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铝板摩擦系数模型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91.34 KB
- 文档页数:3
各种材料(配对)摩擦系数表大全一、定义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
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二、计算公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 = μFn其中F等于滑动摩擦力,μ为动摩擦系数,Fn为压力。
这里再对公式中的各项说明一下:Fn为弹力的性质,并不是总等于物体的重力,需要结合运动情况和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动摩擦系数μ是比例常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干湿程度、温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动摩擦系数是两个力的比值,因此没有单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滑动摩擦力可能是阻力,当然也可能是动力。
三、具体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格如下。
※注:表中摩擦系数是试验值,只能作近似参考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
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现综合具体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格如下。
注:表中摩擦系数是试验值,只能作近似参考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是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某些整体材料来减少两承载表面间的摩擦磨损作用的材料。
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材料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中文名固体润滑材料采用材料固体粉末、薄膜等作用减少摩擦磨损使用物件齿轮、轴承等目录1.1基本性能2.2使用方法3.3常用材料基本性能1)与摩擦表面能牢固地附着,有保护表面功能固体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能与摩擦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膜或物理吸附膜,在表面附着,防止相对运动表面之间产生严重的熔焊或金属的相互转移。
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铝板冷轧工艺是铝板加工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冷轧可以改变铝板的形状和厚度,并提高铝板的机械性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冷轧铝板的工艺计算及校核。
1.工艺计算铝板冷轧的工艺计算包括轧制力计算、轧辊布置计算和冷轧工艺参数计算等。
(1)轧制力计算铝板冷轧的轧制力是冷轧工艺中最为重要的计算参数,它不仅影响轧辊的尺寸设计和轧制机的选型,还对冷轧后的铝板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轧制力计算公式为:F=(Ys+Yd)×b×h×μ×K×Ln其中,F为轧制力,Ys为切变模量,Yd为弯曲模量,b为工件宽度,h为工件厚度,μ为摩擦系数,K为轧制系数,Ln为冷轧变形速率。
(2)轧辊布置计算轧辊的布置对铝板冷轧的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轧辊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轧辊尽可能多,轧制力均匀分布,轧辊布置的均匀性。
轧辊布置计算主要包括轧机参数的选择、轧辊直径的确定、轧辊布置的设计等。
(3)冷轧工艺参数计算冷轧工艺参数是冷轧铝板的重要工艺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冷轧温度、轧制厚度、轧制速度、轧制压力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要根据铝板的材料性能、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等来确定。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以保证冷轧铝板的加工质量。
2.校核计算冷轧铝板的校核计算主要是为了验证冷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加工质量的可靠性。
常见的校核计算包括轧制力的校核、轧辊强度的校核和轧辊挠度计算等。
(1)轧制力的校核根据轧制力的计算结果,可以对轧制力进行校核,判断轧制力是否过大或过小。
如果轧制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轧辊变形或破裂,严重影响冷轧质量;如果轧制力过小,则可能导致轧制厚度偏大或变形不均匀,也会影响冷轧质量。
(2)轧辊强度的校核轧辊的强度是冷轧铝板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轧辊的强度不能低于冷轧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
通过对轧辊的强度进行校核,可以保证冷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可靠。
(3)轧辊挠度计算轧辊挠度是冷轧铝板工艺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参数。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
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现综合具体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格如下。
注:表中摩擦系数是试验值,只能作近似参考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是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某些整体材料来减少两承载表面间的摩擦磨损作用的材料。
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材料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中文名固体润滑材料采用材料固体粉末、薄膜等作用减少摩擦磨损使用物件齿轮、轴承等目录1. 1 基本性能2. 2 使用方法3. 3 常用材料基本性能1)与摩擦表面能牢固地附着,有保护表面功能固体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能与摩擦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膜或物理吸附膜,在表面附着,防止相对运动表面之间产生严重的熔焊或金属的相互转移。
2)抗剪强度较低固体润滑剂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这样才能使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功率损耗低,温度上升小。
而且其抗剪强度应在宽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变化,使其应用领域较广。
3)稳定性好,包括物理热稳定,化学热稳定和时效稳定,不产生腐蚀及其他有害的作用物理热稳定是指在没有活性物质参与下,温度改变不会引起相变或晶格的各种变化,因此不致于引起抗剪强度的变化,导致固体的摩擦性能改变。
