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脐疗法治妊娠剧吐
- 格式:pdf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
中药贴敷神阙穴干预妊娠剧吐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贴敷神阙穴干预妊娠剧吐临床疗效。
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择取70例妊娠剧吐患者分为管理组(中药贴敷神阙)与参照组(西医治疗),对比疗效。
结果:管理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贴敷;神阙穴;妊娠剧吐;临床疗效妊娠剧吐早孕反应影响孕妇的健康水平,6周前发生妊娠剧吐的概率较高,妊娠中后期妊娠剧吐通常会消失,但是妊娠具体在孕8周至孕12周达到高峰期,症状严重可影响孕妇进食,对于孕妇本人及宫内胎儿营养造成严重危害,若长时间不进食、剧烈呕吐导致体液丢失,可引发新陈代谢障碍,母婴健康均受到危害。
临床西医治疗妊娠剧吐应用补液法治疗,疗效因人而异[1]。
中医中药治疗妊娠剧吐可取得理想疗效,鉴于患者处在妊娠特殊时期,中药内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可采取中医外治法。
基于此本文探究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见下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入标准:孕妇及家属签署知情文件;孕妇积极配合治疗。
管理组:平均年龄为(27.5±3.2)岁,平均孕周(8.5±1.2)周;参照组:平均年龄为(27.2±3.3)岁,平均孕周(8.6±1.1)周。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本次研究通过审核。
1.2方法参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输注葡萄糖、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氯化钾,酸中毒安排输注碳酸氢钠中和治疗。
管理组接受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一次神阙穴贴敷,吴茱萸5g,姜半夏3g,丁香3g,使用破壁机打成超细粉,增加中药与皮肤的接触面,使用新鲜生姜汁将药粉调和为糊状,烘干后制作为饼状,放置在患者肚脐凹陷内,中药饼可高出患者腹部2mm,使用低敏医用胶带固定,冬天使用时温度低,药物渗入皮下组织速度慢,使用40-50℃温度的暖水袋放置在肚脐部位,一次贴敷4-6小时,此时需要让中药稳定固定在肚脐部位,不能中途取下,若感到贴敷不适,则需要告知医护,避免自行取下、扣挖肚脐,造成肚脐损伤。
中医适宜技术在早期妊娠剧吐中的应用妊娠剧吐是孕早期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无法进食水,甚至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影响孕妇身体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
中医技术操作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在缓解妊娠剧吐症状、改善孕妇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中药香囊的应用止吐香囊包含多种中药材,如公丁香、薄荷、陈皮、砂仁、木香等,随身携带对于孕妇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1.缓解焦虑:孕吐的孕妇往往伴有焦虑、情绪紧张等精神症状,而中药香囊中某些中药,有助于缓解孕妇的情绪波动,从而有助于减轻孕吐的症状。
2.止吐:用于香囊中的中药,还能通过呼吸道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发挥降逆止吐的功效,缓解孕妇因恶心、呕吐带来的胃肠道不适感。
3.安胎:中药除了能缓解孕妇的呕吐症状,还能起到安胎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使用中药无疑是一种安全的保障技术。
使用方法:孕妇使用时可将香囊佩戴在胸前或挂于床头等容易闻到香气的地方,感到恶心时随时嗅闻。
香囊中的药材香气可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穴位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发挥药效。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香囊时,孕妇应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停止使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同时要注意保持香囊的清洁及药效,15—20天需进行更换,以保证疗效。
香囊药物为粉末,需防潮。
二、温针灸技术治疗穴位针灸在妊娠剧吐中发挥着重要的功效,通过刺激对应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1.调节内分泌系统:针灸可以通过穴位的刺激,调整孕妇身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助于减轻孕吐的症状。
2.促进消化功能:如足三里穴、内关穴、公孙穴等,这些穴位对于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增强胃肠功能,针灸能够改善孕妇的消化状况,从而减轻孕吐症状。
3.缓解神经紧张:针灸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孕妇的神经紧张状态,从而间接减轻孕吐症状。
4.增强免疫力: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不仅能够缓解孕吐症状,还能够增强孕妇的体质和免疫力。
怀孕恶心呕吐降逆止呕外治法
*导读:妇女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乏力,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冲脉之气上逆,循经犯……
妇女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乏力,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冲脉之气上逆,循经犯冒,胃失和降所致,当以降逆止呕、调和脾胃为治,现介绍几则外治法,方法简单,副作用小。
填脐疗法(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1、葱白1根,生姜3片,共捣烂为泥湖状,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2、花椒、陈皮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3、丁香、茴香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敷足疗法(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1、半夏、干姜、胡椒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2、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3、紫苏叶、生姜各适量,共捣为泥糊状,用面粉及蛋清适量调匀,外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生姜疗法
1、生姜切片,分别贴敷于双侧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胶布包扎固定,每日敷12小时,连敷2-3天。
2、将生姜捣泥,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2天。
3、鲜桔叶、生姜各适量,共捣为泥糊状,用蛋清适量调匀,外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次。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主任医师胡献国。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是通过将药物或其它物质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对身体产生刺激,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在妊娠剧吐的治疗中,常用的穴位贴敷包括足三里、内关、合谷等。
下面将对这些穴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足三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穴位之一,在中医学中被认为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
