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33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23.55 KB
- 文档页数:6
春节回忆作文300字春节回忆作文300字(精选3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回忆作文3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回忆作文300字篇1时间匆匆流逝,岁月不待人,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这就意味着大家盼望的节日到了。
现在已是金秋时节,马上就要过年了。
记得每年快要放寒假时,学校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
那热闹的场面,那精彩的表演,那欢喜的日子,怎么不让人流连忘返、陷入其中?记得每年快要放寒假时,我们班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元旦晚会,那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教室,兴高采烈的气氛,怎能不让人记在心间?记得每年放寒假,回家过年,坐在沙发前看春晚,全家团圆的景象,逗人的相声,整齐划一的舞蹈,那有趣的节目,那愉快的心情,怎能不让人挂在眼前?记得每年放寒假,全家吃团圆饭,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从外地带回来许多好吃的,好玩儿的。
小朋友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朋友发红包……这一幕幕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过年,使我那颗心“飘”了起来。
春节回忆作文300字篇2我们的生命正在一天一天的转动着,秒针,分针,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这个庞大的时代,而我和我们,都是这个时代里,最最渺小微茫的存在!,但我说即使是小人物,也有着不一样的精彩,寒假到来了,在外打工的人们,靠着平时不分昼夜的工作来换取自己的血汗钱,来换取自己那微薄的收入,为的就是能回家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终于——付出得到了收获,马上就可以回家过年,回家看爸妈,回家“团圆”了,这对在外打拼的人们是一个多么,多么难忘的时刻!而此时春运也悄悄地到了,人们为买到回家过年的车票,不知在车窗口前跑了多少次!不知在网上用自己的手快速的点击了多少次,不知到安慰没有买到车票的人多少次!这一切的一切就只是为了能够回家过个真正意义上的团圆节,春节。
抱着这样美好的情义,不知怎的在轰隆隆地车上疲倦而又开心的睡着了,一醒来,躺着,趴着,卧着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实在太累了,那些年,那些天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为乌有。
春节的回忆作文春节的回忆作文(通用2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回忆作文(通用2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回忆作文篇1“要说最特别的节日,可必定是春节啊。
要说春节有趣的事,那可说都说不完啊……”一边说着,妈妈脸上竟洋溢起了笑容,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跟着妈妈的回忆来到了那过往的春节。
刚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时不时地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闹极了!裹上大棉袄,就去买好吃的喽!坐上自行车,便急忙赶往集市。
寒风凛冽,却依然赶不走热情。
“走,先去买鸡!”,爸爸一边把车靠在路边,一边往集市买鸡的那儿赶,摊位前早已挤满了人群。
牵着爸爸的手,顺着人流一点点儿往里蹭。
踮起脚尖,跳起往鸡笼里瞧。
“那只,那只好,爸爸,我们要那只!”,“好!好!”。
付完钱,提着鸡,一蹦一跳地奔着。
我拉着爸爸,“下来去买鱼!”,不一会儿,一条大鱼也被爸爸拎在手中。
“回家!”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吃饭啦!”“哇!”,望着满桌的菜,兴奋极了。
“甑糕,甑糕,我要吃甑糕!”。
白白的糯米,盖上厚厚一层的红枣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牙,好吃!好吃!一条长长的红烧鱼摆在了眼前,用筷子夹上一口,外面的鱼皮脆脆的,里面的肉也入了味,一口又一口送进嘴里。
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包起了饺子,这充实而又快乐的一天逐步进入了尾声。
夜晚,妈妈拖出缝纫机,来到我床边,悄悄问我“今年想要件什么样的衣裳啊?”,“要件夹克!”“嗯,好。
”伴着缝纫机的声音,进入了梦想。
一早起来,一件崭新的灯芯绒外套已经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枕边。
爸爸妈妈还没醒来,我便轻手轻脚来到洗手间,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左照照右照照。
卧室传来了脚步声,我急忙奔回去,“好看吗?好看吗?”“嗯,不大不小正合身。
”我跑出院子,想与邻居朋友们分享这新年第一刻的喜悦。
童年过年作文关于童年过年作文3篇童年过年作文篇1我坐在那儿两眼直勾勾的发呆,眼睛紧盯着某种物体,脑袋也不转动。
