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企业文化试题、小抄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4
(√)在文化较弱时,制度是载体,对文化起强化作用。
(√)传统管理更多地着眼占1/3 的有形管理。
(√)企业文化深刻反映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的联系。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下,经过企业领导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传统的管理强调实行分析,强调自主管理,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提倡员工参与决策。
(×)建立在机器工业基础上的中国近代工业,就其形式和发展的历史来讲,是稍微晚于西方国家的。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但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称为“和魂洋材。
”(×)马斯洛的《激励与个人》一书是泰勒制阶段的产物。
下面哪几种企业文化是从发育状态上划分出来的?()a. 目标型企业文化b. 国有企业文化c. 成熟型企业文化d. 民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结构中的深层是指()。
a. 企业风貌b. 企业形象c. 企业价值观d. 企业伦理道德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哪种政治制度下的企业文化()a.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的企业文化b.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德国的企业文化c. 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企业文化d. 资本主义制度下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依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和权力及相互关系,明确划分而成的组织体系。
a. 公开组织b. 秘密组织c. 正式组织d. 非正式组织“企业的办公室里洁净、井然有序”反应了企业文化氛围里的()a. 物质氛围b. 感情氛围c. 办公氛围d. 制度氛围1943 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选择一项:a. 马尔蒂尼b. 梅奥c. 马尔库塞d. 马斯洛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有限责任公司、()。
a. 私人独资公司b. 无限责任公司c. 外资独资公司d. 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员工在社会公众联系、交际过程中的礼仪是指()。
电大《企业文化》期末复习《企业文化》期末复习一、重点名词:1、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3、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4、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6、企业文化传播: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7、企业文化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8、企业家:不是指企业的行政领导人,而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9、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10、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表现企业内部的组织、教育、管理、制度等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公益事业、赞助活动、公共关系等的动态识别形式。
11、经济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
12、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
1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是通过具体可能性见的视觉符号,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识别设计,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信息,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作业1 一填空 1、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_企业整体价值观念_、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__和__企业风貌与形象__。
2、.国外学者都从观念形态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职工群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点和核心。
3、企业文化的价值分为__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__。
4、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但他们有共同的形成基础和联系纽带,自然地联合成一个系统,是配合默契的群体。
这个特征是指非正式群体的整体性。
5、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员工个人价值观_、_群体价值观__和__整体价值观_。
6、社会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组织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_个人需要与团体利益、_个人的处世方式__和团体的发展动力_。
7、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可将焦虑分为三类,即__基本存在的焦虑_、__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__和__深层焦虑__。
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在于它与__社会伦理道德__具有一致性,与__规章制度_紧密相连,具有__稳定性和连续性。
作业2 一填空题9、_正向积累__是企业文化自我完善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健全的、优良的企业文化。
10、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段增长的发展过程。
11、日本文化对管理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经营理念重要性二是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_。
12、美国企业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突出强调对人的尊重和信任__。
13、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
