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23.02 KB
- 文档页数:13
一、总体定位(一)三阶段划分根据国家前期工作管理要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等3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各阶段决策审批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是规定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重要技术标准。
(二)与以往有关规程规范的关系1993年,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996年,水利部颁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上述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和暂行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三个阶段设计工作、提高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前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并使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了修(制)订。
(三)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的主要作用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进行初步投资决策、选择建设项目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
2.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投资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报告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编制暂⾏办法》的通知⽂号:财建[2002]338号颁布⽇期:2002-09-01执⾏⽇期:2002-10-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录第⼀章总则第⼆章基本建设⽀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内涵第三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的编报程序第四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的执⾏和调整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附则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检院,⾼法院,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有关⼈民团体,有关中央企业集团,新疆⽣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了加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管理,将基本建设⽀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具体⽤途并编制细化预算,逐步实⾏基本建设⽀出国库集中⽀付和政府采购,我部研究制定了《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编制暂⾏办法》(试⾏),现予印发。
我部将选择部分项⽬在编制2003年预算时试点,并请各部门、各地区参照试⾏。
附件: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编制暂⾏办法(试⾏)附件: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编制暂⾏办法(试⾏)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加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管理,逐步实⾏基本建设⽀出国库集中⽀付和政府采购,依据《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九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出预算管理办>)的通知》(财预[2002]356号)以及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是指各部门或单位(以下统称“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基本建设⽀出预算指标(控制数),将基本建设⽀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具体⽤途编制的细化预算。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将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预算⼀并编⼊部门预算。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项目范围和要求第一节建设项目范围建设项目范围应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地质勘察、水文测验、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备采购、施工监理、运维管理等。
第二节建设项目要求1. 项目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因素。
2. 项目建设应具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合规性。
3. 项目建设应充分考虑项目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第三章建设项目编制要求第一节项目编制原则1. 项目建议书应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
2. 项目建议书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项目建议书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决策者和相关人员理解和审查。
第二节项目编制内容1. 项目背景和目标:项目建议书应明确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说明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技术方案:项目建议书应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
3. 经济分析:项目建议书应进行经济分析,包括投资估算、收益预测、回报期、财务分析等。
4. 社会效益:项目建议书应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包括就业创造、社会影响等。
5. 环境影响:项目建议书应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6. 风险分析:项目建议书应进行风险分析,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项目审查和批准程序第一节项目审查程序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包括初审、评审、公示等环节。
第二节项目批准程序经过审查合格的项目建议书,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批准程序,包括上报、审批、备案等环节。
第五章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第一节项目实施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需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包括项目组织、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
第二节监督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进行监督管理,包括质量监督、安全监管、投资管理等。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颁布日期:1996.12.18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发)1 总则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中央和地方(包括中央参与投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
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向项目业主提出补充要求,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
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参照执行。
1.0.3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编制。
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2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2.1 项目建设的依据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黄河中游测区测验设施更新工程项目建议书水文计[2004]34 号1 总则1.0.1 项目建议书是为取得项目的建设立项,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阶段,项目建议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年度、中、长期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为明确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的水文水资源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
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
1.0.3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已批准(审查)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及建设时间,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 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文、水利勘测设计部门编制,对于较为简单的建设项目可自行组织编制。
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规定第2—10 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 1 章,依次编排。
第 5 章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2.1 项目建设的依据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文水资源基本建设的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2020》《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说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主编单位(签章)编制说明:XXX2020年7月10日2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2019年6月,XXX水规计[2019]189号文《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批复了任务书,由我院主持或主编开展2019-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设计规范等26项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在批复计划中安排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以下简称《项建规程》)的修订任务。
2019年11月三阶段编制规程的三个前期项目均下达了部分资金。
XXX认真组织、统一协调三阶段编制规程修订工作。
1.2主要工作过程1、编制、检察修订工作大纲。
2020年1月3日编制完成工作大纲初稿后,1月13日XXX副院长掌管召开了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协调会,会议对工作方案和修编的思路及放置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订的开端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放置。
2020年1月18日印发了三阶段编制规程修编征求意见函,印发单位为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共102家。
对反馈的415条意见进行了收拾整顿与处理。
2020年2月组织编制了工作方案。
2020年3月11日下午,XXX副院长主持召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启动会,对三阶段编制工作进行总结,对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2020年3月23日,XXX院长主持召开《项建规程》修订工作讨论会,3对XXX编制规程修订工作和三阶段规程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一是明确了项建规程修订维持投资深度要求不变,各专业在工作内容方面如确有必要简化且存在简化可行性的可适当简化。
二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建设项目,应明确编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论证、工程总体布局(总布置)方案等专题要求,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规计[2003]34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国家基本建设管理有关法规,结合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包括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事权划分、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投资计划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安排中央投资(包括中央安排的外资)进行建设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和地方投资建设的省际边界建设项目。
全部由地方投资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第四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水利固定资产并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专业和专项规划及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
第五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公益性项目指具有防洪、排涝、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社会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功能,自身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水利项目,如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防汛通信、水文设施等。