好像是在做梦,很深的思索着,回忆着——。
小时候我总盼望着过年,想着过年的情景,不知道有多么美好。
天天吃白面馒头,多香啊!有鱼有肉,有新衣服穿,还有鞭炮放,想想很开心。
我掰着手指头,数啊!盼啊!,期盼着新年早日来到。
进了腊月门,人们开始忙年了,父母为了儿女们,想方设法把年过的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那时候,大街小巷里人们忙忙碌碌的,一个心思,就是想着过年,为过年奔跑着,呈现在你面前有个过年气氛。
现在到好,人们物质生活都富裕了,没有过年的味道了,更没有那种感觉了。
过去,虽然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富裕,过年气氛还是很浓的。
我看到人们走在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祥和喜庆的笑脸,身上穿的衣服总是蓝色、灰色、黑色,感觉是不变的颜色。
现在想起来,土里土气很是好笑。
能穿上的确凉绿军装,多威风,要是有顶绿色军帽戴,感觉就很不错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能吃顿素馅饺子,那是再美不过了。
胡同里小孩燃放鞭炮发出“叭——叭——”零星响声,感觉过年味道更浓了,标志着新年即将来临。
母亲把被褥扯洗的干干净净,准备新年那一天派上用场。
找个好天气,开始打扫房屋,刷洗各种炊具,家具、门窗擦的很干净,玻璃擦的净明瓦亮。
一来,扫去房子内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二来,有一种传说;是扫一扫一年来的灰气,来年有个新气象,过上好日子。
听母亲讲;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我也不知道灶王爷长什么样,起什么用的,只是一种想象。
我们家锅灶称呼炉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灶,灶王爷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大概母亲也是听我的外公外婆说的吧?稀里糊涂十几年了,我到初中才明白过来。
是这样的;祭灶,祭送灶神升天,人们奉灶为神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
认为灶神要在这天晚上升天,到玉皇大地那里汇报人间的事情,人们为了祭奠他,当作神仙来恭奉着,恭奉着糖果,让他吃了甜言蜜语在老天爷那里说好话。
春节作文:记忆中的春节(通用28篇)春节作文:记忆中的春节(通用28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作文:记忆中的春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作文:记忆中的春节篇1今年的春节一定是不一样的节日,因为这回的春节是我们家里面的人聚在一块最齐的一起,原来的春节不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就是其它方面的问题,总是聚不到一起,这回的春节会是最热闹的一次。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穿上了自己的新衣服,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心里面也是特别的高兴,主要高兴的就是我了,因为相对于我来说,既可以享受愉快的假期,有可以每天都有美味可口的食物,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可以收压岁钱,这一点是极其的重要的,虽然现在的年味有点淡漠了,可是在我们的家里面,还是比较的热闹,过节的那天我们一块坐在一个大桌子上,一起吃着一年最美味的食物,大家一桌子人一起聊聊一年的情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人生就是五味聚杂,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只要尽力而为了就没有什么遗憾的,像我们老师说的,人生的拼搏阶段就这几年,才是不拼待何时,生活也是这样的,等我们的饭菜吃完后,就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压岁钱的到来,拿到手的那一刻,心里十分的高兴,每年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在一块吃一顿饭就是美好的春节。
春节就是这样的,有可能家里面的饭菜没有外面饭店里的好吃,但是家是你最后的港湾,不管到什么,年味都是在家里面体现的。
春节作文:记忆中的春节篇2放寒假了、我最期待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临了。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我阳城县下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这将是我度过的第一个没有鞭炮的春节,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想:这个春节太没意思了,听不到热闹的鞭炮声,也看不到绚丽的烟花,那它还有什么好玩的呢?这时,爸爸说:“你别急,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灯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上的县城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时装,展现出妩媚的一面来。
