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谈心脏病的治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第一批的赤脚医生啊也没有什么学问,就是在中医治疗的第一线,在乡下在农村为人民生命健康摸索出来这么一套行之有效有效的东西,我现在主要讲一下我的一些主要思路和方法,这个思路方法他是来源于易经,来源于内经,来源于伤寒杂病论,总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个,就是凡是病,都是人体的本气自病。
所谓人体本气就是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构成的这个浑元一气,这个就是人体的本气,所有的病啊都是本气自病然后才形成的一些后果,这个外因不是占主要成分,本气呀这个为生命的两本,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如果两本飘摇哇,危若垒卵,就好像把那个鸡蛋罗在一块一样,随时有破碎的危险,这是我攻克疑难病症的一个主要观点。
第二个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久病、难症、痼疾,重危之症先救胃气,保的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枉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
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所以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第三点,先天肾气号称命门之火,中国在清代火神派的始祖郑钦安,讲过这么一句话,唯此一丝真阳为人身立命之本,清末民初的彭子益先生,他把这个命门之火,人身这个元阳叫做阳根,这个阳是人身的一个根子,如果这个根子动摇了,那个生命就危险了,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道理是根据河图洛书上的五行以土为中心的观点创立的,火可以生土,脾胃在人身就像一个釜,就是一个做饭的锅,而元阳就是釜底之火,所以凡是治脾胃之病,本药不效,你很快地去温阳,命门之火,这个火旺之后,自能生土,他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就是这样的话,理中汤、桂附理中汤可以治百病。
第五一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这是张景岳的一个观点,他就说这个心肝脾肺肾的五脏伤损后果最后就损伤人的肾气,就是根本动摇,所以我总结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丝生机,这个就是我在六十年代创立破格救心汤的主要思路就以上这么五点。
另外谈一下我对伤寒学习的一些个领悟,我觉得一部伤寒论397法,只是两大法,保胃气以救肾气,救肾气以保胃气之法,113方只是两方,一个四逆汤一个理中汤,当然还有外感了。
运用李可老中医方法治疗一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大咯血1例擅治急症是中医的固有传统 ,但在现代医院中 ,中医已多数退出了急诊的阵地,“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这些本是对中医大师的极高赞誉也渐与中医无缘 ,在“慢郎中”成为中医代名词的今天 ,李可老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令整个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医的真正价值,本人嬴服李老的学识和胆魄,应用李老方药治疗急危重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一例与同道共勉。
患者覃敬村,男32岁,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逻村人,农民。
患者自诉于16年前曾因肺炎拍片提示右心扩大,经治肺炎痊愈,之后较容易感冒咳嗽,平时如正常人从事农活未见不适。
2012年11月份是曾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当时出现少量咯血,后来于田阳人民医院CT示:支气管扩张出血、右心扩大,打了一支止血针及口服药就好了。
2013年3月9日5时突然出现咳嗽、咯血、当时出血量半碗约150ml,随即到田阳人民医院住院在院期间咯血3次总量约300ml,平时喜饮酒,这次发病前连续10余天都饮酒。
因病情加重,2013年3月10转到百色市医院住院治疗,主诉为"反复咳嗽、咯血,伴胸痛、胸闷1年余",入院诊断:咯血查因: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当日咯血多次量近1000ml,出现胸痛、胸闷、呼吸急促困难,入住市医院ICU病房,,经输血、止血、抗感染等治疗,其间下2次病危通知,21日转到呼吸内科病房,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咯血减少,但仍呼吸急促困难,胸痛、胸闷,稍动则加重,3月25日又出现咯血200ml, 病情加重,25日复查CT:与2013-03-10CT片比较,左肺病变进展明显,呈肺实质改变,左肺全部白茫茫一片。
