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4.71 KB
- 文档页数:2
肿瘤学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2019年(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案例分析题【案例】患者女,63岁。
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
SSS_SIMPLE_MUL1.该患者最可能同时伴有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贫血、低热• C.尿频、尿痛• D.肠梗阻、绞痛• E.疼痛向右肩部放散• F.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A B C D E F分值: 2答案:BSSS_SIMPLE_MUL2.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包括• A.右半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 B.全部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 C.右半横结肠和升结肠• D.右半横结肠、升结肠、盲肠和长约15~20cm的回肠末段• E.右半横结肠、大网膜• F.以上都不对A B C D E F分值: 2答案:DSSS_SIMPLE_MUL3.根据术后的病理报告,提示该患者为Dukes C1期,则该肿瘤• A.穿透黏膜肌层达黏膜下层• B.累及肠壁肌层但未穿透浆膜• C.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D.穿透肠壁,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的附近• E.穿透肠壁,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F.以上都不对A B C D E F分值: 2答案:DSSS_SIMPLE_MUL4.关于结肠癌,下列错误的是•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F.结肠癌出现肝转移后五年生存率非常低,没有手术必要A B C D E F分值: 2答案:C,F传统观点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Ⅳ期,已失去治疗的意义。
而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且全身化疗可以达到降期、消灭微小转移灶的目的。
疾病名:外阴横纹肌肉瘤英文名:rhabdomyosarcoma of vulva缩写:RMS别名:疾病代码:ICD:C51概述:横纹肌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是发生于儿童的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20% 发生于盆腔及生殖道。
国外研究发现女性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约占 3.5%。
其中外阴横纹肌肉瘤(占 13%)。
易发生在大阴唇、阴蒂及尿道周围。
该肿瘤生长快,转移早。
流行病学:年龄分布广,年龄8 个月~44 岁,中位发病年龄 12 岁。
约60%的患者>10 岁,40%的患者>15 岁。
病因:外阴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充质而显著倾向于肌源性分化的肿瘤。
发病机制:在腺泡型RMS 中,存在着常见的t(2,13)(q35,q14)和t(1,13)(p36,q14)结构性染色体畸变。
这种重组在 13 号染色体上形成了 PAX3/AX7-FKHR 融合基因。
PAX3-FKHR 可影响细胞的生长、细胞分化和凋亡。
采用反义寡核苷酸途径下调野生型的 PAX3 或 PAX3-FKHR 均可诱导RMS 细胞凋亡。
这种凋亡途径非p53 依赖,而是通过调节抗凋亡蛋白 BCL-XL 的转录活性来实现的(Margue 2000)。
但Zhao 等(2001)却认为 RMS 的发生不是 PAX3-FKHR 融合基因功能的获得,而是由于FKHR 分化功能的丢失所致。
在 70%~100%的胚胎型 RMS 中可见到 11pl5.5 的等位基因丢失即杂合性缺失,通过串联重复序列 PCR 分析,Barr 等(1997)发现是由于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等位丢失。
11p15.5 的等位基因丢失可使该位点的印迹基因扰乱,这些印迹基因是指源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中一方不表达或者很少表达的基因。
当处于印迹状态的基因重新表达而呈双等位基因表达时称为印迹缺失。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H19(一种非可读框架RNA)和IGF2(Ⅱ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一对反向印迹基因。
Barr(1997)等认为胚胎型RMS 的发生是由于11p15.5 上一个公认的母系表达的肿瘤抑制基因如H19 的功能丢失,而父系表达的生长促进基因如IGF2 的表达增加所致。
眼科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8(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58岁,右眼视物不清,眼前固定黑影3天。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晨起后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相对固定,1天后未能缓解,黑影逐渐增大,变暗,发展为上半侧黑影。
无畏光、流泪,无眼红、眼痛。
患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史。
