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
- 格式:pdf
- 大小:8.63 MB
- 文档页数:26
南社联…2011‟14号南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申报全市“十二五”社科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顺庆区、阆中市、蓬安县社科联,市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市级有关单位以及驻市各大中专院校:今年是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为圆满完成南充“十二五”社科规划制定的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和研究任务,使全市“十二五”社科研究开好头、起好步,市社科联决定开展全市2011年度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
全市广大社科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今年的中心工作,围绕南充“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按照南充“十二五”社科规划确立的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课题研究范围,积极拟题申报。
现将课题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既要突出南充优长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点进行服务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应用研究。
申报者拟定选题时,可参考本通知后附的《南充社科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指南》确定的研究领域。
二、2011年度立项的规划课题类别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县市区课题,四类规划课题的立项数目根据申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确定。
凡申报2011年度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负责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申报青年课题的负责人和参与研究人员的年龄在今年年底前均应为35周岁及以下;申报县市区课题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一经立项的课题完成后必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含内刊)上发表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方能结题。
凡未能发表或出版的研究课题,须由市规划办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合格后才能结题。
三、凡已受理全市“十一五”社科规划五年中各类立项课题尚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和参与研究人员,均不能申报本年度的规划课题。
立项课题的资助视财政下拨的课题经费而定。
申报者须填写《课题申报表》一式五份;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1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申报。
申报课题联系人:王军、谢林宏,联系电话:2223473、2223719附件一:南充社科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指南附件二:南充市社科研究规划课题申报表南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年11月3日附件一:南充社科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指南一、马克思主义〃科社〃党建〃政治学〃法学1、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研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与发展研究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研究4、社区与乡村、国企与民营经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5、加强基层执行力、实践力建设研究6、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研究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依法行政的对策研究8、转型期我国社会风险、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律应对制度研究二、哲学〃伦理学〃社会学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与坚持科学发展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研究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与预防“城市病”研究4、统筹城乡发展与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长效机制研究5、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管理研究6、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7、“五个文明”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三、经济学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南充“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2、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研究3、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4、南充强化优势产业支撑与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研究5、转型期南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6、南充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7、南充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对策研究8、农业结构调整和南充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模式研究9、南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战略研究10、财政、金融、统计、税收、外贸、物价、工商、审计、会计、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部门经济学实践研究四、历史〃语言文学〃文化〃新闻〃图书情报与文献学1、南充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与风情民俗传统精华研究2、南充籍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与生平研究3、南充地方历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4、文史遗产的抢救、保护、管理与开发、应用研究5、改革开放以来南充文学创作特色研究6、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新闻工作的党性研究7、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研究8、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五、教育学、心理学与体育学1、适应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2、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研究3、发挥南充大中专教育资源的优势,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研究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5、驻市高校产、学、研和校企合作研究6、现代人的精神、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业发展研究7、大众体育活动与发展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研究8、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素质研究附件二:南充市社科研究规划课题申报表主题词:社科规划课题申报通知报送:省社科联评奖办、市社科联正副主席、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
南充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奋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实现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阶段的跨越,关系到南充在成渝经济区和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篇基础与形势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 1 -南充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危中寻机,难中求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7.8亿元,年均增长14.6%;人均GDP 1.3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3亿元,年均增长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6.7亿元,年均增长36.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7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了2.1倍,公路里程突破20000公里,新增108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15公里,新增35公里。
二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嘉陵江9级航电枢纽工程即将全面竣工,装机容量92万千瓦,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投资已建成南充500KV变电站、三条500KV输电线路和多个22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核电、煤电、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加紧开展。
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全社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竞争, 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进行了修改,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关于在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相继颁布, 网络著作权案件审理、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等司法解释先后出台, 知识产权制度日趋完善。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注册的年申请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创造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二, 版权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
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12家企业专利申请进入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世界五百强, 17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五百强。
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工作不断加强, 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逐步扩大, 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初步建立,执法协作机制不断深化,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和合作会商工作机制, 知识产权统筹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广泛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 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中国商标节”、”绿书签行动”,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十二五”时期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
全球资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气候变化问题更加突出, 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
《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新材料产业的专
利策略
陈瑞严
【期刊名称】《新材料产业》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2011年10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0部委联合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粗放型的生产和管理都有待于大幅度的提升和转变,应逐渐从能源依赖型生产转变为科技主导型生产,而且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应进一步优化。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陈瑞严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谈对《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
3.材料各界热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热烈庆贺师昌绪院士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研讨会暨2011北京新材料领域新春团拜会隆重召开