化学热稳定是指在各种活性介质中温度的变化不会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
要求固体润滑剂物理和化学热稳定,是考虑到高温、超低温以及在化学介质中使用时性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时效稳定是指要求固体润滑剂长期放置不变质,以便长期使用。
此外还要求它对轴承和有关部件无腐蚀性、对人畜无毒害,不污染环境等。
4)要求固体润滑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因为固体润滑剂往往应用于严酷工况与环境条件如低速高负荷下使用,所以要求它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又要容易剪切。
使用方法1)作成整体零件使用某些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聚缩醛、聚甲醛、聚碳酸脂、聚酰胺、聚砜、聚酰亚胺、氯化聚醚、聚苯硫醚和聚对苯二甲酸酯等的摩擦系数较低,成形加工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抗冲击能力强,可以制成整体零部件,若采用环璃纤维、金属纤维、石墨纤维、硼纤维等对这些塑料增强,综合性能更好,使用得较多的有齿轮、轴承、导轨、凸轮、滚动轴承保持架等。
铝合金冷轧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材料科学和工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冷轧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钢铁、铝、铜等金属材料的加工中。
在这些材料中,铝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轻质化优势,成为现代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因此,研究铝合金的变形行为和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铝合金冷轧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探讨。
1. 数值模拟的意义数值模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
在过去,人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材料的性能,但实验成本高,周期长。
而且有些实验并不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
数值模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对某些实验无法测试的参数进行研究。
2. 铝合金的冷轧变形行为在铝合金的冷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力:剪切力、法向力和摩擦力。
剪切力和法向力是由轧制辊施加在铝合金上的力,而摩擦力则是由铝合金在轧制辊表面产生的摩擦力。
这些力的作用下,铝合金会发生变形。
在冷轧过程中,铝合金的变形是非常复杂的。
铝合金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发生塑性变形。
而在铝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局部的微观应力和应变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这是由于材料的微观成分和摩擦力的影响所导致的。
这些因素使材料表现出动态非均质性和动态大变形。
这些特征在冷轧加工中会影响到铝合金的工艺性和材料性能。
3. 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铝合金的冷轧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可以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FEM)来模拟和分析其变形行为。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将复杂的实际冷轧加工过程简化成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的高计算能力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
在数值模拟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来描述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常用的模型有von Mises等效应力模型和Hill的多向流动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材料力学性能,并对材料的实际变形行为进行预测。
此外,数值模拟中还要考虑材料的摩擦力,因为摩擦力对冷轧变形过程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一般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实用版】目录一、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概述二、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三、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四、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应用场景五、结论正文一、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概述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是指在铝材连接处,由于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质等因素影响,产生的摩擦力与垂直于结合面方向的力之比。
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构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二、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影响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
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系数越大,防滑性能越好。
2.材料性质:铝材的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质也会对结合面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铝材摩擦系数较小。
3.接触压力:在结合面承受压力时,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摩擦系数。
压力越大,摩擦系数越大。
4.温度:温度对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也有影响。
温度升高,摩擦系数会减小。
三、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1.重量比法:通过测量挂在绳子上的载荷来研究摩擦,当物体开始滑动时,摩擦力系数是用吊在绳索上的物体的自重与物体的质量的商来计算的。
2.弹簧平衡法:拉动一个连接在滑车上的弹簧秤,慢慢加大力度,直到滑车开始滑动。
确保弹簧天平与表面平行。
当负载开始滑动时弹簧天平上的读数是静摩擦的测量,而当块继续滑动时的读数是动态摩擦的测量。
3.倾斜平面法:将块放在倾斜的平面上,增加倾斜角度,直到块开始滑动。
刚刚找到的倾斜角度的正切就是所谓的摩擦角,该角度与摩擦系数有关。
4.夹紧法:为了测量在高接触压力条件下的静摩擦系数,可以将物体夹在两个表面之间。
