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规范(2014修订)
- 格式:docx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61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3)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3)3基本规定 (5)4站址选择 (7)5站内平面布置 (14)6加油工艺及设施 (19)6.1 油罐 (19)6.2加油机 (20)6.3工艺管道系统 (21)6.4撬装式加油装置 (23)6.5防渗措施 (23)6.6自助加油站(区) (24)7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25)7.1 LPG储罐 (25)7.2泵和压缩机 (26)7.3 LPG加气机 (27)7.4 LPG管道系统 (27)7.5槽车卸车点 (28)8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8)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28)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30)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30)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32)9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32)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32)9.2 LNG卸车 (35)9.3 LNG加气区 (35)9.4 LNG管道系统 (35)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36)10.1灭火器材配置 (36)10.2消防给水 (37)10.3给排水系统 (39)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39)11.1供配电 (39)11.2防雷、防静电 (40)11.3充电设施 (42)11.4报警系统 (42)11.5紧急切断系统 (43)12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43)12.1 采暖通风 (43)12.2建(构)筑物 (44)12.3绿化 (45)13工程施工 (45)13.1 一般规定 (45)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46)13.3土建工程 (47)13.4 设备安装工程 (49)13.5管道工程 (50)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52)13.7防腐绝热工程 (53)13.8交工文件 (53)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54)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54)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55)1总则1.0.1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5(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150.00)1. 关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分数:3.00)A.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包含两个集中报警功能B.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具备消防联动控制功能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消防主控制室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各分消防控制室之间可以相互传输信息并控制重要设备√解析: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和分消防控制室,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2. 下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属于开式系统的是( )。
(分数:3.00)A.湿式系统B.干式系统C.雨淋系统√D.预作用系统解析:闭式系统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简易自动喷水系统等;开式系统分为:雨淋系统、水幕系统等。
3. 室内消火栓栓口动压大于( )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
(分数:3.00)A.0.70 √B.0.30C.0.35D.0.50解析:室内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大于0.5MPa,当大于0.7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
4. 某多层砖木结构古建筑,砖墙承重,四坡木结构屋顶,其东侧与一座多层的平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办公楼(外墙上没有凸出结构)相邻。
该办公楼相邻侧外墙与该古建筑东侧的基础,外墙面。
檐口和屋脊的最低水平距离分别是11.0m,12m,10.0m和:14m。
该办公楼与该古建筑的防火间距应认定为( )。
(分数:3.00)A.10.0 √B.11.0C.12D.14解析: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保持6—10m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5. 下列关于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消防设施设置和灭火器材配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3.00)A.加气机应配置手提干粉灭火器B.合建站中地上LPG设施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C.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3块、沙子2m3√D.合建站中地上LPG储罐总容积不大于60m3可不设置消防给水解析:《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局部修订),10.1.1每两台加气机应配置不少于两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不足两台应按两台配置;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21
一、总则
1.1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
1.2 本规范规定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要求,为确保汽
车加油加气站安全、环保、节能,提供可靠的服务,应当遵守。
1.3 本规范所指的汽车加油加气站,是指以汽油、柴油、液化
石油气、天然气、液态燃料等为主要加油或加气的服务设施。
二、设计要求
2.1 场地选址
2.1.1 加油加气站应当选址在安全、安静、环境卫生的地区,
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1.2 加油加气站应当设置在便于汽车进出的地段,且应当考
虑到车辆的行驶方向。
2.2 加油加气站结构设计
2.2.1 加油加气站的基础设施应当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设计,
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2.2.2 加油加气站的主要结构部位应当采用耐火材料,以确保
其安全性。
2.2.3 加油加气站的主要结构部位应当经过抗震设计,以确保其可靠性。
2.3 加油加气站设备选型
2.3.1 加油加气站的设备应当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选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2.3.2 加油加气站的设备应当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以确保其节能、环保性。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2.1 术语2.1.1 加油加气站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1.2 加油站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3 加气站具有储气设施,使用加气机为机动车加注车用LPG、CNG或LNG等车用燃气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自己注释:L液化,P石油,G气体,C压缩,N天然气2.1.4 加油加气合建站具有储油(气)设施,既能为机动车加注车用燃油,又能加注车用燃气,也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5 站房建筑物。