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通用15篇)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通用15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篇1我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刚过完年就又盼着过年,可是盼呀盼呀又总是盼不到,那时候,对过年之所以有这样的渴望,其中自有许多欢乐和诱惑,比如过年能换一身新衣裳,扎起红灯笼,吃糖块等等。
对于我来说,小时候过年最大的诱惑,莫过于能吃上几天好年饭。
在那个年月里,农民们一年四季吃粗粮,喝稀饭,只有年傍时家家户户才能杀上一口猪,然后到河岔子里刨上一些冰块冻上,到过年时才拿出来放到锅里炖熟,蒸上几碗红焖肉吃,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锅白面馒头,似乎辛苦一年为的就是在过年这几天能吃上几顿像样的饭菜。
因此每逢进了冬月,我就拽着母亲的衣角问:“啥时过年呀?怎么还不过年呀?”母亲就教我背这首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这首儿歌我不知背了多少遍,儿时盼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也别说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杀年猪的杀年猪,淘米的淘米,压碾子的压碾子,压成面后发了一大缸,然后又烀一锅豆馅,村里其他人家也是一样,为过年忙得脚打后脑勺儿。
小年一过,就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户户从合作社买来年画,找人写对子,贴春联,小女孩扎上红头绳,涂着红脸蛋,小小蛋子们也穿上新衣服,跟在爹的屁股后,忙着往家里倒腾着年货,那情景甭提多热闹了。
我家过去的日子比较穷,我们兄妹4个,过年时母亲最多能蒸上四、五锅馒头就不错了。
如果做了豆腐,母亲总要把豆腐渣用猪油炒熟了让我们吃掉,那几锅白面馒头就像是给我们兄妹的诱饵,有时哈拉子淌得老长。
小时候,母亲的第一锅馒头蒸出时,就打发我向邻家去送,可是盘中的三个馒头送到邻家时常常只剩两个,另一个早在途中噎进了自己的肚子里,但不论怎样,年三十晌午,按常规饱餐一顿馒头,吃几块肥猪肉还不成问题。
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通用26篇)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篇1如今的春节早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琐碎的生活记忆中销蚀了,早没了从前过春节时的热情。
还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
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做好饭吃,一直吃到正月十六。
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
”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
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这令我难以忘怀。
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
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
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
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
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显得更加浓厚。
春节期间还能够走亲戚,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事情。
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
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
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
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
过年,在童年的记忆里的散文如今过年,过得特简单,特清淡,没了年味。
初一上午,我在阳台上望着晴朗的天空,怀念起孩提时代过年的情景——一、掸悬尘腊月二十四掸悬尘(大扫除)是村里的习俗。
我母亲偏要腊月十七或十八这两天掸。
她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
掸悬尘的事儿,父亲从不插手。
他一年到头只操心生产队里的那些事。
过年了,他还在队里忙,家里的事儿自然由母亲来操持。
掸悬尘那天,她差我和哥哥到村里借来长梯,搭在屋檐上。
她穿上一身旧衣裳,腰里扎着围裙,头上包着蓝花布的头巾,俨然如一位出征的女将,手持一根绑着破布条的长竹竿,踩着竹梯登上屋檐,爬到屋顶,攀上烟囱,用竹竿直捅烟囱,让烟灰跌落在灶洞里。
江南人家,厨房都有一口两眼或三眼灶,烧饭用麦秸、稻草和荒野砍的荆棘,长年累月燃烧的烟灰,在烟囱四壁积淀了寸许厚,阻滞了烟道的畅通。
炊烟原本冒出来的是白色的,时日久了就成了黑色的烟柱。
因此,每年要清除一次。
母亲费劲地通好烟囱,从屋顶上下来,跑到厨房里,从灶洞里掏出几畚箕烟灰,身上、手上弄得墨黑,面庞上整个儿成了黑花脸,引得我哈哈大笑!清除完烟囱,她把竹竿上的布条解下,绑上高粱穗子扎的扫帚,又开始在屋里掸悬尘。