当日又下了病危通知,并建议转省一级医院治疗,因患者原因没有同意。
25日患者家属向我咨询求助,希望用中医治疗试一试,好不了就回家了。
3月26日晚前往病房查看,患者半卧于床,不时咳嗽气喘、胸闷,稍动则加重汗出,未见口唇紫绀,手足青紫,言语清楚但无力,消廋、乏力,食欲尚好,口不干,不欲饮,平时稍怕冷,大小便正常。
——当代中医大师李可先生讲解“扶阳学说”的运用编者的话:读李可先生的讲话稿有几次了,每次都激动不已!今天特地把阿图整理的李老的讲话录音稿按我的思路编缉一下,以供大家瞧瞧,也方便大家学习之。
-----荣新奇一、“十大医学难题”的概念与出路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她们经过100年的奋斗,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1、心脏器质性病变,2、癌症,3、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4、肺结核,5、糖尿病系列病症,6、免疫缺陷病,7、血液病,8、慢性肾衰,9、运动神经元疾病,10、艾滋病。
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您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您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当然这都就是一些属朋友的。
我就对她们说:“同志您们错了,因为您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并不就是现在才有,而就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2000年左右。
”但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
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就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就是自我毁灭。
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就是有目共睹。
这就不必细说了。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就是现代,而就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就是西方,而就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就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绝对不就是中西医结合)。
就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就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我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中医工作52年,我在青年时代,通过读左积云《伤寒论类方会参》,从中得以见到一些她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一些观点,以及一些思路精华,血液、元阳为生命之本的观点;以后读民国初期的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著作,得以领悟“凡就是病都就是人体本气致病”的原理。
人体阳气与疾病--------和李可老中医对话[整理版]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
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
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
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辩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
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忘食。
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
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
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
破格救⼼汤佛⽈:救⼈⼀命胜造七级浮屠。
今天分享李可⽼中医⼀个救命的⽅⼦,⾮常神奇,可以让⼈起死回⽣,在⼈之将死奄奄⼀息的危急时刻,迅速投下这个⽅⼦,可以⼒挽狂澜,把⼈从⿁门关拉回来。
凡是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已经放弃治疗的⼈病患,呼吸衰竭的⼈,⼼脏衰竭的⼈,或者是中毒的⼈,或者是中风脱证、寒症的⼈,或者是休克或者是⼤汗亡阴或者是⼤虚之⼈、五脏六腑俱衰⽓若游丝之⼈或者是车祸外伤产后等出⼤⾎之⼈,总之只要⼼脏没有停⽌跳动,都可以⽤这个雷霆之⽅起死回⽣。
这绝不是吹嘘,这是李可⽼中医亲⾃验证,下⾯这个案例让你为中医的神奇叹为观⽌。
1961年的夏天,⼀位年过花甲的⽼妇⼈被众⼈⼿忙脚乱抬到了李可⽼中医⾯前。