4.材料各界热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热烈庆贺师昌绪院士
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研讨会暨2011北
京新材料领域新春团拜会隆重召开5.“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
会”特别报导(四) 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热点(下)——绿色环保新材料与新型民用新材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1.08.16•【文号】•【施行日期】2011.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局直属各单位,各社会团体: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推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现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八月十六日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推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现就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家与区域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把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培养各类社会需要的人才,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局两大历史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知识产权人才竞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
加快农林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1.02.17•【文号】国科党组发[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国科党组发〔2011〕1号)2011年是全面启动“十二五”科技工作各项部署的关键之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十二五”科技工作的开局和起步,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科技改革发展的成就,充分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方、各部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技规划纲要》起步阶段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高速轨道交通、载人深潜器、65纳米介质刻蚀机、转基因抗虫棉、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
五年来,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组织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科技工作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地方和行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学技术普及,落实各项科技政策,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3.01.18•【文号】国科发高[2013]23号•【施行日期】2013.0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科发高〔2013〕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2013年1月18日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与形势(一)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定位的总体要求,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明显成绩。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全国各省(区、市)纷纷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
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和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充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23•【字号】南府发[2017]39号•【施行日期】2017.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充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南府发[2017]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南充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已经六届市委常委会第58次会议、六届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南充市人民政府2017年11月23日南充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处川渝交通要冲,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时期,南充市经济社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园区建设有序开展,建成区面积达94平方公里,基本形成“2+9”产业园区布局,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和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兰渝铁路南充段全面建成,南充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即将完工,境内新增铁路里程216公里,总里程达到334公里,营山成为西部首个动车始发县级城市。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已通车高速公路46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两环、五联、七射”的高速公路网逐渐形成,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75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7618公里。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正文:----------------------------------------------------------------------------------------------------------------------------------------------------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各市(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版权局、林业局: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提供各类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相关服务及衍生服务,促进智力成果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的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伴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机构日益壮大,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
但总体上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提升自主创新的效能与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委《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知发规〔2012〕110号)和《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川办发〔2014〕90号),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一)加大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服务力度。
鼓励项目管理单位针对政府投入的重大经济科技项目采购相应的知识产权服务;对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和重要工作部署,可以根据需要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咨询和服务。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6.13•【字号】南府办发〔2017〕27号•【施行日期】2017.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南府办发〔2017〕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南充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已经六届市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南充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6月13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奋斗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与工作举措第四章保障措施与长效机制南充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时期南充文化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充文化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思维,突出地域特色,拓展建设路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文化惠民力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为“十三五”时期南充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善文化民生,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递增。
五年来,全市累计建设30多个大型文化场馆,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二级馆占95%;建成6000余个基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完成5475个行政村“村村响、村村通”建设任务,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30个;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市、县、乡、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背景和意义知识产权是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发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路线。
二、总体目标1.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2.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3.引导创新创造。
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并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交易,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与利用相结合。
4.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多边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1.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修订并完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建立知识产权执法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力量队伍建设。
3.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4.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交易。
鼓励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水平。
5.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素质。
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专业素养。
6.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
7.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多边合作,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四、推动因素和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知识产权事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
2.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激励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3.组织宣传和教育。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