2.1.6 加油加气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气)卸车设施、储油(储气)设施、加油机、加气机、加(卸)气柱、通气管(放散管)、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停车位、LPG(LNG)泵、CNG(LPG)压缩机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2.1.7 辅助服务区加油加气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2.1.8 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或加气机、加(卸)气柱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2.1.14 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1.29 加气岛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2.1.41 防护堤用于拦蓄LPG、LNG储罐事故时溢出的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构筑物。
3 基本规定3.0.9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9的规定。
三气柴五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90/150/210呈60递增;不允许大于2103.0.10 LP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30/45/60呈15递增;不允许大于603.0.13 加油与LP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3 的规定。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节选)5 总平面布置5.0。
1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
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可隔离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保障站内安全。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
0.4至表4。
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安全性要好的多,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主要是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墙为非实体围墙即可。
加油加气站面向进、出口的一侧,可建非实体围墙,主要是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开阔,行车安全,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同时,在城市建站还能满足城市景观美化的要求。
5.0.2 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槽车能迅速驶离。
在运营管理中还应注意避免加油、加气车辆阻塞汽车槽车驶离车道,以防止事故时阻碍汽车槽车迅速驶离。
5.0.3 本条规定了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布置要求。
1 根据加油、加气业务操作方便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对全国部分加油加气站的调查,一般车道宽度需不小于3。
5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0m。
2 站内道路转弯半径按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
0m.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宜按平坡设计,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溜车。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容易受到泄漏油品的侵蚀,沥青层易于破坏。
此外,发生火灾事故时沥青将发生熔融而影响车辆撤离和消防工作正常进行,故规定不应采用沥青路面.5.0。
4 加油岛、加气岛及加油、加气场地系机动车加油、加气的50028-93相比,适当减少了防火间距。
与荷兰规范要求的5m相比,又适当增加了间距。
3)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房的防火间距与现行的行业标准《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基本一致,比荷兰规他要求的距离略有增加。
4)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主要是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8确定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9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局部修订的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4.07.29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98号
•【施行日期】2014.07.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49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4.0.4、4.0.5、4.0.6、4.0.7、4.0.8、4.0.9、
5.0.13、
6.1.1、
7.1.4(1)、11.2.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7月29日。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目录:一、引言二、设计规范2.1 加油加气站布局设计2.2 设备选址和安装要求2.3 设备规格和容量要求2.4 储油罐和气体储存设备的规范2.5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设备和安全规范三、施工规范3.1 地基和基础工程3.2 加油加气站建筑物施工3.3 设备安装和调试3.4 电力供应及电气设施3.5 管道安装和连接四、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五、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六、总结一、引言汽车加油加气站是车辆能源供应的重要场所,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加油加气站的设计和施工合乎规范,保障用户的安全和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制定文档以规范行业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计规范2.1 加油加气站布局设计加油加气站应合理布局,包括进口和出口位置的选择、停车区域的设置、加油和加气设备的位置等。
布局必须考虑交通流量、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
2.2 设备选址和安装要求加油加气站设备选址时要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影响和用地约束等因素。
设备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设备规格和容量要求加油加气站设备的规格和容量应根据加油加气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确定。
设备的选型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
2.4 储油罐和气体储存设备的规范储油罐和气体储存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
同时,要根据用地条件和规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储存设备。
2.5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设备和安全规范加油加气站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包括消防灭火器、喷淋系统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灭火和疏散人员。
此外,加油加气站的安全规范也应包括清洁、防滑、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三、施工规范3.1 地基和基础工程加油加气站的地基和基础工程要采用稳定和可靠的设计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同时,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土壤勘测和基础设计。
3.2 加油加气站建筑物施工加油加气站建筑物的施工要按照规范进行,包括钢结构、防火墙、排水系统、地面硬化、建筑物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市汽车加油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wei)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XX 市安全生产条例》、《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管理规范合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性加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