家属哭诉,说⽼妇⼈得了绝症马上就要断⽓了,恳求李可⽼中医发发慈悲救⼈⼀命。
李可⽼中医马上查看病⼈的情况,只见⽼妇⼈脸⾊煞⽩,⽛关紧闭,嘴唇乌紫,四肢厥冷,⼿脚如千年寒冰⼀样冰凉。
李可⽼中医去把脉,没有脉搏,没有脉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死症!⾎压也测不到,更加没有救治的希望了。
万幸的是⽼妇⼈还有⼀丝⽓息,柔弱的⼼脏依然在拼尽最后⼀丝⼒量顽强地跳动着。
所有⼈的⽬光都聚焦在了李可⽼中医⾝上,李可⽼中医雷厉风⾏,马上叫⼈熬了⼀个⽅⼦,给⽼妇⼈喂下,⼀⼩时后⽼妇⼈慢慢睁开了眼睛,家属抱头痛哭,⽼妇⼈活过来了!每每看到医院都放弃了声称必死⽆疑的病⼈被李可⽼中医妙⼿回春、起死回⽣的医案,⼩叔总是激动满怀,感叹这位神医如⽃战胜佛,是病魔的克星,来到⼈世间专门治疗那些急症重症,可惜⼈间已⽆李可。
李可⽼中医⽤的是什么⽅⼦?这个⽅⼦叫破格救⼼汤。
⽅⼦如下:炮附⼦30克,⼲姜60克,炙⽢草60克,⾼丽参10克(另煎浓汁兑服),⼭萸⾁60克,⽣龙⾻牡蛎粉、活磁⽯粉各30克,麝⾹0.5克(不需要煎药,分次冲服)。
这个⽅⼦囊括了中药当中三⼤起死回⽣的神奇本草。
第⼀⼤起死回⽣的神奇本草就是附⼦。
附⼦是⼤毒之药,⼤毒之药能够治疗⼤病,⽤对了就是神药仙药。
李可老师谈学用经方两大关我虚度81岁,一生学做中医55年,经历了无数困苦魔难,闯过五大关(明理关、医德关、临症关、剂量关、毒药关)。
现在盖棺定论,不过勉强及格而已。
现在扼要叙述一下我闯最后两关的经历,或许对青年一代有点借鉴作用。
一、剂量关医界共识:剂量问题是经方不传之秘。
剂量,是方药治病的核心一环,犹如将军的刀剑。
自81年东汉度量衡器-——大司农铜权——出土,证实了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克,一斤等于250克,液体一升,等于200ml,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
李时珍之后400多年,以“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仅取经方原量的十分之一为临床应用的标准,显然是错了。
按古今度量衡标准,重新厘定经方剂量,可以体现仲景当年用药风貌,可以大大发挥经方的神奇功效。
用治疑难大症,可以药到病除;救治急重危症,可以起死回生。
伤寒论在人类防疫治病史上,有两个第一: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善结合的东方医学体系。
第一部可以救死生于顷刻的临床急症学宝典,伤寒疫病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救生死于顷刻。
现代用法剂量过轻,悬殊过大,不堪大任。
由于达不到仲景学说的基础有效剂量,所以不能治大病,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不担风险,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夺去了将军手中的刀剑,在近代两大医学体系的竞争中,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退居附庸地位。
这是老中青三代中医的奇耻大辱!要雪耻,先闯剂量关:在仲景先师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的大环节之中,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我闯剂量关,曾经碰的头破血流,一次偶然的机遇,误打误撞,终获成功。
60年代之前,我曾用小剂量四逆加人参汤治心衰重症6例,死去5例,存活1例。
死亡病例,皆因久病耗伤五脏精气竭绝,中气败亡,土不伏火,阳回复散而死。
救活的1例,受张锡纯来复汤的启发,加入了生山萸肉,龙骨,牡蛎,活磁石,因深昏迷又加入了麝香,得以康复。
此6例病人中由于当时生附子已被禁用,用小剂四逆汤救治又屡屡失败,制附片已从3钱、5钱,逐渐加至1两半。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辑4四、缩阴症合并鸡爪风男子缩阳症,临床并不少见。
女子缩阴症,却临床罕见。
1978年夏,余在县陶瓷厂任职时,遇到1例,患者段桂莲,37岁,1l时突然抽搐昏迷。
赶至其家时,见患者被家人揽腰紧抱,大汗淋漓,神情恐怖,面色青灰。
西医按癔病给镇静无效。
病因为生气之后,突然觉两乳头强烈内缩,阴道阵阵抽搐不止,旋即昏厥不省人事。
醒后只觉头晕,不时呕涎沫,天旋地转,如乘船坐车心动神摇,荡漾不止,睁眼则视一为二,手指挛缩如鸡爪,腿肚转筋不止。
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唇舌青紫,脉象迟细60次/分。
四诊未毕,突然再次发病。
乃急灸双乳根穴,小艾柱(麦粒大)着肤灸关元穴,强针人中、内关(双)而解。
追询病史,知患者在7年前产后,有鸡爪风发作史,经补钙不能控制。
素体瘦弱,畏寒,虽盛夏亦喜厚衣,瓜果生冷从不沾唇,脏气虚寒可知。
寒主收引,故见厥、少二经中寒见证。
以其肝肾阴寒之气上逆,故见呕涎沫而巅眩;寒饮凌心,故悸动不宁;暴怒而厥气上攻,故昏不知人;肾主二阴,肝之经脉络阴器,过乳头,故挛缩;精气散乱,故视一为二。
拟温氏奔豚汤中剂,加山萸肉补肝肾而固脱,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安镇冲逆,固护元气,二虫止痉,吴茱萸散肝寒,嘱服3剂。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药进1剂,手脚回温,抽搐止,3剂后诸症均愈。