通过贴敷足三里,可以刺激该穴位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对相关器官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足三里穴位贴敷可以显著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包括减轻恶心、减少呕吐次数和改善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足三里贴敷还可增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抵抗力和体力。
内关是另一个常用的穴位,在中医学中有平肝熄风、化滞止呕的功效。
研究显示,贴敷内关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包括减轻恶心程度和呕吐次数。
内关贴敷还可降低患者血清5-HT浓度,改善体内的血清5-HT与妊娠剧吐的关系。
合谷穴位是位于手腕上的一个穴位,被认为具有行气止痛、平肝和胃等功效。
贴敷合谷可刺激相关经络和穴位,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减轻妊娠剧吐的症状。
研究显示,贴敷合谷穴位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呕吐次数及恶心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治疗在妊娠剧吐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以及穴位贴敷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治疗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优势。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妊娠剧吐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症状,通常会持续到怀孕16周左右才逐渐缓解。
妊娠剧吐不仅给孕妇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到孕妇的饮食摄入和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疾病症状。
本文将对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1. 冲刺穴:该穴位位于脚背上,两脚足心内侧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间。
冲刺穴是治疗妊娠剧吐的主要穴位之一,贴敷该穴位可以缓解孕妇的恶心和呕吐感。
2. 干呕穴:该穴位位于前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胸骨之间。
贴敷干呕穴可以帮助减轻孕妇呕吐的症状,改善妊娠剧吐。
3. 手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前臂内侧,肘横纹与尺骨之间,离手腕横纹三个指横纹的距离。
贴敷手三里穴可以调节孕妇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减少恶心和呕吐。
以上这些穴位都是常用于治疗妊娠剧吐的主要穴位,贴敷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结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将适量的艾叶或姜片贴敷在穴位上,然后用创可贴或绷带固定。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是肯定的。
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可以调节孕妇的激素水平,改善孕妇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穴位贴敷还可以提高孕妇的血液循环,增强孕妇的免疫力,减少孕妇的疲劳感。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注意事项。
孕妇在贴敷穴位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确保自身适宜进行贴敷治疗。
由于每个孕妇的身体状况和治疗反应都有差异,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穴位贴敷治疗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评估。
贴敷时间和频率也需要根据每个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宜过长或过频。
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妊娠剧吐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孕妇的阴阳平衡和身体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剧吐的症状,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治疗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意调整贴敷的时间和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妊娠剧吐是孕妇在怀孕早期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甚至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针对妊娠剧吐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从临床应用和效果分析两个方面来介绍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情况。
一、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应用1.穴位贴敷的原理穴位贴敷是利用中医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选用适当的穴位,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贴敷药物或按摩,以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在治疗妊娠剧吐时,可以选择适当的穴位,在不同的症状下贴敷相应的贴敷药物,以辅助调理和治疗。
2.穴位的选择在治疗妊娠剧吐时,一般可以选择神门穴、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作为贴敷的主要穴位。
这些穴位分布在手部、足部和头部,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络和脏腑,具有调理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对缓解妊娠剧吐有着良好的效果。
3.贴敷药物的选择在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贴敷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贴剂或者贴敷药膏,如逍遥丸贴、益胃安胎贴等,这些贴敷药物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对治疗妊娠剧吐非常有效。
1.临床观察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孕妇,通常在1-2次贴敷后即可显著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食欲也逐渐恢复正常。
在连续进行贴敷治疗的过程中,其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孕妇均可得到较好的改善。
2.效果持久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通常较为持久稳定。
经过数次贴敷后,孕妇的症状不仅在治疗期间得到了缓解,而且在停止治疗后依然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这也是穴位贴敷治疗的一个优势所在。
3.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口服药物等治疗方式更为安全。
在孕妇怀孕早期,由于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选择穴位贴敷治疗更为安全可靠,不会对胎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应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和操作,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9)——呕吐【按语】呕吐,是一个症状,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引起的病证。
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风寒、暑湿、及秽浊邪气,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脾胃虚弱,中阳不足,引起胃气上逆,从而发生呕吐。