4.健全机制保障。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6•【字号】阿府发[2012]4号•【施行日期】2012.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阿府发〔2012〕4号)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卧龙管理局:“十二五”时期,是我州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函〔2011〕278号)精神,加快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立足我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一强一地两区”发展目标,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为阿坝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重点引导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科技发展,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产业集群化,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
--立足州情与突出重点的原则。
整合科技资源,统筹安排,重点突破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以项目为载体,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立足州情,积极申报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金等科技计划项目,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人才优先与激励创新的原则。
牢固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本的理念,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川省教育厅2013、2014年度立项课题名单序号项目名称类别负责人立项编号1 不同生境、海拔金银花药用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理工科一般程犇13ZB0353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川东北为例人文社科一般蔡昭君13SB03843 金属铸件重力铸造有效浇注时间理论研究及其生产试验理工科重点刘光清14ZA0336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南充土特产包装研究及设计理工科一般张怡14ZB04015 基于物联网的高职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文社科重点盛强14SA02026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南充市为例人文社科重点蒙秀琼14SA02037 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川东北为例人文社科一般张伟轶14SB0409附件2: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2013、2014年度立项课题名单序号项目名称类别负责人立项编号1 南充职教集团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重点杨凤林NC2013A006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南充市民道德水平研究一般刘志祥NC2013B0143 南充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般冉茂中NC2013B0334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南充湿地资源为例一般李巧玲NC2013B0345 “小微农机具推广”在南充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一般罗城NC2013B0356 改革开放以来南充文学创作特色研究一般李晓洪NC2013B0417 政行校企合作,统筹县域教育资源,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一般马恒东NC2013A0468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一般王爱华NC2013B0479 南充市民办幼儿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般王珏NC2013B04810 南充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支持一般蔡昭君NC2013B04911 南充乡土教材编撰的历史借鉴研究青年张丽霞NC2013C02512 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保障教育公平研究——以西充为例青年赵晶NC2013C02613 川东北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般李建云NC2014B02314 南充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般刘洪坤NC2014B03815 南充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一般杨明轩NC2014B03916 组织氛围与员工工作疏离感关系研究——以南充市中小民营企业为例一般王攀NC2014B04017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般王鑫NC2014B04118 汉字文化与南充民俗研究一般姚舟NC2014B05619 南充“金台制笔”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一般杜凡NC2014B05720 南充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与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一般邹琳NC2014B06921 南充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般赵文碧NC2014B07022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师教学模式探索一般刘玉峰NC2014B07123 提升南充市道路通行能力研究青年袁静NC2014C01124 南充市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研究青年谭炜NC2014C01225 基于Apriori算法的车辆调度关联规则挖掘青年任为NC2014C017南充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立项课题名单序号项目名称类别负责人立项编号1 建筑制图实践教学设计示范、重点苏登信JY A13012 《机床夹具》项目教学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实践示范、重点杜红东JY A13023 南充市辖三区民办幼儿园办园现状调查研究示范、重点王珏JY A13034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训练研究示范、重点蒋云刚JY A13045 基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背景下的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陈德先JY A13056 电气控制与PLC技能实训环节系统设计与实践重点罗晓林JY A13067 会计专业产校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重点张煜JY A13078 高职高专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研究重点徐皓伦JY A13089 高职高专教育与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衔接发展研究重点李骏JY A130910 印刷专业基于模拟技术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一般仵红JYB131011 “二三五”考评体系中辅导员的职责与管理一般许立JYB131112 高职学生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般卿仲明JYB131213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背景下的探究一般吴桂先JYB131314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体育运动会开展的情况和对策研究一般梁胜JYB131415 学分制下选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般黄海平JYB131516 组建南充职教集团打造职教强市的思路与模式研究示范、重点杨凤林RWA131617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与对策示范、重点李晓洪RWA131718 小微农机具推广在南充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罗城RWA131819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重点彭爱东RWA131920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式——以南充市为例重点罗通彪RWA132021 团体心理辅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研究重点陈亮RWA13212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问题及对策重点李跃华RWA132223 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和技巧一般赵开礼RWB132324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为南充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一般蔡昭君RWB132425 依托“名师团”打造教师继续教育品牌一般周荣华RWB132526 南充引进斯格种猪繁育适应性能研究重点梁洪ZRA132627 花生剥壳机的技术改造重点杨明轩ZRA132728 南充市寺观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研究一般赵杨迪ZRB132829 竞赛评分管理系统开发一般唐天国ZRB1329。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在推动国家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了在这一时期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环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1、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加,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以上。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5%以上。
3、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4、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在农业现代化、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四、重点任务1、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制造业信息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29•【字号】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已由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5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5月29日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2024年5月29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促进与运用第三章行政与司法保护第四章社会共治第五章管理与服务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第三条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应当遵循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的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将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将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工作,协调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知识产权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024年四川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前练习题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提出,把()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A.公有制经济组织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C.中外合资经济组织D.外资经济组织2.《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为主。
A.用户评价B.第三方评价C.市场绩效D.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市场绩效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公约》第二条第八项不涉及其中哪一项?()A.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C.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D.天气预报4.以下陈述不属于“大变局”时代特质的是:()A.社会风险更加多样、复杂B.人化自然程度进—步加深C.社会治理政策更倾向效率D.人类普遍进入长寿时代5.《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予以关闭或者责令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A.民政部门B.司法部门C.市场监管部门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6.著作权的保护期规定自然人死后()年A.10.0B.30.0C.50.0D.100.07.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A.正确政治方向B.正确思想路线C.经济效益导向D.科研成果导向8.《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由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2018年底前对项目、人才、学科、基地等科技评价活动中涉及()的做法进行清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A.评价标准不科学B.评价流程不透明C.评价结果不公开D.简单量化9.“四个面向”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