使物体运动所需的力必须减半,以获得由于两个接触面而产生的摩擦力。
5.摆锤法:该摆锤适用于通过监测轴承扭矩来分析往复运动下的静、动摩擦。
这需要一个扭矩传感器。
6.电动摩擦计:通过监测摩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观察到获得稳定的摩擦系数所需的时间。
四、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应用场景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在很多场景中都有应用,如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
一般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摘要:I.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概述- 铝材的特性- 结合面摩擦系数的重要性II.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影响因素- 铝材表面处理- 接触面粗糙度- 压力和滑动速度III.提高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措施- 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式- 控制接触面粗糙度- 调整压力和滑动速度IV.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工业生产中的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 日常生活中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应用正文:I.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概述铝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因其具有轻便、耐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而受到青睐。
然而,铝材的软硬度相对较低,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铝材结合面中,摩擦系数的大小对于铝材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产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
在铝材结合面中,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结合面的磨损、热变形和疲劳损伤等性能。
因此,合理地选择和控制摩擦系数对于提高铝材结合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II.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影响因素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铝材表面处理、接触面粗糙度和压力和滑动速度等。
1.铝材表面处理:铝材表面处理方式有阳极氧化、电镀、喷涂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会对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降低摩擦系数;而电镀处理则会使铝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摩擦系数。
2.接触面粗糙度:接触面粗糙度是指结合面中凸起部分的峰高和谷深。
粗糙度越大,摩擦系数越大;反之,粗糙度越小,摩擦系数越小。
因此,合理控制接触面粗糙度对于降低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3.压力和滑动速度:在铝材结合面中,压力和滑动速度的大小也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压力越大,滑动速度越快,摩擦系数越大。
III.提高铝材结合面摩擦系数的措施为了提高铝材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以提高铝材结合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轧制时摩擦系数的研究引言摩擦系数是描述物体表面之间摩擦力大小的物理量,对于轧制过程中的材料变形以及轧机设备的设计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的研究,包括其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优化措施。
影响因素1.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大的表面粗糙度会增加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的大小。
因此,在轧制中需要尽量控制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以减小摩擦系数的大小。
2. 材料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也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表面润湿性,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因此,在轧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3. 温度温度是影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表面的润滑性增加,摩擦系数会相应减小。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轧机设备的温度,以保持适宜的摩擦系数。
测量方法1. 滚动摩擦试验滚动摩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摩擦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实验装置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两个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动,通过测量摩擦力和接触面积,计算得到摩擦系数。
2. 拉伸摩擦试验拉伸摩擦试验是一种适用于轧制过程的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施加拉伸力,在轧制过程中模拟材料的变形行为,通过测量摩擦力和应变,计算得到摩擦系数。
3.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摩擦系数测量方法。
通过建立轧制过程的数值模型,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摩擦力的作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摩擦系数的大小。
优化措施1. 表面处理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如磨削、抛光等方法,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降低摩擦系数的大小。
2. 控制温度通过控制轧机设备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摩擦系数。
温度过高会导致润滑效果过好,减小摩擦系数。
温度过低则会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大摩擦系数。
3. 材料选择在轧制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降低摩擦系数。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各种塑性加工过程的变形情况虽有不同,但在工具和工件的接触表面上都存在着外摩擦。
