11 KB
- 文档页数:32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说明同学们,大家好。
《铁路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生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是生产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生产实践起指导作用。
铁路要达到安全、迅速、经济、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目标。
就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的的组织方式。
铁路的现代化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铁路,不但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装备,还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我国铁路采用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1.运输计划运输计划具体规定了国家赋予铁路的运输任务,通常分为长远、年度和月度运输计划。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在装车以后,如何将这些车流编成各种列车输送到目的地,需要一个经济合理的组织方法。
列车编组计划就是规定如何将车流组织成为各种专门的列车,从发生地向目的地运送的制度,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可以合理地组织车流输送,加速货物送达,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以及合理地分配全路各技术站的调车工作任务。
3.列车运行图由于在铁路向上运行的列车很多,而且各种客货列车的速度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列车的运行能彼此配合,确保行车安全,以及合利用铁路通过能力,铁路必须编制列车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
所以,列车运行图实质上就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正确地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4.运输生产计划为了完成运输生产中的月度货物运输计划,需要有一定的机车车辆加以保证。
运输生产技术计划作为运输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
5.运输方案铁路运输生产需要路内、外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运输方案就是按照运输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和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站段作业过程等技术文件规定,对一个月或一旬的货运工作、列车工作、机车工作等进行综合部署,使运输部门和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运输任务。
行车组织课设摘要:1.行车组织课设简介2.课程目标与内容3.课程实施方法与步骤4.课程评价与成果展示5.总结正文:1.行车组织课设简介行车组织课设是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交通运输企业、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等相关岗位的工作。
2.课程目标与内容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其运行规律;(3)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交通运输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5)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课程实施方法与步骤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实施方法与步骤如下:(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实际操作技巧;(3)课程论文:布置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分析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课程评价与成果展示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讨论等;(2)实践操作:包括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的表现;(3)课程论文: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论文进行评分;(4)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口试等考核成绩。
课程成果将通过课程论文、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践操作的表现来展示。
5.总结行车组织课设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铁路行车组织方案《铁路行车___》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铁路行车___》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三年制中专/铁道专业开课系或教研室:基础及思政部二、课程概述:铁路行车___是铁路运输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___列车运行、实现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过程的计划和___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车站工作___、接发列车工作、列车运行图及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等。
三、教学目的:铁路行车___是铁路运输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培养铁路运输技术人才的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行车的技术作业过程、车站工作计划的制定、___列车作业过程的基础知识,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电教___、播放铁路纪录片等教学手段,易于学生理解本课程的知识。
五、教学课时:本课程设计总课时:___课时其中教学___课时;期末复习___课时;机动___课时。
六、各章节教学内容及重点:第一章概述内容要求:1、铁路运输的作用和运输生产过程。
2、车站3、列车学习重点:铁路运输较其他运输之优越性和特点;车站办理的作业和设备;列车运行图。
教学课时:___课时第二章货物列车及货车在站技术作业过程内容要求:1、技术站的货物列车技术作业;2、信息及票据的传输过程;3、货车在站技术作业过程。
学习重点。
技术站的货车列车的技术作业种类及图表;货车在站技术作业走行径路图;货车的集结过程和时间。
教学课时:___课时第三章车站作业计划与指挥内容要求:1、车站班计划;2、阶段计划;3、调车作业计划。
学习重点。
班计划的编制步骤与方法;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依据和方法教学课时:___课时第四章调车计划内容要求:1、调车工作概述;2、牵出线调车;3、驼峰调车;4、中间站调车。
学习重点。
铁路线路分类;车站线路及道岔的编号方法;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线路有效长。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老师:学生:班级:学号:专业:交通运输2014年4月·第一章绪论一.车站的位置D站为B编组站和F编组站之间的一个区段站,D站上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C、编组站B和区段站A;D站下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E、编组站F和区段站G。
二.车站的性质D站为双向横列式区段站,可同时办理货运和客运作业,具备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能力。
其上、下行到发线平行布置于正线两侧,调车线平行布置于到发线的一侧。
三.车站主要设备(1)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
(2)货运设备:货场及配线、装卸机械、场库设备。
(3)运转设备:到发线8条、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调车驼峰一座,机车走行线1条,专用线2条。
(4)其他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以及为保证停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所装的信号、通信、照明设备等。
四.车站主要任务D站主要任务有客运业务、货运业务,列车的接发,解体,编组作业,向货场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换挂机车及更换乘务组、列车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技术检修作业。
第二章确定车站工作量一.D站车流汇总表见附件1二.D站车流分析(1)车站办理车数:(2)车站有调车数:=838(3)车站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4)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50.26%;%;%;%;(5)车站装卸车数:三.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1)绘制D站车流图:接入空车(63)排出空车(4)无调空车(55)重车(39)装车(126)有调重车(364)有调重车(364)无调重车(315)装车(25)卸车(31)(2)列车编组计划及自编始发列车数的确定:(3) D 站列流表:(4) D 站列流图:旅客列车(11) 空直达列车(1)旅客列车(11)直通列车(6)直达货物列车(7)直通列车(6)20001-20011直通列车(5)直通列车(5)20002-20008区段列车(4) 区段列车(4)30001-30007第三章 确定车站线路专门化一. 分工原则(1)到发线的分配应遵循:○1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紧靠站台,以方便旅客的乘降。
