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莲文化的魅力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来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吧!1、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
我们的家乡襄阳就盛产莲藕,素有“莲之乡”之美誉。
现在家乡要举办“莲花节”,请你参与。
(1)如果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份开场白和结束语,你将写些什么?请把它写在下面。
我的开场白:一池清莲,一池美丽。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来欣赏莲花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我的结束语:时间过得真快呀,美妙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际飘扬,美丽的舞姿还在我们眼前晃动,晚会就结束了。
可是我想莲花这美好的形象将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
祝大家生活快乐,象莲花一样充满花香。
(2)请你为“莲花节”写一条宣传标语。
①展示莲花美景,弘扬莲花文化。
②襄阳莲花香远益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请你为襄阳莲藕写一句宣传口号。
常食襄阳莲藕,包你健康常有。
(4)请你为“莲花节”设计四个活动栏目。
A、品尝莲的美味B、欣赏莲的风姿C、领略莲的文化D、演绎莲的魅力(5)请你为莲藕写一则广告语。
清热润肺,健脾开胃,(6)中国人民喜欢荷花,很多人喜欢用周敦颐《爱莲说》中一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2、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与莲有关的资料吧,请写出与莲有关的成语、歇后语、民歌、古诗、俗语。
(1)与莲有关的成语:藕断丝连、三寸金莲、舌灿莲花、移步生莲、步步莲花。
(2)与莲有关的歇后语:荷花灯点蜡——心里明;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3)与莲有关的民歌:广西民歌:水中莲花朵朵美,梁上燕子双双欢。
(4)与莲有关的诗句:(不能写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语句)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文化的魅力》1,从你读过的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些含义?请举例说明。
答:莲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象征,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证明;莲是传递爱情的象征物,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采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可以体现。
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
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
2,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但是现在也有人认为如果过分强调,就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变通,你认为呢?我认为应该象莲花一样“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有原则有个性的人,如果什么事都随波逐流,便很容易犯错误,走上歧途。
我认为应当学会变通,现在社会信息多,变化快,如果总是抱着自己的观点,不会变通,不会灵活处理事情,那肯定会处处碰壁。
3,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荷花是肇庆人民最喜爱的花。
现要在肇庆市举行首届“莲花节”来开发肇庆的旅游业。
请你参予完成下列事情。
(1)请你为“莲花节”写一条宣传标语:圣洁莲花献芬芳迎四面来客纯朴乡民捧真情待八方朋友千年莲乡一杯酒喜迎四面八方客肇庆莲花香远益清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弘扬莲乡文化展示中华风貌(2)请你为“莲花节”设计四个活动栏目:品尝莲的美味欣赏莲的风姿领略莲的文化演绎莲的魅力莲之颂,莲之魅,莲之俗,莲之美,莲之娱(3)请你为莲藕写一则广告词:清热润肺,健脾开胃,只有莲藕好!肇庆莲藕洁白爽口常食肇庆莲藕包你胃口很好(4)莲花有袅娜多姿、青翠欲滴的叶,娇嫩鲜艳、雅致迷人的花,洁白无暇、甜美可口的茎,沁人心脾、引人入胜的香,请你选择一个侧面为她写一段赞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一支白莲静静的伫立在水面上,半舒着白皙的花瓣,探出的花蕊,纤细嫩黄,上面还有一只蜜蜂呢。
它是那么的纯净,不沾染一星尘埃,就象一首清丽高雅的诗。
荷田里,荷叶竞相媲美。
八年级五单元作文:莲文化的魅力【精彩4篇】莲花是多么的伟大!历史悠久,把历史和现代熔为一体。
莲花这么宝贵大家一定要保护它。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八年级五单元作文:莲文化的魅力,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八年级五单元作文:莲文化的魅力篇一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有时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
心有猛虎,亦在细嗅蔷薇,心存莲花,才能吃到哪最美味的葡萄。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了宁静的深意。
闲庭信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这是何等的境界!纵有家国之痛,弘一法师仍心存莲花,寻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何其美好简单!如此,心存莲花,才能感受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
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的诗意为我们开辟了一番新境界。
他虽叛逆,但心中仍存一朵傲气红莲,那便是他内心的诗意。
如此,他问遍了佛理,他活得率性自然。
因此,心存莲花,便能从最简单的生活中萌生出诗意来。
但如今,我们的宁静与诗意早已不知所踪。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整日为名上下奔窜,为利左右窜奔,许多人心中早没了那枝属于你的莲花。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连李白、杜甫都难以抵挡迪奥或是奥迪的诱惑。
我们的简单与诗意早已缺失。
花匠的葡萄在商人眼中是交易,在干部眼中是行贿……只有那过路的老人赞美了葡萄的甘甜,令人不禁痛心,如此美好的“葡萄”竟只有老者一人能享有到。
不由又想起微笑着的“表哥”,如若他也恰巧路过花匠的院前,定然也是品尝不到真正美味的葡萄了——内心宁静与诗意的缺失,使他的世界充满了名利与怀疑,因而,心存莲花,才能真切感受到他人分享的快乐。
日本法师吉田兼好有这么一句话:“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遵循万物宁静的天道,诗意地栖居,才能真正体味到世间纯真简单的美好。