平时血压偏低。
眼科检查:VOD0.3,VOS1.0,双眼前段正常。
1. 根据上述症状,需要哪些检查A. 眼压、房角检查B. 散瞳孔检查右眼C. 散瞳孔检查双眼D. 右眼B超检查E. 小瞳下直接检眼镜2. 根据患者症状,多考虑哪些疾病A. 视网膜脱离B. 玻璃体积血C.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D. 视神经病变E. 老年黄斑变性3. 散瞳检查眼底:患者双眼玻璃体清,右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欠清,下半侧视盘颜色浅,上半侧充血,视盘表面可见小的放射状出血灶。
视网膜动静脉比2:3,视网膜平伏,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清。
左眼检查:视盘杯盘比0.1,颜色正常,无水肿,视网膜、黄斑区未见异常。
根据上述描述,最有可能的疾病是A. 视盘血管炎B. 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C. 急性视神经炎D. 颅内肿瘤E. 视网膜静脉阻塞4. 这个患者做哪些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A. 视野B. ERGC. FFAD. 头颅CTE. 头颅MRI5. 进一步治疗是A. 血管扩张药物B. 视神经营养药物C. 神经生长因子D. 观察E. 改善全身情况2. B1型题A.毛细血管瘤B.海绵状血管瘤C.横纹肌肉瘤D.皮样囊肿E.视神经胶质瘤1. 成人最常见的眼眶良性肿瘤是A. B.C. D.E.2. 儿童最常见的眼睑良性肿瘤是A. B.C. D.E.3. 儿童最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是A. B.C. D.E.4. 儿童最常见的眼眶良性肿瘤是A. B.C. D.E.3. A3/A4型题患者女,16岁,因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
接受斜视矫正术。
术前查体:双眼视力正常,角膜映光法及同视机检查显示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6(总分46,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不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继发病变的是A.宫颈糜烂 B.宫颈息肉C.宫颈癌 D.宫颈纳博特囊肿E.宫颈肥大2. 关于宫颈微偏型腺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组织学形态较温和,易漏诊B.呈内生性侵袭性生长,可早期转移C.子宫颈常超常肥大或结节状,质硬D.增生腺体位于子宫颈较深处E.患者常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血性排泄物,接触性出血症状3. 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癌Ⅰ型指A.腺癌伴鳞状分化B.子宫内膜样癌与黏液腺癌C.浆液性癌与透明细胞癌D.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E.黏液腺癌与透明细胞癌4. 下列关于刮宫标本,子宫内妊娠的诊断错误的是A.检见典型的蜕膜组织和呈现A-S反应的晚期分泌期腺体时可诊断为宫内妊娠 B.检见胎盘绒毛及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C.检见胎盘绒毛,而未见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D.在蜕膜组织中见肯定的滋养层细胞,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可诊断宫内妊娠 E.蜕膜组织中检见纤维素样物质、多核巨细胞,提示宫内妊娠的可能5. 宫颈上皮内瘤变时醋酸白试验,病变处接触醋酸后变为A.白色 B.不变色 C.红色D.蓝色 E.黑色6. 临床上常见的子宫颈糜烂为A.宫颈鳞状上皮因炎症或损伤而坏死、脱落,形成表浅的缺损B.宫颈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C.宫颈黏膜腺体和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呈局限性增生D.宫颈黏膜的腺腔被黏液或化生的鳞状上皮堵塞使黏液潴留,腺体扩大 E.子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取代受损伤的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7. 关于蜕膜管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从子宫体腔内完整排出的具有子宫形状的蜕膜组织B.中为空腔 C.可见于输卵管妊娠D.可见于宫内妊娠 E.可见于卵巢妊娠8. 下列关于CIN的描述错误的是A.发生CIN的风险与性伙伴的数目和HPV感染情况密切相关B.属于癌前病变C.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可发现其早期病变D.CINⅢ级不包括原位癌E.CINⅠ/R可自然消退9. 下列关于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B.基底层能保证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C.功能层分为表面的致密层和基底的海绵层D.表面上皮对激素不如腺上皮敏感E.子宫内膜的基底层易受孕酮的影响10. 下列关于蜕膜组织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的鉴别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A.诊断间质细胞蜕膜样反应需结合临床情况,例如应用孕激素类药物等 B.蜕膜组织的蜕膜细胞较大,胞质空淡,富含糖原C.蜕膜组织中的腺体直管状,腔小,有的呈裂隙状D.蜕膜组织中常见高度分泌的弯曲腺体E.