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62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教案分析,教案设计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小、少〞,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和鸟字边〞。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
〔重点〕“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难点〕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玩看图猜文字的游戏——1. 出示象形文字“日、月、火、山〞,引出“牛〞。
是呀,今天费老师也带来了一头牛呢——它是一头黄牛。
2. 出示“一头黄牛〞的卡片〔齐读,指读,再齐读〕〔节奏要快〕。
将“一头黄牛〞的卡通画贴在黑板上。
〔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把生字“黄〞和“牛〞读准了〕瞧,黄牛伯伯来了。
我们一起亲切地喊它一声——黄牛伯伯。
黄牛伯伯今天要请它的好朋友小白兔来家里做客呢!3. 出示“小白兔〞的卡通画贴在黑板上。
小白兔受到黄牛伯伯的邀请开心极了!小白兔早就听说黄牛伯伯家里有个有趣的大院子。
小白兔一蹦一跳地来到黄牛伯伯的家门口,迫不及待地敲了敲门!“叩叩叩〞~“家里有人吗?〞小白兔兴奋地喊道。
“哞——来啦,来啦~〞黄牛伯伯连忙过来开门。
4. 出示一个大院子,小白兔看到了什么呢?里面有“一只猫〞、“一只鸭子〞、“一只鸟〞准备好相应的卡纸和文字,贴在黑板上。
小白兔的到来,黄牛伯伯的院子里又热闹了许多,刚刚还只有一只鸭子,现在又跑了好多只呢?小朋友们,现在该说“一〔〕鸭子〞啦?〔这张卡片的做法是一面是“一〔〕鸭子〞另一面是“一群鸭子〞〕5. 黑板上贴纸出示:“一群鸭子〞。
〔读,然后让学生比拟“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的不同——〕“一群〞表示数量很多。
黄牛伯伯看见小白兔和其它小动物们玩得满头大汗,连忙招呼它进屋休息一下!6.课件出示水果图。
好客的黄牛伯伯还为小白兔准备了一大盘水果呢——小朋友们看,这些水果你认识吗?盘里有哪些水果?能不能用〔点黑板上的卡片〕这样的短语来说——7.随机出示卡片贴上黑板:“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
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7课《大小多少》优质教案两篇第一篇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首儿歌由4 小节组成。
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
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 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 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 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 个笔画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课前准备: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学生)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
(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识字7 大小多少设计说明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 12 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 2 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 5 个生字和竖折折钩 1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课前准备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
(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
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
《大小多少》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
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认识1个新笔画“”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会读儿歌。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
(用时: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2.课件出示图片:苹果。
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
(用时:17分钟)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和“”。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
(用时:8分钟)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教学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
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
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
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
7 大小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鸟字边2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正确使用。
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多、少、黄、牛、只”等8个生字,会写“小、少、牛”3个字。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3.正确朗读课文前两个小节并背诵。
【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玩“比一比”的游戏。
(1)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玩“比一比”的游戏。
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引导:请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这两张画有红花的纸,哪张纸上的红花多,哪张纸上的红花少。
(2)提问: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2.导入课题:纸张有大有小,红花有多有少。
“大、小”“多、少”意思相反,像这样的词语叫反义词。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7课《大小多少》。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提示:“少”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游戏是低年级学生们最喜欢的形式,通过比较纸张的大小和纸上的红花数量的多少引出课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题目的特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板块二课题识字,指导写字1.识记“多、少”2个字。
(1)出示生字卡片“多”和“少”,提问:课题里的这两个字你会认吗?(2)出示古文字,请你猜猜图片上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引导:你看一块肉再加一块肉,就是“多”。
(3)引导识记: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①点拨:“多”是由一对双胞胎兄弟组成的。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7大小多少教材解析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
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
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教学目标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研究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讲授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课时安排2课时。
讲授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
(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二、研究韵文,识记“大”“小”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严重发现。
现在教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
(出示田园风景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研究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在读。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力后报告)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4.用“大”“小”练说一句话。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1
反义词儿歌