非经营性加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参照、执行本管理规范。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经营性加油加气站,必须依照《XX 市危(wei)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危(wei)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四条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验收。
加油加气站的避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五条加油加气站必须与外界有明显的隔离设施和明确的出口、入口,站区内不得设立与加油加气站业务无关的其它单位。
第六条加油加气站应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并认真落实。
第七条加油加气站应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并严格执行。
(一)加油加气站应制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隐患整改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防静电、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加油加气站应制定加油加气操作规程、计量操作规程、卸油(气) 操作规程。
第八条加油加气站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法人授权委托人)对本站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落实本站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九条加油加气站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站所从事的加油加气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XX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条加油加气站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督促本站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 汽车加油加气站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安全。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汽年加油加气站时,还要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加加气站的可能性,故本规范适用范围除新建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及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的工程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建设规模不变,布局不变、功能不变,地址不变的设施、设备更新不属改建,而是正常检修维修范围的工作。
"扩建和改建工程"仅指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部分,不包括已有部分。
本规范是指导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的标准,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加油加气站的设计",意即本规范新版本原则上对按本规范以前版本设计、审批、建设及验收的汽车加油加气站没有追溯力。
在对按本规范以前版本建设的现存汽车加油加气站进行安全评审等工作时,完全以本规范新版本为依据是不合适的。
规范是需要根据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不断改进的,以此来促进加油加气站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
为了与国家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比以前版本提高了汽车加油加气站的安全防护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按以前版本建设的汽车加油加气站就不安全了。
提高安全防护要求的目的是提高安全度,对按以前版本建设的汽车加油加气站,可以借其更新改建或扩建的机会逐步提高其安全度。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2)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2)3基本规定 (2)4站址选择 (5)5站内平面布置 (15)6 加油工艺及设施 (19)6.1 油罐 (19)6.2加油机 (20)6.3工艺管道系统 (20)6.4撬装式加油装置 (22)6.5防渗措施 (22)6.6自助加油站(区) (22)7 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22)7.1 LPG储罐 (23)7.2泵和压缩机 (23)7.3 LPG加气机 (24)7.4 LPG管道系统 (24)7.5槽车卸车点 (24)8 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5)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25)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26)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26)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27)9 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7)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27)9.2 LNG卸车 (29)9.3 LNG加气区 (29)9.4 LNG管道系统 (30)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30)10.1灭火器材配置 (30)10.2消防给水 (31)10.3给排水系统 (32)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32)11.1供配电 (32)11.2防雷、防静电 (33)11.3充电设施 (34)11.4报警系统 (34)11.5紧急切断系统 (34)12 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35)12.1 采暖通风 (35)12.2建(构)筑物 (35)12.3绿化 (36)13 工程施工 (36)13.1 一般规定 (36)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36)13.3土建工程 (37)13.4 设备安装工程 (38)13.5管道工程 (39)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41)13.7防腐绝热工程 (42)13.8交工文件 (42)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42)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42)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43)1总则[条文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建设规模不变,布局不变、功能不变,地址不变的设施、设备更新不属改建,而是正常检修维修范围的工作。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3)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3)3基本规定 (5)4站址选择 (7)5站内平面布置 (14)6加油工艺及设施 (19)6.1 油罐 (19)6.2加油机 (20)6.3工艺管道系统 (21)6.4撬装式加油装置 (23)6.5防渗措施 (23)6.6自助加油站(区) (24)7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25)7.1 LPG储罐 (25)7.2泵和压缩机 (26)7.3 LPG加气机 (26)7.4 LPG管道系统 (27)7.5槽车卸车点 (27)8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8)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28)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30)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30)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31)9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31)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31)9.2 LNG卸车 (34)9.3 LNG加气区 (34)9.4 LNG管道系统 (35)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35)10.1灭火器材配置 (35)10.2消防给水 (36)10.3给排水系统 (37)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38)11.1供配电 (38)11.2防雷、防静电 (39)11.3充电设施 (41)11.4报警系统 (41)11.5紧急切断系统 (41)12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42)12.1 采暖通风 (42)12.2建(构)筑物 (42)12.3绿化 (44)13工程施工 (44)13.1 一般规定 (44)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44)13.3土建工程 (46)13.4 设备安装工程 (47)13.5管道工程 (48)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50)13.7防腐绝热工程 (51)13.8交工文件 (51)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52)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52)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53)1总则1.0.1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表中道路系指机动车道路。