蜕膜组织中腺体常见A-S反应11. 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指标为A.淋巴细胞浸润 B.浆细胞浸润C.中性粒细胞浸润D.内膜表面鳞状上皮化生E.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 子宫内膜腺上皮的核下空泡出现在月经周期的A.11~14天 B.20~23天C.24~28天 D.16~17天E.17~20天13. 下列关于子宫内膜结核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B.较小或轻微的结核性病变易漏诊C.多由血行播散所致D.腺腔内较多中性粒细胞渗出时对结核病的诊断有提示意义 E.患者多有输卵管结核14. 宫颈癌TNM分期中T3a是指A.肿瘤浸润至子宫外,但未达骨盆壁或阴道下1/3B.局限于宫颈的临床可见病变C.肿瘤浸润至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或浸润超出真骨盆以外 D.肿瘤浸润至阴道下1/3,未浸润至骨盆壁E.肿瘤浸润至骨盆壁,或者导致肾积水或肾无功能15. 下列不是不孕症时月经前1~2天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形态的是A.腺体分泌不佳 B.间质不发育C.子宫内膜息肉 D.分泌早期形态E.结核性子宫内膜炎16. 下列不符合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征的是A.可发生在子宫肌壁内、黏膜下或浆膜下B.可单发或多发 C.包膜完整D.肿物切面灰白色,编织状E.瘤细胞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相似17. 最需与妊娠期子宫内膜相鉴别的子宫内膜癌的类型为A.子宫内膜样癌B.黏液腺癌 C.浆液性腺癌D.透明细胞腺癌 E.嗜酸细胞癌18. CIN合并哪型HPV感染时,恶变倾向较高A.6、11型 B.16、18、33型C.6、16型 D.11、16型E.6、18型19. 下列关于判断月经周期中的排卵情况的描述错误的是A.子宫内膜呈现早期分泌期形态时,表示卵巢有排卵功能B.子宫内膜呈现中期分泌期形态时,表示卵巢黄体功能良好 C.内膜间质细胞呈现蜕膜样变时,提示卵巢黄体功能良好D.若子宫内膜呈现增殖形态而无分泌期变化,说明未排卵E.若月经周期不规则,可在月经开始的当天行刮宫检查20. CIN的标记物是A.P16 B.Ki67 C.P53D.CK E.PCNA21. 下列不是同源性苗勒管混合瘤的成分的是A.横纹肌肉瘤 B.纤维肉瘤C.平滑肌肉瘤 D.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E.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2. 下列关于更年期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充分的分泌期形态 B.增殖期形态C.兼呈增殖期形态和分泌期形态D.子宫内膜可呈现增生和非典型增生E.内膜菲薄,腺腔大小不等,不规则腺腔扩张,间质致密23. 绝经后子宫内膜生理状态下一般不会出现A.内膜菲薄,厚0.1cm B.腺体稀少、小而直C.间质致密,细胞呈梭形D.腺腔大小不等,不规则囊性扩张E.再现分泌期形态24. 下列关于分娩后的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娩后1周内,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形态仍明显B.分娩5~6周内,子宫腔创面由再生内膜基底层近于全层修复C.不授乳产妇,于分娩后7~8周时可开始排卵D.授乳产妇,排卵发生于分娩后数月至1年E.授乳产妇,排卵前的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形态25. 分泌期宫内膜的厚度约为A.5mm B.2~3mm C.10mmD.8mm E.3~4mm26. 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最具诊断价值的免疫标志物是A.CK B.ER C.PRD.Actin E.CD1027. 子宫内膜癌WHO的TNM分期中T1a期为A.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B.肿瘤浸润子宫肌壁<1/2C.肿瘤浸润子宫肌壁1/2或>1/2D.肿瘤浸润子宫肌壁<1/3E.肿瘤累及宫颈内膜腺体28. 下列关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形态描述,错误的是A.单纯性萎缩时腺体稀少,小而直,腺体长径与表面平行 B.末次为排卵性月经时呈单纯性萎缩C.囊性萎缩最常见D.末次月经周期未排卵时出现囊性萎缩E.极度萎缩的子宫内膜仅有表而上皮,几乎不见腺体和间质29. 下列不属于医源性子宫内膜病变的是A.外源性激素治疗 B.口服避孕药C.自然分娩后胎盘残留继发感染D.宫腔内放置节育器E.刮宫等所致的子宫内膜变化30. 真菌性子宫颈炎常由下列哪种真菌引起A.黄曲霉菌 B.白色念珠菌C.新型隐球菌 D.夹膜组织胞浆菌E.毛霉菌31. 下列哪种肿瘤的镜下形态有时非常类似于乳腺的叶状肿瘤A.子宫内膜间质肉瘤B.苗勒管腺肉瘤 C.恶性苗勒管混合瘤D.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E.腺鳞癌32. 诊断子宫腺肌症时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要超出基底层下至少A.2mm B.2.5mm C.3mmD.5mm E.1mm33. 子宫内膜息肉间质的重要特点为A.炎细胞浸润 B.间质细胞增生活跃C.短梭形细胞D.含有丰富的细胞外结缔组织,而且含有大的厚壁血管E.间质丰富34. 子宫内膜鳞状上皮化生不见于A.子宫内膜增生的腺体B.子宫内膜样癌 C.子宫内膜炎D.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体E.正常子宫内膜35.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分类依据为A.核分裂计数 B.肿瘤体积C.子宫外扩散情况 D.边缘的类型E.