P110 14、德国的企业文化观最早源于1914年R.戴特策的《经营科学》,该书提出的经营理念是_人本位的经营理念。
15、企业文化经过法律环境的熏陶便产生出企业__制度文化__。
16、企业成员是在__文化传播___中使群体的行为得到协调,才产生出共同的信念与目标。
17、反向积累是企业文化恶化、衰亡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病态的、不良的企业文化。
2014电大《企业文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价值观:可以定义为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4. 企业楷模: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能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5. 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仪式。
6.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7.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8.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9. 企业楷模: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能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10.视觉识别系统:又称VI,是通过具体可见的视觉符号,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识别手机,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信息,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1.企业文化课程的性质不包含( D )A 年轻学科B 边缘学科C 实践性较强的学科D 理论性很强的学科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是(D)A把人的要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B 重视“以德育人”C 强调分析,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提倡员工参与决策D 管理侧着“绳之以法”3.从市场的角度划分,赌博型文化是下列哪种行业的总结(D)A 广告、影视和出版B 房地产、餐饮C 银行、公共事业D 石油、航空4.企业文化的“方向盘”功能具体指以下哪个功能(D)A 凝聚功能 B教化功能C 约束功能 D导向功能5. 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企业整体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和(D)A 企业经营哲学B 企业风貌与形象C 企业CID 企业理念6.“永无休止地追求一流”是以下列哪种形式命名从而表达企业精神的(B)A 传统继承式 B目标表达式C 人格升华式 D复合多句式7.欧洲企业文化的特征是(B)A 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B 重视员工参与C 和谐一致精神D 冒险、开拓精神8.从企业楷模事迹及特征来看,有单项楷模和(B)A 历史楷模B 全能楷模C 共生楷模D 情势楷模9.人与人之间除了处理工作关系外,还保持着情感联系,这是下列哪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体现(B)A目标原则 B 亲密原则B 绩效原则 D 一体原则10.企业的交往性礼仪包括(B)A 早训、朝会B 送礼、打电话、写信礼仪C 运动会D 厂庆、店庆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D)A 战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出现新的变化:核心是以人为本B 全球呈现经济一体化的趋势C 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D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12.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D)A 企业整体价值观B 企业精神C 企业伦理道德D 企业文化礼仪13.认为人生来是懒惰的,只会逃避工作;由于人生来不喜欢工作,对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指挥和控制,以惩罚相威胁,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需要等等,都是(D)理论的内容A Y理论B Z理论C 超Y理论D X理论14.企业文化的“方向盘”功能具体指以下哪个功能(D)A 凝聚功能 B教化功能C 约束功能 D导向功能15. 下列描述哪种属于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描述(D)A 渗透着比较浓的科学、理性及创新等意识B 带有明显的农村社区文化和泛家族文化特征C 社会责任感强、计划性强、具有全局意识和奉献精神D不乏有冒险意识和强烈的争夺市场的意识,也有现代企业的科技观和人才观16.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提出的“一团火精神”、上海电机厂的“扁担精神”是以下列哪种形式命名从而表达企业精神的(B)A 企业名称命名式B 形象比喻命名式C 人名命名式D 经验荟萃式17.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B)A 突出个人能力B 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C 强调理性主义D 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18.下列哪项描述不属于企业文化礼仪的作用(B)A 使企业理性上的价值观转化为对其成员行为的约束力B 是一种“文化资本”积累C 是企业文化传播最现实的形式D 是企业成员的情感体验和人格体验的最佳形式19.下列哪项属于日、美、欧洲各国都具备的企业文化特征(B)A 以“和”为贵B 多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基本改变了“以工作为中心”的传统C 个人英雄主义D 注重理性分析20.下列不属于理念识别系统功能的是(B)A 向导功能B 优化功能C 制约功能D 凝聚功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其中哪一项为成为“发动机”功能?答: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维系功能、教化功能、优化功能、增誉功能(以上每点1分)。
电大《企业文化》期末复习第一篇:电大《企业文化》期末复习《企业文化》期末复习一、重点名词:1、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3、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4、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6、企业文化传播: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7、企业文化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8、企业家:不是指企业的行政领导人,而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9、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10、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表现企业内部的组织、教育、管理、制度等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公益事业、赞助活动、公共关系等的动态识别形式。