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脘胀厌食、嗳气吞酸,或呕吐清水,痰涎。
也有呕吐反复发作,有的食后即吐,有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严重的见倒食物即欲呕吐,时重时轻。
这与患者的情绪改变和身体虚弱有很大关系。
一旦发生呕吐,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病情恶化,身体透支而难以治疗。
1、【茱萸姜汁膏】贴脐法:【主治】骤然呕吐清涎,嗳气吞酸,脘胀食少。
【配方】吴茱萸15克,生姜汁半盏。
【制法】将吴茱萸研为细面,备用。
【用法】取吴茱萸药粉3~5克,与姜汁调制成膏,敷于脐上,胶布贴之。
每日换药1次。
【附注】敷的同时,再用艾灸之,效果更佳。
【案例】略。
2、【止吐饼】贴脐法:【主治】反复呕吐不止,不能进食,若进食,则呕吐挟杂食物。
【配方】雄黄30克;五倍子30克;枯矾15克;葱头5个;肉桂3克;麝香0.3克。
【制法】诸药共研细末,过筛,密封储藏备用。
【用法】取药末15克,与黄酒、姜汁适量调匀制成药饼,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若再用热水袋熨之,其效果尤佳。
【附注】如无麝香者,可用公丁香代替。
3、【止吐散】填脐法:【主治】胃热呕吐,嗳气,泛吐酸水,或呕吐秽浊之气,口臭难闻,食则呕吐频作。
【配方】大黄、丁香、甘草各适量。
【制法】三味混合共研细末。
【用法】取药末10~15克,填入脐内。
胶布贴上。
每天换药1次,贴至病愈。
4、【丁香酒曲膏】贴脐法:【主治】反胃呕吐。
【配方】丁香5克胡椒5克酒曲3克,生姜汁适量。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姜汁调制成膏。
【用法】取药膏加黄酒适量炒热,贴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附注】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酸品食物。
常见妇科病的中药敷脐治疗法中药敷脐治疗操作很简单,清洗肚脐后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适量,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透气胶布固定。
一般保留6~12小时。
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时间,皮肤耐受性好的人可适当延长,但最好不超过24小时,一般可连用2~7天。
急性病变、体内有湿热、肚脐有炎症或皮肤严重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治疗。
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马上实施中药敷脐。
治疗痛经肉桂、炮姜、吴茱萸、茴香各15克,共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消毒纱布一块,用胶布固定即可。
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适用于寒凝痛经。
治疗月经不调当归30克,红花、川芎、月季花各15克,共研末,用茶水调敷脐部,再用纱布覆盖。
每次在月经来之前一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
治疗带下椿根皮、白果、黄柏各20克,共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消毒纱布一块,再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治疗恶阻公丁香15克,陈皮10克,半夏20克,共研细末,取新鲜生姜30克煎浓汁与上药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纱布,再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连敷2~3日,适用于脾胃虚寒,胃失和降,早孕反应呕吐。
治疗胎动杜仲30克,苎麻根、补骨脂各20克,共研细末,用水调敷脐部。
每日换药1次,连用3天。
适用于肾亏气虚、冲任不固而致的先兆流产。
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益母草30克,红花15克,桃仁20克,共研末,用黄酒调敷于脐部。
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治疗崩漏取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艾叶30克,前两味药研为细末,再用艾叶煎汁后调适量药粉敷于脐中,每6小时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治疗闭经取威灵仙20克,蜣螂10克。
焙干后研为细末,敷贴时取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约1小时去药,每天2次,连用至愈,适用于血瘀型闭经。
治疗产后盗汗取何首乌适量,研为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次,连用至愈。
治疗乳癖取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薄荷、栀子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8次为1疗程。
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
下面将对其临床应
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妊娠剧吐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剧烈呕吐的一种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孕妇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穴位贴敷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
运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穴、神阙穴、曲池穴等,贴敷时可选用适当大小的艾绒贴剪成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贴敷于穴位上,然后用温灸或贴敷热敷,保持15-30分钟。
穴位贴敷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研究发现,适当刺激穴位,可以抑制呕吐中枢神经
的兴奋,减少反射性呕吐的发生,从而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感。
穴位贴敷可以改善食欲不振。
妊娠剧吐患者常伴有厌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孕妇
的营养摄入。
穴位贴敷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从而改善患
者的食欲。
穴位贴敷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
妊娠剧吐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穴位贴敷可以
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调节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恢复内分泌平衡,缓解症状。
穴位贴敷还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
妊娠剧吐常伴有情绪波动、焦虑、失眠等症状,通
过穴位贴敷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安抚情绪、平复心神的效
果。
文/ 徐涛(甘肃省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师)
【指导老师】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妊娠剧吐,祖国医学称之为“妊娠
恶阻”,是指孕妇在妊娠期有严重的恶
心、呕吐症状,发病
妊娠剧吐可致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失
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增加以
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严重者还可出现
肝肾衰竭、心律紊
等,需要积极的治疗。
近年来,我们临
床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此病,效果显
著,现分享如下。
典型病例
刘某,女,29岁,家庭主妇。
主诉因
“剧烈恶心呕吐1周余”于2017年4月27日
来诊。
现患者孕10周,自诉早孕反应比较
重,早晨恶心、呕吐,疲乏,不想吃饭,
嗜睡,但是不影响生活,近1周来上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