是否侵犯淋巴管36. 下列不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病理状态时的表现的是A.子宫内膜仅有表面上皮,几乎不见腺体和间质B.再现分泌期形态 C.退行性增生D.单纯性增生 E.复杂性增生37. 下列不被认为是苗勒管腺肉瘤对应的良性肿瘤的是A.子宫腺纤维瘤 B.乳头状腺纤维瘤C.乳头状囊腺纤维瘤D.腺肌瘤 E.平滑肌瘤38. 为判断月经周期中的排卵情况,适宜的取材时间为A.月经前1~2天 B.月经第15~18天C.月经第11~14天 D.月经第20~23天E.若月经不规则,可在月经结束时刮宫39. 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癌肉瘤)几乎总是发生于A.育龄期妇女 B.幼女C.青春期女性 D.绝经后妇女E.更年期妇女40. 当子宫内膜息肉中除了含有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外,还含有平滑肌纤维时,应称为A.腺肌瘤性息肉 B.增生性息肉C.萎缩性息肉 D.功能性息肉E.子宫内膜增生41. 下列关于子宫内膜增生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为不伴非典型增生的增生与非典型增生B.复杂性增生可见鳞状上皮桑葚状化生C.非典型增生表现几乎总是灶状D.单纯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十分少见E.复杂性增生腺体拥挤,间质减少或消失42. 子宫颈早期浸润型鳞状细胞癌是指A.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但已累及腺体,伴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B.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但已累及腺体,无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C.癌细胞浸润间质的深度<基底膜下5mm以内,无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D.癌细胞浸润间质的深度<基底膜下5mm以内,有或无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 E.癌细胞浸润间质的深度<基底膜下3mm以内,无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43. 绝经后老年女性宫颈发生的哪种病变最易误诊为高级别CIN病变A.鳞状上皮化生 B.输卵管上皮化生C.移行上皮化生 D.柱状上皮乳头状增生E.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A2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模拟] 临床执业医师模拟451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下述哪项是子宫复旧的正常表现A.产后第2天宫底平脐B.产后1个月子宫恢复正常大小C.产后宫底每天下降1~2cmD.产后10天为血性恶露E.产后14天宫底在耻骨联合上2cm参考答案:C产生第2天宫底平脐是盆底肌肉恢复将子宫上托的结果,以后子宫底以每日1~2cm的速度下降,至产生7~10天降至骨盆腔内,耻骨联合上不能触及,产后6周子宫恢复正常大小。
血性恶露于正常产褥时仅持续3~4天。
第2题: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参考答案:D第3题:哪项不属于继发性结核病的类型()。
A.局灶性肺结核B.急性粟粒性肺结核C.浸润性肺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结核球参考答案:B第4题: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癌B.腺癌C.移行细胞癌D.横纹肌肉瘤E.血管瘤参考答案:C第5题: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压迫邻近器官B.浸润性生长和转移C.产生过量激素D.体积大E.阻塞中空器官参考答案:B由于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所以可破坏局部组织和血管引起出血、合并感染,浸润神经可引起剧烈疼痛,如转移到重要的生命器官可导致死亡。
因而恶性肿瘤对机体危害极大。
第6题:对区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意义的是A.蛋白尿程度B.血尿程度C.肾脏体积的大小D.氮质血症程度E.酸中毒程度参考答案:C第7题: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
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参考答案:D第8题:最容易引起骨折不连接的移位是A.成角移位B.侧方移位C.分离移位D.旋转移位E.嵌插移位参考答案:C第9题:胸片可见环形透亮区、肺门上提、肺纹呈垂柳状改变的多为A.Ⅰ型肺结核B.Ⅱ型肺结核C.Ⅲ型肺结核D.Ⅳ型肺结核E.Ⅴ型肺结核参考答案:D第10题: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哪种属性的反映A.个别B.整体C.本质D.主要E.特定参考答案:B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病理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考虑的诊断有()A.肺透明细胞瘤(糖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腺癌透明细胞亚型D.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2、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如果瘤细胞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于2个/10HPF,缺少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CD56(+)、CgA(+)。