11、经济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
12、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
1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是通过具体可能性见的视觉符号,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识别设计,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信息,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电大企业文化简答题、论述题、填空题(共5篇)第一篇:电大企业文化简答题、论述题、填空题一、简答题1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不断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改革进步的一种决定性因素。
企业文化在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端正企业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2企业文化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的区别是什么?传统管理是以物、事、任务为中心的管理,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传统管理靠的是纪律、监督,是强制性的管理,企业文化注重“以德育人”。
传统的管理靠的是权利,是独裁式的管理,而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是看重参与的管理。
3、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从属特征是什么?本质特征:各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从属特征: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超前性与滞后性相统一、抽象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
4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什么?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相互的发展建设是影响、互相促进的。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渗透的产物。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既有共同结合面,又有企业独特的个性。
5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是什么?民主意识和家长制并存。
个性发展意识与大一统观念并存创新、竞争和冒险精神与中庸之道并存。
改革开放意识与封闭保守意识并存。
法制观念与人制观念并存。
现代时效观与消极无为作风并存。
现代经济利益观与重义轻利观并存。
企业家意识与重仕轻商观并存。
二、名词解释1.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下,经过企业领导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价值观: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形象,或者说是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德鲁克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他们正确地解决了企业的行为准则问题。
(判断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判断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企业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学科。
(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错了
题目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马斯洛的《激励与个人》一书是泰勒制阶段的产物。
(判断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错了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企业文化着眼欲2/3比重的有形管理。
(判断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错了
题目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判断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错了。
1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的是()A个异性B观念性和实践性相统一C相对稳定性D非强制性正确答案:B2大连万达足球队的孙继海在从英国归队比赛时,希望先定合同,将有关条件确定下来,大连万达俱乐部的官员对此很有看法,认为是万达队培养了孙继海,孙继海这样做,是和组织讨价还价。
这一事件表现了()A企业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B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冲突C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冲突D优秀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冲突正确答案:C3属于企业文化外传播通道的是()A示范传播B企业神话C企业考核制度D习俗、仪式以及小团体文化传播正确答案:A4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A美国B法国C日本D德国正确答案:C5企业文化的创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的()A企业的员工B企业家C企业的楷模D企业的管理者正确答案:B6企业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企业的()A企业的员工B企业家C企业的楷模D企业的管理者正确答案:C7 