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绩效预算的主要发展动因 首先,控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其次,政府中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互动。 第三,现代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变革
绩效预算的特征分析
1、以不同的预算观为各自建立的基础 2、从传统的收支核算转向成本核算 3、预算的考核方式不同
绩效预算的作用
1、基础条件—引入权责制会计制度,缺点政 府的绩效成本 2、技术支持—设计有效业绩管理系统,完整 信息反馈机制 3、外在保障—健全严格公开的审计制度,强 化预算法律约束力 4、激励机制—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形成预算 公共责任基础
1.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案例
第一,基础教育现状
– – –
1,教育经费苦乐不均,农村学校经费短缺严重。 2,重数量,忽视教育质量。与家长们关心教育质量的要求有矛盾。 3,信息不对称,存在重大的误区。
绩效预算的流程框架
澳大利亚预算绩效评估框架
绩效预算的手段分析
1、信息管理手段—建设高效率信息综合系统 2、责任控制手段—签订绩效协议 3、过程监控手段—提交月度、季度和年度绩 效报告 4、效果审核手段—开展“产出评价”和“价 格复审 5、宏观调控手段—形成多年期预算框架
绩效预算的保障机制
结合 传统预算强调预算刚性,即约束机制。而绩效 预算强调实现政府目标的多元化渠道,因而更 注意激励机制。
绩效预算的基本特点之四:当年预算与中
长期预算相结合 传统预算,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当年收支 平衡,政府资金年度化,一般不考虑前后年度 的因素。 绩效预算,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政府资金 是一个连续的资金链,必须充分考虑政府的长 期目标。
绩效评价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再造的核心内容; – 2.绩效是相对于预算拨款而言的。 – 没有公共资金拨款,就无所谓绩效; – 3.绩效必须通过评价而获得。 – 绩效并非自然界的物质概念,而是管理概念,这与 学习成绩需用考试来评价,利润需用会计核算来评 价一样,没有评价就无所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