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木瓜15克,黑木耳30克,鸡蛋壳粉3克(冲),益气养血,柔肝缓急,连进6剂,其鸡爪风症亦得根治。
五、伏寒奇症高步升,42岁,家住灵石中医院北院。
1985年7月12日10时,其爱人景老师急来邀诊。
至家,见酷暑盛夏之际,10平方居室,门窗紧闭。
患者身围棉被,头顶热水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移时呃逆一声,神情恐慌,口不能言。
脉沉迟微细,58次/分,舌淡胖水滑。
询之,景老师言,病已6年。
1979年底,从天津病归,已转劳保。
服药数百剂,不效。
今日外出理发,店内高悬电扇,觉冷风从百会、大椎、风池、风府侵入,立即寒战嘎齿,不能支持。
李可--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2014-11-06 09:00:41 李可--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红花和生水蛭。
清代火神郑钦安传下来的这套东西是我们医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造福全人类。
我们讲以上的东西现在西医没办法。
我们现在解决的这些问题,如果国家领导人能想到中医目前的状况,适当的引导,中医复兴之后,世界人民都会受益(掌声)关于心脏病的一大门类,基本就是这样,这不是我的东西,这都是老祖先,历代传下来,由医圣张仲景写在书里面,不是我的东西,我只不过误打误撞的用了一下,就用出这么些明堂,大家要深信不疑。
我给大家讲一件事:也是个心脏病人,名叫张志立,他是青岛远洋公司船长,他一生就是非洲几个月,其他地方几个月,常年海上生活。
在05年做体检发现心脏扩大二分之一,压迫左肺,感到呼吸不好,他没有查的时候无所谓,反正海上潮湿很厉害,检查完了,西医把实际情况告诉他结果吓坏了,还不定啥时候和你们说拜拜。
情绪压力很大,他是我老乡,灵石人,跑回灵石住了45天,基本就是以上方法,不过他用的奔豚汤比较多,突然肚脐下有一股气上来,人要昏过去,实际上元阳虚,冲气不能下守而上奔引起的,就用温氏奔豚汤。
前后45剂药,附子从200g增加到450g,吃完以后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了,回去跑到青岛医学院又做一次检查,大夫就跟他讲了,“我们原先误诊了,你不是这个病,这个病,从古至今完全不可逆转,绝对好不了”。
他又到别处检查,和他原先的片子进行对比,完全是两回事,扩大二分之一的心脏完全复位了。
所以我们中医对心脏病这个大难题,可以解决(掌声)。
还有急性肾衰合并心衰,这个病人就是中央电视台12台导播小白的爸爸,他家是山西人,得了这个病之后301和协和下的结论,这个病是个无底洞,慢慢养吧!他就跑回山西来了,因为他是肾衰合并心衰,用麻附细的过程,没有功能的肾小便是清的,45剂一个多月后,小便发臭,混浊,他父亲吃药的过程惊心动魄。
名中医李可的25个有名方剂,老先生一辈子心血,见者得福!1.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配方:附子45克,油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60克,茯苓45克,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生晒参30克(捣碎入煎),灵脂30克,车前子30克(包),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25枚。
上药因痛经、巅顶痛加入厥阴主药吴茱萸45克,方中附子逐日叠加10克,加至200克为度,服药30剂后修养半月,至10月22日,共减重22公斤,全部衣裤都不能穿了。
灰暗面色转为红润,人也变得轻灵活泼,痛经也好了。
此案足以证明,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此方稍事加减,可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为高血压(清阳不升,浊阴窃踞阳位)、高血脂、糖尿病(从三阴论治,三阴又统于太阴,而太阴之根在少阴)及冠心病心衰等等一系列现代医学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2.金匮肾气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证候啊,都扭转过来。
3.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4.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挛,加止痉散,就是全蝎6g、蜈蚣3条打粉冲服,坚持一段,就可以把风心治过来,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顽固的心衰,脑危象这个方法都可以救过来。
另外吃中药的同时,配合培元固本散效果更好。
5.治风心病的一个常用方:配方:生北芪120-250g 制附片45g 制川乌30g 黑小豆30g 防风30g 桂枝45g 赤芍45g 炙甘草60g 麻黄10-45g 辽细辛45g(后下十分钟)红参30g 蜂蜜150g 生姜45g 大枣12枚九节菖蒲10g 6.治疗肺心病的常用方:肺心病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证虚化,所以就用小青龙汤加味,因为寒邪深入少阴。