而我,甘愿为一株辛夷坞芙蓉,开在世间种种圆满的规则之外,心怀宁静与诗意,踏踏实实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静静悄悄地感受世间美好。
《莲文化的魅力》课例分析引言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莲文化的魅力》课例,探讨莲文化的内涵、传承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莲文化的内涵莲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内涵。
莲花象征着纯洁、高尚和美丽,同时也具有坚强的生命力。
莲花生长在泥潭之中,但始终不被污染,展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莲文化还与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佛教中常常将莲花作为圣洁、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莲花的开放也寓意着人们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二、莲文化的传承在中国,莲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不仅在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莲文化还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乡村旅游中,莲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通过展示莲的生长过程、制作莲花茶等活动,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教育方面,学校也加大对莲文化的普及力度。
例如,举办莲文化讲座、编写莲文化参考书等,以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莲文化。
三、莲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莲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莲文化鼓励人们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美好。
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莲花的美丽来净化心灵,并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其次,莲文化能够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莲的生长环境虽然困难,但它坚持自己的生命旅程,不被外界污染。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能够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最后,莲文化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莲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中。
通过学习欣赏和创作莲花艺术,人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增强审美能力。
结论《莲文化的魅力》课例通过对莲文化的全面介绍和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莲文化的内涵、传承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与传承莲文化,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品性与艺术修养,并从中汲取力量,提升生活的品质。
以上为《莲文化的魅力》课例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们对莲文化有所启发和了解。
莲文化的魅力莲的美称莲,又名荷,芙蓉,藕花等。
因生长在水里,又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因天主高雅气质,又获赐以君子花掉,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碧仙子,风露佳人等美称。
莲的用途(1)(2)(3)食用:莲子莲藕都可食用。
药用:莲叶可以降血脂;莲子补肾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冷解渴,散留血,生肌。
观看:“苏敏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就是一幅美景。
莲的探究一.莲叶防尘和自洁之谜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见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粘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近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作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
正是具备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并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碰触面积非常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翻转并能够偷走灰尘的现象。
而且水不回到荷叶表面。
二.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原来植物必须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非政府,叫做导管和管胞。
这些非政府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掉、果等器官中犹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可以特别变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圆形环状,有的呈圆形梯形,有的呈圆形网形。
而藕的导管壁变厚部却已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
在撞断藕时,导管内壁变厚的螺旋部瓦解,沦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是被变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能被折断,通常可以变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
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
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工整爱恋的藕丝,很早就引发了古人的特别注意。
唐朝孟郊的《回去妇》诗中就存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
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去比喻关系虽割断,情丝犹连。