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透明细胞肿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D.腺癌透明细胞亚型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3、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63(+)、CK5/6(+),TTF-1(-)。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透明细胞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D.腺癌透明细胞亚型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4、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如果患者最终被诊断为肺透明细胞瘤。
眼科学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2)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当眼球向外转时,外直肌接受神经冲动兴奋,而直接对抗肌内直肌同时受到抑制,这遵循______A.Sherrington定律 B.Hering定律 C.Donders定律D.Listing定律 E.以上均不是2. 有关弱视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______A.视力减退 B.拥挤现象 C.注视性质改变D.光觉异常 E.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缩短3. 正常成人每一眼眶内外壁所成之角约为______A.45° B.30° C.60° D.90° E.25°4. 眼眶肿块与骨缝处骨膜粘连的良性肿瘤,通常应考虑______A.皮样瘤 B.皮样囊肿 C.乳头状瘤 D.神经纤维瘤 E.眶骨瘤5. 儿童眼眶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______A.泪腺囊腺癌 B.绿色瘤 C.横纹肌肉瘤 D.神经母细胞瘤E.淋巴瘤6. 下列眼眶肿瘤中,在儿童期何种肿瘤可出现早期视神经萎缩______A.海绵状血管瘤 B.皮样囊肿 C.视神经胶质瘤D.眼眶炎性假瘤 E.海绵状淋巴管瘤7. 成年患者球后肌锥内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最常见的是______A.视神经鞘瘤 B.海绵状血管瘤C.海绵状淋巴管瘤 D.视神经鞘脑膜瘤E.视神经胶质瘤8. 在眼底检查时,发现患者视乳头表面有一微隆起、黑褐色、扁平状、边界清晰的色素性病变。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______A.视乳头黑色素瘤 B.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 C.视乳头出血D.视乳头色素痣 E.视乳头异物9. 检测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生肝脏转移最敏感的方法是______A.肝脏酶学测定 B.腹部CT C.腹部B超 D.腹部X线平片 E.一般体检10. 关于眼眶炎性假瘤的病因及临床体征,错误的是______A.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B.属自身免疫性疾病C.无痛性眼球突出 D.上睑退缩及上睑迟落E.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前部型、后部型、弥漫型、泪腺型及眼肌型11. 不属于轻度眼外伤的是______A.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 B.结膜下出血C.结膜及角膜表面异物 D.角膜上皮擦伤E.眼睑Ⅰ度热烧伤12. 有关眼外伤处理原则,错误的是______A.有生命危险时首先抢救生命B.对化学伤,应争分夺秒地用大量水冲洗眼部C.对于开放性损伤,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D.眼球穿通伤时,切忌挤压眼球E.如合并眼睑裂伤,应先缝合眼睑再修复眼球13. 眼球钝伤的常见原因中,不包括______A.土块、砖石击伤 B.球类击伤 C.拳击伤D.刀刺伤 E.爆炸气浪冲击14. 在眼睑裂伤的急诊检查原则中,错误的是______A.对伤口进行简单探查B.注意有无组织内异物并彻底清除C.注意有无深部重要支持组织如韧带、睑板、滑车和眶骨的损伤D.拟定对感染、坏死组织的弃留和修复方案E.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组织损伤15. 有关角膜挫伤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可造成角膜浅层擦伤 B.可造成角膜基质层损伤C.不会造成角膜破裂 D.角膜浅层擦伤时,可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E.角膜基质水肿混浊时,可滴用糖皮质激素16. 有关前房积血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积血在1周以内者为新鲜出血B.积血在1周以上者为慢性出血C.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血平面位于瞳孔下缘之下者为Ⅰ级D.积血量占据前房容积的1/2,血平面超过瞳孔下缘者为Ⅱ级E.积血量超过前房容积的1/2,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Ⅲ级17. 有关脉络膜挫伤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可发生脉络膜破裂和出血B.