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珍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67.6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附118例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09-09-28T09:10:29.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2期供稿作者:马丽敏 (双辽市中心医院吉林双辽 136400)[导读] 探讨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043-02【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中药组合,煎煮成汤剂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已评价其疗效和可靠性。
结果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
讨论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取代激素疗法,治愈率高,可达100%。
【关键词】子宫出血中药治疗1 前言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性疾病,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神经上受到刺激后,而造成内分泌紊乱所致。
一旦患者患上此病后,痛苦之大,经久不愈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可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很多,但奏效极少,如雌激素的应用、止血药的治疗、有的也用中医中药来治疗,但大部分患者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仍生活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痛苦之中。
而我们双辽市中心医院在临床摸索中,根据中医中药原理,摸索出采用中药组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收效满意,深受广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欢迎及认可,与其他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法相比,最大区别:安全可靠,易掌握,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见效快,不反弹,费用低等优点,按说明进行治疗能彻底根治,主要在中药的作用下,祛寒止痛、化瘀止血、行血行气、温通经脉、宣通脏腑等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
临床跟踪治疗证实用此方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无毒副作用。
笔者于2005年10月开始对本技术进行临床研究,至2008年11月,用此方法共治疗11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效率大于百分之百,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报告如下:2 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11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31.5岁,发病时间最长者12年,最短也长达2年之久,而大部分患者费用没少花,可病仍未治愈,时好时犯,仍饱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痛苦折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21-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疗效观察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CM treatment in treating yang deficiency peri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王纪刚(沈丘县中医院,河南周口,466300)中图分类号:R271.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18-0021-02 证型:BGA【摘要】目的:探究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CM treatment in treating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eri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Methods: A total of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received TCM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main symptom scores(P<0.05),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CM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ing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eri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nd it wa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Kidney yang deficiency; Peri-menopause;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treatment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18.009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围绝经期功血,具体指的就是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在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期间出现的子宫出血[1],其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退化、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不规律的月经周期、无规律的阴道出血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如果不能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休克及感染等。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作者简介:马婧婧,女,(1981.10-),甘肃白银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妇科硕士王倩,女,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妇科硕士;秦芳,女,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妇科硕士【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15%【1】。
本病临床可分为排卵功血和无排卵功血,以无排卵功血为多见,约50%发生在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功血是指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崩漏之范畴。
其治疗以调整月经周期、控制月经量,逐渐引入绝经期为原则,无须恢复排卵功能。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笔者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斧正。
1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属“崩漏”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
现代中医学对其病因的认识,目前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热、虚、瘀,三者或单独或复合成因,或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中非时妄行。
在脏责之于肾虚,又与脾虚或肝郁有关,在气血主要与气虚、血瘀、血热有关。
陈欣【2】认为崩漏病机不外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或因气虚不能摄血;或因衄热妄行,不论何因,其结果是使血溢于血管之外,失去生理功能,成为瘀血,因此瘀血是引起子宫出血的本质,正如《千金方》所说“瘀血占据血室,而血不归经”。
马中夫等【3】认为功血的病机是冲任损任,肾失封藏不固,肝失藏血疏泄,脾失统血及血热血瘀等。
陈长江【4】认为围绝经期天癸渐竭,肾阴不足,虚火动血,迫血妄行乃围绝经期功血之机理。
韦爱民【5】认为: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肾气将衰未衰,阴阳多有偏胜。
中年妇女房室劳倦,胎产所伤皆可致阴阳失调,冲任损伤而至出血不止。
贡承度【6】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的病机,由于禀赋各异,见证不一,临床上有些病人并不表现为单纯虚热或虚寒之证,而是呈现一派寒热错杂,虚实并存之证。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 1月至 2013年 1月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 100例, 并分为治疗组 5O 例,给予清宫阿胶膏治疗;对照组 57例,仅给予西医治疗。
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综合分析。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2%,对照组有效率 74%,经统计学分析, P>0. 05,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中医食疗方清宫阿胶膏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清宫阿胶膏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
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通常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功血两种。
根据功血的表现,包括了中医学的“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崩漏”等症。
本次选择医院 3年内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 ll5例,进行对比治疗,现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次的 100患者年龄在 45-55岁,平均年龄 48. 4岁。
病史最长 4年,最短半年。
大多数患者有月经不规则,月经持续时间延长者 31例、月经量增加者 42例。
85例患者有更年期症状:月经紊乱期间,伴有潮热、汗出、烦躁、失眠、情绪不稳定等更年期症状, 32例患者伴有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贫血症状。
100例患者的基础体温均为单向型,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无排卵的周期性变化, 宫颈粘液结晶呈羊齿状, 经前或经期子官内膜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增生期变化,无分泌期改变。
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 2诊断标准根据《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患者年龄在 45-55岁。
有子宫出血、月经紊乱的病史。
②根据子宫内膜的病理组织检查、 B 超检查、基础体温测定、激素水平测定、宫颈粘液涂片、阴道细胞涂片未见排卵。
③排除标准:有心、肝、肾脏疾患及高血压病、糖尿病、过度肥胖者;妇科检查、彩超 (做彩超同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等子宫器质性病变者;血常规检验排除血液病者;不能按疗程坚持服药,无随访条件者。
自拟止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止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方法:将1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
对照组采用止血药、孕激素、雌雄激素、抗前列腺素等药物,观察组单纯应用止血汤,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一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考第五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
(1)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或过多出血(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妇科检查等,以除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3)辅助诊断,诊断性刮宫,子宫镜检查,以排除其它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1)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氨基已酸,氨甲苯酸;(2)激素类药物,炔诺硐,乙烯雌粉,氧丸硐,黄体硐;(3)抗前列腺素药物:氟芬那酸。
1.3.2 观察组运用纯中药制剂,止血汤治疗,方药如下:煅龙牡各30g、黄芪30g、白术30g、乌贼骨20g、山芋25g、茜草10g、棕炭10g、乌倍子5g、白芍15g、阿胶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用药1—3天,阴道不规则流血停止,精神好转,伴随其他症状消失。
(2)有效:用药4—7天,阴道不规则流血明显减少,精神好转,伴随症状消失。
(3)无效:用药7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无明显变化,精神差,其它症状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对于计量资料,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见表1)3 讨论功能性子宫出血在祖国医学属于“崩漏”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因素体阳盛、或感热邪、或过食辛辣、或情绪激动、肝火内炽,致血热;经期产后,余血未尽致血瘀﹔忧思不解,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至脾虚。
血热、血瘀、脾虚均可损伤冲任,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