莲——又名莲花、水芙蓉,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与莲有关的谜语——两头尖尖像织梭,钻进泥里扎个窝;有人说它像黄瓜,他比黄瓜洞洞多——莲藕小小俏姑娘,坐在水中央;一身粉红装,绿伞绕身旁——莲花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藕池里一只船,大水盛不满,小雨纷纷落上头,好似珍珠一串串——荷叶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藕水上一只铃,摇晃没声音,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莲蓬池中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脸迎风摆,身挨船不划浆——荷花不是菊,不是梅,开兰花,结棒槌叶子长得像韭菜,轻风吹过颤微微——马莲花水中撑绿伞,水下瓜弯弯,掰开瓜看看,千丝万缕连———藕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莲藕白胖娃娃泥中卧,腰身细细心眼多———藕莲的成语——1、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2、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又可写作「藕断丝牵」。
3、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4、步步莲花形容女子步履轻盈美妙。
5、移步生莲相传齐国时期,齐王有个宠妃叫潘妃,齐王为她铺了一条用金子雕刻的莲花路,潘妃走过后莲花熠熠生辉,故有此说莲的诗篇——《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莲文化的魅力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莲花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以下是莲文化的一些魅力所在:1. 纯洁与宁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格。
莲花在污浊的水中生长,却始终保持美丽和纯净。
莲文化中的人们倡导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宁静,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净土。
2. 莲花的美丽:莲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被视为自然界中的美丽之佳。
莲花的花瓣洁白如玉,外形优美,给人以美好和温馨的感觉。
莲文化赋予了莲花更多的美好象征,使其成为了诗人、画家和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源泉。
3. 吉祥与富贵: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和富贵的寓意。
莲花的形状像宝盖,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莲文化中的人们喜欢在吉祥日子或庆祝节日时使用莲花作为装饰,以祈求好运和幸福。
此外,莲花也被视为财富和富贵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与莲花有关的事物能够吸引财富和好运。
4. 莲文化的艺术价值: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莲花的形象被用于绘画、雕刻和工艺品制作等艺术表现形式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莲花图案的设计精美,充满了美学的韵味,成为了艺术大师们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莲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喻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象征美丽和纯洁,也承载着人们对幸运和富贵的渴望。
莲花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元素,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莲文化的魅力作文莲文化的魅力作文1莲花又叫荷花, 是一种水生植物。
根系生于污泥之中, 绿叶浮于水面。
夏日, 莲就摇曳于清水、绿叶之间, 似九天仙姝, 或玉洁冰清, 或高贵艳丽。
美、妙, 清香, 使人喜爱之心油然而生, 尊敬之情从心而发, 自然而成。
莲, 花中之君子也, 中通外直, 不曼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这是宋朝大儒周敦颐先生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与评价。
如果说这几句话是先生对莲的风韵、风骨的描写与评价, 那么下面这段话则当是对莲之神韵, 莲之本质最透彻最精辟的描写了,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出于污浊而不污浊, 长于淤泥而无污垢, 生出的是清香, 是美丽, 这就是莲。
莲是美丽的, 莲是高贵的。
正因为如此, 千百年来, 无数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杰, 都把莲看做自己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
把莲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楷模。
在污浊的社会,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莲给了人们多少信心、勇气, 使人们勇于坚守真、善、美, 抗击假丑恶。
有多少人像莲一样在污浊中, 在黑暗中, 放出清香、美丽, 放出光明, 放出心香一缕, 心光一片, 照亮一片世界, 造就一片清凉。
朋友, 或许我们并不是一个佛门的修行者, 就如席慕蓉所说:“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 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乐啊忧伤啊, 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们是人, 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幸福美妙世界与生活的渴望却都应全都的, 那么,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 装点一分美丽。
莲文化的魅力作文2几年前, 我家后面有一片莲池。
一朵朵莲花迎风摇曳, 莲尖的水滴滑过花蕊碎裂于莲叶中, 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炎炎夏日, 荷花亭亭玉立在水中, 婀娜多姿, 高雅美丽, 令人留连忘返。
每当我站在阳台上, 享受凉风时, 又可以观看着美丽的荷花。
荷花就像一位小女孩滑着船在碧波上。
莲文化的魅力(7篇)莲文化的魅力作文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指的就是莲花,又叫荷花,是在平常不过的一种植物了,我看中的是它清丽脱俗的样子和淡泊名利的品行,而不一样的荷花也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感觉。
中国的荷花品种有两百多个,其中有一种叫做古代莲,它是最古老的一个品种,它的颜色不像山茶花那么艳丽,也不像茉莉花那么素净,它亭亭玉立的立在那里,犹如是一个仙女在池中戏水,它的花瓣从顶上到花托颜色由浓到浅,又像是古老的中国画一样,立体自然,给人一种孤傲清高的感觉。
