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878.43 KB
- 文档页数: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数的认识》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
- 掌握数的分类,包括正数、负数、零。
-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数,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性认识。
- 利用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 整数:像 -3, -2, -1, 0, 1, 2, 3 这样的数。
- 小数:有小数点的数,如 3.25, 0.5。
- 分数: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如 1/2, 3/4。
2. 数的分类:- 正数:大于零的数,如 1, 2, 3。
- 负数:小于零的数,如 -1, -2, -3。
-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3. 数轴:- 介绍数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是一条直线,用来表示数的位置和大小。
- 在数轴上表示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数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实际操作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石子表示数,来加深对数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数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尺子等,引出数的概念。
2. 讲解:- 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3. 实际操作:- 让学生用小石子或其他物品,表示不同的数,加深对数的理解。
4. 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数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6单元第1课时的练习题,加深对数的理解。
小升初总复习数与代数篇第一单元数的认识第1节整数和小数的认识知识梳理1.整数、小数的分类2.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数级亿级万级个级3.整数、小数的读写法读整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写整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的数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然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大小比较:整数比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比小数部分第一位,第一位大的这个数大,以此类推。
6.改写和省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改写后的数是准确的数;把一个数根据需要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的数是一个近似数。
7.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它的101、1001、10001……【例1】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汽油生产总量为6899000吨,我国柴油生产总量为14132000吨,发电量达37130000万千瓦时。
(1)2011年11月我国汽油生产总量,读作:( )吨,改写成以“万吨”作单位的数是( )万吨。
第一章数的认识1.整数的认识知识要点梳理一、整数的分类和意义1.自然数的含义:自然数源于数数,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99,100…都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自然数的单位是1。
2.自然数(0除外)的两方面意义(1)用来表示事物多少的叫基数。
例:“7本书”中的“7”是基数;(2)用来表示事物次序(顺序)的叫序数。
例:“第9天”中的“9”是序数。
3.0的意义(0的作用)(1)在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单位;(2)表示起点,如零刻度;(3)计数,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4)表示界线,如温度计,数轴上的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线;(5)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6)0不能作除法的除数、分数的分母、比的后项;(7)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4.整数的含义像-5,-2,0,2,5,10,……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1)正整数:大于0的自然数或整数。
(2)负整数:像-1,-2,-3,……这样的数叫做负整数。
它是与正整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小于0的整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
1是最小的一位数。
5.整数的分类正整数自然数整数 0负整数6.正数和负数(1)正数的含义像以前学过的+1、+200、+56、+4.8、+24%,……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的“+”号,称为正号,也可以省去不写。
(2)负数的含义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像-5、-7.8、-34、-500、-3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7.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零下与零上、盈利与盈亏、左与右、东与西、余钱与亏钱、进与出、增产与减产、得分与扣分、上升与下降等。
二、整数的读写1.数位顺序表(1)数级:从个位起每四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整数】整数: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注: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
整数包括:正整数(1、2、3、4、……)零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1、-2、-3、-4……)注:零的作用表示数位。
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占位作用。
作为界限。
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它们的位置称为数字。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取,其他位数的几个零只读取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整数的改写与省略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⑵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注: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数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取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
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近似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去尾法:(4)、大小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数的认识》教案设计:拓展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内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将会更深入的了解数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对数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程进程设计1、导入环节在课前,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点。
2、讲解环节(1)掌握数的认识的基本概念老师要告诉学生:“数字是数的符号,而数则是数量的表示”。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数字,只是一种便于人们理解和应用的数符,而并不是数本身。
讲到数的基本概念——“数是用来表示数量的。
如 1、2、3 等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两个、三个数量。
”老师可以通过事例和形象化的图示,向学生展示数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自然数自然数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数。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讲解自然数的含义和性质,例如自然数可以用来表示物品的数量,自然数具有无穷性等。
讲解完毕后,老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巩固自然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认识零和负数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它在数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让学生理解“零”的含义和意义。
要让学生明白,零并不是“空数”,它是有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的。
接着,老师要讲解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由于负数相对于自然数和零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在讲解时老师要注重图象的表现,用具体的图例让学生看到负数的实际应用。
(4)数与数之间的比较在这一个环节中,老师要讲解数与数之间的比较。
要告诉学生,数的大小是相对的,只有在相同单位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同时,老师还要向学生介绍数字大小的比较方式,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3、练习环节在讲解完毕之后,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练习。
这个环节中,练习的形式包括口算,填空,选择题以及实际案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