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苦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大小多少》教案【敎学设计题目】大小多少【教材依据】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册第五单元第7課《大小多少》.第五单元是全册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課,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一、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改版后的语文新教材注重两个延伸:往課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在課堂敎学中把握住这一方向进行敎学.对于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在识字敎学中,要充分利用新版課本中的插图,处理好“图”与“字”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识字、学词.引导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提高识字的兴趣与效率.(二)敎学目标1.知识能力:(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2)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2.方法途径: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学习.3.情感与评价:(1)正确朗读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2)背诵課文,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4.现代敎学手段:制作課件(三)敎学重点与难点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结合以上教材内容,确定以下重点与难点:1.正确朗读,背诵課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2.背诵課文,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二、敎学准备这篇課文的插图突显本課生字,并配有一定的情境,在制作課件时,充分利用插图,紧密结合課本创设语境,带给学生亲切感.在敎学新偏旁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敎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准备动物图片,采用直观鲜艳的图片进行板书,突出課文中心.三、敎学过程(一)課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动物,今天动物王国里就有这样一些动物,它们要比一比,比什么呢?(出示生字卡片:“大”,学生认读.)2.和它相反的词是:“小”(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二)共同探讨,学习新課:1.谁来比大小?(出示課件)这是黄牛,这是猫.(贴黄牛图,猫图)2.学习3个生字:学习“牛”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牛?生说:一短撇是牛角,两横是牛身子,一竖是牛蹄子或尾巴.师说:牛的象形字是牛头的模样,弯弯的牛角特别显眼(出示課件)在后来的演变中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学习“猫”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猫?这个字中有一个新的偏旁,就是反犬旁.(出示課件)你还认识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反犬旁的字大多数与兽类有关,兽类大多数指四条腿在地上跑的动物.3.用一句话说说,它们谁大?谁小?(黄牛大,猫小.或者猫小,黄牛大 .)4.谁还有不同的说法?(学生说:黄牛比猫大,猫比黄牛小)5.我们看看儿歌中是怎么说的.(課件出示: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6.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师生读,带着动作读.)7.儿歌中为什么要用“一头”黄牛,能用“一只”黄牛吗?为什么用“一只”猫?8.教师强调:“头”是形容个头比较大,“只”是形容形态比较小巧的动物.那我们就要记住这个“只”字,一起读,你还知道“一只”什么?9.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说:一只()听了大家的比较,还有一些动物也想比大小.(課件出示:大象图,猪图,鸟图,狗图)我们能照书上的样子,自己编一编儿歌吗?(学生自编儿歌)10.又来了一些动物,它们要比什么呢?(出示生字卡片:“多”,认读生字)它的反义词是:“少”(出示生字卡片“少”,贴在黑板上.)谁来比多少?(出图认识:鸭和鸟)11.你能看图自己编一首儿歌吗?(学生自己说)学生说到: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随机认识“边”字.学生说到“一群”,追问,为什么说一群?小结:表示数量多,就可以用“群”.12.重点理解“边”字的含义:鸭子和鸟怎么比?(鸭子多,鸟少)好,现在可以比吗?(教师在一群鸭子图中中间贴一只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可以?小结:因为它们在一起,所谓“一边”,一定要把它们分开,才称为“一边”.13.水果王国中的一些水果,它们也要比大小多少(出示第3,4小节的内容,出示苹果图,枣图,杏子图和桃图)自己来读一读.老师检查,随机学习生字“苹果”“多”“杏”“桃”.14.(出示苹果和枣图)认识“苹”,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15.(出示“果”)你怎么记住它?学生说:田加木就是果.老师说:这是你的理解.(出示課件)教师讲述:古人认为果子长在树上,树上结果子用手去摘,果是象形字,看到这里,你觉得果字是田地长在树上吗?那要怎么记啊?学生明白:日加木等于果.16.課件出示:果,杏,桃,它们都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观察发现)教师小结:都有木字,但木字待的地方不一样,谁来说说它们分别待在哪里?学生回答:有木字底,木字头,木字旁.17.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说一颗枣,怎么不说一个枣?小结:因为颗一般指圆形和粒状的实物,比如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继续质疑:同样形容多,为什么用一堆杏子,而不是一群杏子?小结:因为群指有数量多的,有生命的,而堆指像水果这类的东西.还可以说一堆什么?18.出示課文内容,进行填空.我们能不能背一背?看着板书背诵,拍手背诵.(三)引导观察,书写生字:課件出示“鸟”.1.先观察,这个字中有我们要学习的一个笔画:竖折折钩.这一笔怎么写呢?2.老师带着学生书空竖折折钩新笔画.3.自己看着书说说鸟字的笔顺.4.和老师一起来写鸟字:教师一边写,一边强调上半部分是鸟头,鸟头不要写太大,要不就成大头娃娃了,要写得紧凑,窄一些.下半部分是鸟字的重点,是鸟身体和鸟尾巴,我们要写得宽一些.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横和竖折折钩不挨着.5.描红: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收笔.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随机把学生在課本上书写的生字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师生评判书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四)布置作业,复习巩固:今天,我们回家把《大小多少》这首儿歌背给家长听,下节課我们继续练习生字的书写.下課.四、敎学反思执教这节課时,我刚从六年级下来接新班两个月,低年级语文敎学和高年级语文敎学截然不同,为了尽快适应低年级敎学,我学习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的特点.这节課的敎学中有以下几点收获:(一)在敎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比如敎学生字时,我会询问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生字偏旁特点,如敎学反犬旁,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字也有这样的偏旁,从而总结出反犬旁大多与兽类有关.(二)为突破敎学重点与难点时,紧扣教材.1.出示黄牛图和猫图,请学生自己编儿歌,学生就能说出:一头黄牛,一只猫.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头”和“只”的用法,再联系生活拓展思维,出示大象图,猪图,鸟图,狗图,请学生进行比较.在敎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是一颗枣,怎么不说一个枣?在什么情况下用“群”合适等,学生自然掌握了量词的用法.2.重点分析“一边”的含义,什么叫做“一边”,一定要把两种事物分开,才能成为“一边”.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理解,我在黑板上用图片进行演示:能否把一只鸟图放在一群鸭子图中,学生发现不可以,从而深刻理解“一边”的含义 .3.在敎学“果”字时,因为大部分孩子都认为是:田加木组成果.我利用課件向学生进行讲述:古人认为果子长在树上,树上结果子用手去摘,果是象形字.看到这里,你觉得果字是田地长在树上吗?那要怎么记啊?从而让学生明白:日加木等于果.(三)在課堂敎学中要注意教师语言的严谨.在敎学反犬旁时,我小节说:带有反犬旁的字大多数与兽类有关,兽类指四条腿在地上跑的动物.这时,就有孩子在下面小声说:黄牛有四条腿,是兽类吗?我听到后,进行思考:孩子说的对.这是我的语言表达不够严谨,应该说:兽类大多数指四条腿在地上跑的动物,而像牛或骡子这类动物是牲畜.这样表达,相信孩子们就没有疑惑的地方了.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通过这节課的敎学,我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学生一定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作,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他们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今后的敎学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与孩子们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