文献[1]表明,摩擦系数是随着速度变化而变化,也和板表面及轧辊表面的粗糙度相关。
摩擦是影响轧制力,轧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以及轧件成形的重要因素,轧制过程的咬入与稳定轧制也与摩擦系数有关。
建立精确的摩擦系数数学模型对于整个轧制力模型的精度有重大影响。
本文对低速轧制铝板的摩擦系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分析。
1.1实验设备本次试验所用!130×256轧机主要性能参数为:轧辊直径135~120mm;辊身长度256mm;轧辊转速33r/min;最大轧制压力150kN;轧辊轴上额定力矩100kg/m(当轧辊转速为33r/min时),轧辊上最大力矩180kg/m(当轧辊转速为33r/min时)。
电机性能:Y132-4型,5.5kW/400r/min。
试验对象采用退火工业纯铝板。
润滑剂选取:无润滑、煤油、煤油+菜籽油、N32机油。
1.2压力测试方法轧制力是轧机最主要的技术参数之一,获取轧制力状态信息除作为轧机生产过程的状态识别、效能判定、新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等环节的科学依据外,对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设备冷轧铝板摩擦系数模型建立王生朝,欧玲(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通过电测法实验,运用Bland-Ford公式,对铝板冷轧过程的摩擦系数进行了研究测定,建立了摩擦系数的数学模型。
实践证明,模型精度很高。
关键词:冷轧;摩擦系数;模型中图分类号:TG33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84(2007)06-0034-03收稿日期:2007-05-18作者简介:王生朝(1970-)男,硕士,主要从事材料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第35卷第6期2007年11月Vol.35No.6Nov2007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METALMATERIALSANDMETALLURGYENGINEERINGESTABLISHMENTOFFRICTIONCOEFFICIENTMODELOFCOLDROLLINGALUMINUMPLATEWANGSheng-zhao,OULing(SchoolofMetallurgy,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uzhou412000,China)ABSTRACT:Bymeansofmeasuringtherollingforceinthecourseofcold-rolledaluminumplatewithstrainindicator,thefrictioncoefficientwasdeterminedandanalyzedbyapplyingBland-Fordformula,andmathematicalmodeloffrictioncoefficientwasestablished.Practiceprovedthattheprecisionofthemodelwasveryhigh.KEYWORDS:coldrolling;frictioncoefficient;model1实验部分图2力能参数测量原理重大事故、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最优控制,提高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轧钢过程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简析以及优化策略羌菊兴;王欣【摘要】在冷轧过程中,摩擦力对轧制过程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的摩擦因数计算方法是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得到的,它可以综合轧制过程影响摩擦因数的众多因素,通过模型计算的方法将经验转化为控制技术,并且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调整手段,便于技术人员在实际的过程中进行快速调整,保证生产状态的稳定.【期刊名称】《宝钢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数学模型;摩擦因数;速度;轧制数量【作者】羌菊兴;王欣【作者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上海201900;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上海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4.9在冷轧酸轧产线的生产过程中,轧制力是生产的最关键参数,影响轧制力的因素有许多,除了材料因素外,如轧辊的大小、张力的大小、润滑的能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都是重要的因素。
而材料数据、设备参数是比较固定的参数,如材料有变形抗力曲线,根据材料表面所选择的轧辊磨削完成后也确定了它的尺寸。
恰恰是摩擦力,它将随着材料的表面、润滑的能力和方式、轧辊的表面以及轧制的速度和轧制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将这些变化融入模型的计算过程,使模型计算的结果更接近生产所需要的控制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阐述从实践中总结得到的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以替代原有的模型计算方式,以求得到更稳定的轧制状态,确保生产的持续稳定。
1 影响摩擦因数的因素分析在冷轧轧机的生产过程中所提到的摩擦有两种,其一是轧制油内部所固有的摩擦,它和轧制油的品种直接相关,是固有摩擦;其二是轧制过程中轧辊和材料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它是生产过程中动态的摩擦,随着轧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文章将介绍动态摩擦的计算方法。
影响动态摩擦的因素有轧辊的粗糙度、材料的粗糙度、乳化液的品种(包括浓度、温度和流量等)、轧制的速度以及轧辊轧制的数量。
而其中材料、轧辊以及乳化液又是相对固定的,轧制的速度以及轧辊轧制的数量是变化的,如何确定摩擦因数和轧制速度以及轧辊轧制数量的关系将是摩擦模型计算精度的关键。
铝板摩擦系数铝板摩擦系数:关于材料性能的一窥究竟铝板作为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金属材料,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等特点得到了众多用户的一致好评。
然而,铝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而摩擦系数作为衡量材料抗摩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铝板在应用过程中如何抵抗摩擦磨损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铝板摩擦系数的相关知识。
铝板摩擦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摩擦力与相对接触面积之比。
这里的摩擦力主要来源于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硬度以及表面间的摩擦系数。
而铝板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铝板在应用过程中,抵抗摩擦磨损的能力。
铝板摩擦系数通常以μ(摩氏摩擦系数)为单位进行表达,数值范围为0.04-0.6。
μ值越小,表示材料表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即材料对表面摩擦的抵抗力越强。