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玻璃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组织撕裂C.形成的半月形裂痕必须是脉络膜大血管层撕裂所致D.视网膜的弹性较脉络膜大,因此脉络膜撕裂处视网膜可不受影响E.严重脉络膜挫伤时,视网膜也会同时破裂18. 有关视网膜震荡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钝挫伤后后极部视网膜产生轻度灰白色混浊B.一般无视网膜出血,视力损伤轻微C.伤后数天之内,水肿吸收,眼底恢复正常,视力恢复D.常遗留色素变性和其他病理改变E.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能出现轻度的低荧光,但无荧光渗漏和视网膜屏障的破坏19. 钝伤性眼球破裂的发生部位最常见于______A.角膜中央 B.角巩膜缘 C.眼球赤道部 D.眼球后极部 E.视乳头20. 眼球穿通伤的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______A.及时修复伤口 B.恢复眼球结构完整性 C.防治伤后感染D.防治并发症 E.合并眼内异物者必须Ⅰ期取出21. 眼球穿通伤后感染性眼内炎常发生于伤后______A.2小时 B.4小时 C.1~3天 D.5~8天 E.6~15天22. 眼内异物诊断的主要手段不包括______A.详细病史调查 B.常规裂隙灯及直、间接检眼镜检查C.X线与CT D.超声检查E.荧光眼底血管造影23. 有关眼铁质沉着症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铁质异物存留数年才会产生铁沉着症B.呈现棕黄色的细微颗粒样沉着C.角膜中多位于实质层,以周边部较多D.虹膜呈棕色,日久后虹膜萎缩、后粘连E.晶状体前囊下出现棕色颗粒,前后皮质混浊并呈弥漫的棕黄色24. 关于电光性眼炎,错误的是______A.潜伏期一般为3~8小时B.如无感染6~8小时后自行缓解,24~48小时完全消退C.主要对症处理,减轻疼痛D.可反复滴用表面麻醉剂E.可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双眼25. 在高原、雪地因反射的太阳光所致的眼外伤属于______A.红外线损伤 B.紫外线损伤 C.γ射线损伤 D.X线损伤 E.热损伤26. 视神经挫伤的最主要表现为______A.视力锐减 B.瞳孔缘撕裂 C.视网膜水肿 D.玻璃体出血 E.球后血肿27. 处理眼部化学伤的第一步应是______A.清除异物 B.紧急彻底冲洗 C.眼压测量 D.裂隙灯检查 E.眼底检查28. 一名57岁男性患者的最好矫正视力为:右眼光感,左眼0.04。
横纹肌肉瘤案例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一种罕见的肌肉组织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它通常起源于横纹肌肉,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颈部、泌尿生殖系统、四肢和躯干等处。
横纹肌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局部肿块、疼痛、压迫症状、出血、发热等。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对
于横纹肌肉瘤的治疗,常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有时也会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横纹肌肉瘤的临床案例:
患者小明,男,8岁,因右侧颈部肿块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肿块,无疼痛、压迫症状,无发热。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全身情况良好,颈部可见一直径约3cm的肿块,质地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
解质及凝血功能均正常。
颈部超声检查显示,右侧颈部可见一个大小约3.5cm×
2.0cm的混合回声肿块,边界不清。
颈部CT检查显示,右侧颈部软组织肿块,考
虑恶性肿瘤可能。
经颈部肿块活检术,病理学检查提示,横纹肌肉瘤。
根据临床分期,患者被诊
断为Ⅱ期横纹肌肉瘤。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制定了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后,患者接受了多周期的化疗和
放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经过一年的治疗,患者的颈部肿块明显缩小,肿瘤生长受到控制,临床症状明
显改善。
目前患者正在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生活状态良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横纹肌肉瘤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
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
疼痛、压迫症状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日发现和治疗横纹肌肉瘤。
同时,医务人员也应加强对横纹肌肉瘤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肿瘤,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横纹肌肉瘤的治疗也越来越有希望。
我们相信,在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横纹肌肉瘤,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