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3 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
4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时,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并不得小于6m。
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以下表的规定。
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
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PG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
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加气站安全评价依据1.1主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版,2016年07月02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5.《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15年5月1日实施)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645号令)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80号令修订)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79号令修订)9.《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5号)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2.《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 12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16.《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国家气象局令第24号)17.《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03月01日实施)18.《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二字[2003]第38号)19.《福建省燃气管理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3月29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修改)1.2技术标准、规范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修订版)》GB50156-20122.《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NB/T1001-201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5.《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6.《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1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14.《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GB18442.1~GB18442.6-201115.《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6.《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201517.《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0.《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GB/T50811-2012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2022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2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24.《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25.《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2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2)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2)3基本规定 (3)4站址选择 (6)5站内平面布置 (12)6加油工艺及设施 (16)6.1 油罐 (16)6.2加油机 (17)6.3工艺管道系统 (18)6.4撬装式加油装置 (20)6.5防渗措施 (20)6.6自助加油站(区) (21)7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22)7.1 LPG储罐 (22)7.2泵和压缩机 (23)7.3 LPG加气机 (24)7.4 LPG管道系统 (24)7.5槽车卸车点 (25)8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5)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25)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27)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27)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29)9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9)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29)9.2 LNG卸车 (32)9.3 LNG加气区 (32)9.4 LNG管道系统 (33)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33)10.1灭火器材配置 (33)10.2消防给水 (34)10.3给排水系统 (36)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36)11.1供配电 (36)11.2防雷、防静电 (37)11.3充电设施 (39)11.4报警系统 (39)11.5紧急切断系统 (40)12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40)12.1 采暖通风 (40)12.2建(构)筑物 (41)12.3绿化 (42)13工程施工 (42)13.1 一般规定 (42)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43)13.3土建工程 (44)13.4 设备安装工程 (46)13.5管道工程 (47)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49)13.7防腐绝热工程 (50)13.8交工文件 (50)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51)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51)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52)1总则1.0.1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条文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建设规模不变,布局不变、功能不变,地址不变的设施、设备更新不属改建,而是正常检修维修范围的工作。
"扩建和改建工程"仅指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部分,不包括已有部分。
1.0.3汽车加油加气站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2.1.1加油加气站: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1.2加油站: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3加气站:具有储气设施,使用加气机为机动车加注车用LPG、CNG或LNG等车用燃气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4加油加气合建站:具有储油(气)设施,既能为机动车加注车用燃油,又能加注车用燃气,也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5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经营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物。
