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胡百怡
- 格式:pptx
- 大小:37.39 MB
- 文档页数:23
picc管固定方法
固定PIC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包括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带和适当的固定技巧。
首先,清洁患者的皮肤,确保周围没有
水分或污垢。
然后,将PICC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并将其定位到正
确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透明敷料覆盖插入点,以保护导管并观察
插入点是否有渗血或感染。
然后,使用固定带(如胶布或专用固定带)固定PICC导管,确保它安全地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并且不会移
动或滑动。
固定带的紧固程度应该适中,既要确保导管固定,又要
避免过紧造成不适或影响血液循环。
在固定PICC导管时,需要注意
避免过度张力或压力,以免导致皮肤损伤或压迫血管。
此外,定期
检查PICC导管的固定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导管的稳
固和安全。
总之,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医护人员的经验,以确保导管的安全和稳定。
东莞台心医院中心静脉管的固定方法
2015年1月拟定
一、 固定流程
二、 图片演示
1、按中心静脉管换药的要求,充分消毒待干皮肤及中心静脉管的外露端,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2、手消毒,戴无菌手套。
3、无张力持膜(见图一),塑型(见图二),按压(见图三及图四)
4、在记录标签上并注明换药时间,操作人,横贴于透明辅料边缘处(见图五)
5、导管尾端加强固定(见图六)
按压抚平整块敷料 沿导管方向塑形 敷料中心点无张力垂放于穿刺点,缺口朝延长管 图一 图三
图二 图四 边撕边框边按压
帖记录标签 导管尾端用3M 加压固定 图五图六
三、注意事项:
1、使用透明敷料的要点:无张力垂放(单手持膜)、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2、操作三步曲:捏导管突起—捏、抚平整块敷料—抚、边撕边框边按压—压
3、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4、撕除透明敷料:一手固定套管针,另一手由外周至中央水平揭除敷料,动作宜轻柔(尤其是皮肤
脆弱的病人)
5、各种用深静脉管来放置的引流管,可用同法固定。
6、更换深静脉敷料的时机为:无菌纱块为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如果纱块或透明敷料出现
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新置入的深静脉导管24小时必须更换一次敷料。
7、医务人员在接触置管穿刺点及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怀疑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时,要及时拔除导管。
临床常见管道的固定方法及标识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固定和药物固定两种。
1.物理固定方法静脉导管物理固定方法有绷带绑扎法、导管固定器法和胶带固定法。
(1)绷带绑扎法:将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将导管与绷带一起绑扎,使其固定在皮肤上,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经常检查导管的位置,防止移位。
(2)导管固定器法:使用专门的导管固定器,将导管通过固定器中的固定环,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这种方法固定牢固,不易胀出,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器大小,以免导致过紧或过松。
(3)胶带固定法:使用透明的胶带将导管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固定在皮肤上,这种方法便于观察导管及注射部位,但对皮肤刺激较大,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药物固定方法药物固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黏附力使导管固定。
(1)注射用眼粘药:直接将眼粘药涂抹在导管的穿刺口处,使其固定。
(2)其他药物:如胶布等贴在导管上,将导管固定在鼻翼或面罩上。
在静脉导管的固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位置:导管固定点应选择在静脉穿刺点的上方,使固定后的导管呈平行或与皮肤成一定角度。
(2)固定力度:固定力度应适中,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过松会导致导管的移位。
静脉导管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皮肤上标记:使用标记笔在患者的皮肤上标记导管的位置及相关信息。
气管导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绷带固定法、气囊固定法和导管夹固定法。
1.绷带固定法使用绷带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颈部,注意绷带的松紧度和固定的位置,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2.气囊固定法将气囊充气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口腔或气管入口处,以确保气囊固定在确切的位置。
3.导管夹固定法使用专门的导管夹将气管导管夹在患者的颈部,以防止导管脱落。
气管导管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患者手写:患者或其家属可以手写相关信息,并将其固定在导管附近的地方,以便识别。
尿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胶布固定法和尿管固定器固定法。
1.胶布固定法将尿管通过肛门引出后,使用胶布将尿管固定在患者的肚脐处或内裤上。
静脉导管固定要点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
专家共识共识》中,对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有以下4点要求:
1、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2、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贴合。
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
3、外周静脉导管和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粘胶类敷料或缝线固定,透明敷料覆盖;PICC可使用具有粘胶剂的固定装置固定,透明敷料覆盖。
4、皮肤病变、过敏或禁忌使用医用胶粘剂的患者,可使用纱布敷料保护穿
刺点,管状纱网固定导管。
两种导管固定方法管理PICC导管滑脱的效果观察
PICC导管是一种经皮肤插管技术,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或血液采集的导管。
由于患者的活动或其他原因,PICC导管可能会滑脱或脱出,导致治疗中断或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导管固定方法进行管理,以观察其效果。
第一种导管固定方法是传统的固定带固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使用医用胶带将导管固定
在患者的躯干部位,通常是在肩膀或胸部附近。
固定带需要固定导管的一端和皮肤的另一端,确保导管在适当的位置并防止滑脱。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成本低廉。
在观察导管
滑脱情况时,可以观察固定带是否松动或导管是否脱出。
如果导管滑脱或脱出,需要及时
调整固定带,重新固定导管。
1. 固定时间:记录每次固定导管的时间。
通过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时间,可以
观察哪种方法更稳定和持久。
2. 患者舒适度:观察固定方法对患者的舒适度的影响。
比较使用传统固定带和导管
固定装置的患者的不适程度或疼痛感。
3. 导管位置:观察导管在固定期间的位置。
检查导管是否有滑脱或脱出的迹象。
4. 皮肤反应: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如红肿、瘙痒或创面。
比较使用传统固定带和
导管固定装置对皮肤的刺激程度。
通过观察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评估两种导管固定方法管理PICC导管滑脱的效果。
然后根据实际观察结果选择最适合的导管固定方法,以确保导管在治疗中的稳定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