VI的含义是()A企业形象识别系统B企业理念识别系统C企业行为识别系统D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正确答案:D8松下公司对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向员工灌输企业的经营使命和价值观念来实现的,这说明了培育企业价值观,需要()A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B用有特色的语言表述C从企业实践中总结升华企业价值观D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形成要得到员工的认同正确答案:D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哪种政治制度下的企业文化()A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的企业文化B资本主义制度下日本的企业文化C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企业文化D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德国的企业文化正确答案:A10“预备—放—瞄准”是哪个国家企业的思维方式()A日本B美国C中国D德国正确答案:B11与营销活动紧密结合的是企业文化礼仪中的哪一类礼仪()A工作惯例礼仪B服务性礼仪C纪念性礼仪D交往性礼仪正确答案:B12在企业文化氛围的组成部分中,其中()是核心A 物质氛围B感情氛围C 管理氛围D 制度氛围正确答案:B13企业文化建设初期,企业文化的航标是()A别的企业的文化B企业领导者的言行和品貌C民族文化D大部分人的言行正确答案:B14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来看,下面哪些不是企业文化的内容?()A企业价值观B企业精神C企业激励D企业形象正确答案:C15“别具一格,勇于创新”体现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什么原则?()A个性化原则B 整体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战略性原则正确答案:A16塑造"四有"新人,是中国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哪种文化背景与价值源泉?()A时代精神B民族文化传统C企业优良传统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答案:D17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的从属特征的是()A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B个异性与共识性相统一C.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D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正确答案:B18下面哪些不是企业文化传播应遵循的规律?()A同构易播规律B整体传播规律C异体传播规律D异构传播规律正确答案:B19从事飞行员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要冒生命危险,这样引起的焦虑是()A基本存在的焦虑B认知焦虑C次生性焦虑D深层焦虑正确答案:C20“怀疑一切,不信任别人”属于领导者与下属关系中的哪种病态变化?()A幻想型风格B强迫型风格C戏剧性风格D压抑型风格正确答案:A1 Y理论”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
《企业文化》复习题(开放专科)第一篇:《企业文化》复习题(开放专科)《企业文化》期末复习题本学期《企业文化》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企业文化》期末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有关期末复习范围为形成性考核作业。
有关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如下。
一、填空 1、1980年,(比尔.安伯)在《哈佛商务评论》上发表了《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一文,初步奠定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
2、沃特曼于1987年在《创新经营》一书中提出了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7C模式:即(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最高目标)。
3、最早将文化这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和(菲尼普.塞尔茨尼克)。
4、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5、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企业整体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风貌与形象)。
6、企业文化从发育状态上分为(成长型企业文化)、(成熟型企业文化)和(衰退型企业文化)三类。
7、企业文化从内容特质上可以分为(目标型企业文化)、(竞争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和务实型企业文化、团队型企业文化、传统型企业文化六类。
8、拜昂认为团体感情状态的几种基本假设是(依属性假设)、(攻击-逃避型假设)和(配对型假设)。
9、从团队的角度来划分焦虑类型,可以分为(基本存在的焦虑)、(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和(深层焦虑)。
10、企业价值观若从纵向系统考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员工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和(整体价值观)。
11、企业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即(主体内容)、(形态特征)、(载体基础)和(发展机理)。
12、企业精神的塑造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企业精神的确认阶段)、(企业精神的倡导阶段)和(企业精神的深化阶段)。
电大《企业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企业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_企业整体价值观念_、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__和__企业风貌与形象__。
2、.国外学者都从观念形态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职工群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点和核心。
3、企业文化的价值分为__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__。
4、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但他们有共同的形成基础和联系纽带,自然地联合成一个系统,是配合默契的群体。
这个特征是指非正式群体的整体性。
5、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员工个人价值观_、_群体价值观__和__整体价值观_。
6、社会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组织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_个人需要与团体利益、_个人的处世方式__和团体的发展动力_。
7、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可将焦虑分为三类,即__基本存在的焦虑_、__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__和__深层焦虑__。
