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5年 《南方新中考》 生物 第一部分 第4单元 第一讲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配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1.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二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选择题1.(2014年某某某某)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②猫的白毛与蓝眼③狐的长尾与短尾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2.(2014年某某某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B.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上C.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基因上 D.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上3.(2014年某某省)在生物园里种植出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下表:长轴/毫米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样本甲数量0 0 1 3 6 8 10 7 3 2样本乙数量 3 7 9 11 5 2 2 1 0 0A.甲果实的长轴长度都大于乙 B.甲中长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属于变异C.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品种 D.两个样本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引起4.(2013年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传给他儿子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05.(2013年某某某某)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10条 B.20条 C.30条 D.40条6.(2013年某某某某)右下图为人的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7.(2013年某某某某)有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女儿;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无法确定8.(2013年某某省)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再经选择培育成个大、色泽鲜艳的太空椒,其原理是太空环境( )A.直接改变了甜椒的性状 B.改变了甜椒种子的营养成分C.淘汰了甜椒的劣质性状 D.改变了甜椒种子的遗传物质二、非选择题9.(2012年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单元自我检测(认识生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B.保护遗传的多样性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俗话说明了生物的( )A.适应现象 B.进化现象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3.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会合拢,这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A.缩手反射B.父母与子女长相的不同C.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D.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4.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C.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A.一个池塘里的鲢鱼和鲤鱼B.组成地衣的真菌和藻类C.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和工蜂D.一条水沟里的大小两种草履虫7.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这是生物的哪种特征?( )A.应激性 B.生长C.繁殖 D.新陈代谢8.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金鱼品种繁多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的温度不同 B.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不同C.饲养的方法不同 D.生活的环境不同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10.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1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由此说明(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也能适应生物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主宰环境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寄生 B.互助C.捕食 D.斗争13.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如果变量因素是湿度,实验区域提供的是潮湿环境,对照区域应提供( )A.光照环境 B.黑暗环境C.干燥环境 D.潮湿环境1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修改假设 B.重新进行实验C.修改实验数据 D.进一步查找有关资料15.在实验法研究中,往往需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B.更好地解释实验结果C.更好地作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D.得出一个合适的结论16.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了温度这一因素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A.相同的条件 B.相似的条件C.相对的条件 D.不同的条件17.完成下列活动需要用调查方法的是( )A.观察细胞结构 B.人口普查C.查阅报刊杂志 D.网上下载图片18.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某地的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此处的环境情况( )A.观察法 B.调查法C.实验法 D.模拟法19.制订实验计划不包括的项目是( )A.实验材料准备 B.确定实验程序C.提出注意事项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0.下列哪一项是调查活动中必须有的步骤( )A.品尝一下 B.采摘植物C.制作标本 D.写调查记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共40分)21.(2分)_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有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第四章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讲人体的营养选择题1.(2014年某某省)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 ) A.纯净水 B.牛奶 C.苹果 D.面包2.(2014年某某某某)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时的实验记录。
该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相关因素是(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是否搅拌反应时间/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1 淀粉糊+唾液100 是10 变蓝2 淀粉糊+唾液37 是10 不变蓝3 淀粉糊+唾液0 是10 变蓝A.适量的唾液 B.是否搅拌C.适宜的温度 D.反应时间3.(2013年某某某某)李昊吃西瓜时把西瓜子也吞进了肚里,这粒西瓜子在李昊体内经过的旅程是(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4.(2013年某某揭阳)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在消化道中开始消化的器官分别是( )A.口腔、胃、小肠 B.胃、口腔、小肠 C.小肠、胃、口腔 D.口腔、小肠、胃5.(2013年某某某某)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恢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水6.(2013年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 ℃条件下催化活性都会逐渐降低。
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AB CD7.(2013年某某某某)下列不符合合理膳食原则的是(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B.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8.(2013年某某某某·双选)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①和②是试管编号)其中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①淀粉液+2 mL唾液充分搅拌:100 ℃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②淀粉液+1 mL清水充分搅拌:100 ℃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A.②号清水的量改为2 mL B.100 ℃水浴改为37 ℃水浴C.碘液改为双缩脲试剂 D.①号的10分钟改为1分钟一、选择题1.(2013年某某省)某同学的妈妈因病做了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2.(2014年某某某某)病人长时间吃不下食物就会明显消瘦,主要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什么食物被大量消耗?(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3.(2014年某某某某)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D.糖类4.(2014年某某某某)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相符的一项是( )A.夜盲症与缺维生素C有关 B.人体贫血与缺钙有关C.侏儒症与缺甲状腺激素有关 D.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碘有关5.(2013年某某某某)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