行车组织课设
摘要:
一、引言
二、课程背景与目的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
四、课程收获与体会
五、总结与展望
正文:
【引言】
作为一门与交通安全息息相关的课程,行车组织课设对于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历,对行车组织课设进行详细介绍。
【课程背景与目的】
行车组织课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行车组织、调度、指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内容与安排】
行车组织课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行车组织基本理论
2.列车运行图编制
3.车站工作组织
4.区间运行组织
5.列车运行调度
6.行车安全与应急处理
【课程收获与体会】
通过行车组织课设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
1.掌握了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学会了编制列车运行图,了解了运行图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3.熟悉了车站工作组织,对车站业务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学会了分析区间运行组织,为优化运输组织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5.理解了列车运行调度的原理,对调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6.了解了行车安全与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结与展望】
行车组织课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学习,我对铁路行车组织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在我国的物流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铁路行车组织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注的是火车在行车过程中的运行时间、路径和速度等运输参数的协调和管理。
因此,在铁路行车组织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程主要面向铁路行车组织专业人员,旨在帮助学员掌握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以及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工作流程以及作业指导书等运营文档。
•掌握铁路行车组织的相关法规政策、安全规程及操作规范。
•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行车时间表,公正合理地分配资源。
•理解铁路行车中常见的安全风险,掌握相关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掌握行车组织调度系统的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铁路行车组织的定义、对象以及职责和任务•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流程和环节•行车组织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原则和要求3.2 铁路行车组织的法规政策和安全规程•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法规政策•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铁路行车组织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和处理方法3.3 铁路行车组织的时刻表制定和资源分配•基本时刻表的制定方法和调整技巧•确定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和其他列车的间隔和最高速度•合理分配资源和确定列车运行路径3.4 行车组织调度系统的使用方法•行车组织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行车组织调度系统的常用操作流程•行车组织调度系统的故障处理和维护技巧4.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案例分析、课件演示、现场操作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员在模拟实景操作中体验和掌握铁路行车组织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本课程还将采取抽测、考试、课程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员的评估和考核。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老师:学生:班级:学号:专业:交通运输2014年4月四川·成都第一章绪论一.车站的位置D站为B编组站和F编组站之间的一个区段站,D站上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C、编组站B和区段站A;D站下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E、编组站F 和区段站G。
二.车站的性质D站为双向横列式区段站,可同时办理货运和客运作业,具备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能力。
其上、下行到发线平行布置于正线两侧,调车线平行布置于到发线的一侧。
三.车站主要设备(1)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
(2)货运设备:货场及配线、装卸机械、场库设备。
(3)运转设备:到发线8条、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调车驼峰一座,机车走行线1条,专用线2条。
(4)其他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以及为保证停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所装的信号、通信、照明设备等。
四.车站主要任务D 站主要任务有客运业务、货运业务,列车的接发,解体,编组作业,向货场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换挂机车及更换乘务组、列车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技术检修作业。
第二章 确定车站工作量一. D 站车流汇总表见附件1 二. D 站车流分析(1) 车站办理车数N 办:N 办=N重空接+N重空发=1703+1703=3406(2) 车站有调车数N 改:N 改=N重有调+N空有调+N 卸+?N 空=685+4+90+118−59=838(3) 车站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N接总改:N接总改=N 改N重空接=8381703=49.21% (4) 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N N 到=856;N N 到=847;N N 发=839;N N 发=864;N 接总N=N N 到N重空接=8561703=%;N 接总N =N 到N N重空接=8471703=49.74%; N 发总N =N 发N N重空发=8391703=49.27%; N 发总N =N 发N N重空发=8641703=50.73%;(5) 车站装卸车数:N 装=149;N 卸=90三. D 站车流图和列流表(1) 绘制D 站车流图:(3)D站列流表:(4)D站列流图:(1)到发线的分配应遵循:○1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紧靠站台,以方便旅客的乘降。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铁路线路与站场管理》《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与信号显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铁路行车工作中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指挥等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接发列车与调车作业》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以铁路行车岗位群专业素质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强化组织行车能力、正确执行和运用行车规章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铁路行车相关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铁路行车工作关键能力,反映铁路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指挥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及调度指挥”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铁路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按照流程和标准正确组织作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职业素养。
1.掌握铁路车站的技术作业种类和流程,熟知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主要内容,会根据资料编制车站作业计划并计算相关指标。
2.了解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能根据设备特性和作业组织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