李可--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2014-11-06 09:00:41 李可--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红花和生水蛭。
清代火神郑钦安传下来的这套东西是我们医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造福全人类。
我们讲以上的东西现在西医没办法。
我们现在解决的这些问题,如果国家领导人能想到中医目前的状况,适当的引导,中医复兴之后,世界人民都会受益(掌声)关于心脏病的一大门类,基本就是这样,这不是我的东西,这都是老祖先,历代传下来,由医圣张仲景写在书里面,不是我的东西,我只不过误打误撞的用了一下,就用出这么些明堂,大家要深信不疑。
我给大家讲一件事:也是个心脏病人,名叫张志立,他是青岛远洋公司船长,他一生就是非洲几个月,其他地方几个月,常年海上生活。
在05年做体检发现心脏扩大二分之一,压迫左肺,感到呼吸不好,他没有查的时候无所谓,反正海上潮湿很厉害,检查完了,西医把实际情况告诉他结果吓坏了,还不定啥时候和你们说拜拜。
情绪压力很大,他是我老乡,灵石人,跑回灵石住了45天,基本就是以上方法,不过他用的奔豚汤比较多,突然肚脐下有一股气上来,人要昏过去,实际上元阳虚,冲气不能下守而上奔引起的,就用温氏奔豚汤。
前后45剂药,附子从200g增加到450g,吃完以后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了,回去跑到青岛医学院又做一次检查,大夫就跟他讲了,“我们原先误诊了,你不是这个病,这个病,从古至今完全不可逆转,绝对好不了”。
他又到别处检查,和他原先的片子进行对比,完全是两回事,扩大二分之一的心脏完全复位了。
所以我们中医对心脏病这个大难题,可以解决(掌声)。
还有急性肾衰合并心衰,这个病人就是中央电视台12台导播小白的爸爸,他家是山西人,得了这个病之后301和协和下的结论,这个病是个无底洞,慢慢养吧!他就跑回山西来了,因为他是肾衰合并心衰,用麻附细的过程,没有功能的肾小便是清的,45剂一个多月后,小便发臭,混浊,他父亲吃药的过程惊心动魄。
我从事中医临床46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运用自创破格救心汤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并使百余例现代医院已发病危通知书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
1.方剂组成: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另煎浓汁对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2.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3.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学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究其因,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1981年7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
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
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
我是在60年代,曾经治过7例心衰。
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附子小剂量)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
直到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
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
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
李可老中医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男,1930年生,山西灵石人。
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
临难习医,具救苦心。
天资敏慧,虽未曾亲炙名师,究能得医之本源。
临证倡扶阳,善以大剂附子救急危重症,五十年来,活人甚众。
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被倪海厦认为是当今中国大陆最著名的中医。
演讲题目: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昨天是冬至节,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化,所以没有跟大家一块儿,很对不起!关于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
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本气致病。
