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安全距离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5
一、总则为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保障加油站内人员、车辆和财产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加油站,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二、安全距离规定1. 加油站内各类设施、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2. 加油站出入口与主要道路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米,便于车辆进出和人员疏散。
3. 加油机与加油机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米,以便于操作和紧急疏散。
4. 加油机与储油罐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米,防止油气扩散和火灾蔓延。
5. 加油站内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 加油站内应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5米,便于紧急疏散。
7. 加油站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停放无关车辆。
三、安全距离管理措施1. 加油站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油站工作人员应熟悉安全距离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加油站内应设置明显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距离。
4. 加油站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油站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四、责任追究1. 加油站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距离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 加油站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距离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加油站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加油站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安全距离加气站站内设施与附近民用建筑距离国家标准是35米,且加气站宜选用安全可靠的地下储气井技术,确保加气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规定;站址选择4.0.1 在进行城市加油加气站网点布局和选址定点时,首先应符合当地的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同时,应处理好方便加油、加气和不影响交通这样一个关系。
4.0.2 因为一级站储罐容积大,加油、加气量大,对周围建、构筑物及人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害影响也较大,还易因站前车流大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
所以本条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4.0.3 加油加气建在交叉路口附近,容易造成车辆堵塞,会减少路口的通行能力,因而做出本条规定。
4.0.4 本规范6.1.2条明确规定“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
据我们调查起地下油罐着火的事故证明,地下油罐一旦着火.火势较小,容易扑灭,对周围影响较小,比较安全。
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了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现分述如下:1 站外建筑物分为:重要公共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及甲乙类物品的生产厂房。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重要公共建筑物、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已做定义,本规范不再定义。
重要公共建筑物性质最为重要,加油加气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远小于其它建筑物。
本条规定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和加油机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论级别均为50m,基本上在加油站事故影响范围之外。
本规范按照民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程度和人员密集的程度,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将民用建筑物划分为三个保护类别,并分别确定了加油加气站与各类民用筑物的防火距离。
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修订版)第4.4.2条中规定的甲、乙类液体总储量51-100m3与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15m、20m、5m,浮顶储罐在此基础上还可减少25%。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加油站作为消防易爆危险单位的一种,其内外安全间距要求十分重要。
合理的安全间距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加油站及周围居民的安全。
下面将从加油站内外两个方面介绍安全间距的要求。
首先是加油站内部的安全间距要求。
加油站内部主要包括加油泵岛、储油罐、出入口等设施。
在规划和设计加油站时,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设置合理的安全间距。
一般来说,加油泵岛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不小于10米,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不会相互引燃。
此外,加油泵岛和储油罐之间的安全距离也应不小于10米,避免火势蔓延。
出入口的设置也需要注意安全距离,避免火灾蔓延到加油站外部。
其次是加油站外部的安全间距要求。
加油站周围的环境也需要合理的安全间距,以保障周围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加油站距离居住区、商业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应该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为50米以上。
对于高压线、铁路等交通设施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因事故导致火灾等危险情况。
此外,加油站周围的防火带也应合理规划,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在进行安全间距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加油站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的设置。
消防设施主要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消防栓等,这些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应急通道的设置也要保证通畅,以便消防车辆和救援人员能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总的来说,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安全间距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加油站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设和运营加油站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全间距的设置,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加油站的安全生产。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重视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共同努力为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加油、加气站等级划分和安全距离一、加油站等级划分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在城市建成区不宜建一级加油站,在城市中心区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二、加油、加气站安全距离(一)、汽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二)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三)、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和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注:在城市建成区不宜建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CNG加气母站。
在城市中心区不应建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CNG加气母站。