准公益性项目指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以社会效益为主。
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
经营性项目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
如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
第六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为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中央项目)和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地方项目)。
第七条中央项目是指对国民经济全局、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防洪、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等项目,或中央认为负有直接建设责任的项目。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编号:水规计[2003]344号制定日期:2003年10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第三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事权划分第四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第五章年度投资计划管理第六章项目后评估第七章附则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国家基本建设管理有关法规,结合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包括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事权划分、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投资计划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安排中央投资(包括中央安排的外资)进行建设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和地方投资建设的省际边界建设项目。
全部由地方投资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第四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水利固定资产并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专业和专项规划及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
第五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公益性项目指具有防洪、排涝、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社会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功能,自身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水利项目,如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防汛通信、水文设施等。
准公益性项目指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以社会效益为主。
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
经营性项目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
如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
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文局目次1 总则1.0.1 项目建议书是为取得项目的建设立项,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阶段,项目建议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年度、中、长期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为明确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的水文水资源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
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
1.0.3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已批准(审查)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及建设时间,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 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文、水利勘测设计部门编制,对于较为简单的建设项目可自行组织编制。
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规定第2~10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第5章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项目建设的依据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文水资源基本建设的要求。
2.1.2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2.1.3 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
2.1.4 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阐明项目在区域规划中的地位,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流量及泥沙测验设施。
应阐明流量及泥沙测验设施所在河段测洪、防洪标准及测洪方案,测验任务和测洪方案对现有测验设施的要求,结合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证其必要性。
(2)其它水文基础设施。
包括测验河段基础设施,水位观测设施,降水、蒸发、地下水、水质测验设施,供电、给排水、取暖、通信设施,其它设施等。
要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水沙特点、地形、河床河岸演变等确定建设标准。
(3)生产、生活及附属工程用房。
应阐明现有生产、生活及附属工程用房的建造年代、房屋使用状况和人员现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有关建设标准,提出建设必要性和规模等。
(4)技术装备。
主要包括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地下水、墒情、冰情、水温及测绘、通信及数据传输、其他设备等。
结合设备现状,从使用范围、用途、配置标准和测验规范要求等方面说明。
(5)根据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现状,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需求表(详见附表1)和技术装备建设现状与需求表(详见附表2)。
2.2.2 根据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方案的理由。
项目建设的任务2.3.1 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2.3.2 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与任务。
附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3 建设条件水文3.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现有水文设施概况。
3.1.2 简述工程地点的气候特性和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值。
3.1.3 简述工程地点及其附近河段的堤防情况、河势走向及特点。
3.1.4 简述工程地点泥沙的主要来源,统计多年平均输沙量和特征值。
3.1.5 其他水文要素:(1)简述工程地点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其特征。
(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简述本河段冰凌特性。
地质3.2.1 简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质勘察工作项目与工作量。
3.2.2 简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构造稳定性。
3.2.3 对各工程比较方案的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评价意见。
其他外部条件3.3.1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附近有关地区的生态、社会等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相互影响。
3.3.2 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协作关系以及有关协议,收集有关报告、文件。
4 建设规模对规划阶段拟定的工程规模进行复核。
4. 2 在分析单项任务的工程规模时,应分析对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影响。
必要时,应为以后的综合利用留有余地。
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及其原因。
通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初选工程规模指标。
工程量列工程量汇总表(详见附表3)。
5 建设内容水文测站结合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步确定以下建设内容:1、测验河段基础设施测验河段基础设施包括断面标志、水准点、断面界桩、保护标志牌、测验码头、观测道路、护坡、护岸等。
2、水位观测设施3、流量及泥沙测验设施根据测站特性和测验任务分别选用缆道、测船、吊船、测桥、浮标、堰槽等方式。
4、降水、蒸发、地下水、水质测验设施及水文实验站设施5、生产生活用房及附属配套工程建设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结合专业和生产办公需要、现有生产业务用房面积及人员数量现状,初步确定建筑面积和建设标准。
6、供电、给排水、取暖、通信设施建设7、其他设施建设8、技术装备结合仪器设备使用范围、用途、配置标准和测验规范要求等,确定设备购置数量和技术指标。
水文勘测队按规范要求进行房屋及附属配套工程项目分析。
确定生产业务用房及仪器设备的内容及数量。
水文数据中心同水环境监测中心同水情(分)中心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机动测验队同水库河道测绘队同6 工程施工施工条件6.1.1 简述工程区水文气象、对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场地条件。
6.1.2 初步提出施工期间供水、供电等要求。
6.1.3 简述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来源及水、电、燃料等供应条件和价格。
主体工程施工6.2.1 初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
施工总布置6.3.1 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
6.3.2 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
施工总进度6.4.1 简述施工进度安排原则,初拟施工总进度及控制性工期。
6.4.2 简述分期实施意见。
附表(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2)施工总进度表。
7 工程管理初步提出项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以及资产权属关系按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提出建设项目的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测算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运行维护费用及其负担原则、来源和保障措施按《水文设施设备管理规定》、《水情自动测报规范》等有关规定测算运行维护费;按《水利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确定负担原则;按《水利事业费管理办法》确定来源和保障措施。
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8.1.1 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
初拟主要基础单价及主要工程单价。
8.1.2 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
估算分年度投资。
8.1.3 对主体建筑工程应进行单价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资。
其他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投资,可按类比法估算。
交通、房屋、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
其他费用可根据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工程规模逐项分别估算或综合估算。
资金筹措方案8.2.1 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意见和资金来源的方案。
8.2.2 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
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
附表(1)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2)分年度投资表。
(3)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
9 效益评价效益评价依据9.1.1 说明效益评价的基本依据。
效益评价9.2.1 概述项目的主要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综合评价9.3.1 综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0 结论与建议10.0.1 综述工程项目隶属关系、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估等主要成果。
10.0.2 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10.0.3 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10.0.4 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附表:附表1 ××站(勘测队、水文机构、测绘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需求表附表2 ××站(勘测队、水文机构、测绘队)技术装备建设现状与需求表附表3 ××站(勘测队、水文机构、测绘队)建设工程量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