三间老屋,泥土地面,平日扫地会暴起尘土,一年时间,四面墙壁、墙角、横梁上会积攒一层薄薄的灰尘,还有一些蛛蛛网。
母亲先轻轻地把灰尘和蛛网掸落下来,沉积在地面上,又用抹布把窗户、五斗橱、衣柜、桌椅凳子擦干净,再跑到外面把屋檐上的檐尘、蛛网掸落。
最后,清扫地面和场院,把一堆堆垃圾装在畚箕里,端到屋后小河边倾倒在灰潭里。
这些垃圾经过春夏的发酵,就成了有机肥料。
整整一天的时间,母亲才能把屋里屋外的悬尘掸干净。
家里没有钱买石灰重新粉饰墙壁,经过母亲这样大扫除,墙面四壁,显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母亲说,穷人家过年,再忙也要掸悬尘,要把灰尘晦气掸出去,屋里屋外清清亮亮的,财神爷才肯进家门。
我知道,这只是母亲心里的一种祈盼!二、做豆腐凌晨,我在邻村豆腐坊稻草堆里睡得真香,迷迷糊糊听父亲在叫,儿子,儿子,轮到我家哉,赶紧起来推磨。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又要过年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52个春节。
20XX 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望着家家户户阳台上挂起的腊肉香肠,走在大街上看见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拧着年货,春节的气氛渐渐浓厚了。
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年货,这也勾起了我对春节的向往,也让我想起来许多的春节往事思潮起伏,难以平静。
这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年货越来越丰富了。
但是过年的气氛却没有小时后浓厚了,我更加怀念那时候的困难时期的过年,怀念我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要过年了,我们弟兄4个都很期盼,可是苦了我的父母亲。
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是靠生产队分粮食,自己的自留地里面产蔬菜。
经济就靠自己家里养猪、养鸡,到集上去卖了,变成钱。
买点其他的东西。
年前父亲把我和弟弟叫上,把家里的鸡和鸭,背上,走五里山路,来到广兴场上售卖。
卖了后,父亲去经营站买上几斤猪肉,一般都要买肥肉,不买瘦肉,这样油分大些。
剩下的钱,父亲买上半斤水果糖,给我们弟兄一人一个后就收藏起来了,父亲说留到过年吃。
回到家里。
母亲把肉挂起,放在柴火灶面前,用煮饭的余火熏,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煮来吃。
年前两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做豆腐,母亲把挂在很高的房梁上面的那个袋子取下来,倒出黄豆,泡上水。
我问母亲为啥把豆子挂那么高,她说,怕你们几弟兄偷来吃了,过年没有豆腐,没法过年。
然后,用队里的大磨子推出豆腐来。
磨子很大,需要两个人围着推。
母亲走前面,我走后面,围着磨子不停地转圈,母亲一边推,一边加豆子。
我体质差,推几圈下来我就晕了,母亲只有一个人吃力的推着巨大的磨盘,艰难的走着、走着。
需要半天的功夫,一袋豆子才能磨完。
完了后母亲用大锅煮豆腐,我就烧柴,母亲在灶前,点豆腐。
煮好后用布包好成型。
就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豆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中午,母亲才做出来我们吃。
母亲的煎豆腐很好吃,现今餐馆里面的熊掌豆腐,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母亲那样的味道。
大年三十一早,母亲就起来了,开始煮腊肉,我就烧火。
春节难忘的作文300字春节难忘的作文300字(精选27篇)春节难忘的作文300字篇1春节难忘,不仅因为可以穿新衣、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收压岁钱。
我现在还记得去年春节我收压岁钱时的情景。
这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穿上新衣,吃完饺子,就和爸爸、妈妈还有叔叔阿姨们一起去拜年。
到了一个奶奶家,我看她很老,就说:"万事如意,长命百岁!"大家听了都笑着说:"你这个小孩嘴真甜,长大一定有出息。
"老奶奶高兴的一边递给我一个红包,一边连连说:"好,好,你长大了一定有出息!"就这样,我们去了好多家拜年,我不住的说:新年快乐,牛年大吉,牛气冲天等吉利的话。
结果,这年春节我收到好多的压岁钱,心里高兴极了。
今年春节我还要去拜年收压岁钱,不过台词要改了,我要说:虎年大吉,虎虎生威!春节难忘的作文300字篇2美丽的烟花在深蓝的天空中放出夺目的光辉,映照在我们面带笑容的脸上使我感到幸福而难忘。
这一夜,我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团年饭,望望已经被烟花装扮得绚丽多彩的夜空,我的心也被感染了。
八点,是最兴奋的时刻,家家人打开电视,快快乐乐地坐在沙发上,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看着一位位翩翩起舞的演员,听听动听优美的歌曲,这时的心情一定十分快乐轻松,一切的悲伤与烦恼不知哪儿去了快乐,轻松立刻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我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我也迫不急待地拿着一束烟花,看着我亲手放燃的“花朵”,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忽然一颗巨大而美丽的礼花伴着一条优美的弧线刮过天空,绽放了,那一朵,如奇花,如明星,一闪一闪,星星点点,给人一种纯净快跃的感觉,我心中马上赞美不已,认为一定难得一见,但是,一朵更美丽的“花”开放了,它把整个屋子都照得亮堂堂的,无比难忘。