(四)、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注:1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2 当油罐总容积大于90 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 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90m3时,汽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柴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
(五)、加油与LNG加气、L-CNG加气、LNG/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注:1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2 当油罐总容积大于90 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 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90m3时,汽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柴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
3 LNG储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60m3。
(六)、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表中道路系指机动车道路。
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3 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
4 储气瓶拖车固定停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储气瓶的安全间距确定。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模版加油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场所,因为它涉及到易燃易爆的石油产品。
为了确保加油站内外的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间距要求。
以下是一个关于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的模版,供参考:一、加油站内部安全间距要求:1.加油机和加油站建筑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根据消防和安全规定,加油站建筑物与加油机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15米。
这是为了防止一旦加油机发生泄漏或者火灾,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隔离,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加油机与车辆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在加油的过程中,车辆和加油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般来说,车辆和加油机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为3米。
这样可以减少车辆与加油机之间发生火灾或者意外接触的风险。
3.加油机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在加油站内部,不同加油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火势蔓延和交叉感染。
根据消防和安全规定,加油机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5米。
这样可以确保在一台加油机着火或泄漏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隔离。
4.加油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加油机和其他设备之间也应有一定的安全间距。
根据消防和安全规定,加油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2米。
这样可以防止设备之间的交叉感染和设备之间的意外接触。
二、加油站外部安全间距要求:1.加油站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加油站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根据消防和安全规定,加油站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10米。
这是为了防止一旦加油站发生火灾或者爆炸,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隔离,减少邻近建筑物的损失。
2.加油站和道路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加油站和道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车辆从道路进入和离开加油站的安全。
根据交通规定,加油站和道路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10米。
这样可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对加油站的影响,并确保车辆在加油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是一个关于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的模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制定和执行安全间距要求时,请务必遵守相关的消防、安全和交通规定,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加油站安全距离标准加油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但是在使用加油站时,我们需要注意安全距离标准,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加油站安全距离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每一位用户在加油时都能够安全无忧。
首先,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标准包括两个方面,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车辆与加油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对于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来说,我们应该保持车辆间至少5米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在加油站内发生车辆相撞的情况。
同时,对于车辆与加油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我们需要确保车辆停在加油设施指定的位置上,避免车辆与加油设施之间的距离过近,从而避免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
其次,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标准还包括了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
在加油站内,人员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发生人员拥挤的情况。
特别是在加油站的加油口附近,人员应该避免聚集在一起,以免影响其他车辆的加油操作,同时也能够避免因为人员拥挤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另外,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加油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在加油站内,加油设施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为设施之间距离过近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加油站内的安全,也能够确保每一位用户在加油时都能够顺利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最后,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我们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
加油站工作人员应该对用户进行安全距离标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在加油站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加油站也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提醒用户注意安全距离标准,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够加油时都能够做到安全无忧。
总之,加油站的安全距禿标准是保障每一位用户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们每一位用户都应该牢记安全距禿标准,做到在加油站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加油站安全距离标准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加油环境。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加油站的内外安全间距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在加油站内外设置合理的安全间距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加油站员工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的要求。
一、道路与加油站的安全间距要求在道路和加油站之间设置合理的安全间距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环。