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在于它与__社会伦理道德 __具有一致性,与__规章制度_紧密相连,具有__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选择题:1、企业文化属于( B C D )。
A 宏观文化 B 微观文化 C 经济管理文化 D 社会亚文化2、被称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的是( D )。
A 科学管理B 行为科学 C 现代管理 D 企业文化3、企业文化本质上具有的特征是(A BC D )。
A个异性 B 共识性C 非强制性D 相对稳定性4、以企业最高目标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属于( C )企业文化。
A 成熟型B 竞争型C 目标型D 传统型5、下列中属于病态的领导与下属关系的有( A B C D )。
A 幻想型B 强迫型C 压抑型D 戏剧型6、企业文化特质改变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叫( D )。
A 企业文化传播B 企业文化冲突C 企业文化选择D 企业文化变革7、最早将“文化”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及社会文化传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A D )。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文化理论是(C)美国学者在受到日本经济增长经验的启示,总结、比较日、美企业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P1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2、以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等为代表的学派是(B)。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3、以梅奥、马斯洛和赫兹伯格等为代表的学派是(C)。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4、以巴纳德、西蒙等为代表的学派是(D)。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1、最早将文化整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人是(B)。
P18A、美国的泰罗B、美国的巴纳德C、法国的法约尔D、美国的威廉.大内2、《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作者是(D)。
P19A、美国的泰罗B、美国的巴纳德C、法国的法约尔D、美国的威廉.大内3、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C)。
P20A、《Z理论》B、《日本企业精神支柱》C、《企业文化》D、《追求卓越的管理》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企业文化的特征称为(A )。
P30A、客观属性B、亚文化属性C、本质属性D、"两分"属性2、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并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即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管理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特征是(C )。
P30 A、客观属性 B、亚文化属性 C、本质属性 D、"两分"属性3、企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种企业文化的特征称为(D )。
P30A、客观属性B、亚文化属性C、本质属性D、"两分"属性4、企业文化是一只"无形之手",这表明企业文化要遵循(A )。
P31A、文化规律B、价值规律C、市场规律D、经济规律5、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管理方式是在(A )企业实现的。
P31A、日本B、美国C、英国D、中国6、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C )里程碑。
P32A、第二座B、第三座C、第四座D、第五座7、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A )。
P32A、以人为本B、企业整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C、激励作用D、科学管理8、在企业文化的从属特征中,区分和衡量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之一的是(C)。
P40 A、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B、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C、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D、经济性与社会性想统一1、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A )。
P68A、企业价值观B、企业精神C、企业道德观D、企业形象2、一个企业的基本特性是由其(B )决定的。
P69A、精神B、价值观C、理念D、形象3、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的是(C )。
P69A、企业精神B、企业伦理道德观C、企业价值观D、企业形象4、对企业员工行为其导向作用的规范作用的是(A )。
P70A、企业价值观B、企业精神C、企业道德观D、企业形象5、企业的( C)指导、制约和统帅着企业中其他一些价值观。
P72A、员工个人价值观B、群体价值观C、整体价值观D、企业价值观6、正向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就是企业精神基本内涵中的( A)。
P76A、主体内容B、形态特征C、载体基础D、发展机理7、企业精神在表现形态上的根本特征是员工群体人格健康、心态向上的外露,是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之所在,时员工群体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
这就是企业精神基本内涵的(B )。
P77 A、主体内容 B、形态特征 C、载体基础 D、发展机理8、具有特定性质、特定任务、特定宗旨以及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的个别企业就是企业精神的载体,这是企业精神基本内涵中的(C )。
P77A、主体内容B、形态特征C、载体基础D、发展机理9、企业精神是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精心培育而成的,并且为全体员工所认可,这就是企业精神的( D)。
P77A、主体内容B、形态特征C、载体基础D、发展机理10、以企业英雄人物、先进典型为代表,将其精神品格和优秀实际总结、升华为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的表述方法是(A ),它最容易为员工所接受。
P80A、人格升华式B、名人名言式C、经验荟萃式 D、传统继承式11、以反映企业特色、信念、追求的一两句话作为企业精神,是一种最常见的企业精神表述方法,也称为(C )。
P80A、人格升华式B、名人名言式C、单一警句式 D、复合多句式12、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和载体是(A )。