再是这东湖红莲,这是一种珍贵的荷花品种,它的颜色特别艳丽,呈现出贵气的紫红色,它的花朵开的很大,朝着天,它的茎不是一般的直,即使到了冬天也不垂下一分,性子犹如它的外表极其刚烈,它的颜色最浓时,就像是鲜血染成的,就像一独特子泼辣的古代女子一样,从顶到花托颜色渐变,到花托部位颜色也比古代莲要深很多。
不过这轮淡雅,还是要谈到东湖白莲,它的花朵是纯白的,花瓣许多,绽开时像是一位纯净秀丽的少女在舞蹈,可能周敦颐这句名言,在它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潭水很浑浊,底下是又脏又臭的淤泥,而这东湖白莲就像是在清水里洗过一般洁净纯净,它的花不比前两种来的浓艳,却比前两种更加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
荷花都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就想着落霞映雪,一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种芳香远溢凌波翠盖的秀丽荷花品种,它的四周是一圈宽厚的花瓣,颜色仿佛只有顶上才有一点红,到花托部分基本上是白色的,大花瓣里面包含着许很多多小花瓣底下几层花瓣是直的越到中心花瓣越向里卷,仿佛是一层层花瓣卫士在守护着最里面的花蕊一样,几副诗情画意。
我介绍了四种荷花,他们的神态姿色都大相径庭。
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句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
”了。
莲文化的魅力作文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次想起这首诗,脑海里就会消失采莲姑娘们嬉笑着采莲的画面。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却能想象得出:满是荷叶的水塘里,隐模糊约能看到几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莲姑娘们甜美的笑声和朴实的歌声,从那之中传出来。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1.莲文化探胜(1)从古今诗文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了哪些含义?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美?答:荷花常常被赋予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
第一: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洁净、圣洁。
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莲与佛教的关系也可以得知。
第二: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坚韧。
如屈原的“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王勃的“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
第三: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和美好的生活。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中莲都是美好的象征。
第四: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祥瑞。
如人们把澳门称作的“莲花宝地”“莲花福地”,就是取其吉祥、祥瑞之意。
第五:莲花是美丽的象征。
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第六: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南朝乐府民歌中有“臵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第七:莲在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还是洁身自好的象征,除了周敦颐的赞颂之外,还有吴师道的“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2)莲有哪些美称?写三个。
答:莲的别称:芙蕖、水芝、芙蓉、水芙、水旦、水芙蓉、草芙蓉、花中君子(3)与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写三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
——《采莲曲》王昌龄(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低头弄莲子,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柳永(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4)与莲花有关的歇后语,至少写出一句。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5)与莲花有关的谚语俗语,至少写出一句。
莲资料:3.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刘寓锡身出淤泥色自妍,满池新艳动人怜。
团团绿叶连天碧,朵朵娇姿映日鲜。
不蔓不枝含郁馥,中通外直喜清涟。
荷花堪比真君子,无怪前人说爱莲。
《诗经》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取其洁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闲情偶寄》),在千古第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
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离骚》这首不朽杰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宋朝理学的创导者、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这样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在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写尽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优雅气质、优美的姿态和庄重的仪表,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高洁的情操和志趣。
自此,莲花便有了灵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三教共赏之物。
《群芳谱?荷花》云:“花生池泽中最秀。
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
”成为美丽、纯洁、坚贞的代表。
《诗经》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取其洁。
周对莲作了细致传神的描绘,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亭立、修整的特性与飘逸、脱俗的神采,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
把莲花的特质和君子的品格浑然熔铸,实际上也兼融了佛学的因缘,构成了拙政园“远香堂”、“藕香榭”等苏州园林景点意境。
周敦颐《爱莲说》犹一曲不朽的“莲花颂”,“赢得芳名万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