实话告诉你吧!这就是美好的一夜——大年三十。
春节难忘的作文300字篇3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3300字
又要过年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52个春节。
20XX 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望着家家户户阳台上挂起的腊肉香肠,走在大街上看见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拧着年货,春节的气氛渐渐浓厚了。
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年货,这也勾起了我对春节的向往,也让我想起来许多的春节往事思潮起伏,难以平静。
这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年货越来越丰富了。
但是过年的气氛却没有小时后浓厚了,我更加怀念那时候的困难时期的过年,怀念我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要过年了,我们弟兄4个都很期盼,可是苦了我的父母亲。
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是靠生产队分粮食,自己的自留地里面产蔬菜。
经济就靠自己家里养猪、养鸡,到集上去卖了,变成钱。
买点其他的东西。
年前父亲把我和弟弟叫上,把家里的鸡和鸭,背上,走五里山路,来到广兴场上售卖。
卖了后,父亲去经营站买上几斤猪肉,一般都要买肥肉,不买瘦肉,这样油分大些。
剩下的钱,父亲买上半斤水果糖,给我们弟兄一人一个后就收藏起来了,父亲说留到过年吃。
回到家里。
母亲把肉挂起,放在柴火灶面前,用煮饭的余火熏,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煮来吃。
年前两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做豆腐,母亲把挂在很高的房梁上面的那个袋子取下来,倒出黄豆,泡上水。
我问母亲为啥把豆子挂那么
高,她说,怕你们几弟兄偷来吃了,过年没有豆腐,没法过年。
然后,用队里的大磨子推出豆腐来。
磨子很大,需要两个人围着推。
母亲走前面,我走后面,围着磨子不停地转圈,母亲一边推,一边加豆子。
我体质差,推几圈下来我就晕了,母亲只有一个人吃力的推着巨大的磨盘,艰难的走着、走着。
需要半天的功夫,一袋豆子才能磨完。
完了后母亲用大锅煮豆腐,我就烧柴,母亲在灶前,点豆腐。
煮好后用布包好成型。
就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豆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中午,母亲才做出来我们吃。
母亲的煎豆腐很好吃,现今餐馆里面的熊掌豆腐,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母亲那样的味道。
大年三十一早,母亲就起来了,开始煮腊肉,我就烧火。
母亲用猪油煎豆腐,做成现今的麻婆豆腐。
父亲和弟弟就去打扫院坝,父亲说过年了,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新年。
好久没有吃过肉了,母亲在切肉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我和弟弟就去偷吃,很香很香。
父亲就拿来红纸,笔墨,在院坝里摆上桌子,开始写春联。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歪歪扭扭的写上几幅对联,将家里的门上都贴上对联,灶前也要贴、包括猪圈都要贴上红纸,保佑来年猪肥圈满。
很有喜庆的味道。
中午一家人围着在方桌前,我们很想吃肉了。
父亲用筷子敲打我们的头,说不要慌,先给爷爷奶奶烧香、在神坎上放上一坨腊肉,点上香和纸钱。
父亲说以前爷爷奶奶也很苦,给他们烧点钱,敬点肉去。
我们照父亲的意思做,但是不懂里面的情意。
长大了我们才知道这是敬祖。
然后,在院坝里面点燃一串火炮,鞭炮然完后,父亲才让我们吃年饭。
年饭都很讲究。
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掉筷子。
掉了,不吉利。
如果哪个将筷子掉地上,要被父亲狠狠的骂一顿的。
掉在地上的筷子,不能捡起来。
只有等过年后才扫出去。
我们大口吃肉,父亲就吃豆腐,母亲也让我们多吃点,不断的往我们碗里夹肉。
父母都希望我们长大了好有出息。
吃完午饭,母亲收拾完后,就去炒花生。
同样母亲把挂在房梁上的花生拿出来,用河沙一起在大锅里面炒,我问母亲为啥要用河沙炒花生,母亲说,这样不容易炒糊,好吃些。
即使花生炒好了,母亲也只给我们吃一点,说要留到初一才能吃。
弟弟趁母亲不在意的时候,也去偷一点出来给我们每人吃几颗,那真是香啊。
母亲发现我们贪吃,就给我们每人抓上一把花生,几个水果糖。
四个口袋装的满满的。
我们跑到队里的院坝里去,和小朋友一起玩。
大家在一起吃很香。
还相互分享,看哪家的花生好吃,哪家的糖果甜,吃完后,大家一起打三角板、斗牛儿、滚铁环。
玩到天黑才回家,这一天父母都不管我们,也不做家务,我们就尽情的玩,开心得很。
大年初一,母亲给我们准备了新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用手工缝的。
有几年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新衣服,年前母亲就把旧衣服洗出来,晒干,一样给我们穿。
还记得,有一年天气很冷,洗了的衣服无法晾干,母亲就将衣服放在柴灶面前用火烤干,或者用农村取暖的烘笼烤干。
好让我们初一穿的新一点。