P87A、企业形象B、企业精神C、企业伦理道德 D、企业价值观13、(B)是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
P90A、理念形象B、产品形象C、服务形象D、经营管理形象14、(C)是企业形象的活力所在。
P90A、理念形象B、产品形象C、服务形象D、经营管理形象15、(C)是企业形象的能动力量。
P90A、理念形象B、产品形象C、员工形象D、经营管理形象16、(D)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P87A、企业价值观B、企业精神C、企业伦理道德D、企业形象17、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首先注意树立(B)。
P90理念形象B、产品形象C、服务形象D、员工形象18、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实质上是处理(A)的过程。
P93A、企业与顾客关系B、企业与政府关系C、企业与社会关系D、企业与员工关系1、企业的文化起源首先与当时的(C)有关。
P98A、经济背景B、政治背景C、社会文化背景D、物质技术背景2、(A)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
P100A、企业文化积累B、企业文化选择C、企业文化整合D、企业文化变革3、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企业文化的不同特质所构成的(D)之间的过分悬殊造成的。
P105A、基本理念B、基本精神C、基本道德D、基本价值观4、(B)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客观功能。
P110A、企业文化积累B、企业文化选择C、企业文化整合D、企业文化变革5、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是企业的(D)。
P110A、基本理念B、基本精神C、基本道德D、基本价值观6、企业文化的选择往往通过(B)来实现的。
P110A、积累B、冲突C、整合D、变革7、企业文化的选择必须从一切是否有利于(D)的角度来考虑。
P110A、企业生存B、企业发展C、企业继承D、企业创新8、(B)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
P112A、企业文化积累B、企业文化传播C、企业文化冲突D、企业文化创新9、(C)是企业文化整合的直接条件。
P112A、企业文化积累B、企业文化传播C、企业文化冲突D、企业文化创新10、(D)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P114A、企业文化积累B、企业文化选择C、企业文化整合D、企业文化变革11、(A)是企业最深层的文化革命。
P117A、企业价值革命B、企业管理革命C、企业精神革命D、企业人事革命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D)。
P168A、企业领导者B、一般员工C、个人D、团体2、(C)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
P166A、终身雇佣制B、年功序列工资制C、团队精神D、创新精神3、美国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D)。
P169A、推崇实用主义B、推崇物质主义C、推崇集体主义D、推崇个人能力主义4、理性主义的企业文化根植于美国理性主义的民族传统,发端于(B)。
P173A、亚丹.斯密的富国论B、泰罗的科学管理C、梅奥的行为科学D、巴钠德的管理科学1、企业文化的主体是( C)。
P187A、企业领导者B、企业顾客C、企业员工 D、企业创始人2、我国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其价值的内核是(A)。
P188A、主人翁精神B、集体主义C、奉献精神 D、英雄主义3、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而难忘的时刻“建设”出来的楷模是(B )。
P192A、共生楷模B、情势楷模C、历史楷模D、现实楷模4、与企业共同产生的楷模是(A)。
P192A、共生楷模B、情势楷模C、历史楷模 D、现实楷模5、(D )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和缩影。
P192A、企业创始人B、企业领导C、企业投资者 D、企业楷模6、(B )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P195A、企业楷模B、企业家C、企业领导者 D、企业创始人7、(B )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养者,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
P195A、企业楷模B、企业家C、企业领导者D、企业创始人1、(D)是企业文化的本质。
P210A、目标B、精神C、一体D、共识2、建设企业文化,实行一体化原则,最重要的是要弱化(B)的影响。
P212A、标准制度B、等级制度C、社会制度D、管理制度3、(A)是激发人们卓越精神的最重要的动力。
P212A、竞争B、目标C、奖金D、管理制度4、传统管理重过程,企业文化重(C)。
P213A、物质管理B、目标C、绩效D、精神管理5、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亲密性原则,是由人的(A)决定的。
P214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科学属性D、原始属性6、(B)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象征管理活动相关的带有常规性的工作礼仪。
P220A、交往性礼仪B、工作惯例礼仪C、生活惯例礼仪D、纪念性礼仪7、(C)是指与员工个人及群体生活方式、习惯直接相关的礼仪。
P220A、交往性礼仪B、工作惯例礼仪C、生活惯例礼仪D、纪念性礼仪8、(D)主要是指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活动中的礼仪。
P221A、交往性礼仪B、工作惯例礼仪C、生活惯例礼仪D、纪念性礼仪9、(A)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在社会公众联系、交际过程中的礼仪。
P221A、交往性礼仪B、工作惯例礼仪C、生活惯例礼仪D、纪念性礼仪10、(C)主要是指在营销服务中接待顾客的礼仪。
P221A、交往性礼仪B、工作惯例礼仪C、服务性礼仪D、纪念性礼仪11、在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中,(D)是基础保证。
P225A、精神保证B、制度保证C、教育保证D、物质保证12、在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中,(C)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P225A、精神保证B、制度保证C、教育保证D、物质保证13、创造企业文化氛围的重点是创造(C)。
P223A、物质氛围B、制度氛围C、感情氛围D、环境氛围1、(D)是CI的灵魂。
P242A、MIB、BIC、VID、企业文化2、CI是一种(A)。
P242A、文化资本积累B、信息资本积累C、物质资本积累D、精神资本积累3、在CI的组成部分中,(A)是CI的最高决策、战略层面,犹如企业的“心”。
P244A、MIB、BIC、DID、VI4、在CI的组成部分中,(B)是CI的战略执行层面,犹如企业的“手”。
P244A、MIB、BIC、DID、VI5、在CI的组成部分中,(D)是CI的战略展开面,犹如企业的“脸”。
P244A、MIB、BIC、DID、VI6、BI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企业理念的(C)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