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内经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世界医学文献上最早出现,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光辉思想,现在和将来永远要指导人类的生命活动。
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疾病,艾滋病!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当然这都是一些属朋友的。
我就对他们说,我说“同志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2000年左右。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
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
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大师谈一代名医李可:“救命的东西,我们不保密”(李可30首验方分享)医知说: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灵石。
他从赤脚医生做起,致力于传承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成为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当代临床大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急危重症,医术高超,有“现代张仲景”之美誉。
其专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记录了他在急危重症疑难病方面的珍贵治疗经验,理法方药精辟,实用性强,成为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
2013年2月7日,传奇老中医李可在山西家中去世,享年83岁。
消息传来,中医界人士无不叹惋。
李可是古中医学流派的“开山鼻祖”,以擅长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而出名。
他经40年临床实践自创中药方28首,其中尤为著名的“破格救心汤”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被国医大师邓铁涛赞为“中医的脊梁”。
晚年的李可致力于弘扬和复兴中医学,并在广州南方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
他说:“基地的成立,已是国家对我一生的最高奖赏,比诺贝尔奖更为珍贵。
”李可最器重的门生之一、基地主任吕英教授曾深情回忆并展示了李可在为医、为师、为人方面的医学大家风范。
李可有着一条传奇的学医路:他是在牢狱中自学成才的。
1930年,李可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一个小农商家庭,16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军队,曾在西北野战军做过战地记者,也做过军队报纸的编辑。
1953年,性格耿直的李可因为对一封重要信件发表了不同看法,便莫名其妙地被打成反革命,锒铛入狱。
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位姓黄的狱友,他指点李可,学中医要背“汤头”,看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从此,李可开始在狱中看医书,踏上了漫长的中医自学路。
“文革”期间,李可因为被人诬告再次蒙冤入狱。
在狱中,他继续刻苦钻研《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
用中医方法抢救重症病人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可逐步形成了极具“古中医”特色的学术流派。
(十)四逆汤——心衰,胸痹,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88肺脓疡重症——吴佩衡医案海某,女,19岁。
行宫腹产失血过多,经输血抢救后,突然高热40℃以上。
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体温降低,情况反见恶化,神识昏聩,出现呼吸困难,白细胞高达20.0/09/L以上。
因病情危重,未做x线检查。
继以大量抗生素治疗,配合输液吸氧均未效,延吴先生会诊:神志不清,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鼻翼扇动,呼吸忽起忽落如似潮水,十指连甲青乌,脉弦硬而紧,按之无力而空。
辨为肝肾阴气内盛,心肾之阳衰已极,下焦真阳不升,上焦阴邪不降,一线残阳将绝,已现衰脱之象。
惟有扶阳抑阴,强心固肾,尽力抢救垂危,主以大剂回阳饮(即四逆汤加肉桂):附子150g,干姜50g,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20g。
因附子需要先煨三四小时,故让患者先服上肉桂泡水,以强心急救。
并预告病家,服此方后可能有呕吐反应,如呕吐之后喉间痰声不响,气不喘促,舌质色转红,尚有一线生机可挽,否则难治。
