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货币银行学1.2(2)(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货币银行学》习题与答案一、作业与习题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作业与练习】1.基本概念: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铸币 信用货币 纸币 银行券 本位币 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 准货币2.试述货币的定义。
3.比较货币职能的不同表述。
4.试论货币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5.试述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6.试用“格雷欣法则”说明复本制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7.试述货币制度的演变。
8.试论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及融合的原因。
9.试述当代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
10.试述人民币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市场【作业与练习】1.基本概念:汇票 本票 支票 股票 债券 国库券 贴现 贴现率衍生金融工具 收益率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场内交易 场外交易股票价格指数 现货交易 保证金交易 期权 金融期货2.如何理解信用的本质问题?3.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采取哪些主要的形式?4.如何理解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其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信用工具、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金融工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其特征之间有何关系6.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7.如何计算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债券的理论价格?8.试计算金融工具的名义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及实际收益率。
9.试计算票据贴现额。
10.试分析金融市场的结构,并说明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各类金融市场的定义及功能。
11.我国资本市场有哪些金融交易产品?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作业与练习】1.试论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银行是怎样从简单的中介人发展成为万能的垄断者的?3.试述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4.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演化和改革的过程与思路。
5.比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职能和业务特点。
6.投资基金的类型有哪些?第四章 利率原理【作业与练习】1.基本概念: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 官定利率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现值 终值 名义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2.简述利息的本质和职能。
财政部规划教材(第七版)子教案特别说明:因教材最后编审定稿时有的作了删除,但“思考与练习”中未作相应删改,致使“思考与练习”中有的题目超出教材范围。
各校教师可自行决定是否补充讲授。
在“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中均有此部分题目的答案。
二○一四年三月前言一、本课程的现状与前景《金融基础知识》(以下称“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系统介绍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及必要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合理,内容完备详实,可以满足财经类专业金融基础知识与基本业务学习的需要。
从发展趋势看,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日后对金融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获取交叉知识、增强综合能力的基础平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突出、重要。
二、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事务专业(含银行、保险、证券、理财、信托)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金融构成要素、金融业务为主线,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及必要的基本理论。
它是一门极具知识性、实务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课程。
三、本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财经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事务专业(含银行、保险、证券、理财、信托)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业务技能,使其具备从事金融类各相关基层岗位工作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与业务能力。
四、本课程教案结构体系说明本课程教案分为课程总案与各章教案。
鉴于各校各专业开课课时不同,在此只提供课程总案与各章教案,课教案(一次课为2课时)由各校任课教师根据各章教案作自行切分。
(一)课程总案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总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材与教参、教学课时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有内容。
(二)各章教案包括该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教学方法、参考文献、课外作业及要求和后记等方面内容。
五、本课程的教学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开设一学期,一学期按17周计,每周课时:金融类专业为4课时,其他类专业为3课时。
第一章货币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______________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___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产物。
2.用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品,称之为______________。
3.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______________。
4.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的出现,打破了实体货币的观念,将货币由有形货币引向无形货币。
6.电子货币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______________职能的货币和发挥______________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当用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
9.当货币不是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是__________职能。
10.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______________职能。
11.从货币制度产生以来,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______________,金属货币制度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金银复本位制最主要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
13.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流通中货币的种类、______________、货币的支付能力以及______________等六个方面。
15.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为、、和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