根据相关规定,加油站与道路两侧的交通流线之间应设有缓冲区,以确保加油站与道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1.距离道路边缘的安全间距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加油站与道路边缘之间的安全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a.城市道路:加油站与道路边缘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得小于10米。
b.非城市道路:加油站与道路边缘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得小于20米。
这一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加油站的位置不会对道路交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为道路交通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缓冲区。
2.距离路口的安全间距要求加油站与道路路口之间的安全间距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相关规定,加油站与道路路口之间的安全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a.城市道路:加油站与道路路口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得小于30米。
b.非城市道路:加油站与道路路口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得小于50米。
这一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加油站的存在不会对道路路口交通造成阻碍,同时也为道路交通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缓冲区,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加油机与加油站的安全间距要求在加油站的内部,加油机与加油站的安全间距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
以下是加油机与加油站的安全间距要求:1.加油机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a.加油机正面的安全间距:不同加油机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以确保安全操作及疏散通道的通畅。
根据相关规定,加油机正面的安全间距应不小于5米。
b.加油机侧面的安全间距:加油机之间的侧面安全间距也是需要注意的,以确保加油机之间发生火灾时不会蔓延。
一般来说,加油机侧面的安全间距应不小于3米。
2.加油机与建筑物的安全间距要求加油机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间距也是需要注意的,以防止火灾发生时蔓延至建筑物。
一、总则为保障加油站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加油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所有加油站、加油机、储油罐、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
三、安全距离标准1. 加油站与居民区、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50米。
2. 加油站与加油站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100米。
3. 加油站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库、化学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500米。
4. 加油站内加油机、储油罐、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加油机与储油罐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10米;(2)加油机与加油机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5米;(3)加油机与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2米。
四、安全距离管理措施1. 加油站应按照安全距离标准,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加油站内各区域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 加油站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距离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注意安全距离。
3. 加油站工作人员应熟悉安全距离要求,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
4. 加油站应定期对安全距离进行自查,发现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情况,应及时整改。
5. 加油站应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安全距离的重要性,掌握安全距离的相关知识。
6. 加油站应建立健全安全距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确保安全距离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五、监督检查1. 加油站应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
2. 加油站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的行为,应积极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六、奖励与处罚1. 对严格遵守安全距离规定,为加油站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加油站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准。
第1篇一、引言加油站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保障加油站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距离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加油站测量安全距离的规定,以供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
二、安全距离概述1. 定义:安全距离是指加油站与周边建筑物、设施、交通干线等之间的最小距离,旨在确保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能够将事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 类型:加油站安全距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与建筑物、设施的安全距离:包括民用建筑物、重要公共建筑物、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等;(2)与交通干线的安全距离:包括铁路、公路、河流、湖泊、水库等;(3)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安全距离:包括加油站、气体储存站、易燃易爆品储存场所等。
三、安全距离测量规定1. 测量原则(1)以加油站油罐(外壁)、通气管管口(中心线)和加油机(中心线)为基准点;(2)根据周边建筑物、设施、交通干线等的位置,测量其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确定各类安全距离。
2. 测量方法(1)实地测量:使用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对加油站周边建筑物、设施、交通干线等进行实地测量;(2)图纸测量:根据相关规划设计图纸,计算加油站与周边建筑物、设施、交通干线等之间的距离;(3)专家评估:对于特殊情况,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安全距离。
3. 安全距离标准(1)与建筑物、设施的安全距离:①重要公共建筑物:50米;②民用建筑物:依据建筑规模确定,如三级加油站与总建筑面积为1000m²至5000m²(不含5000m²)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2m,与总建筑面积不足1000m²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0m;③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25米;④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³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米;⑤室外变电站:25米;⑥铁路、快速路、主干路、城市道路、次干路、支路:18米;⑦架空电力线路:8米。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加气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设施,其建设和运营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加气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加气站行业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加气站的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加气站经理、安全员、操作员、维修员、保管员等。
三、安全距离分类1. 非接触式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与加气站内各类设备、设施、物料等保持的安全距离。
2. 接触式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各类设备、设施、物料等的安全距离。
四、安全距离要求1. 非接触式安全距离(1)加气站内各类设备、设施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设置,确保其安全性能。
(2)工作人员在操作、维护、检修设备、设施时,应与设备、设施保持安全距离,具体要求如下:a. 与加气机、加气枪等加气设备保持距离不小于1米;b. 与储气罐、储液罐等储存设备保持距离不小于2米;c. 与配电室、电气设备等保持距离不小于1米;d. 与消防器材、安全通道等保持距离不小于1米;e. 与各类物料堆放区保持距离不小于1米。