2.1.6加油加气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气)卸车设施、储油(储气)设施、加油机、加气机、加(卸)气柱、通气管(放散管)、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停车位、LPG(LNG)泵、CNG(LPG)压缩机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2.1.7辅助服务区:加油加气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2.1.8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或加气机、加(卸)气柱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2.1.9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间门、法兰、垫片、紧固件、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阻火器等)。
2.1.10工艺设备:设置在加油加气站内的油(气)卸车接口、油罐、LPG储罐、LNG储罐、CNG储气瓶(井)、加油机、加气机、加(卸)气柱、通气管(放散管)、车载储气瓶组拖车、LPG泵、LNG泵、CNG压缩机、LPG压缩机等设备的统称。
2.1.1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相关电气设备,如低压开关柜、直流充电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电池更换装置等。
2.1.12卸车点:接卸汽车罐车所载油品、LPG、LNG的固定地点。
2.1.13埋地油罐: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
2.1.14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1.15汽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汽油而设置的汽油罐(含其通气管)、汽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2.1.16柴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柴油而设置的柴油罐(含其通气管)、柴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2.1.17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2.1.18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
2.1.19撬装式加油装置:将地面防火防爆储油罐、加油机、自动灭火装置等设备整体装配于一个撬体的地面加油装置。
2.1.20自助加油站(区):具备相应安全防护设施,可由顾客自行完成车辆加注燃油作业的加油站(区)。
2.1.21 LPG加气站:为LPG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LP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2埋地LPG罐: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LPG储罐。
2.1.23 CNG加气站:CNG常规加气站、CNG加气母站、CNG加气子站的统称。
2.1.24 CNG常规加气站:从站外天然气管道取气,经过工艺处理并增压后,通过加气机给汽车CNG储气瓶充装车用CN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5 CNG加气母站:从站外天然气管道取气,经过工艺处理并增压后,通过加气柱给服务于CNG加气子站的CNG车载储气瓶组充装CN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6 CNG加气子站:用车载储气瓶组拖车运进CNG,通过加气机为汽车CNG储气瓶充装CN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7 LNG加气站:具有LNG储存设施,使用LNG加气机为LNG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LN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8 L-CNG加气站:能将LNG转化为CNG,并为CNG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CNG,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29加气岛: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2.1.30 CNG加(卸)气设备:CNG加气机、加气柱、卸气柱的统称。
2.1.31加气机:用于向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LPG、CNG或LNG,并带有计量、计价装置的专用设备。
2.1.32 CNG加(卸)气柱:用于向车载储气瓶组充装(卸出)CNG,并带有计量装置的专用设备。
2.1.33 CNG储气井:竖向埋设于地下且井筒与井壁之间采用水泥浆进行全填充封固,并用于储存CNG 的管状设施,由井底装置、井筒、内置排液管、井口装置等构成。
2.1.34 CNG储气瓶组:通过管道将多个CNG储气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CNG储气装置。
2.1.35 CNG固定储气设施:安装在固定位置的地上或地下储气瓶(组)和储气井的统称。
2.1.36 CNG储气设施:储气瓶(组)、储气井和车载储气瓶组的统称。
2.1.37 CNG储气设施的总容积:CNG固定储气设施与所有处于满载或作业状态的车载CNG储气瓶(组)的几何容积之和。
2.1.38埋地LNG储罐: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士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LNG储罐。
2.1.39地下LNG储罐: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地面标高0.2m,并设置在罐池中的LNG储罐。
2.1.40半地下LNG储罐:罐体一半以上安装在周围4m范围内地面以下,并设置在罐池中的LNG储罐。
2.1.41防护堤:用于拦蓄LPG、LNG储罐事故时溢出的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构筑物。
2.1.42 LNG撬装设备:将LNG储罐、加气机、放散管、泵、气化器等LNG设备全部或部分装配于一个撬体上的设备组合体。
3基本规定3.0.1向加油加气站供油供气,可采取罐车运输、车载储气瓶组拖车运输或管道输送的方式。
3.0.2加油加气站可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联合建站。
加油加气站可按本规范第3.0.12-3.0.15条的规定联合建站。
下列加油加气站不应联合建站:1 CNG加气母站与加油站2 CNG加气母站与LNG加气站3 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4 LPG加气站与LNG加气站3.0.3撬装式加油装置可用于政府有关部门许可的企业自用、临时或特定场所。
采用撬装式加油装置的加油站,其设计与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用撬装式加油装置的加油站技术规范》SH/T3134和本规范第6.4节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撬装式加油装置采取了比埋地油罐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有自动灭火装置、紧急泄压装置、防溢流装置、高温自动断油保护阀、防爆装置等埋地油罐一般不采用的装置,但不适合在普通场合使用。
本条规定的"撬装式加油装置可用于政府有关部门许可的企业自用、临时或特定场所","企业自用"是指设在企业的撬装式加油装置不对外界车辆提供加油服务;"临时或特定场所"是指抢险救灾临时加油、城市建成区以外专项工程施工等场所。
3.0.4加油站内乙醇汽油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乙醇汽油储运设计规范》GB/T50610的有关规定。
3.0.5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6 CNG加气站、LNG加气站与城镇天然气储配站、LNG气化站的合建站,以及CNG加气站与城镇天然气接收门站的合建站,其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3.0.7 CNG加气站与天然气输气管道场站合建站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等的有关规定。
3.0.8加油加气站可经营国家行政许可的非油品业务,站内可设置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
3.0.9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9的规定。
表3.0.9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3.0.10 LP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表3.0.10 LP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站的个数、规模和服务半径等因素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