复诊:服上方后果如前言,呕吐涎痰后已见转机,神志较前清醒,嗜卧无神,已能缓慢答问,吃流质,舌尖已见淡红色,苔白滑厚腻,口唇青紫较退,两颊紫红,鼻翼不再扇动,呼吸仍有困难,咳嗽咳大量脓痰,脉仍弦滑而紧,按之而空。
衰脱危候大为减轻,仍以扶阳温化主之附子150g,干姜50g,肉桂10g(研末,池水兑入),半夏10g,茯苓20g,甘草8g三诊:神志清醒,面颊微转润红,指甲唇舌青紫已退十之八九,鼻头、目眶微青,午后潮热,喘咳气短,咳大量脓痰,脉弦滑,病已转危为安,再以上方加减:附子200g,干姜100g,茯苓30g,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丁香5g,法半夏10g,橘红10g,甘草8g,细辛5g四诊:面颊微红润,口唇、舌质青紫已退,呼吸渐趋平稳,午后潮热已退,咳嗽、咳脓痰稍减少,胃气已开,能进食。
大便溏泻,系病除之兆,脉转和缓。
大病初退,情况好转,经x线检查发现双肺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洞,细菌培养,检出耐药性金黄色葡毒球菌,最后诊为“严重型肺脓疡”。
200克附子起死回生(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衰)
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
李可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的破格救心汤。
方中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
伍以大量炙甘草,一以监制附子巨毒使不至于偾事,一以甘草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
如此可谓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大胆创新,组方严谨周全,可以放胆使用。
附子200克净山萸肉120克干姜、炙甘草各60克红参20克(另煎浓汁兑服)生龙牡粉30克麝香1克(分3次冲服),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
同是冠心病,李可与胡希恕二位中医大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西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不过,唯独在冠心病用药中,中医药却可以做到与西药分庭抗礼,无论是药品种类,还是临床效果,中医药都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很多,哪一种才是最好的呢?这是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这是一个没有准确和固定答案的问题,不是很好回答,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认真回答的必要的。
中医药被广泛地用药冠心病的治疗,无疑是因为其比较确定的疗效,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这种对中医药认识上的提高是令人欣喜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未经中医辨证论治而使用中医药,或者以西医理论为导向使用中医药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这也导致误用和滥用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可能会贻误治疗,也导致了医药资源的浪费。
三七冠心病虽然是一个现代医学名词,但中医药理论中有非常多的,且呈系统的关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心脏疾病治疗的资料。
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认识的深入,当代中医人士对冠心病的研究也与时俱进,在继承当中也有诸多创新。
我所读的中医资料是很有限的,在这些治疗当中,我觉得有三位当代中医大家对冠心病的治疗经验是很有启发性的。
第一位是祝谌予先生。
祝谌予是当代医学大家,师承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并且是施今墨的爱婿。
祝谌予先生认为临床诊治的冠心病不外乎四种类型:1、痰阻中焦,气机不调。
主要症状:胸闷、气短、胃脘部疼痛(嗳气后自感舒畅,疼痛亦可缓解)、纳食差、时有恶心呕吐、苔白、脉沉滑。
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瓜蒌、薤白;出现心绞痛者再加菖蒲、郁金。
本文作者按:这一类中成药主要有:香砂养胃丸、理气舒心片、祝谌予2、心气不足、心血亏损。
主要症状:心慌、气短、心区刺痛、闷满、口唇舌质均暗或见瘀点、脉弦细。
祝先生自制方:葛根、红花、丹参、川芎、当归、赤芍、菊花、羌活、党参、麦冬、五味子。
本文作者按:这一类中成药主要有:养心氏片、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通脉养心丸、心通口服液等3、心阳不足、心阴亏损。
李可谈心脏病的治法
风心病和肺心病:本气先虚,风寒之邪外侵,正气无力鼓邪外出,反复受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深附在三阴经的本脏,成为半死半生的格局!
