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
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X-RAY:正侧位片,是明 确的诊断的主要依据 4、CT检查:了解骨折程度 和移位,对分型和治疗选择 的帮助,非常规检查。 5、MRI:主要有助于病理 性骨折的诊断和判断病灶侵 及范围 6、ECT:针对病理性骨折
18
•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尤其是小转子受累的 骨折,是否需要将大、小转子完全解剖复 位,仍存在争议。虽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 稳定性取决于内侧弓的完整性(小转子是 否累及)和后侧骨皮质的粉碎程度(大转子 是否粉碎),但强行将大、小转子解剖复 位会使手术创伤增加,此外术后解剖复位 也不易维持。Rao等 对162例不稳定型股 骨转子问骨折行解剖复位并以滑动髋螺钉 固定,随访结果显示98 病例发生继发移 位。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不稳定型骨折仅 恢复股骨颈干解剖关系即可,无需追求解 剖复位,因为这并未增加髋内翻畸形及内 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
2
股骨粗隆骨折定义
•是股骨颈基底至小 粗隆以上部位的骨 折,包括粗隆间骨 折,大粗隆,小粗 隆骨折,其中最常 见的为粗隆间骨折。
3
股骨粗隆间解剖
4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原因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 •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 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 •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老年人骨折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 甚易造成骨折。 •骨折常合并有粗隆后部和股骨矩的破 坏.治疗不当易产生髋内翻畸形.
8
骨折分型 AO分型
9
股骨粗隆骨折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表现
•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 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 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 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 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