相反,μ值越大,表示材料表面间的摩擦力越大,即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越容易受到磨损。
铝板摩擦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本身的性质、表面处理工艺以及应用环境的条件等。
首先,材料本身的硬度和韧性对摩擦系数有直接影响。
硬度较高的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其摩擦系数相对较低。
而硬度较低的材料,虽然摩擦系数较高,但在应对磨损和冲击等方面,可能相对较弱。
其次,表面处理工艺也会对铝板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例如,退火处理可以降低铝板的硬度,从而降低表面间的摩擦力,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
而电泳涂漆等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铝板的表面光滑度,进一步降低表面间的摩擦力。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铝板摩擦系数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
用户还需要考虑诸如铝合金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性能指标,以及铝合金板材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因素。
此外,应用环境的条件,如温度、湿度、接触介质等因素,也会对铝板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总之,铝板摩擦系数作为衡量材料抗摩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铝板在应用过程中如何抵抗摩擦磨损具有重要意义。
冷轧对纯铝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八、,前言铝是一种年轻的金属,从发现到现在也不过200 年历史。
由于它具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点,且在地壳中资源丰富,因而获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铝加工产业包括铝合金的制各及其熔炼与铸造、铝及铝合金板、带、条、箔材、管、棒、型、线材,锻件与模锻件,粉材以及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对国防军工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大影响的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高的产业。
由于轧制加工方法,具有生产率高、品种多、生产过程连续性强、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约90%上的铝加工产品都须经过轧制成材。
一、铝板带箔材轧制生产概述铝产品的平板轧制生产所谓轧制,是指轧件依靠摩擦力被拉进旋转的轧辊问,借助轧辊施加的压力,使其横断面减少,形状改变,厚度变薄而长度增加的一种塑性变形过程。
板带箔材轧制属于平轧产品(FRPS生产。
根据轧辊旋转方向的不同,轧制又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
铝及铝合金加工材中以压延材(板、带、条、箔材)应用最广,产量最大,其产量约占世界铝材总年产量的58%。
铝产品的平板轧制生产主要分3 个阶段:热轧、冷轧、薄带及箔材轧制。
(1) 热轧:使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过程。
金属在该过程中无加工硬化,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可以用较少的能量得到较大的变形。
为了保证产品的组织性能,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终了温度、变形程度和加工后轧材的冷却速度。
(2) 冷轧:金属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的温度以下的轧制过程。
热轧带材需通过冷轧加工成更薄的带材。
虽然这一变形过程叫做“冷”轧,但每道次轧制中带材的温度也会上升100C左右,因此需要喷射大量的轧辊冷却液,以维持轧辊和带材的热平衡;冷轧后可得到表面光洁、尺寸精确、组织性能良好的产品。
(3) 薄带和箔材轧制:用冷轧的方法迸一步对板材进行减薄,一般把厚度为0.2~4mm的板材称为薄板,其中厚度0.2~ 1.2mm又称为超薄板带,厚度小于0.2mm的板材称为极薄板带材,也称箔材。
轧制时摩擦系数的研究一、摩擦系数的定义和意义摩擦系数是指两个接触物体表面之间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在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轧制工艺的稳定性、质量和效率。
二、摩擦系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1.材料性质:材料的硬度、表面粗糙度、润滑性能等都会影响摩擦系数的大小。
2.工艺参数: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轧制速度、轧制温度等参数的改变都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3.润滑条件:润滑剂的种类、涂覆方式、润滑剂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三、摩擦系数研究方法的探讨1.实验方法:通过制备不同材料和润滑条件下的轧制试样,测量摩擦力和法向压力,计算摩擦系数。
实验结果可用于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2.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轧制过程的数值模型,考虑材料特性、润滑条件等参数,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摩擦系数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经验公式方法: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经验公式来预测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但对于特殊材料和工艺条件的适用性有限。
四、摩擦系数研究在轧制工艺中的应用1.优化轧制工艺:通过研究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轧制工艺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改进润滑剂和涂覆方式:研究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可以指导润滑剂的选择和涂覆方式的改进,提高润滑效果和降低能耗。
3.预测轧制过程中的摩擦热:摩擦系数的研究可以为轧制过程中的摩擦热产生提供依据,进而优化轧制工艺,避免过高的温度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
轧制过程中的摩擦系数研究对于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可以深入研究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为轧制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摩擦系数的研究也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不断完善和验证研究成果,推动轧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