70年代有几年我们都没有新衣服穿,每年我基本只有做一次衣服,弟弟就穿我们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上疤给我们穿。
新年了弟弟穿不上新衣服大年初一就哭了,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母亲照样给我们几弟兄装好花生、分好水果糖。
让我们出
去玩。
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岁钱,也没有如今的香肠和许多的水果。
有糖有花生就算最大的幸福了。
我们最高兴的就是大年初一与小伙伴们一起浩浩荡荡行走在去广兴乡场的山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唱歌,半过多小时就到了街上。
人很多啊,通往街上的山路上可以看到牵线子的人流向乡场上汇聚。
古老狭小的街上到处都是人,大家脸上都挂满笑容。
有时候街上还要舞狮子,官神庙里还要唱川戏,茶馆的人也爆满。
街上卖小吃的很多,油果子(天鹅蛋)、麻花、油条满街串香。
可惜我们兜里没有钱,看到油果子只有流口水啊。
走累了,饿了,到下午一两点钟,我就疲惫的回家了。
回家后,母亲给我做的汤圆,吃上一点,这个年也就差不多了。
正月初二,是走人户,我们很想的就是去舅舅家,舅舅家里要富余点,去了,舅舅、舅母都很高兴,给我做好吃的。
我们离舅舅家有三十里路,母亲带着我们,提上一把面,带上一坨腊肉,我们一早就出发,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
那时我们也不知道辛苦,只想去舅舅家有好吃的。
八十年代,家里的日子有点好过了,父亲基本上每年都要杀一只猪来过年,我们几弟兄都出来工作了,到了腊月,父亲就打电话,叫我们回家,要杀猪过年。
父亲很早就请来杀猪匠,我们几弟兄一起把肥猪按住,杀猪匠一刀下去,红火滚烫的猪血喷涌而出。
父亲很高兴,说以前我们很苦,包产到户了,我们的日子开始好了,以后我们年年都杀猪过年,让你们吃过够。
母亲将辛苦一年养大的猪,煮给我们几个吃,高兴得很。
还不断的数落我们当年,偷肉吃得情景。
吃完午饭,
父亲,把猪肉分成五份,四弟兄每家一份,父母留一份。
真正的粮食猪啊,很香的肉,回到城里分一点给同事朋友吃,都说比饲料养的好吃得多。
在村口,望着我们离去,父母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农村娃在那个时候的最大的企盼就是过年。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贪嘴。
桌上的菜肴是丰盛的,喷香肥腻的腊肉奢侈地安慰着我们一直寡淡的胃肠。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我们有新衣服穿。
手巧的母亲做出的衣服很合身,使得小伙伴们总是围着我们看,一个个那羡慕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喜欢那时农村过年的氛围。
人们的脸上都有笑容,山村里不时响起鞭炮声。
农民辛苦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释放出属于自己的欢乐。
五十年多年过去了,父母都搬到城里居住了,但是每到春节,我们都要陪父母回到老家,在老宅住一晚上,在熟悉的田埂上走一走,看看故乡,会一会儿时的小伙伴,然后给老祖宗上坟,上香。
母亲依然会在废弃的老宅里面做一顿年饭给我们吃,然后去乡里乡亲家里串串门,每当听到乡亲们夸耀父母能干、儿子都有出息的时候,父母亲的脸上那个灿烂啊。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了那曾经给我带来欢乐的家乡。
可每当春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听到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望着窗外腾空而起的缤纷的节日礼花所绽放出来的夺目的色彩,老家过年的景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
我时常想起过年的水果糖、想起母亲辛苦给我们准备的花生,腊肉,还有那辛苦做出来的煎豆腐,想起母亲买来白布用
颜料染成蓝色的布衣裳和那洗得发白还补上不少疤疤的衣裳。
想起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无奈,也想起父母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汗水,想起父母对未来那充满希望的劳动情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一年365天,在外漂泊的游子奔波千里回到故乡,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日子,那就是过年。
它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典,过年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永不消失的情结,一个幸福的隐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树。
过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过年的氛围更浓,情更真,谊更切。
如今的过年不在简单的是腊肉很香肠的味道,过年更多的是品味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浓浓乡愁。
过年了,过年了,让我们一起品味过年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回味故乡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