2. 接触式安全距离(1)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按照以下要求与各类设备、设施、物料等保持安全距离:a. 与加气机、加气枪等加气设备保持距离不小于0.5米;b. 与储气罐、储液罐等储存设备保持距离不小于1米;c. 与配电室、电气设备等保持距离不小于0.5米;d. 与消防器材、安全通道等保持距离不小于0.5米;e. 与各类物料堆放区保持距离不小于0.5米。
(2)在特殊情况下,如设备、设施、物料等发生异常,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
五、安全距离管理1. 加气站应建立健全安全距离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备、设施、物料等的安全距离要求。
2. 加气站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距离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日益重视。
其中,加油站内外的安全间距,更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管理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的要求。
1. 加油站内安全间距的要求加油站内安全间距是指加油站内部各个设施之间应保持的间距。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用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1.1 油枪和加油站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加油站内油枪和各种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加油站内主要通过管道将油从油罐输送到各个加油机。
然后,工作人员会使用油枪将油加入汽车油箱内。
为了避免油气泄漏等事故,加油站内的油枪和设备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这个间距不能小于2.5米。
如果加油站条件较为特殊,环境相对复杂时,这个间距需要再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1.2 各个加油机之间的安全间距在加油站内,各个加油机之间也要有一定的安全间距。
与油枪和设备之间的间距相比,各个加油机之间的间距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各个加油机之间可能存在车流量大等复杂情况,所以需要考虑灵活性较大。
国家相关规定中的一般要求是,各个加油机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3米。
同样地,如果加油站条件较为特殊,这个间距需要再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2. 加油站外安全间距的要求除了加油站内部,加油站外部的安全间距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汽车在进入加油站时,往往都会以一定的速度行驶。
因此,如果加油站外的安全间距不够,就容易出现小车安全距离不足、车祸等安全事故。
2.1 加油站与马路之间的安全间距在加油站和马路之间的安全间距,一般要求是5米以上。
这个要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汽车在车站内外的急刹车、加速等问题,从而保证安全性。
2.2 加油站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间距加油站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合理距离,规范上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通过周边建筑物的高度、距离、风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
加油站安全距离标准国家规范
加油站安全距离标准国家规范如下:
一、关于城区加油站设置
城区加油站服务半径不低于0.9公里,即与周边最近加油站的车行距离不低于1.8公里。
二、关于国省道加油站设置
国道、省道公路每百公里不超过6对(12座),即在总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与相邻加油站车行距离原则上不低于8.3公里。
三、关于县乡道加油站设置
县乡道公路每百公里不超过5对(10座),即在总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与相邻加油站车行距离原则上不低于10公里。
四、关于高速公路加油站设置
高速公路每百公里不超过2对,即服务区50公里1对(2座)加油站。
五、关于乡镇镇区加油站设置
对于年用油量1000吨以上或车辆保有量200辆以上的乡镇,目前尚无加油站的,镇区可设置加油站1个,间距标准可适当放宽,与城区已有最近加油站的车行距离原则上不低于1.8公里,与国省道、县乡道已有最近加油站的车行距离原则上不低于3.5公里。
加油站周边安全距离标准一览表《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注: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它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附件二的规定。
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
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
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
6、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Ⅰ级和Ⅱ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干路、支路确定。
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的建筑规模,规模越大,安全距离越大;规模越小,安全距离越小。
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加油站的建筑规模分为三类,由大到小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确定加油站级别的指标有两个,当总容积为≤180m3、≤120m3、≤60m3,单罐容积为≤50m3、≤50m3、≤30m3时,则依次确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为了降低加油站潜在的油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规范》规定城市建成区内一般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以尽量减少易燃易爆品的储存量。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周边建筑设施的性质及规模。
外部因素的种类繁多,难以一一列举,主要有重要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企业厂矿、交通道路、电力线路及通信线路等。
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建筑物及设施,拥有不同的安全距离要求。
加油站与各种建筑、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主要从油罐(外壁)、通气管管口(中心线)和加油机(中心线)三个部位起算。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范(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一、加油加气站罩棚高度不得低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得小于2m。
二、加油机或加气机与站房的距离不得小于5m。
三、埋地油罐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0m;液化石油气罐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
四、油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级站为3 0m,二级站为25m,三级站为18m。
地上液化石油气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级站为45m,二级站为38m,三级站为33m。
地下液化石油气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级站为30m,二级站为25m,、三级站为18m。
若采用油气双回收系统时,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相关规定适当减少。
五、加油加气站的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供配电系统的电源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六、架空通信线和电力线不得跨越加油加气站。
七、设置在罩棚下的照明灯应选用防护型灯具。
八、加油加气站内可设置小型内燃发电组,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阻火器。
九、空调主机和室外机应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区域内。
十、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二)用电安全管理一、加油机底部向上0.5米、水平方向4米、油罐口水平方向3米以内为危险区。
危险区内的电器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必须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定。
二、严禁任何一级电压的架空线路跨越加油站上空。
三、室外照明灯具,必须是封闭式。
四、加油站内不得随意拉接临时电线。
(三)防静电安全管理一、地下卧式油罐要在首尾两端没有两组静电接地装置,其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
罐体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扁铁或导线,要采用螺栓连接,并做沥青等防腐处理。
其它部位的静电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不得大于100欧姆。
静电接地装置每年应检测二次。
二、地下卧式油罐进油管应下伸到距罐底15厘米处,并有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