阳气: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补火生土!古人比喻:脾胃如釜,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
风心、肺心病的来路,是从太阳之表而来,都是外感。
你知道来龙去脉,就不要见病治病。
就是说不管前因后果,不管人体体质强弱,反正我是治病,结果就要治标害本。
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汗法,解表法,在八法为首,汗法不仅仅是出汗,而是开玄府,通利九窍,托邪外出!那么解表是不是应该用麻黄汤?这又是一个治未病的问题!因为用麻黄汤治外感,恰恰犯了见病治病的毛病,因为你不顾人的本气,现代人的本气无一不虚,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亚健康状态等等。
所有的外感病全都夹有内伤。
所以单纯解表的麻黄汤之类的方法不能用。
外感内伤同时发病,就是伤寒论太阳少阴同病(少阴病主方四逆汤)。
大家都清楚,应该采取固本气,开表闭,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很虚的话可以加点人参。
两种病的症候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咳、喘、肿、全身痛,按六经来讲就是表里同病。
风心病,就是金匮要略乌头汤证的虚化,肺心病,
就是小青龙汤证的虚化。
所以我治这两种病就是以这两张方子为基础,结合病人当时的体质方面主要的缺陷,先救本气,保胃气,固肾气,用张仲景留下的方子来探索治疗的方法。
治风心病的常用方:
生北芪120-250g 制附片45g制川乌30g黑小豆30g防风30g桂枝45g赤芍45g炙甘草60g麻黄10-45g辽细辛45g后下十分钟,红参30g 蜂蜜150g生姜45g大枣12枚九节菖蒲10g
凡是出现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挛,加止痉散,就是全蝎6g、蜈蚣3条打粉冲服,坚持一段,就可以把风心治过来,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顽固的心衰,脑危象这个方法都可以救过来。
另外吃中药的同时,配合培元固本散。
治肺心病的常用方:肺心病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证虚化,所以就用小青龙汤加味,因为寒邪深入少阴。
所以要用附子细辛。
麻黄10-45g 制附片45-200g 辽细辛45g高丽参15g研粉冲服(因为散剂比汤剂慢,可以把下陷的中气,从下边慢慢提到上边,对喘症有用)生半夏45g干姜30g五味子30g制紫苑15g制款冬花15g柯白果打20g肾四味各30g炙甘草60g桂枝赤芍各45g
这两种病发展到重危急症阶段时,就用大破格救心汤!这个破格救心汤就是我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东西,我所以加山萸
肉,龙骨、牡蛎,主要是为了敛,我发现四逆汤2两炙甘草仍然不能扶土,扶土的意思就是用土来覆火,阳气回来以后不久又散了,就是因为三阴里头厥阴病开得太厉害,疏泄过剩,阳气一回,相火又散开了,所以山芋肉敛厥阴之气,治疗心衰,在四逆汤类方里头这是比较可靠的一张方子,很稳定,凡是治好的病人,很少反复!
冠心病根据症候归纳分析:主要是痰、湿、瘀、浊,邪踞胸中阳位,和高血压道理一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头为诸阳之会,那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怎么会被阴邪所包围?就是阳气不到,阳气虚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绝对不是阴虚火旺等等!
基础方就是破格救心汤的中剂再加生半夏45g生南星30g,如果出现痰堵得厉害胸憋得厉害就合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45g薤白30g加白酒2两事先浸泡薤白,雪丹参120g檀香、降香、沉香各10g砂仁泥30g 桂枝45g桃仁泥30g麝香0.5g冲服,北京同仁堂苏合香丸,一天1-2丸,这方子里有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乌头附子这一类,这是斩关夺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绞痛,治疗冠心病晚期频发心衰,见效快。
相反相激,调动机体自身的对抗外邪的力量,中医治病就是在保护、启动病人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用附子剂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
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红花和生水蛭。
续命煮散《千金卷八诸风门》治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
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3两
肉桂(紫油桂较好)附子(生附子比较好)茯苓升麻辽细辛人参防风各2两
透明生石膏5两,白术4两(1两等于15克)
打成粉,一天14g,加生姜45g,1000ml水煮到500左右,一天分四次服。
3小时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
24小时不断药。
急性期先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用150g蜂蜜,适量水煮好后加九节菖蒲30g、麝香0.5g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这个方子来纠正四肢偏瘫。
大续命散主八风十二痹。
可治:中风后遗症,类风关,癔病,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与鬼神交通,鬼来收录),男子阳痿,女子宫寒无子,各种抑郁症(可以使肝阳升发,少阴的阳气得到升发)。
麻黄、乌头、防风、油桂、甘草、川椒、杏仁、石膏、人参、芍药、当归、川芎、黄芩、茯苓、干姜等分,研末,酒服方寸匕,(2.7g)3g,bid,不知稍加,加到以知为度。
出现一些轻微反应为度,口舌麻木,不至于引起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